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信不信,華科院方麵沒有做過多的解釋,隻是在官網頁麵上,掛上了一個視頻。


    視頻裏出現一台占據30多平米的超大機箱,機箱裏麵冒著標誌性的藍光。


    負責測試的科學家,在控製終端輸入科研用的數據,不到一分鍾時間,計算結果的便出現在屏幕之上。


    視頻中進行計算東西不是別的,正是最為常常見的圓周率。


    在視頻演示的過程中,計算出來的結果是100萬億位!


    這個數據對於普通人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對於專業人士來說,可謂十分誇張的一個結果。


    要知道這台計算機運算的時間非常短,給出的結果如果使用普通電子計算機進行計算,至少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在視頻的下方,有一篇文章,簡要介紹了量子計算機的一些信息,並且在裏麵第一次提及了qpu的概念。


    所謂的qpu,其實就是使用量子處理器,有別於cpu,qpu的性能極強,功耗極低。


    在此之前,完全是一種隻存在於科幻小說裏麵的產物。


    這種被命名為“蒼龍”的qpu,擁有1000個量子比特被束縛在超導量子係統當中。


    單量子比特錯誤率中位數為百萬分之1.5,雙量子比特控製之門錯誤率中位數為十萬分之1.8。


    如此低的錯誤率是其他國家的科研人員根本無法想象的,他們想破頭的不知道,為什麽之前在量子計算領域沒有太多建樹的華科院,怎麽突然開竅了?


    “蒼龍”qpu問世之前,全球最先進的“量子計算機”能夠操作的量子比特數不超過20個!


    這20個量子比特還特別不安分,錯誤率高到離譜,不低於20%的錯誤率,使得它根本無法進行經典的運算,隻能做一些驗證性的計算。


    飛躍式的提升,好歹要講點基本法好不好?上來就幾個數量級的提升,說來也要有人信才行啊!


    當王銘看到這個視頻時,感到哭笑不得!


    他給過去的微型量子計算機隻有巴掌大小,裏麵的qpu更是隻有一平方厘米見方,這怎麽給整出來一個占地幾十米的大機箱出來了?


    不會就是造了個空殼子,裏麵還待著幾個人進行控製吧?


    仔細看上麵的介紹,qpu方麵的介紹語言不詳,一方麵華科院那邊對於qpu的性能,工作原理、材料什麽的還處於摸索階段,另一方麵涉及到保密的需求。


    對於的量子編譯碼方麵的設計,介紹得還算詳細,起碼以王銘的能力可以輕鬆看懂。


    這一部分的內容,王銘可沒有提供給他們,應該是在測試的過程中,摸索出來的東西。


    計算機所采用新型的量子低密度奇偶校驗碼,這種編譯方式正好適用於千個左右的量子比特計算機。


    通過這種編譯方式,量子計算機可以與普通設備進行接駁,從而與現有設備完成無縫對接,算是一種過渡性的操作方式。


    量子計算機的問世,盡管在計算機領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影響有限。


    進入10月份,諾獎獲獎名單公布,王銘未能獲得這一獎項。


    在名單公布的當天,「鴻蒙研究所」聯合華科院以及國內100多家聯合機構,宣布成立“星辰獎”基金,基金規模啟動資金為100億華夏幣,將於2008年開始進行評獎。


    “星辰獎”麵向全球自然科學領域頒布,每年進行一次評獎,每次評獎獎項名額為10個,沒有足夠影響分量的研究成果時,允許名額空缺。


    每次頒獎的資金為總獎金池的1%-3%,具體以獎項頒獎人數為準。


    獎勵基金與評獎機構單獨運營,這意味著每年將有1-3億華夏幣的獎金頒發給最多10名獲獎者。


    這一獎金金額已經超過諾獎頒發以來的最高金額2-3倍!這一獎項公布,立刻引發全世界科學家的轟動。


    先不說這項大獎獲獎難度如何,光那平均每個獎金1000-3000萬華夏幣的獎金便無比誘人!


    一時間,無數申請獎項的科研項目,如同雪花片一樣飛向獨立的評獎委員會。


    對於外界發生的這些事情,王銘並沒有太過關注。


    8月份完成第一代量子計算機的定型之後,他便馬不停蹄的前往「泰山精密」精密那邊指導量子計算機的批量化生產。


    第一代量子計算機,根據qpu核心所擁有的比特數,被分為5個級別。起步為1000個量子比特,五個級別分別擁有1000、5000、、、個量子比特。


    量子計算機有一個特性,量子比特越多,其計算能力以幾何級數提升。


    最高規格的量子比特的計算機,隻在「星辰科技」、「深空航天」、「鴻蒙研究所」三處的核心機房使用,是王銘手裏麵的底牌,除了他之外,根本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其製造數量也最少,隻建造了60台,「鴻蒙研究所」這邊放置了20台,「星辰科技」這邊放置了10台,「深空航天」那邊放置了30台。


    超過個量子比特的計算機,都被列入絕對管製產品,隻允許在內部使用,所有的機器信息都經過量子加密,隻有極少數人知道它們的存在。


    這批量子計算機建造的數量比較多,一共造了300多台,全部用在他名下企業內部充當服務器使用。


    至於1000和5000量子比特的計算機,最後才進行製造,造的數量也非常多,其中1000量子比特的造了1000多台,5000量子比特的造了500多台,作為公司核心人員的個人電腦終端。


    設備進行全麵大升級之後,所有人都發現,之前要花很長時間進行運算的東西,隻需要幾個小時就能完成運算,無論是科研效率還是工作效率,都成倍的提升。


    在數百台量子計算機的加持下,「星辰科技」主服務器人工智能「愛麗絲」終於進化為完整形態,可以代替王銘對旗下資產的全盤管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85,7歲開始謀劃航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頭六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頭六觸並收藏重生1985,7歲開始謀劃航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