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前世夢2
嫡姐重生庶妹穿越,我隻想苟命 作者:石榴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再次失而複得,她失去了所有理智,朝著高位上的顏妃撲了過去,瘋了喊著禧姐兒的名字,希望能得到回應。
麵對她的哭喊,高位上的顏妃隻是靜靜瞧著,沒有回應她,但她瞧見了其眸中的晶瑩,更加確定,顏妃就是她的禧姐兒。
新帝念在夫君的麵子上,沒有怪罪她的殿前失儀,還允許了她與顏妃單獨說話。
已變作顏妃的禧姐兒痛快承認了自己的身份,並且告訴她,顏二小姐已不在,如今這副軀殼裏活著的是錢氏女。
她哭著質問,明明還活在世上,十多年間為何不與她聯係?
禧姐兒說,因為隻有死了,不做她和顏永臣的女兒,才能痛痛快快的過活。
她不明白,禧姐兒為何不想做她和夫君的女兒?明明他們都很愛她,想要她好。
知道禧姐兒還活著後,她有事沒事總想方設法的進宮,想多看看、多陪陪女兒。
禧姐兒以和離之身成為了帝王寵妃,她起初以為禧姐兒過得很好,慢慢才發現,她所以為的與事實恰恰相反。
禧姐兒好似不喜歡皇帝,像個被控製擺動的木偶人般,笑容裏沒有過溫度,還總病歪歪的。
她想問明白,可又不知從何問起。
新帝登基不久,榮王世子自立為定北王,公然反了朝廷,後攻下大越,帶著數十萬兵馬直逼皇城而來。
聽說禧姐兒又病了,她求得皇後首肯進宮陪伴。
禧姐兒卻不肯要她陪,冷言趕她出宮,說幼時沒得到過,如今不會再稀罕遲來的母愛。
她哭著辯解,說自己很愛她,一直都很愛。
禧姐兒看她的眸光很複雜,有疑惑、有不解,更多的是諷刺。
爭論間,皇帝來了,皇帝氣怒之下當著她的麵,質問禧姐兒是否還惦念著定北王。
聽聞女兒與逆賊有牽扯,她驚愕到呆傻在了原處,直到被皇帝轟出殿,被嚇丟了的魂魄才慢慢歸了位。
她質問一直貼身伺候禧姐兒的銀夏,禧姐兒為何會與定北王有糾葛。
銀夏看她的目光與禧姐兒一樣,赤裸的諷刺讓她無所遁形。銀夏反問她,顏永臣對禧姐兒所做下的一切,她當真是一無所知嗎?
她呆傻了般搖頭否認,夫君是禧姐的親生父親,父親能對女兒做什麽呢?
可能是看她真的一無所知,銀夏收斂了眸中的戾氣,告訴她,禧姐兒從小到大經曆過的一切、所有的不幸,都是顏永臣一手促成。
她不信,銀夏便掰開揉粹了讓她相信。
禧姐兒幼時被拐,是因阿爹忤逆了顏永臣受到的警告;長大後藏拙,是為避免成為交換利益的籌碼;和離假死,是為被擺脫控製做出的戲;被迫成為皇帝的寵妃,其中也有顏永臣的手筆……
銀夏還告訴她,禧姐兒和定北王才是兩情相悅,虞瑾州用齷齪手段將禧姐兒搶走,關在皇家私苑裏藏了三載之久,登基後更是強勢封禧姐兒做了皇妃,定北王搶奪大豐帝位,很大原因便是為搶回禧姐兒。
銀夏的話如利刃般,一刀刀往她的心上捅。
對她而言,一切太匪夷所思了,夫君是禧姐的親生父親,他有何理由要迫害與自己血脈相連的骨血呢?她覺著,應是父女間產生了誤會,她必須與禧姐兒解釋清楚,不能讓誤解繼續下去。
皇帝離開後,她衝進內殿,本想替夫君辯解,可當看到衣衫不整、如破布娃娃般的女兒,隻剩崩潰大哭。
等情緒穩定,她與禧姐兒說了許多幼時的趣事,試圖緩和禧姐兒和夫君間的父女關係。
禧姐兒卻說,很羨慕她,羨慕能輕易獲得快樂和幸福,她所有的不幸和艱難都能由旁人來背負。
對上女兒哀大於死的眸光,她忽然心慌的厲害,不由開始相信銀夏說的話。
夜半時,宮苑裏闖進許多灰衣人,他們要帶禧姐兒離開,她抱著女兒不肯撒手,也被一並帶走了。
她們母女被灰衣人關進了乾清宮下頭的密室裏,密室裏不見天日,她不知道被關了多久。
期間皇帝一共來過兩次,第一次與禧姐兒說了會兒話便離開了。
第二次帶了個蒙麵男子進了密室,她和聾啞婢女被打發了出去,她隱隱約約能聽到密室裏有禧姐兒的哭求聲,想衝進去,卻被聾啞婢女禁錮著無法動彈。
密室裏的哭喊並未持續太久,石門便被打開了,皇帝抱著衣衫不整、口吐鮮血的禧姐兒衝了出來,疾步出了密道。
她的腦子一片空白,木偶人般跟著一起出了密道。
皇帝將太醫院所有的太醫都宣來了乾清殿,禧姐兒方才艱難保住了性命。
得知女兒活下來的一瞬,她繃了多日的心弦斷了,撐不住暈死了過去。
再醒來時,她已回到了顏府,有種不知今夕是何夕之感,望著熟悉的幔頂,之前所經曆的都好似黃粱一夢般不真實。
可昏沉的大腦、心口的刺痛,又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她,發生過的一切都是真的,女兒還被困於虎口中。
得知顏永臣在福居苑陪老太太說話,她顧不得梳妝洗漱,拖著酸軟無力的身子去了福居苑尋人。
她想質問顏永臣為何要行害人之舉,為何要那般殘忍的對待他們的女兒。
可看到顏永臣的那一刻,她壓抑著的情緒根本無力控製,質問的話一句都說不出,隻剩哭求,她哭著求顏永臣救禧姐兒,救救他們的女兒。
一旁的老太太卻用冰冷至極的言語告訴她,顏永臣不可能救她女兒,因為她女兒的所有不幸,都是顏永臣一手促成的,顏永臣沒道理害了人,再去救人。
老太太還說,不僅是她和禧姐兒,蘇氏、顏沐清、葛姨娘、顏沐筠,包括府裏的其她姨娘子嗣,都是母子二人複仇棋盤上的棋子。她們所有人都是卑賤血脈,從未被顏永臣在意過,更不值得顏永臣費心力去搭救。
老太太的話,她一個字都不信,滿目希冀的看著顏永臣,希望顏永臣能否認,告訴她,他是在意她的,愛她的禧姐兒,從未騙過她。
可顏永臣沉默著,始終沒有應話,她的心在可怖的靜謐中一點點死掉,也終於明白,禧姐兒為何會說羨慕她,羨慕有人替她背負了不幸和艱難。
原來她擁有虛假幸福的同時,阿爹和女兒一直在負重前行。
麵對她的哭喊,高位上的顏妃隻是靜靜瞧著,沒有回應她,但她瞧見了其眸中的晶瑩,更加確定,顏妃就是她的禧姐兒。
新帝念在夫君的麵子上,沒有怪罪她的殿前失儀,還允許了她與顏妃單獨說話。
已變作顏妃的禧姐兒痛快承認了自己的身份,並且告訴她,顏二小姐已不在,如今這副軀殼裏活著的是錢氏女。
她哭著質問,明明還活在世上,十多年間為何不與她聯係?
禧姐兒說,因為隻有死了,不做她和顏永臣的女兒,才能痛痛快快的過活。
她不明白,禧姐兒為何不想做她和夫君的女兒?明明他們都很愛她,想要她好。
知道禧姐兒還活著後,她有事沒事總想方設法的進宮,想多看看、多陪陪女兒。
禧姐兒以和離之身成為了帝王寵妃,她起初以為禧姐兒過得很好,慢慢才發現,她所以為的與事實恰恰相反。
禧姐兒好似不喜歡皇帝,像個被控製擺動的木偶人般,笑容裏沒有過溫度,還總病歪歪的。
她想問明白,可又不知從何問起。
新帝登基不久,榮王世子自立為定北王,公然反了朝廷,後攻下大越,帶著數十萬兵馬直逼皇城而來。
聽說禧姐兒又病了,她求得皇後首肯進宮陪伴。
禧姐兒卻不肯要她陪,冷言趕她出宮,說幼時沒得到過,如今不會再稀罕遲來的母愛。
她哭著辯解,說自己很愛她,一直都很愛。
禧姐兒看她的眸光很複雜,有疑惑、有不解,更多的是諷刺。
爭論間,皇帝來了,皇帝氣怒之下當著她的麵,質問禧姐兒是否還惦念著定北王。
聽聞女兒與逆賊有牽扯,她驚愕到呆傻在了原處,直到被皇帝轟出殿,被嚇丟了的魂魄才慢慢歸了位。
她質問一直貼身伺候禧姐兒的銀夏,禧姐兒為何會與定北王有糾葛。
銀夏看她的目光與禧姐兒一樣,赤裸的諷刺讓她無所遁形。銀夏反問她,顏永臣對禧姐兒所做下的一切,她當真是一無所知嗎?
她呆傻了般搖頭否認,夫君是禧姐的親生父親,父親能對女兒做什麽呢?
可能是看她真的一無所知,銀夏收斂了眸中的戾氣,告訴她,禧姐兒從小到大經曆過的一切、所有的不幸,都是顏永臣一手促成。
她不信,銀夏便掰開揉粹了讓她相信。
禧姐兒幼時被拐,是因阿爹忤逆了顏永臣受到的警告;長大後藏拙,是為避免成為交換利益的籌碼;和離假死,是為被擺脫控製做出的戲;被迫成為皇帝的寵妃,其中也有顏永臣的手筆……
銀夏還告訴她,禧姐兒和定北王才是兩情相悅,虞瑾州用齷齪手段將禧姐兒搶走,關在皇家私苑裏藏了三載之久,登基後更是強勢封禧姐兒做了皇妃,定北王搶奪大豐帝位,很大原因便是為搶回禧姐兒。
銀夏的話如利刃般,一刀刀往她的心上捅。
對她而言,一切太匪夷所思了,夫君是禧姐的親生父親,他有何理由要迫害與自己血脈相連的骨血呢?她覺著,應是父女間產生了誤會,她必須與禧姐兒解釋清楚,不能讓誤解繼續下去。
皇帝離開後,她衝進內殿,本想替夫君辯解,可當看到衣衫不整、如破布娃娃般的女兒,隻剩崩潰大哭。
等情緒穩定,她與禧姐兒說了許多幼時的趣事,試圖緩和禧姐兒和夫君間的父女關係。
禧姐兒卻說,很羨慕她,羨慕能輕易獲得快樂和幸福,她所有的不幸和艱難都能由旁人來背負。
對上女兒哀大於死的眸光,她忽然心慌的厲害,不由開始相信銀夏說的話。
夜半時,宮苑裏闖進許多灰衣人,他們要帶禧姐兒離開,她抱著女兒不肯撒手,也被一並帶走了。
她們母女被灰衣人關進了乾清宮下頭的密室裏,密室裏不見天日,她不知道被關了多久。
期間皇帝一共來過兩次,第一次與禧姐兒說了會兒話便離開了。
第二次帶了個蒙麵男子進了密室,她和聾啞婢女被打發了出去,她隱隱約約能聽到密室裏有禧姐兒的哭求聲,想衝進去,卻被聾啞婢女禁錮著無法動彈。
密室裏的哭喊並未持續太久,石門便被打開了,皇帝抱著衣衫不整、口吐鮮血的禧姐兒衝了出來,疾步出了密道。
她的腦子一片空白,木偶人般跟著一起出了密道。
皇帝將太醫院所有的太醫都宣來了乾清殿,禧姐兒方才艱難保住了性命。
得知女兒活下來的一瞬,她繃了多日的心弦斷了,撐不住暈死了過去。
再醒來時,她已回到了顏府,有種不知今夕是何夕之感,望著熟悉的幔頂,之前所經曆的都好似黃粱一夢般不真實。
可昏沉的大腦、心口的刺痛,又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她,發生過的一切都是真的,女兒還被困於虎口中。
得知顏永臣在福居苑陪老太太說話,她顧不得梳妝洗漱,拖著酸軟無力的身子去了福居苑尋人。
她想質問顏永臣為何要行害人之舉,為何要那般殘忍的對待他們的女兒。
可看到顏永臣的那一刻,她壓抑著的情緒根本無力控製,質問的話一句都說不出,隻剩哭求,她哭著求顏永臣救禧姐兒,救救他們的女兒。
一旁的老太太卻用冰冷至極的言語告訴她,顏永臣不可能救她女兒,因為她女兒的所有不幸,都是顏永臣一手促成的,顏永臣沒道理害了人,再去救人。
老太太還說,不僅是她和禧姐兒,蘇氏、顏沐清、葛姨娘、顏沐筠,包括府裏的其她姨娘子嗣,都是母子二人複仇棋盤上的棋子。她們所有人都是卑賤血脈,從未被顏永臣在意過,更不值得顏永臣費心力去搭救。
老太太的話,她一個字都不信,滿目希冀的看著顏永臣,希望顏永臣能否認,告訴她,他是在意她的,愛她的禧姐兒,從未騙過她。
可顏永臣沉默著,始終沒有應話,她的心在可怖的靜謐中一點點死掉,也終於明白,禧姐兒為何會說羨慕她,羨慕有人替她背負了不幸和艱難。
原來她擁有虛假幸福的同時,阿爹和女兒一直在負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