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線路時常被敵人破壞,消息傳遞受阻。但陳振華並沒有放棄,他堅信,隻要戰士們團結一心,英勇奮戰,就一定能夠戰勝敵人。


    在艱苦的條件下,陳振華帶領著部隊頑強抵抗。戰士們在他的鼓舞下,士氣高昂,毫不畏懼。他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用鮮血和生命扞衛著祖國的尊嚴。


    盡管未來的道路充滿了未知和艱險,但陳振華和他的戰士們依然堅定地前行,他們心中懷著對祖國的熱愛和對勝利的渴望,誓要將小鬼子趕出這片土地,還人民一個和平的家園。


    在 1938 年春天,那戰火紛飛的時刻,陳振華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智慧和果斷的決策能力。他不僅將偵察連的全部官兵全部派了出去,仔細探查小鬼子的動向,同時還積極地對特戰連進行擴充和調整,以應對嚴峻的戰局。


    此時的偵察連人數已達 48 人,為了更高效地獲取情報,他們被徐虎分為五個小組,從五個不同的方向展開搜索偵察。這些英勇的戰士們穿梭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不放過任何一絲敵人的蹤跡。


    而特戰連在陳振華的精心部署下,也在不斷發展壯大,盡管特戰連此時的規模已經達到了160人,完全是一個加強連的兵力了,但陳振華依然覺得力量不足。


    為了更靈活地應對敵人,他果斷地將特戰連一分為四,其中周衛國帶領特戰連第一排,簡稱特一排,李戰龍帶領特戰連第二排簡稱特二排,李雲龍帶領特戰連第三排,簡稱特三排,同時由政委孔傑帶領特戰連第四排,簡稱特四排,總共形成了四個特戰團隊。


    不僅如此,為了進一步增強特戰連各個團隊的戰鬥力,陳振華還從新兵營中,特意抽調力量。每個新兵營都組建一個優秀新兵連,與特戰連四個排的人員組成臨時戰鬥小組。


    每個戰鬥小組以40人特戰連的老兵為主,外加一個優秀新兵連128人,一起168人的規模,類似一個加強連,針對小鬼子的中隊及以下編製的兵力展開戰鬥,這樣的安排,旨在加速戰鬥的進展,給予小鬼子沉重的打擊。


    畢竟,小鬼子步兵中隊,為日本陸軍基本戰術分隊,相當於一個連的編製。但是日軍一個步兵中隊的人數180—200人,比同期國軍部隊的步兵連規模稍大,國軍步兵連是128人的編製,所以一個日軍步兵中隊,大致相當於1.5個國軍步兵連的編製規模。


    日軍步兵中隊的編製比較穩定,常見的有兩種編製:甲種中隊有205人,步槍105支,輕機槍9挺,擲彈筒12具。可加強1個重裝小隊,重機槍2挺,20毫米反坦克槍2挺,及輜重小隊(步槍30)。乙種中隊181人,步槍139支,輕機9挺,擲彈筒9具。


    包括1個19人的中隊部(中隊長,3個軍士,4個衛生員,軍官的勤務兵,信號兵),外加8個通信員,以及3個54人的步兵小隊。


    單獨執行戰鬥任務的步兵中隊,經常還會得到進一步的火力加強,這個火力加強,通常是1至2門90毫米的重型迫擊炮或九二式步炮。


    據日本《陸軍史話》記載,日軍步兵中隊戰時編成(1937年)如下:中隊長一名,大尉軍銜, 副中隊長一名,中尉軍銜;小隊長3名,即少尉軍銜; 每個小隊,副隊長1名,準尉軍銜;曹長3名,下士軍銜;一個中隊加上軍曹20名,上等兵21、一等兵和二等兵145名合計192名。


    1938年春天從2月中旬開始,小鬼子四個師團來襲的凶猛攻勢,讓陳振華敏銳地感覺到了晉省最危險的時刻逐漸逼近。


    他深知,隻有采取主動出擊、靈活多變的戰術,才有可能在這場艱難的戰鬥中取得勝利。因此,他精心策劃了這一係列的部署,希望能夠大量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避免被小鬼子發覺在平順縣的基地,從而來迅速提升獨立團的力量,最終徹底扭轉戰局。


    在戰鬥的指揮上,陳振華、周衛國和孔捷,三人輪流在獨立團的總部坐鎮。所有人員的戰鬥指令,都通過這裏有條不紊地傳達出去。他們時刻關注著前線的戰況,根據偵察連和特戰連反饋的信息,迅速做出準確的決策。


    陳振華目光堅定,神情嚴肅,他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每一個決策都關乎著戰士們的生命,關乎著戰鬥的勝負,更關乎著這片土地的未來。孔捷、周衛國、李雲龍等人,則與陳振華密切配合,共同商討戰略,為戰鬥的順利進行出謀劃策。


    在陳振華的指揮下,戰士們士氣高昂,充滿了戰鬥的決心。他們深知,自己所麵對的是凶殘的敵人,但他們毫不畏懼,心中懷著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深熱愛,誓要將侵略者趕出家園。


    在國軍與小鬼子的正麵戰場上,硝煙彌漫,槍炮聲震耳欲聾。偵察連的戰士們小心翼翼地前行,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的跡象。


    特戰連的各個團隊則如利劍出鞘,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時刻發起突襲,給小鬼子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和損失。


    在得知小鬼子第一波兵力,也就是第108師團進攻潞安和長治一帶的消息後,陳振華以其敏銳的軍事洞察力迅速捕捉到了戰機。


    他當機立斷,吩咐孔捷、李雲龍、李戰龍、周衛國等四人,立即將四個特別團隊組建起來,分布在平順縣獨立團所在的大劉村四周,每天集中訓練和生活,從而確保快速反應。


    此時徐虎帶領的偵查連官兵,密切關注著黎城縣的川口、南下村、下城堡以及上明村,這是陳振華、周衛國等人,選擇出來的最好的針對小鬼子的分段襲擊地點。


    通過偵察連徐虎探測出來的情報,小鬼子在長治、潞城、黎城三地駐紮了一個師團的兵力,正是第108師團。


    然而,小鬼子在這幾處關鍵地點,駐守的兵力比較多,但是在周圍的村裏,則沒有太多的小鬼子,目前隻是小鬼子的散兵遊勇部隊,且兵力分布稀少,每處都低於 100 人的小隊。


    陳振華深知,此時正是進攻這些地方的絕佳時機。於是他迅速組織特戰連、偵察了連和 4 個優秀新兵連,組建了強有力的進攻特戰小分隊,計劃對這 4 處的小鬼子發起攻擊。


    陳振華心裏清楚,曆史上這幾個地方都曾遭受過小鬼子一個兵力的蹂躪。那些殘忍的侵略者在這些地方奸淫掠奪,無惡不作,不僅殺害了大量無辜的當地居民,製造出了無數令人痛心的慘案。


    他暗下決心,一定要讓小鬼子為他們的罪行付出代價。就在陳振華等人緊鑼密鼓地籌備作戰計劃時,突然間,陳大旅長來到了他們的營地。這讓眾人的心裏不禁一緊,擔心作戰計劃會受到影響。


    不過,當陳振華、孔捷、李雲龍、李戰龍、徐虎等人將當前的情況,詳細地與陳大旅長溝通之後,陳大旅長很快就明白了他們的想法和決心。


    他深知戰士們保家衛國的熱血與決心,也深知這場戰鬥對於當地百姓的重要意義,自然非常的支持獨立團另辟蹊徑的戰鬥計劃。


    因為386旅的旅部駐地,以及772團和771團兩個主力團,也都遭受了小鬼子部隊不同程度的打擊,所以386旅也受創頗深,總體犧牲了上千人的官兵,讓386旅重新回到了獨立團成立之前的規模,這更加激起了陳大旅長的怒火,決心讓小鬼子付出慘重的代價。


    於是陳大旅長同陳振華等人一起,對當前的小鬼子進攻形勢進行了深入而細致的分析。畢竟,小鬼子此次出動的是四個師團的兵力,而非一個旅團,其戰鬥力和裝備都不容小覷,不能掉以輕心。


    經過深思熟慮,陳大旅長主動提出,按照偉人的提議,“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讓七七二團和七七一團承擔佯攻吸引敵人主力注意力的任務,以此來牽製小鬼子的整個聯隊的兵力,為陳振華等人的主動性進攻創造有利條件。


    這一決策得到了眾人的一致認可,大家都對陳大旅長的支持和果斷表示敬佩。隨後,這些戰鬥計劃,也被迅速上報至129師師指揮部,等待進一步的指示和批準。


    在等待的過程中,陳振華等人沒有絲毫的鬆懈,他們繼續完善作戰方案,檢查武器裝備,為即將到來的激烈戰鬥做著最充分的準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之振興中華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錢月下傷心奴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錢月下傷心奴家並收藏抗戰之振興中華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