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人回到家裏,發現家裏來了不少人,有很多李鈺都不認識,其中有個小孩子引起了李鈺的注意,現在雖然是冬天,但是這個孩子穿的出奇的厚,而且看起來麵色潮紅,有一些不正常,因為不是很熟悉,李鈺便不好意思過去摸一摸發不發燒,隻是在姥爺姥姥身邊坐著,靜靜的看著那個孩子。
姥姥跟李鈺和顧涵說,“這一家子是姥爺當初下鄉的朋友,你們也叫姥姥姥爺舅舅舅媽,今天來到這裏,一是來看看你們的姥爺,二是想帶著孩子來北京看看病,這孩子發燒很多天了,就是不好,他們真怕孩子燒傻了。他們沒有落腳點,我就讓他們住在咱們家了,明天你們倆帶著他們去看看大夫吧。對了,鈺鈺,你先幫你舅舅看看這個弟弟吧,我們都不懂,別明天去醫院耽誤了孩子。”然後又對來的這一家子說:“我們家鈺鈺是醫學博士,主修中醫藥,讓她先給孩子退退燒吧,至於孩子到底是怎麽了,明天再去醫院看看也行的。”
“那就麻煩嫂子了,也麻煩鈺鈺了。”這家的老爺子先說了話,看起來挺溫文爾雅的,不像農村的人。
“放心,沒問題,我先看看這個孩子,到底為什麽發燒。”說著李鈺就走過去,摸了一下孩子的脈,這孩子明顯是穿的過多,導致的外熱內虛之症,根本沒有多大的問題,而之前引起發燒也是因為食火,結果發燒了還捂著孩子。
於是李鈺把孩子衣服脫掉了3層,又從包裏拿了一根金針,用酒精擦了一下,就朝孩子的曲池穴紮去,並在針尾輕輕的彈了一下,此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時橫紋盡頭處即是該穴位,屬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穴,有通絡止痛、疏風清熱等功效,發熱期間針灸該穴位可以調節體內的發熱介質白介素、前列腺素e2等生物活性物質釋放,達到退熱目的。大約半個小時,就看孩子渾身冒出了汗,孩子已經感到身體內部有熱量,而用手摸孩子已經不熱了。
李鈺取下金針,又一次用酒精棉擦了一下,就收了起來,然後跟大家說,“放心吧,這孩子沒得什麽重病,不過就是食火之後給穿了這麽多的衣服,導致熱氣無處散發,才發燒了的,我這有一些山楂雞內金丸子,酸甜可口,讓孩子吃上兩丸,連吃3天,等孩子大小便正常,嘴裏麵不苦,也沒有口臭了,就好的差不多了。要沒別的事情,就在這裏多玩上幾天吧,等徹底好了再回家吧。”說完輕輕的摸了摸這個孩子的頭,又朝老爺子點了點頭。
這位老爺子看孫子好了,高興地不行,不停地跟李鈺姥爺道謝,就差跪下了,又稱李鈺是華佗在世,不停地誇讚李鈺。
其實李鈺還是挺好奇這位老爺子的,見他談吐不俗,卻穿著實在一般,所以就好奇問了問他:“張爺爺,我姥爺在哪插的隊啊,您是跟他在哪認識的啊?”
張爺爺還沒來的及說話,李鈺姥爺就開始聊了起來:“想當初啊,我們那會子講究上山下鄉,大家都紛紛積極響應,你張爺爺啊,當初是剛剛大學畢業,還沒來的及工作,就跟我一起被分配到了河北清西陵那邊,我跟你們說,你都不一定知道是哪裏,就是清朝皇帝的陵墓邊上,那裏啊,人少的很,可地特別的多,好多學生都不會種地,那會我才剛剛高中畢業,才考上大學,沒來的及上呢,就被分配去那裏幹活。第一天就幹的手腳都是血泡,是你張爺爺幫我幹完了活,又找了些燒酒幫我處理了上口,後來啊,我倆關係就非常好。我倆常常一起幹活,然後等到回城的時候,你張爺爺因為大家舍不得他回來就留在了那裏,雖然在那裏後來當了鄉長,但是到底不如在京城啊,這要是回來,就你張爺爺的才學,肯定了不得啊!你舅舅舅媽也是,張爺爺讓你舅舅考入了農業大學,並取得了研究生,最終他帶著你舅媽又回到了清西陵這邊,在易水湖這一代弄起了風景區和種植業,幫著鄉親父老一起致富。說起來,真是不容易啊!這次來了啊,你們就多住一陣子,你現在不也不是什麽鎮長了嗎,幹脆就在我這養老吧。孩子們要是過些天回去,就讓他們自己回去。”
難怪李鈺覺得這樸素的衣服和這不俗的談吐看起來有些不對應,原來是這麽回事,那麽真是值得敬佩的一家人。李鈺突然就有一個想法,她想了就問了:“那麽舅舅,你當初和舅媽都是研究生?有沒有轉戶口啊?”
“轉了,戶口在海澱,但是一直在家那邊,到是也沒有什麽用了。”張舅舅回答。
“既然轉了,就不要回去了吧,現在我看易水湖那邊開發的不錯了,沒必要你們再回去了啊,弟弟這麽小,看來你們這麽多年都很忙,沒有時間要孩子啊!”李鈺追問。
“是啊,我是40歲才生的他,之前一直都挺忙,沒有時間,這現在轉回北京可太費勁了,我倆還一時半會兒沒辦法退休呢,之前保險到是一直在北京交的,但是我們在北京沒有落腳點了。當時北京有個小房子,後來因為開發易水美景被我們賣了。”張舅媽說。
“說起來,那易水美景真是讓不少人都受益了,你們當初的決定也是明智的。”李鈺感慨道。“不過你們確實犧牲了小我啊!是該替弟弟考慮一下了。”
“是啊,那時候也是看中了那邊的環境和發展潛力,希望當地的老百姓能夠富起來,沒想到真的會有這麽一天。”張舅舅歎了口氣,眼神中卻流露出一絲滿足。
“那現在孩子戶口在海澱,你們打算怎麽辦呢?畢竟北京的教育資源還是很好的。”李鈺關切地問。
“我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雖然海澱的教育資源好,但我們倆現在的工作都在易水那邊,如果回來的話,確實會有些困難。也沒有地方住。”張舅媽無奈地說。
“那你們有想過孩子以後怎麽辦嘛?”李鈺提議道。
“這個我們還真沒想過,也沒了解過,不過聽你這麽一說,倒應該去看看。”張舅舅眼中閃過一絲對孩子的愧疚。
“對啊,孩子這麽小,如果能早點接觸到好的教育資源,對他的未來也是有好處的。”李鈺補充道。
“你說得對,我們確實應該考慮考慮他了。”張舅媽也點頭表示讚同。
“那這樣吧,我回頭幫你們打聽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麽好的學校可以推薦。”李鈺熱心地說道。
“那就太感謝你了,李鈺!”張舅舅和張舅媽同時表示感激。
“沒事,大家都是親戚嘛,互相幫助是應該的。”李鈺微笑著說。
就這樣,他們在客廳裏繼續聊起了家常,關於孩子教育的問題也得到了初步的解決方案。在這個充滿親情和溫暖的家庭裏,無論遇到什麽困難,他們都會攜手共度,共同麵對。“其實,除了教育問題,你們也可以考慮在北京買個房子。”李鈺進一步建議道,“現在北京的房價還很公道,說不定過幾年就貴了呢。”
“這確實是這樣,可是我們倆都老了,這要是直接全付了,付不起,這要是貸款,不是給孩子增加負擔嗎。”張舅舅思索了一下,“其實我一直都在考慮這個問題,那邊的教育水平跟不上。”
“現在的時代變化很快,你不能總用老眼光看問題。”李鈺笑道,“說不定過兩年房價又漲了,到時候再想買就來不及了。”
“你說得對,我們不能總把思維局限在一個地方。”張舅媽也附和道,“我們確實應該替小寶香香了。”
“對,實地考察一下總是沒錯的。”李鈺點頭讚同,“而且,你們也可以考慮一下張爺爺他們,他們在京城養老什麽也都方便。”
“這確實是個好主意,我們之前都沒想到過這一點。”張舅舅很認可地說,“那我們得好好計劃一下了。”
“嗯,”李鈺微笑著說,“如果你們需要錢的話,可以隨時告訴我,我可以借給你們,不需要利息,你們是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理應獲得更好的待遇。”
“太感謝你了,李鈺。”張舅舅和張舅媽異口同聲地說。“其實我們付個首付是可以的,隻不過我們倆還得再接著上幾年班,我家父母還得勞煩你們多幫忙照看一下。”
姥姥跟李鈺和顧涵說,“這一家子是姥爺當初下鄉的朋友,你們也叫姥姥姥爺舅舅舅媽,今天來到這裏,一是來看看你們的姥爺,二是想帶著孩子來北京看看病,這孩子發燒很多天了,就是不好,他們真怕孩子燒傻了。他們沒有落腳點,我就讓他們住在咱們家了,明天你們倆帶著他們去看看大夫吧。對了,鈺鈺,你先幫你舅舅看看這個弟弟吧,我們都不懂,別明天去醫院耽誤了孩子。”然後又對來的這一家子說:“我們家鈺鈺是醫學博士,主修中醫藥,讓她先給孩子退退燒吧,至於孩子到底是怎麽了,明天再去醫院看看也行的。”
“那就麻煩嫂子了,也麻煩鈺鈺了。”這家的老爺子先說了話,看起來挺溫文爾雅的,不像農村的人。
“放心,沒問題,我先看看這個孩子,到底為什麽發燒。”說著李鈺就走過去,摸了一下孩子的脈,這孩子明顯是穿的過多,導致的外熱內虛之症,根本沒有多大的問題,而之前引起發燒也是因為食火,結果發燒了還捂著孩子。
於是李鈺把孩子衣服脫掉了3層,又從包裏拿了一根金針,用酒精擦了一下,就朝孩子的曲池穴紮去,並在針尾輕輕的彈了一下,此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時橫紋盡頭處即是該穴位,屬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穴,有通絡止痛、疏風清熱等功效,發熱期間針灸該穴位可以調節體內的發熱介質白介素、前列腺素e2等生物活性物質釋放,達到退熱目的。大約半個小時,就看孩子渾身冒出了汗,孩子已經感到身體內部有熱量,而用手摸孩子已經不熱了。
李鈺取下金針,又一次用酒精棉擦了一下,就收了起來,然後跟大家說,“放心吧,這孩子沒得什麽重病,不過就是食火之後給穿了這麽多的衣服,導致熱氣無處散發,才發燒了的,我這有一些山楂雞內金丸子,酸甜可口,讓孩子吃上兩丸,連吃3天,等孩子大小便正常,嘴裏麵不苦,也沒有口臭了,就好的差不多了。要沒別的事情,就在這裏多玩上幾天吧,等徹底好了再回家吧。”說完輕輕的摸了摸這個孩子的頭,又朝老爺子點了點頭。
這位老爺子看孫子好了,高興地不行,不停地跟李鈺姥爺道謝,就差跪下了,又稱李鈺是華佗在世,不停地誇讚李鈺。
其實李鈺還是挺好奇這位老爺子的,見他談吐不俗,卻穿著實在一般,所以就好奇問了問他:“張爺爺,我姥爺在哪插的隊啊,您是跟他在哪認識的啊?”
張爺爺還沒來的及說話,李鈺姥爺就開始聊了起來:“想當初啊,我們那會子講究上山下鄉,大家都紛紛積極響應,你張爺爺啊,當初是剛剛大學畢業,還沒來的及工作,就跟我一起被分配到了河北清西陵那邊,我跟你們說,你都不一定知道是哪裏,就是清朝皇帝的陵墓邊上,那裏啊,人少的很,可地特別的多,好多學生都不會種地,那會我才剛剛高中畢業,才考上大學,沒來的及上呢,就被分配去那裏幹活。第一天就幹的手腳都是血泡,是你張爺爺幫我幹完了活,又找了些燒酒幫我處理了上口,後來啊,我倆關係就非常好。我倆常常一起幹活,然後等到回城的時候,你張爺爺因為大家舍不得他回來就留在了那裏,雖然在那裏後來當了鄉長,但是到底不如在京城啊,這要是回來,就你張爺爺的才學,肯定了不得啊!你舅舅舅媽也是,張爺爺讓你舅舅考入了農業大學,並取得了研究生,最終他帶著你舅媽又回到了清西陵這邊,在易水湖這一代弄起了風景區和種植業,幫著鄉親父老一起致富。說起來,真是不容易啊!這次來了啊,你們就多住一陣子,你現在不也不是什麽鎮長了嗎,幹脆就在我這養老吧。孩子們要是過些天回去,就讓他們自己回去。”
難怪李鈺覺得這樸素的衣服和這不俗的談吐看起來有些不對應,原來是這麽回事,那麽真是值得敬佩的一家人。李鈺突然就有一個想法,她想了就問了:“那麽舅舅,你當初和舅媽都是研究生?有沒有轉戶口啊?”
“轉了,戶口在海澱,但是一直在家那邊,到是也沒有什麽用了。”張舅舅回答。
“既然轉了,就不要回去了吧,現在我看易水湖那邊開發的不錯了,沒必要你們再回去了啊,弟弟這麽小,看來你們這麽多年都很忙,沒有時間要孩子啊!”李鈺追問。
“是啊,我是40歲才生的他,之前一直都挺忙,沒有時間,這現在轉回北京可太費勁了,我倆還一時半會兒沒辦法退休呢,之前保險到是一直在北京交的,但是我們在北京沒有落腳點了。當時北京有個小房子,後來因為開發易水美景被我們賣了。”張舅媽說。
“說起來,那易水美景真是讓不少人都受益了,你們當初的決定也是明智的。”李鈺感慨道。“不過你們確實犧牲了小我啊!是該替弟弟考慮一下了。”
“是啊,那時候也是看中了那邊的環境和發展潛力,希望當地的老百姓能夠富起來,沒想到真的會有這麽一天。”張舅舅歎了口氣,眼神中卻流露出一絲滿足。
“那現在孩子戶口在海澱,你們打算怎麽辦呢?畢竟北京的教育資源還是很好的。”李鈺關切地問。
“我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雖然海澱的教育資源好,但我們倆現在的工作都在易水那邊,如果回來的話,確實會有些困難。也沒有地方住。”張舅媽無奈地說。
“那你們有想過孩子以後怎麽辦嘛?”李鈺提議道。
“這個我們還真沒想過,也沒了解過,不過聽你這麽一說,倒應該去看看。”張舅舅眼中閃過一絲對孩子的愧疚。
“對啊,孩子這麽小,如果能早點接觸到好的教育資源,對他的未來也是有好處的。”李鈺補充道。
“你說得對,我們確實應該考慮考慮他了。”張舅媽也點頭表示讚同。
“那這樣吧,我回頭幫你們打聽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麽好的學校可以推薦。”李鈺熱心地說道。
“那就太感謝你了,李鈺!”張舅舅和張舅媽同時表示感激。
“沒事,大家都是親戚嘛,互相幫助是應該的。”李鈺微笑著說。
就這樣,他們在客廳裏繼續聊起了家常,關於孩子教育的問題也得到了初步的解決方案。在這個充滿親情和溫暖的家庭裏,無論遇到什麽困難,他們都會攜手共度,共同麵對。“其實,除了教育問題,你們也可以考慮在北京買個房子。”李鈺進一步建議道,“現在北京的房價還很公道,說不定過幾年就貴了呢。”
“這確實是這樣,可是我們倆都老了,這要是直接全付了,付不起,這要是貸款,不是給孩子增加負擔嗎。”張舅舅思索了一下,“其實我一直都在考慮這個問題,那邊的教育水平跟不上。”
“現在的時代變化很快,你不能總用老眼光看問題。”李鈺笑道,“說不定過兩年房價又漲了,到時候再想買就來不及了。”
“你說得對,我們不能總把思維局限在一個地方。”張舅媽也附和道,“我們確實應該替小寶香香了。”
“對,實地考察一下總是沒錯的。”李鈺點頭讚同,“而且,你們也可以考慮一下張爺爺他們,他們在京城養老什麽也都方便。”
“這確實是個好主意,我們之前都沒想到過這一點。”張舅舅很認可地說,“那我們得好好計劃一下了。”
“嗯,”李鈺微笑著說,“如果你們需要錢的話,可以隨時告訴我,我可以借給你們,不需要利息,你們是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理應獲得更好的待遇。”
“太感謝你了,李鈺。”張舅舅和張舅媽異口同聲地說。“其實我們付個首付是可以的,隻不過我們倆還得再接著上幾年班,我家父母還得勞煩你們多幫忙照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