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蠟紙筒灸黃法
離婚後我的國醫技能覺醒了 作者:君子如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陽來到會診室的時候,一群專家們都已經放鬆下來了。
因為吳耀林的到來,大家再也不用承受來自於高宗文的壓力了。
一位副省級在邊上,沒有幾個人敢無視。
“陽陽,來。”
看到陳陽進來,吳耀林笑著向陳陽招了招手。
“這位就是吳教授的徒弟?”
會診室內,除了早就見過陳陽的文浩東和田繼康,其他人都吃驚的張大了嘴巴。
剛才他們已經知道,文浩東在和吳耀林的徒弟聊天,好像吳耀林的徒弟人還沒到,治療方案就發給了文浩東,而且比吳耀林更全麵一些。
一些人剛才甚至還在誇讚“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當著師父誇人家的徒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絕對算是誇讚了,可誰也沒想到,陳陽竟然如此年輕。
也才三十歲的樣子。
學中醫,要靠積累,要靠感悟,和西醫不同,進步確實要慢不少。
一些從小就接觸中醫的人,基本上想要出師,想要有一定的水平,都要在三十五六歲以後了。
三十歲的年齡,對醫生這個職業來說,那簡直就是個孩子。
如果本科之後讀個研,研究生之後再讀個博士,三十歲可能都沒畢業呢。
像和陳陽同級的江東飛,今年才能博士畢業。
剛才不少人猜著,吳耀林的徒弟,怎麽的也應該有四十多歲了吧,像關曉月、呂素華等人一樣。
沒曾想,竟然是一位三十歲的小年輕。
就這麽一位小年輕,竟然比他們這些四五十歲的人都牛?
他們這些年都活到狗身上去了嗎?
“陽陽,這位是高秘書長。”
吳耀林給陳陽介紹道:“這位是王新忠王院長。”
“高秘書長,王院長。”陳陽客氣的和高宗文王新忠等人打著招呼。
高宗文看著陳陽年輕的麵龐,也相當驚訝:“沒想到吳老的弟子這麽年輕。”
“確實年輕,還有很多地方需要跟著大家好好學習。”吳耀林笑著道。
“有誌不在年高嘛。”
王新忠笑著道:“都不知道吳老竟然收了如此年輕,如此厲害的一位弟子。”
“也是運氣。”
吳耀林哈哈笑道。
今天陳陽的表現,真的是驚豔到吳耀林了,吳耀林這會兒都還有點不敢相信,剛才那一番話,還有處方真的是陳陽想到的。
吳耀林認識陳陽還不到一年,剛認識的時候雖然覺的陳陽基礎紮實,很有潛力,可這才過了多久?
就今天陳陽的表現,真的已經算得上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吳老,王院長,高秘書長,湯藥已經好了。”
說著話,有醫生過來通知。
“走吧,去看看,陽陽你給患者灸黃。”
說著話,吳耀林帶著陳陽和高宗文等人一起出了會診室,到了病房。
病房內,還有患者的丈夫和婆婆在。
湯藥沒有送過來之前,已經有醫生給患者單服了麝香,這會兒又開始喂服湯藥。
等喂服過湯藥,陳陽則開始給患者灸黃。
蠟紙灸黃法在《串雅外編》和《驗方新編》裏麵都有記載,對於各種黃疸皆有奇效,陳陽也是在《串雅外編》裏麵看到的。
《串雅》是清代醫藥學家趙學敏編著,分《串雅內編》和《串雅外編》合稱《串雅》。
除了《串雅》之外,趙學敏還著有《本草綱目拾遺》、《醫林集腋》、《養素園傳信方》、《囊露集》、《本草話》、《攝生閑覽》等十二種著作,但多已散佚,僅存《本草綱目拾遺》及《串雅》兩種。
《串雅》是我國醫學史上第一部有關民間走方醫的專著,裏麵記載了很多民間偏方,也收錄了不少化學類的藥劑。
陳陽先讓護士幫忙,讓患者仰臥 ,露出肚臍 ,然後把肚臍擦拭幹淨,將一枚製錢放在肚臍上,銅錢的錢孔對準肚臍眼,然後把蠟紙筒扣在銅錢上。
蠟紙筒下端和肚臍相接處用濕麵團圍成一圈,固定密封,不讓其漏氣,然後周圍再用毛巾圍好,保護皮膚。
之後陳陽在上端把蠟紙筒點燃,點燃之後,所有人都在邊上等著。
等蠟紙筒一直燃燒,距離肚臍還有半寸左右的時候,陳陽迅速的把火吹滅,然後再換上新的蠟紙筒,如法再灸。
每一根蠟紙筒灸完,陳陽都把殘留清理一下。
邊上的眾人能清楚的看到肚臍中和銅錢上有著黃色的粉末殘留,正是黃疸毒素。
如此一直灸了六次,一種拔出黃色的粉末大概有三個小酒盅那麽多。
等陳陽灸第四次的時候,患者的神誌已經逐漸清醒了,臉上甚至露出了舒服的表情,全身微微見汗。
等陳陽完全治療結束,患者已經徹底清醒,人看上去輕鬆了不少,邊上眾人能聽到患者的腹中鳴響不停,同時患者也頻頻放屁。
因為患者已經清醒,臉上還露出了些許紅暈,明顯有點害羞。
畢竟患者也隻是二十五六歲的女人,當著這麽多醫生,不停的放屁,多少有點難為情。
“有什麽感覺嗎?”
過了一小會兒,吳耀林這才笑著詢問。
“有點餓了。”患者輕聲道。
“哈哈哈,餓了,那就準備點吃的,可以下點細一點的麵條。”
吳耀林笑著對患者的丈夫和婆婆說道。
“啊......好,媽這就去......”
患者的丈夫高興的有點語無倫次。
在患者用藥之前,患者還意識昏迷,醫生們都顯得有點沉重,患者明顯是病情垂危。
甚至患者的丈夫都生怕妻子就這麽去了。
然後就這麽會兒功夫,他的妻子不僅僅蘇醒了,而且還喊著餓了。
患者病了這麽多天,這還是第一次主動說自己餓了。
“我這就去,我這就去。”
患者的婆婆也高興壞了,所有人都有點手足無措。
“這.......”
不僅僅是患者的丈夫和婆婆,就是田繼康和文浩東都驚呆了。
“吳老,小陳,今天真是謝謝你們了。”高宗文感謝道。
“高秘書長客氣了。”
吳耀林笑著道:“這都是我們這些當醫生的本分,談不上感謝。”
“吳老謙虛了。”
高宗文感激的握著吳耀林的手搖晃了兩下,然後問:“吳老,那後續治療?”
“如果今天再沒有神迷昏睡的情況,原方可以再服一劑,後天陽陽你過來給患者複診吧。”吳耀林對陳陽說道。
“好的師父。”陳陽點了點頭,他知道,這是吳耀林把功勞讓給他呢。
因為吳耀林的到來,大家再也不用承受來自於高宗文的壓力了。
一位副省級在邊上,沒有幾個人敢無視。
“陽陽,來。”
看到陳陽進來,吳耀林笑著向陳陽招了招手。
“這位就是吳教授的徒弟?”
會診室內,除了早就見過陳陽的文浩東和田繼康,其他人都吃驚的張大了嘴巴。
剛才他們已經知道,文浩東在和吳耀林的徒弟聊天,好像吳耀林的徒弟人還沒到,治療方案就發給了文浩東,而且比吳耀林更全麵一些。
一些人剛才甚至還在誇讚“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當著師父誇人家的徒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絕對算是誇讚了,可誰也沒想到,陳陽竟然如此年輕。
也才三十歲的樣子。
學中醫,要靠積累,要靠感悟,和西醫不同,進步確實要慢不少。
一些從小就接觸中醫的人,基本上想要出師,想要有一定的水平,都要在三十五六歲以後了。
三十歲的年齡,對醫生這個職業來說,那簡直就是個孩子。
如果本科之後讀個研,研究生之後再讀個博士,三十歲可能都沒畢業呢。
像和陳陽同級的江東飛,今年才能博士畢業。
剛才不少人猜著,吳耀林的徒弟,怎麽的也應該有四十多歲了吧,像關曉月、呂素華等人一樣。
沒曾想,竟然是一位三十歲的小年輕。
就這麽一位小年輕,竟然比他們這些四五十歲的人都牛?
他們這些年都活到狗身上去了嗎?
“陽陽,這位是高秘書長。”
吳耀林給陳陽介紹道:“這位是王新忠王院長。”
“高秘書長,王院長。”陳陽客氣的和高宗文王新忠等人打著招呼。
高宗文看著陳陽年輕的麵龐,也相當驚訝:“沒想到吳老的弟子這麽年輕。”
“確實年輕,還有很多地方需要跟著大家好好學習。”吳耀林笑著道。
“有誌不在年高嘛。”
王新忠笑著道:“都不知道吳老竟然收了如此年輕,如此厲害的一位弟子。”
“也是運氣。”
吳耀林哈哈笑道。
今天陳陽的表現,真的是驚豔到吳耀林了,吳耀林這會兒都還有點不敢相信,剛才那一番話,還有處方真的是陳陽想到的。
吳耀林認識陳陽還不到一年,剛認識的時候雖然覺的陳陽基礎紮實,很有潛力,可這才過了多久?
就今天陳陽的表現,真的已經算得上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吳老,王院長,高秘書長,湯藥已經好了。”
說著話,有醫生過來通知。
“走吧,去看看,陽陽你給患者灸黃。”
說著話,吳耀林帶著陳陽和高宗文等人一起出了會診室,到了病房。
病房內,還有患者的丈夫和婆婆在。
湯藥沒有送過來之前,已經有醫生給患者單服了麝香,這會兒又開始喂服湯藥。
等喂服過湯藥,陳陽則開始給患者灸黃。
蠟紙灸黃法在《串雅外編》和《驗方新編》裏麵都有記載,對於各種黃疸皆有奇效,陳陽也是在《串雅外編》裏麵看到的。
《串雅》是清代醫藥學家趙學敏編著,分《串雅內編》和《串雅外編》合稱《串雅》。
除了《串雅》之外,趙學敏還著有《本草綱目拾遺》、《醫林集腋》、《養素園傳信方》、《囊露集》、《本草話》、《攝生閑覽》等十二種著作,但多已散佚,僅存《本草綱目拾遺》及《串雅》兩種。
《串雅》是我國醫學史上第一部有關民間走方醫的專著,裏麵記載了很多民間偏方,也收錄了不少化學類的藥劑。
陳陽先讓護士幫忙,讓患者仰臥 ,露出肚臍 ,然後把肚臍擦拭幹淨,將一枚製錢放在肚臍上,銅錢的錢孔對準肚臍眼,然後把蠟紙筒扣在銅錢上。
蠟紙筒下端和肚臍相接處用濕麵團圍成一圈,固定密封,不讓其漏氣,然後周圍再用毛巾圍好,保護皮膚。
之後陳陽在上端把蠟紙筒點燃,點燃之後,所有人都在邊上等著。
等蠟紙筒一直燃燒,距離肚臍還有半寸左右的時候,陳陽迅速的把火吹滅,然後再換上新的蠟紙筒,如法再灸。
每一根蠟紙筒灸完,陳陽都把殘留清理一下。
邊上的眾人能清楚的看到肚臍中和銅錢上有著黃色的粉末殘留,正是黃疸毒素。
如此一直灸了六次,一種拔出黃色的粉末大概有三個小酒盅那麽多。
等陳陽灸第四次的時候,患者的神誌已經逐漸清醒了,臉上甚至露出了舒服的表情,全身微微見汗。
等陳陽完全治療結束,患者已經徹底清醒,人看上去輕鬆了不少,邊上眾人能聽到患者的腹中鳴響不停,同時患者也頻頻放屁。
因為患者已經清醒,臉上還露出了些許紅暈,明顯有點害羞。
畢竟患者也隻是二十五六歲的女人,當著這麽多醫生,不停的放屁,多少有點難為情。
“有什麽感覺嗎?”
過了一小會兒,吳耀林這才笑著詢問。
“有點餓了。”患者輕聲道。
“哈哈哈,餓了,那就準備點吃的,可以下點細一點的麵條。”
吳耀林笑著對患者的丈夫和婆婆說道。
“啊......好,媽這就去......”
患者的丈夫高興的有點語無倫次。
在患者用藥之前,患者還意識昏迷,醫生們都顯得有點沉重,患者明顯是病情垂危。
甚至患者的丈夫都生怕妻子就這麽去了。
然後就這麽會兒功夫,他的妻子不僅僅蘇醒了,而且還喊著餓了。
患者病了這麽多天,這還是第一次主動說自己餓了。
“我這就去,我這就去。”
患者的婆婆也高興壞了,所有人都有點手足無措。
“這.......”
不僅僅是患者的丈夫和婆婆,就是田繼康和文浩東都驚呆了。
“吳老,小陳,今天真是謝謝你們了。”高宗文感謝道。
“高秘書長客氣了。”
吳耀林笑著道:“這都是我們這些當醫生的本分,談不上感謝。”
“吳老謙虛了。”
高宗文感激的握著吳耀林的手搖晃了兩下,然後問:“吳老,那後續治療?”
“如果今天再沒有神迷昏睡的情況,原方可以再服一劑,後天陽陽你過來給患者複診吧。”吳耀林對陳陽說道。
“好的師父。”陳陽點了點頭,他知道,這是吳耀林把功勞讓給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