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是吃貨的狂歡。


    貞觀之治已有十六年,一改隋末亂世之風,繁榮穩定。


    民眾休養生息,連年豐收,物價低廉,曆史之最。


    東宮後殿,申時末。


    長條餐桌上,已經擺滿了豐盛的美味佳肴。


    受鮮卑傳統影響,唐朝在飲食文化上已經有很大改變。


    漢朝的分餐製雖有保留,但在許多宴會上,已經流行大餐桌同食。


    餐桌上,胡餅,蒸餅,槐葉冷淘,稻米飯,水煮魚片。


    另有羊肉,牛肉,鹿肉,灑滿胡椒,片片分明。


    還有各類蔬菜,菘,波棱菜,秋葵。


    櫻桃畢羅,天花畢羅,蟹黃畢羅各類糕點點心。


    可謂是琳琅滿目,豐盛至極。


    “娘,耶耶什麽時候回來啊。”


    四歲的小李厥,眼巴巴的看著桌上的櫻桃畢羅,口水都拉絲了。


    說話的時候,頭都沒有轉過去。


    蘇玉兒笑著拿起櫻桃畢羅,放到小李厥手上。


    “快了,馬上就回來了。”


    “嗯嗯。”


    小李厥嘴巴都塞滿了,含糊的回應著。


    “象兒,你若餓了,便也先吃點吧。”


    李象拱手:“謝謝娘,我不餓,等著父親回來一起。”


    “好孩子。”


    蘇玉兒讚賞了一句。


    也許是身世的關係,李象自小懂事乖巧,溫文爾雅,十二歲便已是大人模樣。


    他出生的時候,李承乾才十一歲,自己都是個半大的孩子,又怎麽懂得作為父親的責任。


    後來蘇玉兒嫁過來,也才十幾歲的年紀。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象不僅沒長歪,反而有謙謙君子之風,簡直離譜。


    “殿下回來了!”


    宮女趕緊來通知。


    李承乾帶著數名宦官走了進來。


    “耶耶。”


    “父親。”


    “殿下。”


    小李厥搖搖晃晃的撲倒李承乾的腿上抱著,嘴邊的畢羅也擦了個幹淨。


    在唐朝,父親是比較正式的稱呼,小孩子一般叫阿耶或耶耶,跟阿爹或爹爹的意思差不多。


    李象拱手作揖,蘇玉兒滿心歡喜。


    “看看,耶耶給你帶了什麽好東西。”


    李承乾抱起小李厥笑著說道。


    “是酥山,好多酥山,我要吃,耶耶我要吃。”


    小李厥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後麵宦官端著的酥山吸引住了。


    即便是皇孫,酥山這樣的奢侈品,也不是經常能吃到的。


    “好好好,耶耶喂給你吃。”


    李承乾叫來宦官,用勺子舀了一小塊,喂到小李厥粉嘟嘟的小嘴裏。


    感受到嘴裏的冰冷香甜,小李厥高興的呼喊起來。


    而後懟著李承乾的臉上親了一口。


    讓李承乾笑得開懷不已。


    “殿下可別太寵著他了,才四歲,可不能吃多了。”


    “那就吃點葡萄幹吧,來,耶耶給你舀。”


    李承乾笑著逗弄著小李厥,很是開心。


    然而餘光掃過恭敬站立的李象,突然就一下子愣住了。


    他似乎有些理解李世民了。


    自己跟魏王,與現在的李象,李厥,又何其相像。


    難不成在自己遵守玄武門繼承法後,兒子也要這麽做嗎。


    “象兒,這是家宴,莫要如此拘謹。”


    “最近功課如何,可是順暢。”


    “聽說你學習很認真刻苦,不要太累著自己了,你這個年歲,就應該多出去玩玩,結交好友。”


    “督造輪椅挺累的吧,要是覺得累,就交給你娘去看著。”


    父親的突然關心,還有這次叫他一起來的家宴,讓李象很是驚喜。


    從前父親對他,從來都是不管不問的。


    這讓他感受到來自於父親的溫暖。


    “孩兒不累,能為父親督造輪椅,是孩兒的幸事。”


    “隻想著早日給父親造好,這樣父親平日行走,就能輕鬆多了。”


    “孩兒喜歡讀書,書中的聖賢道理,曆史典故,往往讓孩兒癡迷其中,甚是歡喜。”


    李象的回答不似作偽,很真誠,他確實喜歡讀書。


    或許正是這樣的性格,才讓他教出來的孩子,最後當上了宰相吧。


    李承乾突然想到,自己跟李象也就相差十多歲。


    自己登臨皇位後,若非早死,李象豈不是要當一輩子的太子?


    李承乾感覺自己能活挺長的,最近身體的狀態越來越好。


    指不定李象熬不死自己,還得要先走一步。


    想到這裏,李承乾不免有些唏噓。


    果然,玄武門繼承法,是祖宗之法,後人隻怕是都要走這條路子了。


    家宴吃得很是歡樂。


    酥山的香甜冰爽沒人能拒絕。


    大人模樣的李象也忍不住連連送入嘴中。


    小李厥一直吵著找蘇玉兒要,吃一口,舔一下,再舔一下。


    蘇玉兒問道:“酥山是陛下賞賜的嗎,一次來四份。”


    李承乾解釋道:“不是,讓家令寺做的。”


    “道士秦英的徒弟,把之前表演時的化水成冰之術貢獻了出來,以後東宮裏就有吃不完的酥山了。”


    蘇玉兒聞言有些開心,也有些失落。


    如果是陛下賞賜的,那麽太子跟陛下就是和好如初了。


    又想到吃不完的酥山,不由道:“殿下,我能送一些給父親家裏嗎。”


    李承乾道:“當然可以,隻是路程遙遠,酥山易化,讓家令寺直接把冰塊帶去,現場製作。”


    “謝謝殿下。”蘇玉兒很是高興。


    李承乾道:“明日我跟你一起去吧,好久不見丈人,也該是要拜訪一二了。”


    確實很久,自從結婚後,印象裏的見麵,都是在朝堂上。


    好像除了迎娶太子妃那次,李承乾還沒去過丈人家。


    “殿下若去,父親定然會極為高興。”


    蘇亶也是難受,女兒嫁給太子,算半個國丈,然而除了皇親國戚這個身份外,什麽好處也沒有。


    李承乾想起一事:“蘇琛年歲不小了吧。”


    蘇玉兒意識到什麽,連忙道:“是,已滿十八了。”


    李承乾笑道:“倒是錯過了小舅子的及冠禮,明日讓宮裏備些禮物一並帶去。”


    “他也到了入仕的年紀,屆時隨著來東宮吧,我給他謀個差事。”


    蘇亶有兩子一女。


    女兒太子妃。


    長子蘇琛,曆史記載平平,後來做了廣州都督。


    次子蘇瑰更為出彩,當了宰相。


    隻是現在蘇瑰才三歲。


    李承乾要發展自己的勢力,丈人家自然最為親近優先。


    秘書丞從五品上,沒什麽權利,就朝堂來說更是低下,需要扶持一把。


    “謝謝殿下。”


    太子要扶持蘇家的意思這麽明顯,蘇玉兒哪裏能不明白。


    她也喜歡自家能更好些。


    “太子出宮,陛下那邊如何交代。”


    蘇玉兒擔憂道。


    如今太子不上朝,對外稱病休養。


    “無事,不休養了,陛下給了個差事,就當是外出辦差。”


    李承乾吃了口羊肉隨口回道。


    好歹是太子,還能這點自由都沒有。


    酒足飯飽後,李象便要離開了。


    東宮很大,房子很多,他有自己的宮殿。


    李象臨走前,李承乾交代道:“文治武功,隻讀書是不行的。”


    “明日我安排些侍衛給你,武藝騎射也不能落下。”


    李承乾沒人可用,親兒子當然可靠。


    李象過幾年,也有十五六歲了。


    李世民十六歲領兵救駕,李象差些,但領兵應該不是問題。


    指不定到遵行玄武門繼承法的時候,還能出把力。


    隻是這麽一搞,李承乾總有一種預感。


    等自己年邁了,李象說不準也要從玄武門走一遭。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等自己年邁了,李象年紀也不小了。


    “聽從父親安排。”


    李象自然沒有意見,而且還有些高興。


    父親讓他學武,這是對他的重視。


    自小沒感受過父愛的李象,此刻內心很是感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見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見春秋並收藏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