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陳陽學長幫我看個病吧
離婚後我的國醫技能覺醒了 作者:君子如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省醫科大的圖書館還是很好找的,陳陽很容易就找到了。
圖書館裏麵的人不少,不過很安靜。
高穎初給陳陽發了位置,兩個人在三樓的閱覽室,靠著窗戶邊上的位置。
陳陽到了三樓,很容易就找到了高穎初和文蔓露。
這會兒圖書館的人不少,坐的地方基本上都很滿,可唯獨文蔓露和高穎初兩邊的座位空著。
陳陽還沒到近前的時候,就注意到了隔著不遠就有男同學時不時的偷偷看一眼文蔓露和高穎初那邊。
明明時不時的偷看,可就是不敢往跟前湊。
這或許就是人說的,喜歡的最高境界就是自卑吧。
陳陽走到文蔓露和高穎初邊上,拉開邊上的空座位坐了下去,頓時吸引了不少男同學的目光。
“陳陽哥。”
高穎初高興的道。
“陳大哥。”文蔓露也淺笑著向陳陽打了聲招呼。
“看什麽書呢?”
陳陽笑著向兩人打了聲招呼問。
“我看的是《黃帝內經》。”
高穎初把自己看的書向陳陽晃了一下:“露露姐在看《肘後備急方》。”
說著高穎初道:“陳陽哥,剛剛露露姐在給我講葛洪的事情呢,你也講講吧,我以前一直以為葛洪就是個道士,煉丹的,學了醫才知道葛洪原來也是大醫藥家,是名醫。”
很多人對葛洪的認識可能都和高穎初之前差不多,有的人對葛洪的認知可能還來源於影視劇,天庭裏麵的四大天師之一。
葛洪被人熟知的也就是修道和煉丹。
醫道不分家,其實以前很多有名的醫生都修道,像葛洪,孫思邈等等。
葛洪對中醫的貢獻並不小,最有名的就是《肘後備急方》。
“肘後”是什麽意思呢,就是放在胳膊肘後麵,隨時都能拿到,《肘後備急方》可以說是華夏曆史上最早的成體係的一本急救醫學書籍。
《肘後備急方》裏麵記載了很多急救手法,像現在的心肺複蘇術,其實在《肘後備急方》裏麵就有最早的最原始的記載。
“葛洪可不僅僅是道士,還是一位很有名的醫藥家,養生家。”
陳陽笑著道。
《肘後備急方》陳陽以前看過,不過內容已經太記不住多少了,也就是當初上學的時候看過一遍,不像《傷寒論》還有《黃帝內經》都開出了技能書。
還好剛才在吳耀林的辦公室,吳耀林問陳陽的都是《傷寒論》裏麵的內容,要是問別的,陳陽還真不可能表現的那麽好。
不過葛洪的事情陳陽倒是知道一些。
“其實中醫和道家的起源都很早,所以中醫和道家的醫學學說有著很多相近的地方。”
陳陽解釋道:“最初,道家其實就是研究天地起源的,研究宇宙萬物,研究自然規律,從而窺視天地自然的秘密。”
“道教不是有信仰嗎?”高穎初問。
“道家和道教其實並不是一回事。”
陳陽笑著解釋道:“道家指的是一種學說,和儒家、法家等等一樣,主要是在學術研究方麵,道家學說誕生很早,而道教則是個宗教,誕生於東漢時期,然後逐漸成型,隻能說道教借用了道家的學說,不能說道教就是道家。”
“而中醫誕生的也很早,中醫是從微觀出發,由小看大,以點斷麵,講究的也是天地自然,也是研究萬事萬物的規律的。”
陳陽解釋道:“符合規律,就是常態,違背規律,就是病態,中醫誕生甚至比道家學說還要更早,因為研究的大方向相似,說法也就相似,其實也正是因為道教,不少人才把中醫認為是封建迷信。”
“因為很多道士,還有占卜算命的,用的都是同一套東西,這才造成不少誤解。”
陳陽原本也隻是給高穎初隨便說兩句,可陳陽說著說著,邊上竟然有人站著在旁聽。
原本是一兩個人,不知不覺就站了好幾個。
陳陽邊上本就有著文蔓露和高穎初兩個美女,隻是有的男生心虛,不敢靠太近,這會兒都借機湊了過來。
隨著湊過來的人多起來,不遠處有人看到還以為有什麽事,就也都湊了過來。
隨著邊上站著的人開始多起來,係統的提示音也時不時在陳陽腦海中響起。
【聲望+2】
【聲望+3】
這讓陳陽瞬間就來了動力,也就多講了些。
“原來是陳陽學長。”
“是陳陽學長。”
湊過來的同學裏麵有人認出了陳陽。
之前陳陽在擂台賽的時候露過臉,上個月的論文答辯也有一部分同學旁聽,所以陳陽在省醫科大這邊也不算小透明,反而有點小名氣。
“陳陽學長,我這兩天鼻子有點不舒服,能幫我看看嗎?”
見到陳陽停了下來,有一位男同學竟然湊了上去。
陳陽:“......”
不是,怎麽還有人湊上前來瞧病?
“陳陽哥現在名氣大著呢,學校不少同學都知道陳陽哥水平高。”高穎初笑著道。
“陳陽學長,幫我看看唄。”男同學在邊上不好意思的道。
“你沒去醫院嗎?”陳陽問道。
“別提了。”
男同學道:“去了醫院,先掛的是內科的號,內科醫生說鼻子屬於五官科,讓我去五官科看,又掛了五官科的號,可做了不少檢查,卻沒查出毛病。”
“怎麽沒去看中醫?”陳陽問。
“啊這.......”
男同學一愣。
這年頭看病,誰能第一時間想起去看中醫呀,肯定是去看西醫的嘛。
隻是作為中醫醫學生,不去看中醫,卻看的是西醫,還看了個寂寞,就很丟人了。
“具體是怎麽回事?”陳陽笑著問。
“就是鼻子聞不出味道,什麽味都聞不出來。”男同學道。
“還有其他症狀嗎?”陳陽問。
“再有就是感覺到短氣乏力,稍微受點風就鼻塞。”
說著男同學又吐槽道:“我這看內科也可以呀,竟然讓我去五官科,去了又查不出問題,現在看個病真頭疼,自己不舒服,還要先確定屬於哪方麵,萬一掛錯了科室,又要白跑一趟。”
邊上的同學都禁不住笑了,可不是嘛,有些患者,自己哪兒知道掛什麽科室,有的醫院科室劃分的還細致,掛號都給人出難題。
圖書館裏麵的人不少,不過很安靜。
高穎初給陳陽發了位置,兩個人在三樓的閱覽室,靠著窗戶邊上的位置。
陳陽到了三樓,很容易就找到了高穎初和文蔓露。
這會兒圖書館的人不少,坐的地方基本上都很滿,可唯獨文蔓露和高穎初兩邊的座位空著。
陳陽還沒到近前的時候,就注意到了隔著不遠就有男同學時不時的偷偷看一眼文蔓露和高穎初那邊。
明明時不時的偷看,可就是不敢往跟前湊。
這或許就是人說的,喜歡的最高境界就是自卑吧。
陳陽走到文蔓露和高穎初邊上,拉開邊上的空座位坐了下去,頓時吸引了不少男同學的目光。
“陳陽哥。”
高穎初高興的道。
“陳大哥。”文蔓露也淺笑著向陳陽打了聲招呼。
“看什麽書呢?”
陳陽笑著向兩人打了聲招呼問。
“我看的是《黃帝內經》。”
高穎初把自己看的書向陳陽晃了一下:“露露姐在看《肘後備急方》。”
說著高穎初道:“陳陽哥,剛剛露露姐在給我講葛洪的事情呢,你也講講吧,我以前一直以為葛洪就是個道士,煉丹的,學了醫才知道葛洪原來也是大醫藥家,是名醫。”
很多人對葛洪的認識可能都和高穎初之前差不多,有的人對葛洪的認知可能還來源於影視劇,天庭裏麵的四大天師之一。
葛洪被人熟知的也就是修道和煉丹。
醫道不分家,其實以前很多有名的醫生都修道,像葛洪,孫思邈等等。
葛洪對中醫的貢獻並不小,最有名的就是《肘後備急方》。
“肘後”是什麽意思呢,就是放在胳膊肘後麵,隨時都能拿到,《肘後備急方》可以說是華夏曆史上最早的成體係的一本急救醫學書籍。
《肘後備急方》裏麵記載了很多急救手法,像現在的心肺複蘇術,其實在《肘後備急方》裏麵就有最早的最原始的記載。
“葛洪可不僅僅是道士,還是一位很有名的醫藥家,養生家。”
陳陽笑著道。
《肘後備急方》陳陽以前看過,不過內容已經太記不住多少了,也就是當初上學的時候看過一遍,不像《傷寒論》還有《黃帝內經》都開出了技能書。
還好剛才在吳耀林的辦公室,吳耀林問陳陽的都是《傷寒論》裏麵的內容,要是問別的,陳陽還真不可能表現的那麽好。
不過葛洪的事情陳陽倒是知道一些。
“其實中醫和道家的起源都很早,所以中醫和道家的醫學學說有著很多相近的地方。”
陳陽解釋道:“最初,道家其實就是研究天地起源的,研究宇宙萬物,研究自然規律,從而窺視天地自然的秘密。”
“道教不是有信仰嗎?”高穎初問。
“道家和道教其實並不是一回事。”
陳陽笑著解釋道:“道家指的是一種學說,和儒家、法家等等一樣,主要是在學術研究方麵,道家學說誕生很早,而道教則是個宗教,誕生於東漢時期,然後逐漸成型,隻能說道教借用了道家的學說,不能說道教就是道家。”
“而中醫誕生的也很早,中醫是從微觀出發,由小看大,以點斷麵,講究的也是天地自然,也是研究萬事萬物的規律的。”
陳陽解釋道:“符合規律,就是常態,違背規律,就是病態,中醫誕生甚至比道家學說還要更早,因為研究的大方向相似,說法也就相似,其實也正是因為道教,不少人才把中醫認為是封建迷信。”
“因為很多道士,還有占卜算命的,用的都是同一套東西,這才造成不少誤解。”
陳陽原本也隻是給高穎初隨便說兩句,可陳陽說著說著,邊上竟然有人站著在旁聽。
原本是一兩個人,不知不覺就站了好幾個。
陳陽邊上本就有著文蔓露和高穎初兩個美女,隻是有的男生心虛,不敢靠太近,這會兒都借機湊了過來。
隨著湊過來的人多起來,不遠處有人看到還以為有什麽事,就也都湊了過來。
隨著邊上站著的人開始多起來,係統的提示音也時不時在陳陽腦海中響起。
【聲望+2】
【聲望+3】
這讓陳陽瞬間就來了動力,也就多講了些。
“原來是陳陽學長。”
“是陳陽學長。”
湊過來的同學裏麵有人認出了陳陽。
之前陳陽在擂台賽的時候露過臉,上個月的論文答辯也有一部分同學旁聽,所以陳陽在省醫科大這邊也不算小透明,反而有點小名氣。
“陳陽學長,我這兩天鼻子有點不舒服,能幫我看看嗎?”
見到陳陽停了下來,有一位男同學竟然湊了上去。
陳陽:“......”
不是,怎麽還有人湊上前來瞧病?
“陳陽哥現在名氣大著呢,學校不少同學都知道陳陽哥水平高。”高穎初笑著道。
“陳陽學長,幫我看看唄。”男同學在邊上不好意思的道。
“你沒去醫院嗎?”陳陽問道。
“別提了。”
男同學道:“去了醫院,先掛的是內科的號,內科醫生說鼻子屬於五官科,讓我去五官科看,又掛了五官科的號,可做了不少檢查,卻沒查出毛病。”
“怎麽沒去看中醫?”陳陽問。
“啊這.......”
男同學一愣。
這年頭看病,誰能第一時間想起去看中醫呀,肯定是去看西醫的嘛。
隻是作為中醫醫學生,不去看中醫,卻看的是西醫,還看了個寂寞,就很丟人了。
“具體是怎麽回事?”陳陽笑著問。
“就是鼻子聞不出味道,什麽味都聞不出來。”男同學道。
“還有其他症狀嗎?”陳陽問。
“再有就是感覺到短氣乏力,稍微受點風就鼻塞。”
說著男同學又吐槽道:“我這看內科也可以呀,竟然讓我去五官科,去了又查不出問題,現在看個病真頭疼,自己不舒服,還要先確定屬於哪方麵,萬一掛錯了科室,又要白跑一趟。”
邊上的同學都禁不住笑了,可不是嘛,有些患者,自己哪兒知道掛什麽科室,有的醫院科室劃分的還細致,掛號都給人出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