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甘新平的驚訝
離婚後我的國醫技能覺醒了 作者:君子如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急診科,科主任甘新平正在看著患者拍的ct。
“右眼上眼眶骨折、眼球以及視神經錯傷,動眼神經損傷........”
甘新平道:“通知一下眼科。”
很快,眼科的副主任,主任醫師曾延東就到了急診科。
“這種情況需要多次手術治療呀,而且還要植入人工晶體。”
曾延東查看過患者的情況,對甘新平說道。
“患者家屬到了沒有?”甘新平問邊上的醫生。
“到了。”
邊上的主治醫生道:“患者的愛人剛到,正在陪著患者,交警那邊責任劃定也出來了,電瓶車全責。”
機動車屬於正常行駛,電瓶車屬於逆行。
在這種時候,主治醫生之所以要告訴甘新平和曾延東事故劃分,正是因為不同的情況,患者的壓力是不同的。
如果是機動車全責,那麽患者的所有治療費用都有所出,機動車都有保險,相對來說,醫院就可以酌情考慮患者病情,不用考慮患者的經濟條件。
如果是電瓶車全責,那就要考慮患者的經濟條件了。
而現在的事故責任是電瓶車全責,那麽所有的治療費用都需要患者自行承擔了,人家機動車的損失先不提。
很多電瓶車司機都不遵守交通規則,為了搶時間,闖紅燈,逆行,隨意變道,各種情況都有。
不出事還好,一旦出事,就頭大了。
這幾年哪怕是交警在責任判定上,也越來越公平,如果責任明確,也不怎麽隨意偏向電瓶車一類的了。
“先和患者家屬溝通一下。”
甘新平吩咐道。
“好的甘主任。”
不多會兒,主治醫生回來了。
“甘主任,患者家屬不同意手術治療。”
“不同意手術治療?”甘新平眉頭一皺:“你是怎麽溝通的?”
“患者家屬了解術後效果,也問了手術費用。”主治醫生說道。
都是老醫生了,說話也都是直奔重點。
甘新平一聽就知道了。
患者家境差,同時也要考慮術後問題。
像患者的這種情況,術後的視力多少都會受到影響,主要也就是一個概率問題。
所以,患者和患者家屬肯定還是先考慮保守治療。
“這種情況,保守治療的難度很大。”
曾延東沉吟了一下道:“眼球和視神經挫傷 ,動眼神經損傷,如果不做手術,右眼大概率要失明。”
說著曾延東問剛才負責溝通的主治醫生:“你沒有給患者說後果。”
“說過了。”
主治醫生道:“多次手術下來,再加上各種治療,花費保守估計也在十幾萬,對於患者來說,可能寧願舍棄右眼。”
“舍棄又不是不花錢。”曾延東道。
“但是患者家屬還是希望保守治療,看看效果。”主治醫生道。
“保守治療的話.......”
曾延東道:“給關主任打個電話,看看關主任那邊有沒有什麽辦法。”
“這種情況,中醫科合適嗎?”甘新平問。
“主要是患者的眼球還有視神經挫傷以及動眼神經損傷,如果不做手術,這方麵的恢複,看看中醫有沒有法子。”
曾延東道:“我這邊其實沒多大把握,我個人是建議手術治療。”
“去給中醫科打個電話,讓關主任過來一趟。”
甘新平對邊上的主治說道。
大概過了十來分鍾,急診科來了兩個醫生。
“甘主任。”
劉希進了門就向甘新平打招呼。
“小劉來了。”
甘新平笑著道:“你們關主任沒在?”
劉希在中醫科是台柱子,在整個醫院,多少也有點名氣的,不少科主任也都知道劉希。
而且劉希代表中醫科過來急診科會診,也不止一次了。
關曉月不在,中醫科那邊就讓劉希過來了。
今天劉希也正好在值班室值班,沒有門診安排。
當然,跟著劉希一塊過來的還有陳陽。
“曾主任。”
劉希也向曾延東打了聲招呼,然後給兩個人介紹:“這位是佳林縣縣醫院來的進修醫,陳陽陳醫生。”
要是別的進修生,或者實習生,劉希完全沒必要介紹,也就是跟著打雜的。
不過劉希認可陳陽的水平,過來會診,陳陽是能幫上忙的,所以劉希才介紹了一下。
誰曾想劉希介紹完,甘新平卻盯著陳陽:“你叫陳陽?”
“嗯。”陳陽點了點頭。
“佳林縣縣醫院的醫生?”甘新平又問。
“嗯。”陳陽再次點了點頭。
“年前兩三個月,高速上出了一次比較嚴重的大型車禍,你是不是就在現場?”甘新平問。
“嗯。”陳陽點了點頭。
“還真是你。”
甘新平驚訝到不行。
剛才他聽著陳陽的名字就覺得耳熟,沒想到竟然是去年車禍現場的那位年輕醫生。
其實當時現場知道陳陽名字的人不多,當時的跟車醫生也就知道鍾飛,並不知道陳陽。
但是關曉月是陳陽的師姐,從吳耀林那邊聽說,因而知道陳陽就在現場。
甘新平也是從關曉月口中聽說的陳陽。
當時送到豐海市中心醫院的傷者不少,甘新平對當時的情況那可是記憶猶新。
當時的傷者,那可是各種情況的都有,有單純的外創傷,還有傷到骨頭的,還有大出血的。
而陳陽通過針灸止血、正骨複位,再加上當時帶著的藥膏,救了不少人,最主要的是治療效果很不錯。
那麽多的患者,那麽大的事故,這才過了幾個月,甘新平怎麽能忘。
隻是甘新平沒想到,當時現場的年輕醫生竟然到了他們醫院。
“陳醫生的大名我可是早就聽說了。”
甘新平笑了笑,對劉希道:“你們關主任倒是好手段,竟然把陳醫生弄到了你們中醫科。”
關曉月知道陳陽,陳陽現在又在他們醫院中醫科進修,那不就是關曉月弄來的?
在甘新平看來,關曉月應該也是通過上次的事情知道了陳陽,然後打聽到陳陽所在的醫院,把陳陽弄了過來。
名義上是進修,其實也就是打算把人挖過來嘛。
劉希:“.......”
一時間,劉希是滿臉懵逼。
看甘新平的樣子,還有對陳陽的態度,確實是早就聽說過陳陽,而且還是很欽佩的那種。
陳陽不是佳林縣縣醫院的醫生嗎,名氣這麽大,為什麽他之前完全沒聽說過?
“右眼上眼眶骨折、眼球以及視神經錯傷,動眼神經損傷........”
甘新平道:“通知一下眼科。”
很快,眼科的副主任,主任醫師曾延東就到了急診科。
“這種情況需要多次手術治療呀,而且還要植入人工晶體。”
曾延東查看過患者的情況,對甘新平說道。
“患者家屬到了沒有?”甘新平問邊上的醫生。
“到了。”
邊上的主治醫生道:“患者的愛人剛到,正在陪著患者,交警那邊責任劃定也出來了,電瓶車全責。”
機動車屬於正常行駛,電瓶車屬於逆行。
在這種時候,主治醫生之所以要告訴甘新平和曾延東事故劃分,正是因為不同的情況,患者的壓力是不同的。
如果是機動車全責,那麽患者的所有治療費用都有所出,機動車都有保險,相對來說,醫院就可以酌情考慮患者病情,不用考慮患者的經濟條件。
如果是電瓶車全責,那就要考慮患者的經濟條件了。
而現在的事故責任是電瓶車全責,那麽所有的治療費用都需要患者自行承擔了,人家機動車的損失先不提。
很多電瓶車司機都不遵守交通規則,為了搶時間,闖紅燈,逆行,隨意變道,各種情況都有。
不出事還好,一旦出事,就頭大了。
這幾年哪怕是交警在責任判定上,也越來越公平,如果責任明確,也不怎麽隨意偏向電瓶車一類的了。
“先和患者家屬溝通一下。”
甘新平吩咐道。
“好的甘主任。”
不多會兒,主治醫生回來了。
“甘主任,患者家屬不同意手術治療。”
“不同意手術治療?”甘新平眉頭一皺:“你是怎麽溝通的?”
“患者家屬了解術後效果,也問了手術費用。”主治醫生說道。
都是老醫生了,說話也都是直奔重點。
甘新平一聽就知道了。
患者家境差,同時也要考慮術後問題。
像患者的這種情況,術後的視力多少都會受到影響,主要也就是一個概率問題。
所以,患者和患者家屬肯定還是先考慮保守治療。
“這種情況,保守治療的難度很大。”
曾延東沉吟了一下道:“眼球和視神經挫傷 ,動眼神經損傷,如果不做手術,右眼大概率要失明。”
說著曾延東問剛才負責溝通的主治醫生:“你沒有給患者說後果。”
“說過了。”
主治醫生道:“多次手術下來,再加上各種治療,花費保守估計也在十幾萬,對於患者來說,可能寧願舍棄右眼。”
“舍棄又不是不花錢。”曾延東道。
“但是患者家屬還是希望保守治療,看看效果。”主治醫生道。
“保守治療的話.......”
曾延東道:“給關主任打個電話,看看關主任那邊有沒有什麽辦法。”
“這種情況,中醫科合適嗎?”甘新平問。
“主要是患者的眼球還有視神經挫傷以及動眼神經損傷,如果不做手術,這方麵的恢複,看看中醫有沒有法子。”
曾延東道:“我這邊其實沒多大把握,我個人是建議手術治療。”
“去給中醫科打個電話,讓關主任過來一趟。”
甘新平對邊上的主治說道。
大概過了十來分鍾,急診科來了兩個醫生。
“甘主任。”
劉希進了門就向甘新平打招呼。
“小劉來了。”
甘新平笑著道:“你們關主任沒在?”
劉希在中醫科是台柱子,在整個醫院,多少也有點名氣的,不少科主任也都知道劉希。
而且劉希代表中醫科過來急診科會診,也不止一次了。
關曉月不在,中醫科那邊就讓劉希過來了。
今天劉希也正好在值班室值班,沒有門診安排。
當然,跟著劉希一塊過來的還有陳陽。
“曾主任。”
劉希也向曾延東打了聲招呼,然後給兩個人介紹:“這位是佳林縣縣醫院來的進修醫,陳陽陳醫生。”
要是別的進修生,或者實習生,劉希完全沒必要介紹,也就是跟著打雜的。
不過劉希認可陳陽的水平,過來會診,陳陽是能幫上忙的,所以劉希才介紹了一下。
誰曾想劉希介紹完,甘新平卻盯著陳陽:“你叫陳陽?”
“嗯。”陳陽點了點頭。
“佳林縣縣醫院的醫生?”甘新平又問。
“嗯。”陳陽再次點了點頭。
“年前兩三個月,高速上出了一次比較嚴重的大型車禍,你是不是就在現場?”甘新平問。
“嗯。”陳陽點了點頭。
“還真是你。”
甘新平驚訝到不行。
剛才他聽著陳陽的名字就覺得耳熟,沒想到竟然是去年車禍現場的那位年輕醫生。
其實當時現場知道陳陽名字的人不多,當時的跟車醫生也就知道鍾飛,並不知道陳陽。
但是關曉月是陳陽的師姐,從吳耀林那邊聽說,因而知道陳陽就在現場。
甘新平也是從關曉月口中聽說的陳陽。
當時送到豐海市中心醫院的傷者不少,甘新平對當時的情況那可是記憶猶新。
當時的傷者,那可是各種情況的都有,有單純的外創傷,還有傷到骨頭的,還有大出血的。
而陳陽通過針灸止血、正骨複位,再加上當時帶著的藥膏,救了不少人,最主要的是治療效果很不錯。
那麽多的患者,那麽大的事故,這才過了幾個月,甘新平怎麽能忘。
隻是甘新平沒想到,當時現場的年輕醫生竟然到了他們醫院。
“陳醫生的大名我可是早就聽說了。”
甘新平笑了笑,對劉希道:“你們關主任倒是好手段,竟然把陳醫生弄到了你們中醫科。”
關曉月知道陳陽,陳陽現在又在他們醫院中醫科進修,那不就是關曉月弄來的?
在甘新平看來,關曉月應該也是通過上次的事情知道了陳陽,然後打聽到陳陽所在的醫院,把陳陽弄了過來。
名義上是進修,其實也就是打算把人挖過來嘛。
劉希:“.......”
一時間,劉希是滿臉懵逼。
看甘新平的樣子,還有對陳陽的態度,確實是早就聽說過陳陽,而且還是很欽佩的那種。
陳陽不是佳林縣縣醫院的醫生嗎,名氣這麽大,為什麽他之前完全沒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