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以退為進
正陽門:不和蘇萌搞對象 作者:愛哭的Cat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讓韓春明多等,設計圖在五天後就被小王拿到了他桌前,他不是什麽專業人士,也看不懂施工圖,但光看外表就很讓他滿意。
大隱隱於市。
很低調,特別符合他的要求。
“這份設計圖留在我這裏,你去複印幾份,給老高他們發過去,可以讓他們開始準備了,年後上班就能動工了。”
小王點頭應下,拿著設計圖退出辦公室。
接下來,他的工作重心就該放到訂婚宴上,得抓緊時間了。
…………
“韓總,姓張的那戶人家躺在路上,不讓我們的施工隊進場,說要是敢施工就從他們身上碾過去。”
韓春明接到電話時也被氣笑了,還真是應了那句話,人善被人欺。
“就這點小事你還用來請示我嗎?你如果處理不好就回來,讓專業的人去處理,明白嗎。”
電話對麵的人當即出了一腦門子的汗,馬上保證道:
“我明白,我馬上去處理。”
“你也別太著急了,窮山惡水出刁民,你要是真和他們硬碰硬,反而會掉進他們的陷阱裏,那樣對公司的形象和輿論都不利。”
這也正是負責人所顧及的點。
這種撒潑其實很麻煩,要是一個處理不好,人家反而訛上他們,那對公司來說反倒是壞事,到時候第一個挨批評的反而會是他。
【鼎盛】這塊招牌可不能砸在他手裏。
尤其是【至誠】已經在四九城打響了名頭,作為老大哥的【鼎盛】,自然不想落於人頭,所以這次的收購項目必須完美地收尾。
“去找良鄉政府的人,我們費心費力地給他們村子謀福利,他們倒好,直接躲在後麵看戲。
實話告訴他們,要是公路修不好,後續我們的計劃就會擱淺,讓他們自己掂量下。”
“我明白韓總,那我們要不要先晾他們幾天,不然……”
韓春明沉吟,最後點頭。
“就按你說的辦,得讓他們知道我們的意思。”
“明白。”
放下電話,韓春明冷笑一聲,上趕著不是買賣,他原本是想著雙方合作,有利共圖,可現在看來,他不願意壓榨和逼迫對方,對方卻認為他是個宅心仁厚的企業家,想要多占點便宜。
嗬嗬,韓春明確實宅心仁厚,可他的手下卻不是,讓他們吃點苦頭也好。
當天,至誠的工程隊拔錨返城,半個小時後就帶著所有的施工材料揚長而去,又半個小時後,剛剛組建的分公司鎖上了大門,門口寫了通知,大意就是他們已經提前放假了,一切事務得等到年後元宵節上班後再行處理。
大家還沒當回事,隻以為是這家公司放假早而已,順便感慨一句在裏麵上班真好。
可良鄉政府的人卻著急了,原因就是十分鍾前的那個電話。
“領導,因為我們這邊收購項目的進度實在太慢,公司的老總很不滿意,認為是我們辦事不利,所以直接讓我們暫停一切工作事宜,回去述職。
具體的時間未定,可說句難聽的,要是老總生氣了,這項收購很可能會失敗,我們這些人都難逃其咎。
希望有機會再合作。”
一開始除了寥寥幾人外,其餘的人都沒當回事,畢竟鼎盛公司已經和超過半數的村民簽了合同,已經收購了一半的土地,他們怎麽會半途而廢。
可隨著分公司的關門,村子裏對方的人全部離開,以及傳出來一個聲音:
鼎盛不準備再繼續收購土地了,就是因為村裏“一些人”得寸進尺,惹怒了人家老板,所以他們寧願收購的土地荒廢,也不願意再和村裏合作。
謠言越傳越離譜,但鼎盛的人都走了是事實。
良鄉政府的人一開始還能坐得住,可一個星期後,對方依舊不見人影,一個電話都沒打過來,他們慌了。
說到底他們才是那個賣家,鼎盛是買家,隻要買家按兵不動,那著急的隻會是賣家,因為除了鼎盛一家公司外,沒人再對村裏的土地感興趣。
電話打過去,對方隻是不停地搪塞。
這下真該良鄉政府著急了,他們開會後決定成立一個小隊進城說明情況。
第一次沒見到相關地負責人,第二次拜訪才見到了負責人,雙方見麵自然是互倒苦水,一方說村裏早已等候多時,另一方自然說自己受了很大的壓力,差點就被革職了。
試探過後沒達成什麽協議。
第三次算是正式會麵,這次良鄉政府的姿態沒那麽高,他們拍著胸脯保證會處理好村民的事情,保證不會再出現類似的事情,還就這些天雙方交流太少致了歉。
事到如今雙方算是達成了共識,最後就是約見韓春明,他們也想見見鼎盛的老板,這樣日後雙方再要是有什麽齲語,也能及時溝通。
韓春明同意了,最後在會客廳接見了良鄉的三人。
“各位,這位就是我們鼎盛的董事長,韓春明韓董。韓董,這位是良鄉的何書記,周科長,王科長。”
韓春明伸手和何書記握手,笑容滿麵。
“韓董,百聞不如一見,您還真是年輕啊。”恭維的話張嘴就來。
“何書記過獎了,來,各位請坐。”
韓春明坐在主位,雙方涇渭分明地落座,韓春明首先揮手讓小王發給良鄉三人一份資料,然後緩緩開口:
“其實我和良鄉還真算得上有淵源,前段時間我還去過那裏,無論是體驗感還是其他都很美妙,也正是如此,我才定下了要在那裏建造蔬菜大棚的打算。
可結果卻讓我很不滿意。”
這話一出,何書記立刻開口解釋:“韓董,是這樣的,我們……”
“何書記,我知道這和你們沒什麽關係,一個村子裏總有那麽幾個人上不了台麵,衝鋒在前一定沒他們,可拖後腿的人裏必定有這些人。
我呢,是真心想做一些實事,各位手裏拿的就是我們公司對於良鄉日後發展的規劃,諸位不妨先看看,然後我們再具體商談。”
何書記三人點頭,翻看起了文件。
大隱隱於市。
很低調,特別符合他的要求。
“這份設計圖留在我這裏,你去複印幾份,給老高他們發過去,可以讓他們開始準備了,年後上班就能動工了。”
小王點頭應下,拿著設計圖退出辦公室。
接下來,他的工作重心就該放到訂婚宴上,得抓緊時間了。
…………
“韓總,姓張的那戶人家躺在路上,不讓我們的施工隊進場,說要是敢施工就從他們身上碾過去。”
韓春明接到電話時也被氣笑了,還真是應了那句話,人善被人欺。
“就這點小事你還用來請示我嗎?你如果處理不好就回來,讓專業的人去處理,明白嗎。”
電話對麵的人當即出了一腦門子的汗,馬上保證道:
“我明白,我馬上去處理。”
“你也別太著急了,窮山惡水出刁民,你要是真和他們硬碰硬,反而會掉進他們的陷阱裏,那樣對公司的形象和輿論都不利。”
這也正是負責人所顧及的點。
這種撒潑其實很麻煩,要是一個處理不好,人家反而訛上他們,那對公司來說反倒是壞事,到時候第一個挨批評的反而會是他。
【鼎盛】這塊招牌可不能砸在他手裏。
尤其是【至誠】已經在四九城打響了名頭,作為老大哥的【鼎盛】,自然不想落於人頭,所以這次的收購項目必須完美地收尾。
“去找良鄉政府的人,我們費心費力地給他們村子謀福利,他們倒好,直接躲在後麵看戲。
實話告訴他們,要是公路修不好,後續我們的計劃就會擱淺,讓他們自己掂量下。”
“我明白韓總,那我們要不要先晾他們幾天,不然……”
韓春明沉吟,最後點頭。
“就按你說的辦,得讓他們知道我們的意思。”
“明白。”
放下電話,韓春明冷笑一聲,上趕著不是買賣,他原本是想著雙方合作,有利共圖,可現在看來,他不願意壓榨和逼迫對方,對方卻認為他是個宅心仁厚的企業家,想要多占點便宜。
嗬嗬,韓春明確實宅心仁厚,可他的手下卻不是,讓他們吃點苦頭也好。
當天,至誠的工程隊拔錨返城,半個小時後就帶著所有的施工材料揚長而去,又半個小時後,剛剛組建的分公司鎖上了大門,門口寫了通知,大意就是他們已經提前放假了,一切事務得等到年後元宵節上班後再行處理。
大家還沒當回事,隻以為是這家公司放假早而已,順便感慨一句在裏麵上班真好。
可良鄉政府的人卻著急了,原因就是十分鍾前的那個電話。
“領導,因為我們這邊收購項目的進度實在太慢,公司的老總很不滿意,認為是我們辦事不利,所以直接讓我們暫停一切工作事宜,回去述職。
具體的時間未定,可說句難聽的,要是老總生氣了,這項收購很可能會失敗,我們這些人都難逃其咎。
希望有機會再合作。”
一開始除了寥寥幾人外,其餘的人都沒當回事,畢竟鼎盛公司已經和超過半數的村民簽了合同,已經收購了一半的土地,他們怎麽會半途而廢。
可隨著分公司的關門,村子裏對方的人全部離開,以及傳出來一個聲音:
鼎盛不準備再繼續收購土地了,就是因為村裏“一些人”得寸進尺,惹怒了人家老板,所以他們寧願收購的土地荒廢,也不願意再和村裏合作。
謠言越傳越離譜,但鼎盛的人都走了是事實。
良鄉政府的人一開始還能坐得住,可一個星期後,對方依舊不見人影,一個電話都沒打過來,他們慌了。
說到底他們才是那個賣家,鼎盛是買家,隻要買家按兵不動,那著急的隻會是賣家,因為除了鼎盛一家公司外,沒人再對村裏的土地感興趣。
電話打過去,對方隻是不停地搪塞。
這下真該良鄉政府著急了,他們開會後決定成立一個小隊進城說明情況。
第一次沒見到相關地負責人,第二次拜訪才見到了負責人,雙方見麵自然是互倒苦水,一方說村裏早已等候多時,另一方自然說自己受了很大的壓力,差點就被革職了。
試探過後沒達成什麽協議。
第三次算是正式會麵,這次良鄉政府的姿態沒那麽高,他們拍著胸脯保證會處理好村民的事情,保證不會再出現類似的事情,還就這些天雙方交流太少致了歉。
事到如今雙方算是達成了共識,最後就是約見韓春明,他們也想見見鼎盛的老板,這樣日後雙方再要是有什麽齲語,也能及時溝通。
韓春明同意了,最後在會客廳接見了良鄉的三人。
“各位,這位就是我們鼎盛的董事長,韓春明韓董。韓董,這位是良鄉的何書記,周科長,王科長。”
韓春明伸手和何書記握手,笑容滿麵。
“韓董,百聞不如一見,您還真是年輕啊。”恭維的話張嘴就來。
“何書記過獎了,來,各位請坐。”
韓春明坐在主位,雙方涇渭分明地落座,韓春明首先揮手讓小王發給良鄉三人一份資料,然後緩緩開口:
“其實我和良鄉還真算得上有淵源,前段時間我還去過那裏,無論是體驗感還是其他都很美妙,也正是如此,我才定下了要在那裏建造蔬菜大棚的打算。
可結果卻讓我很不滿意。”
這話一出,何書記立刻開口解釋:“韓董,是這樣的,我們……”
“何書記,我知道這和你們沒什麽關係,一個村子裏總有那麽幾個人上不了台麵,衝鋒在前一定沒他們,可拖後腿的人裏必定有這些人。
我呢,是真心想做一些實事,各位手裏拿的就是我們公司對於良鄉日後發展的規劃,諸位不妨先看看,然後我們再具體商談。”
何書記三人點頭,翻看起了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