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忠義兩全
神王開局暴斃,我能怎麽辦 作者:嫩白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遼王的使者見到李如柏後也很驚訝,他看向張玉科道:“張大人,你這是什麽意思?難道想和反賊議和?”
李如柏現在已經被中央定性為反賊了,號召全國各藩鎮抵製討伐他,當然,肯定是沒人響應
張玉科答道:“使者大人,如今赤河城已是孤城一座,不會有任何援軍,如若我們死守頑抗,待城破之時,敵軍定然大肆殺害降軍百姓泄憤”
使者不屑道:“那又如何,他們的命是為了帝國安定而獻出的,帝國會歌頌他們的頑強不屈!”
張玉科搖頭道:“你我皆是父母生養,何以拿別人的命去換取自身的榮華富貴”
他直接把事情給說破了,使者勸他死守,也隻是為了完成任務,回去好領賞而已,根本不是為了國家考慮
使者見他如此直白不給麵子,氣急敗壞道:“張玉科,你別忘了你能有今天全都是靠的遼王殿下,難道你想過河拆橋,當一個忘恩負義的小人?”
張玉科麵色坦然說道:“遼王於我有知遇之恩,我唯有真心為民,做一個好官才能報答”
“這些年來,我真心實意為百姓謀福,不拿百姓一針一線,兩袖清風,我問心無愧”
使者看他這副樣子,氣道:“好你個張玉科,那你就是打算投降了?”
張玉科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說道:“使者大人,我會安排人送你安全離開,請你回去替我稟告遼王殿下,玉科辜負了他的期望”
說著他一拍手,進來一隊侍衛,張玉科吩咐道:“來人,護送使者大人出城”
使者臨走前氣的一甩袖子說道:“張玉科,殿下是不會原諒你的背叛的!”,說罷大步離開了這裏
目睹全程的李如柏麵露驚喜道:“玉科,你已經想好了?”
張玉科點了點頭道:“是的,與其頑抗到底,拿人命去填,不如開城投降,保百姓和將士們的平安”
這話讓李如柏萬分驚訝,他印象中的張玉科可不會這麽說話,是一個一身傲骨,從不低頭的人
但是既然張玉科願意投誠,他肯定不能再去深究原因,那樣太不禮貌
接下來的三天時間裏,張玉科都在跟他商討投誠的細節和交接的事宜
張玉科把整個北蒙州每一郡甚至是每一顯、鄉、村的事都交待給了李如柏
哪些問題亟待解決,哪些問題可以先緩緩,全都詳細列了出來
三天時間裏,張玉科幾乎不吃不睡,都在整理這些資料和文件
直到今天早上,到了最後期限前半個時辰,張玉科才停下手中的工作,要送李如柏出城
臨別時,他神色略微哀傷地對李如柏說道:“如柏兄,我就不送你出城了,你先去吧,我就在這府衙等候則天公主的駕臨了”
李如柏因為解決的這件大事,雖然疲憊,但是非常喜悅和興奮,說道:“玉科兄,公主殿下會善待整個北蒙州的,你於百姓,於天下有功,你應該開心”
張玉科強行擠出一個笑容道:“希望如此吧,你快去告訴公主殿下結果吧,省的誤了時辰”
李如柏點頭道:“好,我這就去,你且在此等候”,說罷李如柏轉身就要離開府衙
張玉科低下頭片刻後,又抬頭叫住馬上就要走遠的李如柏,大聲囑咐道:“如柏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騎在馬背上的李如柏聽到他的喊聲,轉頭看著他,隨即對他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而後轉身離去了
等走出一段路後,李如柏回味著張玉科剛剛念誦的詩句,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他讓一行人停下腳步,而後原地思索片刻,猛然間他似乎明白了什麽,勒緊韁繩轉身全速衝向府衙
等他再進到張玉科辦公的房間時,張玉科已經倒在地上沒了呼吸,一旁是打碎的酒杯,他選擇了毒酒自裁!
桌子有一封留給李如柏的書信,這也是張玉科留下的遺書
在信中,張玉科先是向李如柏道歉,騙了他,沒有等他回來
接著便是反思和懺悔,反思自己這一生的所作所為,懺悔最後背叛了遼王,辜負了皇恩,是帝國的罪人
“當我得知中舉的那一刻時,我許下誓言,要為國家為聖上盡忠,將天子之恩福澤萬民”
“我用了一生才明白一個道理——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所以我在最後的時刻,選擇了站在人民這邊”
張玉科一生為皇權盡忠,他想要造福百姓,讓所有人都能過上安居樂業的好生活
然而他努力一生,整個國家卻日漸江河,不斷走下坡路,各地民不聊生,異變四起
直到如今他才明白,隻靠禮儀、道德、廉恥這些聖賢書是救不了國家和人民的
“玉科能有今日,蒙先皇與遼王大恩,然赤河城不戰而降,乃玉科此生最大汙點,唯有一死報君恩”
張玉科讀書人的骨氣不允許他不戰而降,但是如今在他心中,百姓安康是排在第一的,他願意為了百姓,選擇投降
但是愧疚感和羞恥感也讓他十分痛苦,隻能選擇死亡來解脫
“玉科願來生再與如柏兄成為知己,但此生已無福德與君同行,望君代吾向公主殿下問好,盼公主殿下信守諾言,善待百姓”
讀完這封信的最後一句話,整個府衙大堂早已陷入了沉寂當中,眾人被張玉科的忠心義烈所震撼,紛紛為他默哀
許久之後,則天公主命人收斂好張玉科的屍身,將其厚葬,並囑咐李如柏一定善待好張玉科的家人
李如柏苦笑著回答道:“玉科一生清廉,家無餘產,也未曾婚取,孑然一身來,又孤身一人去”
於是則天公主決定下令為他建祠堂,並且要求地方有關部門每年祭拜,並且昭告天下,張玉科沒有投降,並追諡“忠嘯”
公主身邊有些人提出擔憂:“如果大肆歌頌張玉科的事跡,會不會引得其他官員效仿,不利於大業?”
則天公主回答道:“張大人一生為民,如果其他官員能學習他,那我們的事業隻會越來越順利”
李如柏現在已經被中央定性為反賊了,號召全國各藩鎮抵製討伐他,當然,肯定是沒人響應
張玉科答道:“使者大人,如今赤河城已是孤城一座,不會有任何援軍,如若我們死守頑抗,待城破之時,敵軍定然大肆殺害降軍百姓泄憤”
使者不屑道:“那又如何,他們的命是為了帝國安定而獻出的,帝國會歌頌他們的頑強不屈!”
張玉科搖頭道:“你我皆是父母生養,何以拿別人的命去換取自身的榮華富貴”
他直接把事情給說破了,使者勸他死守,也隻是為了完成任務,回去好領賞而已,根本不是為了國家考慮
使者見他如此直白不給麵子,氣急敗壞道:“張玉科,你別忘了你能有今天全都是靠的遼王殿下,難道你想過河拆橋,當一個忘恩負義的小人?”
張玉科麵色坦然說道:“遼王於我有知遇之恩,我唯有真心為民,做一個好官才能報答”
“這些年來,我真心實意為百姓謀福,不拿百姓一針一線,兩袖清風,我問心無愧”
使者看他這副樣子,氣道:“好你個張玉科,那你就是打算投降了?”
張玉科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說道:“使者大人,我會安排人送你安全離開,請你回去替我稟告遼王殿下,玉科辜負了他的期望”
說著他一拍手,進來一隊侍衛,張玉科吩咐道:“來人,護送使者大人出城”
使者臨走前氣的一甩袖子說道:“張玉科,殿下是不會原諒你的背叛的!”,說罷大步離開了這裏
目睹全程的李如柏麵露驚喜道:“玉科,你已經想好了?”
張玉科點了點頭道:“是的,與其頑抗到底,拿人命去填,不如開城投降,保百姓和將士們的平安”
這話讓李如柏萬分驚訝,他印象中的張玉科可不會這麽說話,是一個一身傲骨,從不低頭的人
但是既然張玉科願意投誠,他肯定不能再去深究原因,那樣太不禮貌
接下來的三天時間裏,張玉科都在跟他商討投誠的細節和交接的事宜
張玉科把整個北蒙州每一郡甚至是每一顯、鄉、村的事都交待給了李如柏
哪些問題亟待解決,哪些問題可以先緩緩,全都詳細列了出來
三天時間裏,張玉科幾乎不吃不睡,都在整理這些資料和文件
直到今天早上,到了最後期限前半個時辰,張玉科才停下手中的工作,要送李如柏出城
臨別時,他神色略微哀傷地對李如柏說道:“如柏兄,我就不送你出城了,你先去吧,我就在這府衙等候則天公主的駕臨了”
李如柏因為解決的這件大事,雖然疲憊,但是非常喜悅和興奮,說道:“玉科兄,公主殿下會善待整個北蒙州的,你於百姓,於天下有功,你應該開心”
張玉科強行擠出一個笑容道:“希望如此吧,你快去告訴公主殿下結果吧,省的誤了時辰”
李如柏點頭道:“好,我這就去,你且在此等候”,說罷李如柏轉身就要離開府衙
張玉科低下頭片刻後,又抬頭叫住馬上就要走遠的李如柏,大聲囑咐道:“如柏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騎在馬背上的李如柏聽到他的喊聲,轉頭看著他,隨即對他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而後轉身離去了
等走出一段路後,李如柏回味著張玉科剛剛念誦的詩句,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他讓一行人停下腳步,而後原地思索片刻,猛然間他似乎明白了什麽,勒緊韁繩轉身全速衝向府衙
等他再進到張玉科辦公的房間時,張玉科已經倒在地上沒了呼吸,一旁是打碎的酒杯,他選擇了毒酒自裁!
桌子有一封留給李如柏的書信,這也是張玉科留下的遺書
在信中,張玉科先是向李如柏道歉,騙了他,沒有等他回來
接著便是反思和懺悔,反思自己這一生的所作所為,懺悔最後背叛了遼王,辜負了皇恩,是帝國的罪人
“當我得知中舉的那一刻時,我許下誓言,要為國家為聖上盡忠,將天子之恩福澤萬民”
“我用了一生才明白一個道理——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所以我在最後的時刻,選擇了站在人民這邊”
張玉科一生為皇權盡忠,他想要造福百姓,讓所有人都能過上安居樂業的好生活
然而他努力一生,整個國家卻日漸江河,不斷走下坡路,各地民不聊生,異變四起
直到如今他才明白,隻靠禮儀、道德、廉恥這些聖賢書是救不了國家和人民的
“玉科能有今日,蒙先皇與遼王大恩,然赤河城不戰而降,乃玉科此生最大汙點,唯有一死報君恩”
張玉科讀書人的骨氣不允許他不戰而降,但是如今在他心中,百姓安康是排在第一的,他願意為了百姓,選擇投降
但是愧疚感和羞恥感也讓他十分痛苦,隻能選擇死亡來解脫
“玉科願來生再與如柏兄成為知己,但此生已無福德與君同行,望君代吾向公主殿下問好,盼公主殿下信守諾言,善待百姓”
讀完這封信的最後一句話,整個府衙大堂早已陷入了沉寂當中,眾人被張玉科的忠心義烈所震撼,紛紛為他默哀
許久之後,則天公主命人收斂好張玉科的屍身,將其厚葬,並囑咐李如柏一定善待好張玉科的家人
李如柏苦笑著回答道:“玉科一生清廉,家無餘產,也未曾婚取,孑然一身來,又孤身一人去”
於是則天公主決定下令為他建祠堂,並且要求地方有關部門每年祭拜,並且昭告天下,張玉科沒有投降,並追諡“忠嘯”
公主身邊有些人提出擔憂:“如果大肆歌頌張玉科的事跡,會不會引得其他官員效仿,不利於大業?”
則天公主回答道:“張大人一生為民,如果其他官員能學習他,那我們的事業隻會越來越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