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生意不是慈善
正陽門:不和蘇萌搞對象 作者:愛哭的Cat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晚上回家的韓母看到兒子那幽怨的目光後有些閃躲,最後實在受不了才來了一句:
“小五子,不是媽說你,出差這麽久了,回來後你就該去和小關報備,回家來幹嘛。”
???
韓春明滿頭問號,這不就是在強詞奪理嘛。
“快去吧,今天家裏沒你的飯,晚上也別回來了。”
原來是沒飯了,所以才把他趕出家門,這一切都說得通了。
“媽,你總得讓我把箱子裏給你和大家準備的東西拿出來吧。”
韓母撇撇嘴,和韓春明收拾了箱子,然後……
韓春明孤零零地拿著箱子,舉目四望,何處是家,他隻能先到關老爺子家裏避難了。
“師父,我給小關打個電話。”
關老爺子無奈地看了眼自己的徒弟,起身把空間留給了他。
“對,我被我媽趕了出來,她讓我去找你……嗯,你別笑了,記得回師父這來接我……嗯,那你快點啊。”
掛斷電話,韓春明和老爺子講了自己的這次魔都的見聞,對於這些老爺子興致不大,不耐煩後就揮手讓韓春明滾蛋,別耽誤他聽戲。
連續被人嫌棄,“逐出家門”,可憐兮兮的韓春明隻能投入關小關的懷抱求溫暖,逗得對方哈哈直笑。
別看現在笑得歡快,小心將來拉清單。
回家的後韓春明大振夫綱,把關小關狠狠地教育了一番,雖說有些殺敵一千,自損一千二的嫌疑,可咱老韓的腰杆算是挺直了。
不對,有些酸。
“所以說你花了一百萬買了兩棟別墅,送給了管家和下人去住,還得每月支付他們薪水,嘖嘖,果然是人傻錢多啊。”
人傻錢多還是韓春明最先用來諷刺其他人的,被關小關記在了心裏,此刻安在了韓春明頭上。
韓春明嘴角抽動,心下思忖:
‘這娘們說話可太損了!’
不過他卻沒法反駁,因為關小關說的都對,這就是事實,隻不過有些難聽而已。
這也讓韓春明想到了後世聽到的一個笑話。
兩個年入幾十萬的白領終於憑借自己的努力,讓保姆和管家住上了大別墅!
“我這是未雨綢繆,以後咱的生意一定回走出四九城,那首選的地方絕對是魔都,我這不是讓你以後去了魔都也能有家住嘛。”
“嗬嗬。”
心裏還是認為男朋友人傻錢多,可關小關也沒再多說,男人都是要麵子的,她不能總是任性,這樣對兩人的關係不好。
“我打算……”
說著話,兩人都慢慢閉上了眼,進入了夢鄉。
之後韓春明的重心自然放到了良鄉那裏,購買旁邊兩座四合院的事情交給了小王,他會出麵和四合院的住戶詳談。
良鄉政府對於突然送上門的買賣表現得很熱情,第一時間就召開了會議,最後的結果就是賣!
除了農民手裏的地外,隻要是政府手裏的地皮,對方看上的一律都賣。
這麽做還是因為村裏窮怕了,好不容易能發家致富,政府的人自然不願意錯過。
之後自然是召開村民大會,通知買賣土地的事情。
韓春明定下的政策很惠民:今天村民土地裏的蔬菜或者糧食,公司以市場價收購,絕不會占村民的便宜;土地購買價也很實在,很多村民當即就有些心動。
不會立刻簽訂合同,而是讓村民們回去都想清楚,要賣的話去政府登記,丈量土地,然後在政府和公司雙方的見證下簽合同,立刻打錢,童叟無欺。
修路利民惠民的方針,也不用良鄉政府出錢,他們自然舉雙手讚同,除了路邊的幾戶人家需要搬遷,得給拆遷費,剩下的和村裏人沒什麽關係。
韓春明沒有出麵,他怕被孟家知道他的底細,坐地起價或者是廣而告之都是麻煩事。
再說了,他可是大boss,怎麽可能親自下場和村民爭一兩千的利潤,太掉價了。
雖然村民很願意出售土地,可這麽大的工程又不是做慈善,裏麵的條條框框太多了,進度條前進的速度很慢。
進入十二月,寒風肆虐,一片蕭條。
韓春明靠著椅子,聽負責收購事宜的李主任匯報閑雜的進度。
“我們已經完成了對良鄉土地百分之九十的收購事宜,可剩下的四戶人家死活不鬆口,就是不買,任憑我們和政府的人輪番上場,他們都在搖頭。”
“嗯,是嫌錢少,還是有特殊的原因。”韓春明問道。
這方麵李主任早就做好了調查,立刻拿出一份文件,交給了韓春明。
韓春明一邊翻看,他一邊解釋道:
“其中兩戶是村裏有名的懶漢刺頭,就是想多要錢,不然他們絕對不賣地。剩下的兩家,一家住在一進村的路邊,除了地還有房子也得搬遷,他們提出的條件是讓我們補償他們一套城裏的院子,房間不得少於六間房,而且還得負責工作問題,得把他們家的男人和三個兒子都安排好工作,最後價格也是要的很高,明顯就把我們當成了冤大頭。
據我們了解,這家人平時在村裏的名聲也不太好。
至於最後一家,是人家確實不想賣,那土地是祖上傳下來的,自己的祖墳也在地頭上,賣了地就相當於賣了祖宗,所以堅決不賣,我們也沒什麽辦法。”
韓春明默默點頭,拿過了收購後的地圖。
其中標注未收購的土地兩塊在中間,剩下的兩塊都在邊緣上,無關大礙。
“這樣,人家祖墳不想賣我們也不能強求,這就算了,兩戶在中間的地,他們想加價多少?”
“五成。”
“下最後通牒,我們可以加一成,但過了這村沒這店,要是不願意就直接直接pass,寧願多花一些錢,也不能助長他們的風氣。
至於最後這一家,繞道!
進村的路我也知道,旁邊是荒地,和政府商量,畢竟是免費給他們村修路,要是再不能提供一些幫助,那我就該思考一下後續對待他們的態度了。”
還是那句話,生意就是生意,不是慈善!
“小五子,不是媽說你,出差這麽久了,回來後你就該去和小關報備,回家來幹嘛。”
???
韓春明滿頭問號,這不就是在強詞奪理嘛。
“快去吧,今天家裏沒你的飯,晚上也別回來了。”
原來是沒飯了,所以才把他趕出家門,這一切都說得通了。
“媽,你總得讓我把箱子裏給你和大家準備的東西拿出來吧。”
韓母撇撇嘴,和韓春明收拾了箱子,然後……
韓春明孤零零地拿著箱子,舉目四望,何處是家,他隻能先到關老爺子家裏避難了。
“師父,我給小關打個電話。”
關老爺子無奈地看了眼自己的徒弟,起身把空間留給了他。
“對,我被我媽趕了出來,她讓我去找你……嗯,你別笑了,記得回師父這來接我……嗯,那你快點啊。”
掛斷電話,韓春明和老爺子講了自己的這次魔都的見聞,對於這些老爺子興致不大,不耐煩後就揮手讓韓春明滾蛋,別耽誤他聽戲。
連續被人嫌棄,“逐出家門”,可憐兮兮的韓春明隻能投入關小關的懷抱求溫暖,逗得對方哈哈直笑。
別看現在笑得歡快,小心將來拉清單。
回家的後韓春明大振夫綱,把關小關狠狠地教育了一番,雖說有些殺敵一千,自損一千二的嫌疑,可咱老韓的腰杆算是挺直了。
不對,有些酸。
“所以說你花了一百萬買了兩棟別墅,送給了管家和下人去住,還得每月支付他們薪水,嘖嘖,果然是人傻錢多啊。”
人傻錢多還是韓春明最先用來諷刺其他人的,被關小關記在了心裏,此刻安在了韓春明頭上。
韓春明嘴角抽動,心下思忖:
‘這娘們說話可太損了!’
不過他卻沒法反駁,因為關小關說的都對,這就是事實,隻不過有些難聽而已。
這也讓韓春明想到了後世聽到的一個笑話。
兩個年入幾十萬的白領終於憑借自己的努力,讓保姆和管家住上了大別墅!
“我這是未雨綢繆,以後咱的生意一定回走出四九城,那首選的地方絕對是魔都,我這不是讓你以後去了魔都也能有家住嘛。”
“嗬嗬。”
心裏還是認為男朋友人傻錢多,可關小關也沒再多說,男人都是要麵子的,她不能總是任性,這樣對兩人的關係不好。
“我打算……”
說著話,兩人都慢慢閉上了眼,進入了夢鄉。
之後韓春明的重心自然放到了良鄉那裏,購買旁邊兩座四合院的事情交給了小王,他會出麵和四合院的住戶詳談。
良鄉政府對於突然送上門的買賣表現得很熱情,第一時間就召開了會議,最後的結果就是賣!
除了農民手裏的地外,隻要是政府手裏的地皮,對方看上的一律都賣。
這麽做還是因為村裏窮怕了,好不容易能發家致富,政府的人自然不願意錯過。
之後自然是召開村民大會,通知買賣土地的事情。
韓春明定下的政策很惠民:今天村民土地裏的蔬菜或者糧食,公司以市場價收購,絕不會占村民的便宜;土地購買價也很實在,很多村民當即就有些心動。
不會立刻簽訂合同,而是讓村民們回去都想清楚,要賣的話去政府登記,丈量土地,然後在政府和公司雙方的見證下簽合同,立刻打錢,童叟無欺。
修路利民惠民的方針,也不用良鄉政府出錢,他們自然舉雙手讚同,除了路邊的幾戶人家需要搬遷,得給拆遷費,剩下的和村裏人沒什麽關係。
韓春明沒有出麵,他怕被孟家知道他的底細,坐地起價或者是廣而告之都是麻煩事。
再說了,他可是大boss,怎麽可能親自下場和村民爭一兩千的利潤,太掉價了。
雖然村民很願意出售土地,可這麽大的工程又不是做慈善,裏麵的條條框框太多了,進度條前進的速度很慢。
進入十二月,寒風肆虐,一片蕭條。
韓春明靠著椅子,聽負責收購事宜的李主任匯報閑雜的進度。
“我們已經完成了對良鄉土地百分之九十的收購事宜,可剩下的四戶人家死活不鬆口,就是不買,任憑我們和政府的人輪番上場,他們都在搖頭。”
“嗯,是嫌錢少,還是有特殊的原因。”韓春明問道。
這方麵李主任早就做好了調查,立刻拿出一份文件,交給了韓春明。
韓春明一邊翻看,他一邊解釋道:
“其中兩戶是村裏有名的懶漢刺頭,就是想多要錢,不然他們絕對不賣地。剩下的兩家,一家住在一進村的路邊,除了地還有房子也得搬遷,他們提出的條件是讓我們補償他們一套城裏的院子,房間不得少於六間房,而且還得負責工作問題,得把他們家的男人和三個兒子都安排好工作,最後價格也是要的很高,明顯就把我們當成了冤大頭。
據我們了解,這家人平時在村裏的名聲也不太好。
至於最後一家,是人家確實不想賣,那土地是祖上傳下來的,自己的祖墳也在地頭上,賣了地就相當於賣了祖宗,所以堅決不賣,我們也沒什麽辦法。”
韓春明默默點頭,拿過了收購後的地圖。
其中標注未收購的土地兩塊在中間,剩下的兩塊都在邊緣上,無關大礙。
“這樣,人家祖墳不想賣我們也不能強求,這就算了,兩戶在中間的地,他們想加價多少?”
“五成。”
“下最後通牒,我們可以加一成,但過了這村沒這店,要是不願意就直接直接pass,寧願多花一些錢,也不能助長他們的風氣。
至於最後這一家,繞道!
進村的路我也知道,旁邊是荒地,和政府商量,畢竟是免費給他們村修路,要是再不能提供一些幫助,那我就該思考一下後續對待他們的態度了。”
還是那句話,生意就是生意,不是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