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他是燕王的父親,更是大明千萬臣民的國父。


    父親心係兒女的同時,也心係這片大明的土地與蒼生。


    對於陛下,兒子的安危固不可失,但未來的宏圖才是重中之重。”


    說完,語速稍有延遲,他不經意掃了一眼房屋角落,心中卻有一絲確認,那裏大概是一個空壁。


    這種感覺如同當年他在囚牢中察覺有人暗算一般的強烈,可能是在獄室日積月累後對他周圍微小氣息改變的敏感提升所致。


    此刻的他,無論出於何故的心理反應或是感官擴大,都清晰察覺到那一堵牆與其他事物不同之處。


    也因此,他在陳述時不免帶著一種過分討好的言辭。


    而這番看似格格不入的行為,並非難以揣摩——徐允恭身為錦衣衛指揮使,掌握詔獄最重權力,在場的監視是不可能再由躲在暗處的錦衣衛執行。


    錦衣衛這個組織的成立並非久遠曆史,在一定意義上並未經曆 ** 交替的過程。


    這就意味著在朱元璋眼中,這支部隊是十分可信的,因為這完全是他在手底建設起來的,並非從外部接收的。


    對每名部隊成員如何安排的細節,他對每一個環節了如指掌。


    加上徐允恭這樣的可靠人才,朱元璋對他更是信心十足。


    原因不僅因為他一直將徐允恭視作聽話好外甥來看待,更在於他很清楚徐家自古以來已深深地綁在大明的命運上。


    隻有當他自己和大明太子依然在世時,徐氏家族沒有任何可能存蓄叛逆之心。


    因此,朱元璋也完全沒有必要在其中埋伏任何探查者的角色。


    既然剔除的是由於內部陰謀的因素,那麽,站在空牆上的是徐允恭的人,則是顯然易見的兩個可能性——要麽是對大明做出最大貢獻的勳臣、魏國公徐達,要麽是比徐達更至關重要的人物、也就是他這個作為皇帝本人都在。


    「被刺殺的燕王這件事,一開始看似在大明內部產生了 * 亂,意在破壞我們國民的心理防線。


    但福禍相生、利弊共存,那些遊牧民族永遠不會認識到他們偶爾的行動雖能激起些漣漪,但這些波動不可能永遠持續,也無法改變廣闊的中華大地。


    相反,他們的這些卑劣做法隻會點燃朝野上下的憤怒。


    眼下是我們的出兵良機,現在若能凝聚全國民眾的決心,則這次北伐之役便可高枕無憂,萬事俱興。


    有誌必為父子共同戰鬥方取勝;欲圖大業定要君臣一致方為正途。


    那些陰謀詭計雖在短時間內可能見效一時,然而激發大明臣民發起的報複,必將以數倍代價報以往仇怨。


    「胡軻這話言之成理,即使是一句虛偽客套的話語,在善於捕捉的人來說也會得到別有意義的答案。


    後的情景確如胡珂預設的一般,而且甚至更為驚世駭俗一些。


    在聆聽了胡科那一席誇誇其談、花裏胡哨的恭維後,朱元璋感到對被刺子的心情痛苦似乎輕了一些。


    『起初我隻知道這位名叫胡的小子有點智謀,處理事務的方式獨特。


    如今親眼見證他的種種表演與言論,才知道這位家夥之所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不僅僅是那些觀點,而是他的話術確實能夠觸及人心。


    』


    朱元璋端坐在位上,回過頭看著徐達,麵部表情介乎怒容與笑顏間。


    「這個家夥果然不同凡響,行事風格與眾不同的大明文官相比大為區別。


    自從徐允恭再次捉拿凶手進入宮署審問之後,這是我第三次偷偷打探他的情況。


    每當我窺視之時都能發現他與眾人的不一樣。


    他的某些見解雖然不符合大明朝現在的局勢、甚至有時候顯得過於輕浮,但他的知識涵養,往往能讓身為將軍的我都感受到一番啟發。


    」


    站在旁邊的徐達對著皇帝如是說。


    \"看來你是挺看好這小子的。


    \"


    朱元璋臉上保持著笑容。


    盡管他的話引起了一些內心的疑慮,但這並不像他對這種對話的關注。


    「你自從升為大將軍後,很少在我麵前推薦自己的忠臣。


    」


    朱元璋說。


    這句話在徐達心中掀起波瀾。


    之後在加封魏國公後更是如此,


    「你閉口不言,把自己的想法鎖起來」 朱繼續說,「如果沒有偶爾帶我去宮裏聊天或討論事情,那麽徐達你手底下的能人幹將可能就會湮滅在我的尊重你對權力的態度中。


    」


    在他人麵前,


    對他人來說朱元璋會運用其權力威脅對方,以此作為控製的手段,而對於他的大臣則不然,


    因為即使是 ** 也終有保留脆弱情感的意願。


    在朱元璋的內心深處,馬皇後、他傑出的兒子,都成了他的弱點。


    徐達對朱元璋來說雖不是如親子般親密,但為了保持彼此關係中的一方「軟肋」,


    他認為朱達是可靠之人。


    從小在朱家成長的經曆,


    「你的讚譽讓我慚愧。


    」徐達回答,「其實我隻是在戰場上見過死亡、殺戮,內心更加堅韌的一部分人在手下罷了。


    」


    當然徐達了解了背後之意,但在知道朱元璋對他並沒有強硬的訴求或者壓力之後,在身為大臣與君主對話中應持有的敬仰禮節仍是不能放棄。


    然後他繼續說:「如此看來,你要在本王麵前提薦那位姓許的小子了?」此時, 朱元璋起身把手中文書放在桌子上,臉上那溫柔的笑意也消逝。


    隨後他的神情變得格外莊重,嚴肅。


    在這個時刻看到 ** 麵對情緒的逐漸上升,徐達反倒是顯得更加穩重與淡然,甚至在對比一開始兩人並肩旁觀徐允恭與胡軻之間對話時的情況,他展現出更多的自信滿滿。


    \"誰也不可能完全忽視這個問題,他可是胡惟庸的嫡係後人。


    他們倆如同樹枝般同流於一股血脈。


    胡惟庸犯下的逆舉在任何朝代都是不可容忍的重罪,何況此人更進一步危害我大明江山、穩定,已經超出了短期內的考量。


    我既然決定要徹底除掉了這股 ** 力量,又怎能容忍任何潛在威脅存在。


    若今天我選擇寬以示人,卻將此賊放生,恐怕將來可能會給後人造福留下的災難比現在更為深遠。”


    朱元璋的表情愈發熱切起來,如果有旁人看到這一幕,或許都會覺得皇帝的怒意已如刀山火坑一般,隨時準備將姓胡的小惡魔送上行刑架。


    然而,徐達卻仍舊維持著自己的鎮靜態度。


    對於皇帝展現出的那種仿佛已生殺機的感覺,徐達清楚那是基於數十年來在屬下麵前不斷訓話所培養出的一種慣性。


    更重要的是,從徐達的角度看來, ** 的確有著遠超過他人的堅定果敢。


    每次在朱元璋及其集團麵臨難題之時, ** 總是能在一番深思熟慮後提出明確、清晰的方向。


    盡管這樣顯得有些衝動的舉動,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武斷,但這並不代表他是全然的草率與盲目。


    事實上,朱元璋身上擁有另類的魔力——準確來說,可能是能力。


    他在高壓環境下所做的、不經過反複推敲的決策,最後往往是正確的指引。


    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多次後,有段時間徐達甚至內心相信,這個他兒時的玩伴確實具備了那種“王者之氣”。


    即便這個姓胡的孩子僅僅是隔代關係且早已疏離胡惟庸,甚至即使此人是胡惟庸的親生兒又有何幹?


    現今大明朝經濟富裕,民富國盛不再是過去弱肉強食的時代。


    假如陛下真心愛才,即使此人名字叫做魏延,也無法違背在劉玄德麾下的安排。


    再說了,此人隻不過稍微聰明一些,並不超出尋常。


    這種程度的聰明才智在這座“詔獄”裏或許會有所體現,但他與那些無法明確自己的前途命運的知識分子相比,卻並不起眼。


    陛下既然讚賞他的才情,不妨目前姑且用上。


    罪人的地位意味著他今後所能獲得的所有權利,必將依托於陛下。


    一旦將來有一天陛下認為此人不堪重任,隻需簡單廢黜職務即可。


    此時,朝廷裏自會有聰明的僚屬,幫忙陛下妥善解決善後的問題。


    徐達這麽說的時候,確實有點超越規矩的感覺,提到了朝中官員們就像是逢迎奉承的小人。


    然而,對於這樣的回應,朱元璋卻相當滿意地點頭表示認可,“年輕人竟然對現在的局勢有著自己的想法,朕可以保護他一次看看。”


    接著他說,徐達的一些觀點,確實讓他有些不悅,輕易放過他是不可能的事情。


    “隻聽他說了一些想法就決定保護,這種行為對大明朝影響不算太壞,可也不能因此導致我的徐允恭未來之路受到影響。


    所以,現在我就在這裏鄭重告訴你,徐允恭是我培養太子的重要人選。


    若是在這次的事上出現了任何不妥善之處,朕絕對不會寬恕徐達你。”


    在他的授意下,最後事情的確如計劃中的那樣提交給了君王,同時添加了一份他們三人商討出的策略:在這種關鍵節點上,麵對王公們的豪賭挑釁,大明朝不僅要避免縮手退步,更要把握民眾的興奮情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不一樣的大明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番昌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番昌宏並收藏大明:不一樣的大明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