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三十六條腿
重回七零開局奶奶留個空間怎麽了 作者:憨憨的狐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時蘭眼淚就如同斷了線的珠子,讓人心疼不已。
鼻尖紅紅,說話也滿是鼻音。
“沒事就好,沒事就好。這麽多天,一點兒他們的消息都沒有。
我先前,我先前聽說........”
有些話,她都不敢和周時逸講,之前在爺爺奶奶家的時候,她有拜托過叔叔嬸嬸打聽一下父母的消息。
卻不曾想,嬸子沒把父母的消息帶給她,反而把之前被下放牛棚人的消息說了出來。
“這些人被下放了,能活下來,都是非常的幸運。
多的是凍死餓死的人,還有一些人啊,他們雖然活著,但裏子裏早都壞了,活不了多少年頭的。”
看到周時蘭臉上害怕的神情,嬸子眼珠子一轉接著說道:“之前我們這市裏,有個人也被下放到了大西北。
嘖嘖嘖,剛剛兩年的功夫,就沒了。
不過我覺得啊,這要是提前托關係打點打點,估摸著會好過一些呦。
你想啊,以前的話本子裏麵,那犯人家裏要是給兩個銀錢,犯人在大牢裏麵是不是好過一點兒?
我猜咱們這都是一樣的。”
看到周時蘭沉浸在悲傷之中,她嬸嬸連忙伸手推了推她:“蘭蘭啊,我聽說你們爹媽送你們離開的時候,給了一些錢票嘞。
不然你拿出來,嬸子替你去打點打點?”
此時的周時蘭雖然心裏難過,因為父母的事情,慌了心神。
但也沒有忘記母親交代她的話:“無論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問你們要錢,都不要給。
哪怕是因為我們.........”
母親的教導還在耳畔回響,從那一刻起,周時蘭才徹底的看清了這個家,以及叔叔一家子的真麵目。
但嬸嬸之前的話,始終是鑽進了她的內心深處。
有那麽一瞬間,她還在懊悔,沒有把錢給嬸嬸.......
此時聽到父母都平安的事情,她徹底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哭的肝腸寸斷。
她怕,怕因為自己沒有給錢,父母多受蹉跎。
又怕她把這件事告訴了哥哥,哥哥會覺得她不孝。
周時逸看著如同孩子一樣,手足無措,又蹦又跳的周時蘭,眼裏的心疼,怎麽也抑製不住。
他的心裏清楚,肯定發生了什麽不為人知的事情,但周時蘭不說,他也就當作不知道。
過了十一點鍾,周時逸才回了自己的屋子。
他們跑這一趟任務,牛站長那裏特地給他們放了三天的假好好休息。
周時逸也準備趁著這個功夫,把他和雲知樂的事情徹底定下來。
第二天一早的時候,他直接喊著陳偉往村裏老趙頭的家裏走去。
陳偉一直在絮絮叨叨:“周哥,外麵咋樣?
我還從來沒去過大西北嘞,聽說那邊黃沙滿天飛。
冬天臉都能凍的裂口子??”
周時逸點頭:“確實是,但現在國家已經開始了治沙防護的工作。
越來越多有文化的知青投身大西北,致力於文化輸出,知識再教育。
相信往後會越來越好的.......”
陳偉有些失望的開口:“真可惜,我也想跟著我去看一看。
這輩子恐怕都沒有這個機會嘍。
對了,周哥,咱們這去老趙頭家裏做什麽?
如果我沒記錯,你屋裏應該不缺少啥東西吧?”
周時逸搖頭:“確實不缺,但我準備去打一套家具,結婚嘛,三十六條腿是少不了的。”
一番話驚的陳偉一蹦三尺高:“結婚???”
“最起碼先把婚定下來吧,最起碼得先過彩禮,這些明麵上的東西,早點兒打出來,早好看。”
陳偉恍然大悟,酸溜溜的說道:“真羨慕你啊,這才下鄉多久啊?
工作也有了,對象也有了。
不像俺們,可憐巴巴的,隻能........”
陳偉可憐兮兮的看著自己的右手。
不斷的安慰自己:不怕,自己還有好兄弟。
沒多大會兒的功夫,大半個村子都知道了周知青去老趙頭家裏打家具的事情了。
“我嘞個娘嘞,聽說打了三十六條腿呢。”
“嘖嘖嘖,咱們村子裏還從來沒有見過打這麽多的呢。”
“誰說不是呢,之前翠華結婚的時候,男方家裏打了個大衣櫃,都已經是很有麵子的事情了。”
好幾個嬸子酸溜溜的說道,眼珠子滴溜溜直轉:“走,走,咱們去看看。
到底打了多少東西,萬一是這些人瞎傳呢?”
說話間,十來個嬸子,兜裏揣著瓜子花生,哐當哐當直響,跑的飛快。
陳偉平時總聽說三十六條腿,但畢竟沒有結過婚,對這一套還是有些不太了解。
他小聲的問道:“三十六條腿,具體是哪三十六條啊?”
老趙頭聽到他的問話,哈哈一笑:“三十六條腿你都不知道,以後咋娶媳婦呦。”
陳偉梗著脖子說道:“切,三十六條腿咋啦,我以後結婚,都出七十二條腿。”
周時逸:你就吹吧。
老趙頭也不在意他的吹牛皮,笑嗬嗬的說道:“所謂三十六條腿,就是一張大床,三門櫥就是三門大衣櫃,五鬥櫥,梳妝台,沙發,還有四條長凳子。
這一套打下來,可得花不少錢呢。”
門口牆頭上麵有個嬸子大喊:“俺還沒見過打三十六條腿的呢。
老趙頭,你和俺們說說,這一套打下來,得花多少錢啊?”
“是啊,老趙頭,上次翠華家打了個雙開門大衣櫃,聽說都花了快八十塊錢呢。”
老趙頭把手裏的木頭放下,細細算了一把:“往少了說,三百塊錢是要了的。
如果尺寸再大一些,估摸著得四百塊錢。”
一句話就如同平地驚雷,嚇得好幾個嬸子差點兒從牆頭上麵掉了下去。
“俺嘞個娘嘞,我們家一年到頭累死累活,還落不了一百塊錢呢。
這得好幾年才能攢夠........”
“誰家不是啊?這城裏來的知青,日子過得就是好啊!!”
周時逸耳聰目明,自然也聽到了這一句。
他輕咳一聲,高聲說道:“趙大哥,這確實有些貴,你看能不能和隊裏申請一下,給便宜點兒。
我這可是把周圍朋友都借完了,就連我們兄妹倆的下鄉補貼都拿了出來。”
鼻尖紅紅,說話也滿是鼻音。
“沒事就好,沒事就好。這麽多天,一點兒他們的消息都沒有。
我先前,我先前聽說........”
有些話,她都不敢和周時逸講,之前在爺爺奶奶家的時候,她有拜托過叔叔嬸嬸打聽一下父母的消息。
卻不曾想,嬸子沒把父母的消息帶給她,反而把之前被下放牛棚人的消息說了出來。
“這些人被下放了,能活下來,都是非常的幸運。
多的是凍死餓死的人,還有一些人啊,他們雖然活著,但裏子裏早都壞了,活不了多少年頭的。”
看到周時蘭臉上害怕的神情,嬸子眼珠子一轉接著說道:“之前我們這市裏,有個人也被下放到了大西北。
嘖嘖嘖,剛剛兩年的功夫,就沒了。
不過我覺得啊,這要是提前托關係打點打點,估摸著會好過一些呦。
你想啊,以前的話本子裏麵,那犯人家裏要是給兩個銀錢,犯人在大牢裏麵是不是好過一點兒?
我猜咱們這都是一樣的。”
看到周時蘭沉浸在悲傷之中,她嬸嬸連忙伸手推了推她:“蘭蘭啊,我聽說你們爹媽送你們離開的時候,給了一些錢票嘞。
不然你拿出來,嬸子替你去打點打點?”
此時的周時蘭雖然心裏難過,因為父母的事情,慌了心神。
但也沒有忘記母親交代她的話:“無論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問你們要錢,都不要給。
哪怕是因為我們.........”
母親的教導還在耳畔回響,從那一刻起,周時蘭才徹底的看清了這個家,以及叔叔一家子的真麵目。
但嬸嬸之前的話,始終是鑽進了她的內心深處。
有那麽一瞬間,她還在懊悔,沒有把錢給嬸嬸.......
此時聽到父母都平安的事情,她徹底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哭的肝腸寸斷。
她怕,怕因為自己沒有給錢,父母多受蹉跎。
又怕她把這件事告訴了哥哥,哥哥會覺得她不孝。
周時逸看著如同孩子一樣,手足無措,又蹦又跳的周時蘭,眼裏的心疼,怎麽也抑製不住。
他的心裏清楚,肯定發生了什麽不為人知的事情,但周時蘭不說,他也就當作不知道。
過了十一點鍾,周時逸才回了自己的屋子。
他們跑這一趟任務,牛站長那裏特地給他們放了三天的假好好休息。
周時逸也準備趁著這個功夫,把他和雲知樂的事情徹底定下來。
第二天一早的時候,他直接喊著陳偉往村裏老趙頭的家裏走去。
陳偉一直在絮絮叨叨:“周哥,外麵咋樣?
我還從來沒去過大西北嘞,聽說那邊黃沙滿天飛。
冬天臉都能凍的裂口子??”
周時逸點頭:“確實是,但現在國家已經開始了治沙防護的工作。
越來越多有文化的知青投身大西北,致力於文化輸出,知識再教育。
相信往後會越來越好的.......”
陳偉有些失望的開口:“真可惜,我也想跟著我去看一看。
這輩子恐怕都沒有這個機會嘍。
對了,周哥,咱們這去老趙頭家裏做什麽?
如果我沒記錯,你屋裏應該不缺少啥東西吧?”
周時逸搖頭:“確實不缺,但我準備去打一套家具,結婚嘛,三十六條腿是少不了的。”
一番話驚的陳偉一蹦三尺高:“結婚???”
“最起碼先把婚定下來吧,最起碼得先過彩禮,這些明麵上的東西,早點兒打出來,早好看。”
陳偉恍然大悟,酸溜溜的說道:“真羨慕你啊,這才下鄉多久啊?
工作也有了,對象也有了。
不像俺們,可憐巴巴的,隻能........”
陳偉可憐兮兮的看著自己的右手。
不斷的安慰自己:不怕,自己還有好兄弟。
沒多大會兒的功夫,大半個村子都知道了周知青去老趙頭家裏打家具的事情了。
“我嘞個娘嘞,聽說打了三十六條腿呢。”
“嘖嘖嘖,咱們村子裏還從來沒有見過打這麽多的呢。”
“誰說不是呢,之前翠華結婚的時候,男方家裏打了個大衣櫃,都已經是很有麵子的事情了。”
好幾個嬸子酸溜溜的說道,眼珠子滴溜溜直轉:“走,走,咱們去看看。
到底打了多少東西,萬一是這些人瞎傳呢?”
說話間,十來個嬸子,兜裏揣著瓜子花生,哐當哐當直響,跑的飛快。
陳偉平時總聽說三十六條腿,但畢竟沒有結過婚,對這一套還是有些不太了解。
他小聲的問道:“三十六條腿,具體是哪三十六條啊?”
老趙頭聽到他的問話,哈哈一笑:“三十六條腿你都不知道,以後咋娶媳婦呦。”
陳偉梗著脖子說道:“切,三十六條腿咋啦,我以後結婚,都出七十二條腿。”
周時逸:你就吹吧。
老趙頭也不在意他的吹牛皮,笑嗬嗬的說道:“所謂三十六條腿,就是一張大床,三門櫥就是三門大衣櫃,五鬥櫥,梳妝台,沙發,還有四條長凳子。
這一套打下來,可得花不少錢呢。”
門口牆頭上麵有個嬸子大喊:“俺還沒見過打三十六條腿的呢。
老趙頭,你和俺們說說,這一套打下來,得花多少錢啊?”
“是啊,老趙頭,上次翠華家打了個雙開門大衣櫃,聽說都花了快八十塊錢呢。”
老趙頭把手裏的木頭放下,細細算了一把:“往少了說,三百塊錢是要了的。
如果尺寸再大一些,估摸著得四百塊錢。”
一句話就如同平地驚雷,嚇得好幾個嬸子差點兒從牆頭上麵掉了下去。
“俺嘞個娘嘞,我們家一年到頭累死累活,還落不了一百塊錢呢。
這得好幾年才能攢夠........”
“誰家不是啊?這城裏來的知青,日子過得就是好啊!!”
周時逸耳聰目明,自然也聽到了這一句。
他輕咳一聲,高聲說道:“趙大哥,這確實有些貴,你看能不能和隊裏申請一下,給便宜點兒。
我這可是把周圍朋友都借完了,就連我們兄妹倆的下鄉補貼都拿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