哭歸哭,睿王妃思路清晰,吩咐貼身的兩個婆子馬上收拾鋪蓋及隨身衣物,去伺候姑奶奶幾日。婆子領命去收拾東西。
睿王妃開了庫房,尋出一株百年老參並燕窩、阿膠,一起交與婆子。這兩個婆子一個姓秦,一個姓朱,是睿王妃祖母身邊最得力的,睿王妃嫁進睿王府,老夫人便派二人相隨,睿王妃待她們極是尊敬,她們對睿王妃也最是忠心。也正因如此,睿王妃才放心將差事交與她二人。
很快,唐管家請了鄭老爹來。換樹根駕車,小唐隨行,去藥鋪接高建山。
吳掌櫃也隨車回了藥鋪,取出五兩銀子遞與高建山,“小哥,多謝你來送信,聊表謝意。”
高建山先是一愣,咋的送個信還給銀子啊?但見吳掌櫃非常誠懇,他就明白了,這是大戶人家辦事周全。
“俺們都是一個村子住著,沒有幫個忙還要銀子的道理。”高建山無論如何也不收。
時間緊迫,吳掌櫃也不便多說什麽,請高建山上車,快馬加鞭趕往高官屯。
鄭老爹是祖傳的接骨手藝,輕輕一摸受傷部位,心中了然,說道:“且放寬心,骨頭劈了,兩副藥就好。”
鄭老爹要熬製膏藥,拿出隨身帶著的小鐵鍋,道:“趕緊搭個簡易灶,三塊石頭就成。”
曲大娘道:“有個小火爐。”
鄭老爹略略吃驚,這家雖住著青磚大瓦房,但室內擺設卻與普通農家無異,看似沒有特別之處,竟能拿出小火爐這般稀罕物,看來任何人都不可小覷啊!
嘴上道:“太好了,趕緊生火。”
樹聲嬸子很快點燃小火爐。
鄭老爹又道:“拿些米醋來。”
曲大娘將盛米醋的小壇子拿給鄭老爹,鄭老爹從褡褳裏取出所有需要的藥粉,加上一定量的米醋開始熬煮。
鄭老爹一邊攪動藥水一邊道:“找塊布來。”
曲大娘找出幾塊布拿到鄭老爹跟前,鄭老爹選了一塊合適的。
三刻鍾後膏藥熬好,黑乎乎的,散發著濃濃的醋味。鄭老爹從褡褳的另一頭拿出一片竹片,竹片已成黑色,將晾的不涼不熱的膏藥攤在棉布上,用竹片刮勻抹平,才敷於患處,以麻布捆綁固定。
“第七日俺再來換藥。”鄭老爹將注意事項說了幾句,便回去了。
樹聲嬸子見曲老太太家來人伺候了,自己也便放心的回家了。
秦婆和朱婆盡心盡力伺候,小唐每日必來探望。
曲大娘對小唐道:“你不必每日都來的。”
“爺與奶奶未得姑奶奶話兒,不敢前來,特吩咐小的每日將病情告知。姑奶奶,您就讓小的來吧,免得爺與奶奶更加懸心。”
曲大娘輕聲道:“好吧!”
樹聲嬸子和喬紅珍隔三差五來探望,樹聲嬸子將自家舍不得吃的十幾枚雞蛋悉數拿了來。曲大娘知道,在農家雞蛋意味什麽,自是百般推脫不肯收。
樹聲嬸子佯裝生氣,道:“大嫂子,俺也拿不出啥好東西,你要嫌棄,俺就拿回去。”
“好妹妹,我哪裏是嫌棄喲!冬天雞不下蛋了,你留著過年吃吧!”
“大嫂子,啥過不過年的,二嫂子早日好起來,比過年還喜慶呢!”
秦婆和朱婆六七歲就進了秦將軍府,先是服侍秦老夫人,後又跟隨自家小姐到了睿王府,吃穿用度比一般官宦家的主子還好,何曾見過拿幾個雞蛋探望病人的,因此滿臉不屑與鄙夷。
對於這二位姑奶奶,她們是知曉的,也在背後議論過,怎的王爺的姐妹會嫁與民間?該不是親的吧?好奇歸好奇,睿王妃從不與她們多說,她們也不敢提及。
鄭老爹並非自吹自擂,換藥後第三日,曲二娘可以自己翻身了,一個月後能慢慢溜達一刻鍾了。傷筋動骨一百天,曲二娘恢複的實是神速。鄭老爹的醫術在高官屯傳開了。
兩個月後,曲大娘打發秦婆和朱婆回去了。
睿王爺和睿王妃一見兩人回來了,便知曲二娘恢複得不錯。詳細詢問情況後,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
令睿王妃氣惱的是曲榮寶竟然這般喪心病狂,以往虐待養母也就罷了,如今更是變本加厲,做出這等事來,睿王妃隻覺得一口惡氣鬱結於心。
睿王爺何嚐不是如此。他想著人警告曲榮寶,給她點顏色瞧瞧。睿王妃攔住了他。
“曲榮寶目無尊長,一意孤行,長姐都不忍怎麽樣她,可見長姐對她的疼愛。我們貿然行動,會不會惹得長姐不快?”
投鼠忌器啊!睿王爺也是一籌莫展。
除了忍,還能怎樣?
曲大娘一下子蒼老了許多,經常一整天不說一句話,悄悄垂淚。曲二娘深知曲大娘進退兩難,擔心她一時想不開出點什麽事,心裏十分焦灼,時常寬慰曲大娘。
“可憐天下父母心,有狠心的兒女,沒有狠心的爹娘。榮寶到底是被我們嬌慣壞了,姐姐,慢慢來,她終會明白過來的。”
“姐姐,你要振作起來。我們命途多舛,鳳玲來了,我們這個家才像個家。”
“姐姐,勸人勸不了心,凡事還要自己想開了。你這樣消沉,萬一哪天鳳玲和娃們回來了,會心疼的。”
······
在曲二娘柔聲勸慰下,曲大娘的愁緒終於消散了一些。
睿王妃開了庫房,尋出一株百年老參並燕窩、阿膠,一起交與婆子。這兩個婆子一個姓秦,一個姓朱,是睿王妃祖母身邊最得力的,睿王妃嫁進睿王府,老夫人便派二人相隨,睿王妃待她們極是尊敬,她們對睿王妃也最是忠心。也正因如此,睿王妃才放心將差事交與她二人。
很快,唐管家請了鄭老爹來。換樹根駕車,小唐隨行,去藥鋪接高建山。
吳掌櫃也隨車回了藥鋪,取出五兩銀子遞與高建山,“小哥,多謝你來送信,聊表謝意。”
高建山先是一愣,咋的送個信還給銀子啊?但見吳掌櫃非常誠懇,他就明白了,這是大戶人家辦事周全。
“俺們都是一個村子住著,沒有幫個忙還要銀子的道理。”高建山無論如何也不收。
時間緊迫,吳掌櫃也不便多說什麽,請高建山上車,快馬加鞭趕往高官屯。
鄭老爹是祖傳的接骨手藝,輕輕一摸受傷部位,心中了然,說道:“且放寬心,骨頭劈了,兩副藥就好。”
鄭老爹要熬製膏藥,拿出隨身帶著的小鐵鍋,道:“趕緊搭個簡易灶,三塊石頭就成。”
曲大娘道:“有個小火爐。”
鄭老爹略略吃驚,這家雖住著青磚大瓦房,但室內擺設卻與普通農家無異,看似沒有特別之處,竟能拿出小火爐這般稀罕物,看來任何人都不可小覷啊!
嘴上道:“太好了,趕緊生火。”
樹聲嬸子很快點燃小火爐。
鄭老爹又道:“拿些米醋來。”
曲大娘將盛米醋的小壇子拿給鄭老爹,鄭老爹從褡褳裏取出所有需要的藥粉,加上一定量的米醋開始熬煮。
鄭老爹一邊攪動藥水一邊道:“找塊布來。”
曲大娘找出幾塊布拿到鄭老爹跟前,鄭老爹選了一塊合適的。
三刻鍾後膏藥熬好,黑乎乎的,散發著濃濃的醋味。鄭老爹從褡褳的另一頭拿出一片竹片,竹片已成黑色,將晾的不涼不熱的膏藥攤在棉布上,用竹片刮勻抹平,才敷於患處,以麻布捆綁固定。
“第七日俺再來換藥。”鄭老爹將注意事項說了幾句,便回去了。
樹聲嬸子見曲老太太家來人伺候了,自己也便放心的回家了。
秦婆和朱婆盡心盡力伺候,小唐每日必來探望。
曲大娘對小唐道:“你不必每日都來的。”
“爺與奶奶未得姑奶奶話兒,不敢前來,特吩咐小的每日將病情告知。姑奶奶,您就讓小的來吧,免得爺與奶奶更加懸心。”
曲大娘輕聲道:“好吧!”
樹聲嬸子和喬紅珍隔三差五來探望,樹聲嬸子將自家舍不得吃的十幾枚雞蛋悉數拿了來。曲大娘知道,在農家雞蛋意味什麽,自是百般推脫不肯收。
樹聲嬸子佯裝生氣,道:“大嫂子,俺也拿不出啥好東西,你要嫌棄,俺就拿回去。”
“好妹妹,我哪裏是嫌棄喲!冬天雞不下蛋了,你留著過年吃吧!”
“大嫂子,啥過不過年的,二嫂子早日好起來,比過年還喜慶呢!”
秦婆和朱婆六七歲就進了秦將軍府,先是服侍秦老夫人,後又跟隨自家小姐到了睿王府,吃穿用度比一般官宦家的主子還好,何曾見過拿幾個雞蛋探望病人的,因此滿臉不屑與鄙夷。
對於這二位姑奶奶,她們是知曉的,也在背後議論過,怎的王爺的姐妹會嫁與民間?該不是親的吧?好奇歸好奇,睿王妃從不與她們多說,她們也不敢提及。
鄭老爹並非自吹自擂,換藥後第三日,曲二娘可以自己翻身了,一個月後能慢慢溜達一刻鍾了。傷筋動骨一百天,曲二娘恢複的實是神速。鄭老爹的醫術在高官屯傳開了。
兩個月後,曲大娘打發秦婆和朱婆回去了。
睿王爺和睿王妃一見兩人回來了,便知曲二娘恢複得不錯。詳細詢問情況後,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
令睿王妃氣惱的是曲榮寶竟然這般喪心病狂,以往虐待養母也就罷了,如今更是變本加厲,做出這等事來,睿王妃隻覺得一口惡氣鬱結於心。
睿王爺何嚐不是如此。他想著人警告曲榮寶,給她點顏色瞧瞧。睿王妃攔住了他。
“曲榮寶目無尊長,一意孤行,長姐都不忍怎麽樣她,可見長姐對她的疼愛。我們貿然行動,會不會惹得長姐不快?”
投鼠忌器啊!睿王爺也是一籌莫展。
除了忍,還能怎樣?
曲大娘一下子蒼老了許多,經常一整天不說一句話,悄悄垂淚。曲二娘深知曲大娘進退兩難,擔心她一時想不開出點什麽事,心裏十分焦灼,時常寬慰曲大娘。
“可憐天下父母心,有狠心的兒女,沒有狠心的爹娘。榮寶到底是被我們嬌慣壞了,姐姐,慢慢來,她終會明白過來的。”
“姐姐,你要振作起來。我們命途多舛,鳳玲來了,我們這個家才像個家。”
“姐姐,勸人勸不了心,凡事還要自己想開了。你這樣消沉,萬一哪天鳳玲和娃們回來了,會心疼的。”
······
在曲二娘柔聲勸慰下,曲大娘的愁緒終於消散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