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有血有肉的醫生
離婚後我的國醫技能覺醒了 作者:君子如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師父,喝點水。”
李浩飛急忙給陳陽的茶杯裏麵添滿水。
跟了陳陽這麽多天了,李浩飛是最清楚陳陽的,陳陽一旦開始坐診,幾乎是從頭忙到尾,中途都不怎麽去衛生間。
“兩位記者同誌應該覺得很枯燥吧?”陳陽這才注意到了兩位女記者,剛才忙的時候還真有點忘了。
“沒有,反而覺得很有意思。”
張婉萍道:“說實話,我們還是第一次覺得中醫這麽有意思。”
“是的呢。”高麗梅也道:“平常我們總覺得中醫比較玄乎,講的都沒根沒據的。”
佳林縣,還真沒幾位水平高的中醫,高明選其實都算是佳林縣中醫裏麵的天花板了。
說實在話,現在的好中醫其實是很吃香的,物以稀為貴,也正是因為好中醫少,所以稍微有點水平的中醫混的都不會差。
即便是不進醫院,自己開診所,隻要有水平,患者絕對是絡繹不絕。
就像今天那些不孕不育一類的患者,那都是四處打聽好中醫,稍微聽著有點名氣,都會去碰碰運氣。
張婉萍和高麗梅兩個人長這麽大,也沒見過什麽有水平的中醫,對中醫的了解一部分來自於影視劇,一部分則來自於道聽途說,其他的一部分就是自己的理解。
雖然現在全國各地都有中醫醫院,幾乎很多醫院都有著中醫科室,但是在一些省份,從小到大都沒有接觸過中醫的群體其實並不在少數。
有的人可能吃過中成藥,甚至都喝過中藥,可還真不一定遇到過有水平的中醫醫生。
陳陽現在的水平其實不算多高,但是應付大多數常見病絕對是夠用了,即便是麵對一些比較棘手的病症,如果有著先例可循,陳陽也是能應付的。
因為陳陽水平並不算太高,所以陳陽診病的時候都是一步一步,抽絲剝繭。
在診病的時候,陳陽一邊給患者解釋,一邊給李浩飛解釋,其實這個過程對陳陽來說也算是一個梳理的過程。
也正是因為如此,張婉萍和高麗梅兩個人才能聽的明白。
比如剛才陳陽和江東飛的對話,幾乎是很直白的,江東飛自己吃藥沒有好,理解錯了,陳陽給予糾正,什麽地方不對,什麽地方錯了,整個過程,別說張婉萍兩個人,就是換個人也能聽懂。
不懂的無非就是沒有學過中醫的人不太明白病位,不太清楚中焦上焦和下焦的具體區分。
“這會兒沒患者了,陳醫生,那咱們就在這兒采訪吧?”
張婉萍看了看時間。
這會兒正好十一點,陳陽已經看完了上午的患者。
現在每天掛陳陽號的患者越來越多了,不過每天上午十一點,陳陽也差不多能把患者看完。
像陳陽這種比較純粹的中醫診病,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沒有回診,患者進來之後,檢查、詢問、辨證、開方,是一氣嗬成的,患者走出診室,當天就不需要再進來了,也就是藥吃完之後過幾天再來複診。
沒有回診,這樣就能節省不少時間。
現在的患者對現行醫療製度對西醫越來越反感,診病越來越繁瑣也是其中很關鍵的一個原因了。
不少人都說,以前的醫生看病,即便是西醫,也是什麽檢查都不做,看一下就能開藥,可現在的情況是,無論什麽病,進了診室首先是拿化驗單,然後去做檢查,之後再來找醫生開藥。
掛號排隊,回診排隊,做檢查排隊,看一個病,有時候折騰一天,排隊排了好幾次,藥還沒有吃到嘴裏。
除非是急診號,要不然,可能檢查結果沒出來,藥還沒開,原本不舒服的症狀卻已經消失了。
讓患者禁不住大呼:“要是再耽誤一會兒,我就痊愈了!”
“行,那就在這兒,浩飛,給兩位記者倒點水。”陳陽笑著對李浩飛說道。
李浩飛拿了一次性杯子,給張婉萍兩人倒了水,然後開始正式的采訪。
“陳醫生,您是哪兒畢業的?”
“省中醫藥大學。”陳陽道。
“畢業後在哪一家醫院,我聽說您來咱們縣醫院時間不長。”張婉萍問。
“畢業之後在下麵鄉鎮的衛生醫院。”陳陽道。
“鄉鎮衛生所?”高麗梅有點不敢相信。
“對,我畢業之後一直在下麵鄉鎮衛生所。”陳陽笑著點頭。
“哇,陳醫生,您太厲害了,畢業之後在下麵的鄉鎮衛生醫院,還能有這麽高的水平。”高麗梅看著陳陽都有點崇拜了。
很多人,可能自己不會去做那種從基層來做一步一步往上爬的事情,但是卻對那種人多少都有點欽佩。
自己做不到,別人能做到,心理上多少都是有點佩服的。
這就像一部分人,我不喜歡去當兵,自己可能受不得約束,但是卻不妨礙我羨慕軍人。
“陳醫生,能給我們說說您在下麵鄉鎮醫院的一些事情嗎?”張婉萍瞬間覺得自己來的太值了。
這會兒張婉萍的心中都已經有了腹稿,一位省中醫大畢業的醫學生,畢業之後進了下麵鄉鎮衛生所,然後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自學醫術,提升自己,從鄉鎮衛生所到縣級二甲醫院。
而且短短的時間內,在縣級醫院就治好了不少疑難雜症患者,成為縣醫院的明星醫生。
想一想張婉萍都覺得太勵誌了。
這樣的一篇報道,可要比那種毫無素材,僅僅隻是因為采訪對象有點背景的虛假報道更有煽動性,更有意義。
其實最初張婉萍態度有點敷衍,就是因為她其實並不怎麽喜歡采訪那種有背景的醫二代之類的,明明沒多少水平,還要吹的天花亂墜的,寫稿子的時候張婉萍都覺得惡心,下不去筆。
這會兒了解到陳陽之後,張婉萍已經來了興趣了,像陳陽這樣的醫生,才是她真正想要采訪的醫生,才是她願意去寫的醫生。
也隻有這樣有血有肉的報道,真實的報道,對張婉萍來說才是有意義的,當記者就要報道一些真實的事情,而不是整天給人歌功頌德,亦或者挑起矛盾,搞什麽噱頭!
李浩飛急忙給陳陽的茶杯裏麵添滿水。
跟了陳陽這麽多天了,李浩飛是最清楚陳陽的,陳陽一旦開始坐診,幾乎是從頭忙到尾,中途都不怎麽去衛生間。
“兩位記者同誌應該覺得很枯燥吧?”陳陽這才注意到了兩位女記者,剛才忙的時候還真有點忘了。
“沒有,反而覺得很有意思。”
張婉萍道:“說實話,我們還是第一次覺得中醫這麽有意思。”
“是的呢。”高麗梅也道:“平常我們總覺得中醫比較玄乎,講的都沒根沒據的。”
佳林縣,還真沒幾位水平高的中醫,高明選其實都算是佳林縣中醫裏麵的天花板了。
說實在話,現在的好中醫其實是很吃香的,物以稀為貴,也正是因為好中醫少,所以稍微有點水平的中醫混的都不會差。
即便是不進醫院,自己開診所,隻要有水平,患者絕對是絡繹不絕。
就像今天那些不孕不育一類的患者,那都是四處打聽好中醫,稍微聽著有點名氣,都會去碰碰運氣。
張婉萍和高麗梅兩個人長這麽大,也沒見過什麽有水平的中醫,對中醫的了解一部分來自於影視劇,一部分則來自於道聽途說,其他的一部分就是自己的理解。
雖然現在全國各地都有中醫醫院,幾乎很多醫院都有著中醫科室,但是在一些省份,從小到大都沒有接觸過中醫的群體其實並不在少數。
有的人可能吃過中成藥,甚至都喝過中藥,可還真不一定遇到過有水平的中醫醫生。
陳陽現在的水平其實不算多高,但是應付大多數常見病絕對是夠用了,即便是麵對一些比較棘手的病症,如果有著先例可循,陳陽也是能應付的。
因為陳陽水平並不算太高,所以陳陽診病的時候都是一步一步,抽絲剝繭。
在診病的時候,陳陽一邊給患者解釋,一邊給李浩飛解釋,其實這個過程對陳陽來說也算是一個梳理的過程。
也正是因為如此,張婉萍和高麗梅兩個人才能聽的明白。
比如剛才陳陽和江東飛的對話,幾乎是很直白的,江東飛自己吃藥沒有好,理解錯了,陳陽給予糾正,什麽地方不對,什麽地方錯了,整個過程,別說張婉萍兩個人,就是換個人也能聽懂。
不懂的無非就是沒有學過中醫的人不太明白病位,不太清楚中焦上焦和下焦的具體區分。
“這會兒沒患者了,陳醫生,那咱們就在這兒采訪吧?”
張婉萍看了看時間。
這會兒正好十一點,陳陽已經看完了上午的患者。
現在每天掛陳陽號的患者越來越多了,不過每天上午十一點,陳陽也差不多能把患者看完。
像陳陽這種比較純粹的中醫診病,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沒有回診,患者進來之後,檢查、詢問、辨證、開方,是一氣嗬成的,患者走出診室,當天就不需要再進來了,也就是藥吃完之後過幾天再來複診。
沒有回診,這樣就能節省不少時間。
現在的患者對現行醫療製度對西醫越來越反感,診病越來越繁瑣也是其中很關鍵的一個原因了。
不少人都說,以前的醫生看病,即便是西醫,也是什麽檢查都不做,看一下就能開藥,可現在的情況是,無論什麽病,進了診室首先是拿化驗單,然後去做檢查,之後再來找醫生開藥。
掛號排隊,回診排隊,做檢查排隊,看一個病,有時候折騰一天,排隊排了好幾次,藥還沒有吃到嘴裏。
除非是急診號,要不然,可能檢查結果沒出來,藥還沒開,原本不舒服的症狀卻已經消失了。
讓患者禁不住大呼:“要是再耽誤一會兒,我就痊愈了!”
“行,那就在這兒,浩飛,給兩位記者倒點水。”陳陽笑著對李浩飛說道。
李浩飛拿了一次性杯子,給張婉萍兩人倒了水,然後開始正式的采訪。
“陳醫生,您是哪兒畢業的?”
“省中醫藥大學。”陳陽道。
“畢業後在哪一家醫院,我聽說您來咱們縣醫院時間不長。”張婉萍問。
“畢業之後在下麵鄉鎮的衛生醫院。”陳陽道。
“鄉鎮衛生所?”高麗梅有點不敢相信。
“對,我畢業之後一直在下麵鄉鎮衛生所。”陳陽笑著點頭。
“哇,陳醫生,您太厲害了,畢業之後在下麵的鄉鎮衛生醫院,還能有這麽高的水平。”高麗梅看著陳陽都有點崇拜了。
很多人,可能自己不會去做那種從基層來做一步一步往上爬的事情,但是卻對那種人多少都有點欽佩。
自己做不到,別人能做到,心理上多少都是有點佩服的。
這就像一部分人,我不喜歡去當兵,自己可能受不得約束,但是卻不妨礙我羨慕軍人。
“陳醫生,能給我們說說您在下麵鄉鎮醫院的一些事情嗎?”張婉萍瞬間覺得自己來的太值了。
這會兒張婉萍的心中都已經有了腹稿,一位省中醫大畢業的醫學生,畢業之後進了下麵鄉鎮衛生所,然後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自學醫術,提升自己,從鄉鎮衛生所到縣級二甲醫院。
而且短短的時間內,在縣級醫院就治好了不少疑難雜症患者,成為縣醫院的明星醫生。
想一想張婉萍都覺得太勵誌了。
這樣的一篇報道,可要比那種毫無素材,僅僅隻是因為采訪對象有點背景的虛假報道更有煽動性,更有意義。
其實最初張婉萍態度有點敷衍,就是因為她其實並不怎麽喜歡采訪那種有背景的醫二代之類的,明明沒多少水平,還要吹的天花亂墜的,寫稿子的時候張婉萍都覺得惡心,下不去筆。
這會兒了解到陳陽之後,張婉萍已經來了興趣了,像陳陽這樣的醫生,才是她真正想要采訪的醫生,才是她願意去寫的醫生。
也隻有這樣有血有肉的報道,真實的報道,對張婉萍來說才是有意義的,當記者就要報道一些真實的事情,而不是整天給人歌功頌德,亦或者挑起矛盾,搞什麽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