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止是項伯,甚至連項莊也是如此。縱使擁有英勇之力卻沒有遠見智慧,不知道如何長久統治。即使劉邦真的是真心實意追隨他亦無法容忍。擁有一萬大軍卻毫無謀斷,必定是隱藏的威脅,隨時可能帶來動蕩。”


    嬴政正是這種心態。對於任何人,隻要有可能對他有所威脅的企圖者,無論這些企圖者真正想要叛變與否,嬴政都會選擇提前處理。


    就像一句老話所說:“拿著兵器,不論何時,都像是在挑釁別人。” 這樣,對嬴政來說,對於項羽的表現非常不認同。


    然而,“這謀士範增明白輕重和戰略的重要”,聽到這話的秦銘也笑了笑。


    “並不是所有傑出大臣都能遇上賢明的主人,例如蒙恬與王翦與其陛下的契合,這是極難得的事。開國的大臣們,經常遭遺棄和拋棄。”


    “如同‘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些成語在秦銘的話語裏回響,而他也點點頭:“的確就是這樣。人一旦失去了使用價值,便會被殺害或者遭受比其他人更悲慘的對待。”


    創建朝代的一位君主通常都有著共同的想法:“我不懼覬覦王位,你怎麽就敢?”


    我能做到的事情你們能不能同樣實現,又是否敢呢?我活在世間不會發生背叛的事情,在我不在的時候他們是否會發起行動,這真的難以預料。


    每個人的存在對他們都像是心腹病痛。


    \"寧願錯殺一千個人,也無法放過任何潛在的敵對手腳。“,


    ** 那些潛在的敵人就能讓局勢變得清澈明了。


    君主要懂得如何把握分寸與策略運用,在權力場上把每個人都當作棋子一般玩弄於股掌之間。即使是在“鳥盡弓藏”的背景下,或忠良共處的局麵,這一切也是君主天下獨尊的需求——皇權達到最私有化的需求。”


    於朱元璋之時,韓信及英布效忠劉邦;這般的忠誠與背叛在曆史上不勝枚舉。


    若非特殊的例子的話,始皇帝則可能是唯一。


    王翦與其子孫,蒙氏一族皆在嬴政治下發揮才能,卻終免不了因他之子而遭到不幸的命運。


    此刻,王銘續言:“此刻情形如鴻門,項莊之心欲斬劉邦,然而,他叔伯項伯卻不讚同此舉。”


    張良察知險境,迅疾離坐,四處求援,尋覓門外等候的樊噲。


    樊噲一聽友 ** 受戮,怒氣填胸,堅決請求同張良闖進營帳,營救那位劉君。


    樊噲踏入帳篷之後,威武地環視周遭,以惡狠目光注視項羽;


    然而,項羽隻是贈酒分食,對他勇敢的舉止表示認同。」


    樊噲闡述著來自好友的秘密計謀:


    “暴秦殘酷無度。當初,我們都支持楚懷王,按照協議,率先攻克秦國城郭者即位王侯。


    而現在,便是沛公首先攻克秦國,且保存城中的原有設施等待您的蒞臨。


    設防於各關口乃應對可能發生的混亂之必要之舉,


    然而陛下,您聽憑他人話語,便想除去有勳有勞之士,豈不是模仿了過去暴戾的秦朝?”


    “項羽聽到這番言詞感到慚愧,卻沒有直接回答問題;


    此時,樊噲就坐在了張良的身旁。


    劉邦隨後道:我需要去一趟廁所。” 對此項羽予以了許可。


    劉邦準備離席時向樊噲調侃,言:阿噲呀,你飲用了這麽多的酒水,


    難道你的膀胱就沒有感到緊脹麽? 我陪你不走嗎?


    樊噲答應了他的邀請。然而不久後兩人便不見蹤影。


    此事令項羽疑慮加重,便派出屬下陳平前去看個究竟。


    與此同時,劉邦和樊噲在外計劃後,帶幾位侍衛即刻逃跑,


    並吩咐張良作為殿後的支援。


    張良心細手軟,將劉邦留給項羽的白璧、以及代表友好關係的玉鼎獻給了兩人。


    隨後項羽接受了劉邦贈送的小禮品並安放好。


    範增看見這景象頓時火冒三丈。


    接手後,將玉鼎擲向地麵並破爛之物,口中痛斥:小子實在沒有可信任的理由!」


    如此場景標誌著「鴻門宴」結束了它的曆史劇一幕。


    對於劉邦和項羽之間的衝突以及他們之間個性差異的描寫,揭示出劉邦之謀略遠超其名聲。


    而他能忍受侮辱以求存亡的決心則與項羽的義氣相區別。


    在這場宴會上,後世人從中獲得了不少教益。「鴻門宴」也因此獲得了一個全新的涵義——「不懷善意邀請者的宴請宴」。


    至於“項莊舞劍之意在於沛公”的比喻,被後人們永遠記住了。「沛公」指的是目標而非實際動作。」


    “這便是對說話和行動真正動機別有所圖的認知,”贏政沉思道。


    “這個典故表明了一些深刻的政治哲學。”


    “而從這場宴席之中,陛下可以洞見到項羽雖強健勇猛,


    但在年輕與自負的影響下忽視了策略的重要,


    盡管有範增之才策輔助,


    項羽卻不肯接納他的建議,在這場戰鬥中落敗給了更精明的戰略運用,


    實屬情理之中。「鴻門宴」的教導,便是對這種認知的有效反映。」「秦銘」笑著頷首,


    \"正如所言。”


    “陛下,您的洞察頗為到位,這場宴席的確揭示了不少戰略與人性的奧秘。”


    在贏政眼中浮現出一抹思索:“確實,這場‘言外之意」的宴會,提醒我權術之策不應僅基於力量。


    而更需考慮智與義之間如何恰當融合,以及背後策略的重要性,


    這對於統治者而言尤為重要。\"


    這段曆史篇章不僅講述了人物與故事,


    更是借曆史教訓傳遞了深沉的政治哲思與策略智慧,


    成為了後人研究與理解古代權謀的寶貴資料與經典故事之一。


    聽著這番述說,贏政內心也泛起了層層感慨。


    \"誰料劉邦這自許的漢王,實乃項羽賞識所至。


    最無奈,楚霸梟卻隕落於封王者的刀尖之下。


    世間確是如此無常,讓人感歎不已。”


    秦銘也頷首讚同,“從項羽分封領地的動作上,他顯然意識到了劉的風險。


    也許是聽從了範增的戰略指導,又或許這隻是他內在判斷的結果。


    無論緣由如何,楚霸的心中確有製約劉邦的決心。


    隻是令人唏噓的是,在鴻門宴之後,劉即藏龍於深水,自此不再浮現。


    帶著一股不滅的氣勢和力量,未來,他終將以卷土之勢,鏟除楚霸。”


    秦銘感歎道,“世事複雜,開創國度的路途艱辛。接下來的故事,或許就隻剩下結局的必然了吧。


    隱匿山中的劉漢,在蓄勢中休養,不久便開始席卷三秦大地,漸進吞並於項羽領地之內。


    一步步攻守兼顧,戰略穩慎無比,


    項羽最終被迫陷入全麵潰敗的泥淖,逃竄至垓下。


    而劉邦大軍隨後迅速集結,圍困了項羽十萬餘軍馬於垓下。”


    \"軍需已竭,士兵士氣崩潰,


    夜晚,傳來的是四麵八方漢軍的歌聲,項羽驚覺:“難道漢人都已經征服楚了嗎?怎麽漢兵如此繁密!”


    於是那夜,他起身上前,慷慨高呼:“能拔山河,蓋世無雙!時不適宜,戰馬卻不前驅!”


    “戰馬不肯前進,又能如何,虞啊虞,我又該怎麽辦啊!”


    項羽決定放棄大隊兵馬,在夜幕的掩護之下,隻率領800騎兵逃離,逃到烏江邊。”


    “但當項羽麵對烏江山旁勸渡的亭長時,他隻言:“蒼天天命在我,我為何要渡江?當初我率八千江東青年西征,今日一個都不剩。”


    “如果連江東的父老都會憐我、擁我稱王,那我的臉呢?


    我不願見到江東父老。”


    在決絕之下斬殺了數十漢兵之後,項羽揮劍結束了生命。“這代西楚霸王,就這樣,結束了精彩而又曲折的一生。”


    贏政聽了這番後話,歎了口氣,“故事的後期確實 ** 迭起,但對於我而言,在某種程度上它並不如鴻門宴會更吸引人。


    作為王者,隻知憑借義氣而不具備無情之心,往往容易把大事給攪和壞了。他英勇無敵卻因情而弱於大政。


    我認同。”他點頭道,“確實如你所言。”


    談及此,贏政話題一轉,“這次南方之行,最少兩個月,或許要大半年,你要確保安全。 我特製了一支護兵,共計八百人為你待命,任你差遣。行進間務必謹慎行事。”


    接著,他繼續交代:“另外,章邯就留宮內,與蓋聶一道同行前往。” 對於這,秦銘沒有拒絕,隻是表達了:“感謝陛下關切。”


    之後,贏政就離開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石蘭與虞溪兩人終於現身。


    “三弟,你是否帶我去和師傅一起旅行。” 石蘭低聲問道。秦銘點頭應允,麵對石蘭,內心難免有所感念:


    方才聊著霸王羽和姬兒的故事, 誰又能料到“虞姬是她”就在身邊,還親切的稱呼他為哥哥。 “我們會順道訪問蜀國,你也將有機會回歸仙劍宗了。”聽到此言,石蘭立刻露出了欣喜神情:“謝謝秦銘三弟!”


    至於虞溪,稍顯遲疑,然後以嚴肅的表情對他表達: \"秦銘兄,要是沒有你,我們的宗門可能會隨著大秦的南征一同毀滅了。” \"舉手之勞,並不需要過分謙卑。\" 秦銘笑著說出了這番安慰之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自稱穿越者,祖龍跪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偉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偉棟並收藏大秦:自稱穿越者,祖龍跪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