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遺直感覺自己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這麽大的內幕的消息,父親自然不會作假。


    “所以太子從馬上摔斷腿,也是...”


    房遺直有些不敢相信的問道。


    房玄齡道:“那隻是個意外。”


    “陛下又不是真的要廢掉太子,隻是想稍微壓製一下。”


    房遺直這才鬆了口氣,要太子瘸腿跟陛下有關係,那就太...


    “所以陛下偏愛魏王,也是以此壓製太子嗎。”


    房玄齡解釋道:“這是其中的一方麵,另一方麵便是關乎到五姓七望了。”


    “陛下不想看到太子跟五姓七望攪合在一起,所以對魏王格外偏愛,這就讓五姓七望有了目標,紛紛投靠魏王,這等事陛下也是樂見成之。”


    “不過陛下對魏王的寵愛也是真的,不過是借此機會,順勢而為罷了。”


    “魏王黨如此壯大,你以為陛下完全不知道?可以放任罷了。”


    “隻要魏王接觸不到兵權,那就對於陛下不會有任何的影響,太子不過是暫時受些委屈罷了,便當是磨煉了。”


    “可能陛下也沒想到,太子未曾經曆過風雨,稍許挫折便至於性情大變,越發荒唐,這讓陛下近幾年也有些著急。”


    “或許是我們都小瞧了太子,幾年來如此隱忍,身殘誌堅,還暗中苦練武藝。”


    房遺直有些奇怪:“太子隱忍了這麽多年,為何突然就不忍了呢,現在還不到時候吧。”


    房玄齡隨意道:“誰知道呢,或許是忍不住了,或許是擔心名聲。”


    “豢養樂童算不得什麽,可這對太子執掌兵權影響很大,陛下珠玉在前,軍伍中人,可瞧不起那般作為的太子。”


    “所以太子也不得不暴露自身武藝,得到軍中將領的擁護。”


    “否則這麽一直忍下去,還真不見得能忍到順利登基。”


    房遺直很佩服自己的父親,聽到這麽一說,對於最近的情況,局勢,頓時有一目了然之感。


    仔細想來,太子近些時日的舉動,確實就是像父親說的那樣。


    隻有這樣,才能解釋太子的行為。


    “如此看來,魏王怕是沒有了繼承大位的可能。”


    房遺直仔細想了一番說道。


    房玄齡道:“那你也太小看五姓七望的實力了。”


    “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陛下想以此壓製他們,難道他們就不知道嗎。”


    “他們也想借此機會翻盤為勝。”


    “當年陛下發動玄武門之變,讓五姓七望吃了個大虧,或許他們現在就想再次通過玄武門,把曾經失去的找回來。”


    “若非如此,張阿難一介小小宦官,憑何能成右監門大將軍,執掌禁軍。”


    房遺直明白了:“父親這些年,雖偏向魏王,但始終不曾真正表態,原是如此。”


    房玄齡歎息道:“我等出自清河房氏,一直受那清河崔氏壓迫。”


    “陛下終究代表的是關隴各世家大族,自從即位以來,為父的位置就一直很是尷尬。”


    “這般局勢,哪裏能左右逢源,奪嫡之爭,又豈是這般好相與的。”


    “為父能做的,不過是保我房家傳承罷了。”


    房遺直有些慚愧的低下頭:“是我過於愚笨了。”


    房玄齡拍了拍兒子的肩膀。


    “為父老了,沒多少年好活了,奪嫡的事情,咱們房家就沒必要參與了,讓你弟弟去鬧吧。”


    “便是魏王輸了,也不會牽扯到咱們的頭上了。”


    “倒是他那性子,委實太過莽撞,往後容易吃虧,得幫著找個靠山才是。”


    “為父準備找陛下求門親事,做個駙馬,隻要不是做出謀反這等大錯來,也能安享一生榮華富貴了。”


    房玄齡今年已是六十有三,按照某些地方的習俗,都要進行花甲葬了。


    近些年他已經感覺到身體大不如前,趁著還有些權勢,便盡快安排兒子們的前程。


    玄武門之變前,房玄齡便是李世民下的頭號功臣。


    但自從李世民登基後,房玄齡就變得低調。


    這次房玄齡向陛下求親,李世民對此很是重視。


    李世民也感覺這些年有些虧待了房玄齡,所以直接答應了下來,並且準備把最為寵愛的女兒高陽公主,下嫁給房玄齡次子房遺愛。


    在房玄齡看來,除了謀反這樣的大罪,次子前程穩定。


    奈何事與願違,怕什麽來什麽。


    曆史上房遺愛就是因謀反被賜死。


    也不是李世民不念及舊情,當時李世民早駕崩了。


    賜死房遺愛的,是後麵登基的晉王李治。


    ------


    壟斷的買賣太賺錢了。


    六家冰肆,還沒到午時呢,就已經賣光了所有的酥山,因此隻能關張閉店。


    倒是有時間把賬麵上的流水統計了出來。


    每家冰肆,流水都在萬錢往上。


    這還是因為冰塊太少,大部分購買的,也都是五文錢的小份嚐鮮。


    按照分成,哪怕是保底的六萬錢,李承乾一日便可賺三萬六千錢。


    關鍵是在成本這塊,反複利用的消石,幾乎是零成本。


    冰肆鋪麵,掌櫃,小廝,包括加的奶油,水果這些,李承乾可都是不管的,隻提供冰塊。


    毛利純利。


    雖然唐朝商貿發展比較繁榮,但是還是以征收農稅為主,唐初並不征收商業稅。


    連交稅都免了。


    “殿下,長孫司徒來了。”文忠稟告道。


    李承乾有些無奈:“請去偏殿等候,孤這就過去。”


    現在才到散衙時間,長孫無忌急著趕過來,自然是聽到了冰肆的消息,來討要冰塊了。


    其實之前已經派過三波人了,但都被李承乾拒絕。


    丈人蘇亶那邊就來了一次,倒是好打發。


    長孫無忌這是親舅舅,可要麻煩多了。


    才到偏殿,長孫無忌就迎了上來。


    “太子啊,我可是你親舅舅,這冰肆連半日都沒開就關張。”


    “這如何能行。”


    “今晚你可得給我多送些冰塊去,至少是今日的三倍。”


    李承乾無奈道:“舅舅,我也想啊,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是我小瞧了長安百姓對酥山的熱愛,這冰塊委實供應不足。”


    這話半真半假,硝石製冰耗費大也是真的,但備了好幾天,存貨還有些。


    “那你快些煉製啊。”長孫無忌催促道。


    李承乾隻好道:“我一直在收煉製冰塊的材料,但府庫開支大,現在又漲價了,還得去洛陽買。”


    長孫無忌當即道:“需多少,我幫著去買便是。”


    等的就是這句話。


    “自然是多多益善。”


    李承乾也不擔心製冰的方法被偷學,他給出的東西,是大量的配方。


    肯定會很多材料糅合在一起去嚐試,各種搭配實驗。


    誰能想到,隻需要硝石一種呢,自然是越嚐試越失敗。


    這裏頭,連甘蔗都包括在內。


    後世有言:一硝二硫三木碳,加點白糖大伊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見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見春秋並收藏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