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看前幾個月的我,哈哈哈,要不是你們來了,我也跟他們差不多了,我還比他們好點還賣了個金流縣的地皮出來,他們可沒得賣啊!
這麽多的嘴要吃飯,要軍餉,朝廷不管,百姓們遭了災又種不出糧食,那這個糧食的窟窿的就會一直都堵不上,那就天天都會有人餓死。
這幾個守將我以前跟他們多少都有過一些接觸,他們實際上都算不得大奸大惡之人。
像禹城之所以吃人,還不是因為他們的地勢條件最差,況且他們吃的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殘和外來人口,聽說城裏的百姓隻要是良民的都還在。
他們之所以這麽困難,還是因為地勢條件。整個禹城到處都是小山坡,就沒幾塊平整的地。
您說這全石坡怎麽種糧食?本來他們那個府城在平常年間都隻能收齊一成稅收的,稍微年景差點,就需要朝廷發賑災糧。
還有那個花城,它倒是沒多少山,地也寬,就是這晴天的時間比較長,一年裏降雨量極少,他們雖然有河,不缺水喝,但種地它需要水啊!
所以他們種地全靠挑水去澆灌,那家裏有勞動力的還好,這沒勞動力的,就是有地,也吃不上飯。”
“還有果城,你們曾經路過了那個地方都知道,它的地理條件是比其他兩城要好點,但麵積不大呀!
就那麽巴掌大的地,要養那麽多人,壓力也不是一般的大。
我早就聽說他們把地下的草根都挖完了,還把大山外圍的樹皮的也剝完了,然後都去深山找吃的了。”
聽到雲瑾的這一番分析,蕭祁安和雲瑤兩人都覺得這個理由確實是行得通,但還是商量了一些收編後的應對對策。
因為寫信過來的都是守將,可一個府城裏不光是有守將,還有一個府伊大人,所以需要好好計劃一下。
蕭祁安點了點頭,看了看外麵的天色,就對雲瑤說:“瑤瑤,你先別操心了,再去床上睡一會兒。
我們先去上朝,把這件事跟他們說說,看看曹大人他們覺得該怎麽做更好再說。”
“好,你們去吧,不過剛才哥哥說的那些因為地理帶來的困難,我有辦法去解決它們,你們就放心大膽的收編就成。”
蕭祁安跟雲瑾一聽她有辦法解決這種因為地理位置帶來的困難,紛紛露出了不可思議的眼神。
如果真的能解決掉這個問題,那這三座城池的百姓往後就不用餓肚子了。
於是兩人都重重的點了點頭,整理了一下衣冠就去上朝去了。
等兩人走後,雲瑤又回到了床上躺著,不過這次她沒有再睡著,而是閉著眼睛在心裏想著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個給土地澆灌的問題好解決,把現代的水車的圖片畫出來,讓這個城的百姓以村為單位,多做幾架水車用來澆灌。
另外還可以讓他們在不忙的時候,組織百姓們挖溝渠和蓄水池,這樣也能長久的解決問題。
至於果城地盤小的問題,那就讓那些窮苦沒地又生活不下去的人家搬遷去禹城。
以人為單位,給他們免費分地,避免他們拋棄老弱病殘的家人。
這樣既解決了果城人口密集的問題,又解決了禹城人口稀少的問題,還讓那些沒地的窮人有了能耐以生存的土地。
還有那些種不出糧食的地,因為大部分都是山地,那就不能拿它們去種傳統的大米和小麥、玉米,這些精細的糧食。
可以種一些紅薯、山藥、土豆、大豆、高粱這些喜歡幹旱的植物,特別是紅薯和山藥以及土豆這三樣。
紅薯和土豆可以飽腹當主食吃,耐存放還產量高,至於山藥,種出來以後既可以當做菜吃,又可以當藥材賣,也算是有了能賺錢的經濟作物了。
想完這幾條,雲瑤又在心裏複盤了一下,發現確實是可行的,這才進入了空間去畫水車。
很快三張水車的外形圖和結構圖就被畫了出來,雲瑤想了想如果要耕地的話,這犁耙不能少。
又洋洋灑灑的畫起了現代的犁耙,另外還畫了幾張日常生活常用的一些工具。
比如鐮刀,這裏就沒有,她發現這裏的人出門不管是砍柴還是割草都是帶著一把又鈍又重的的大柴刀。
這種柴刀,不僅笨重還貴,因為需要用到的材料比較多,所以大部分的百姓家裏,最值錢的物件就是一把大柴刀了。
雲瑤想著,自己如果把又輕巧又便宜的鐮刀做出來了,那百姓們是不是都能買得起刀了,不光買刀壓力小了,用起來還能事半功倍。
雲瑤想到以前在大山裏收到的那些打鐵的器械和原材料,嘴角不由得上揚,如果自己還能在多想一些實用的小工具出來,那這個國家是不是就能蓬勃發展了?
這個答案是肯定的。
百姓們不僅能解決溫飽問題,也能真正的實現安居樂業了,剛想完百姓,又瞬間想到了軍隊,一個國家想要不被侵犯,那就必須要有過硬的軍事力量。
這個社會還處在一個冷兵器時代,雲瑤也不認為自己有那個本事,能研究出什麽高端的武器出來。
但照葫蘆畫瓢的改進一下現有的刀劍還是可以的,特別是像連發弓弩這些武器,要製作起來還是不困難的。
等她在空間裏又畫好了一遝能改進武器的圖畫後,一抬眼發現桌上的鬧鍾顯示時間已經過了半天了。
這裏的半天那就相當於外麵的世界已經過去了兩個多小時了,把圖紙收好,又去洗漱了一番就出了空間。
一出來就發現蕭祁安和雲瑾在隔壁的屋裏坐著聊天,兩人看到她出來後,都迫不及待的開口問她:“瑤瑤,你早上說的辦法是什麽辦法。”
雲瑤見他們這麽迫不及待的問什麽辦法就知道,一定是同意接受那三座城池的投誠了。
就把早上想的方法給他們說了一遍,然後又拿出了剛剛畫好的一遝圖紙,挨個的給他們解釋了用法和原理。
這麽多的嘴要吃飯,要軍餉,朝廷不管,百姓們遭了災又種不出糧食,那這個糧食的窟窿的就會一直都堵不上,那就天天都會有人餓死。
這幾個守將我以前跟他們多少都有過一些接觸,他們實際上都算不得大奸大惡之人。
像禹城之所以吃人,還不是因為他們的地勢條件最差,況且他們吃的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殘和外來人口,聽說城裏的百姓隻要是良民的都還在。
他們之所以這麽困難,還是因為地勢條件。整個禹城到處都是小山坡,就沒幾塊平整的地。
您說這全石坡怎麽種糧食?本來他們那個府城在平常年間都隻能收齊一成稅收的,稍微年景差點,就需要朝廷發賑災糧。
還有那個花城,它倒是沒多少山,地也寬,就是這晴天的時間比較長,一年裏降雨量極少,他們雖然有河,不缺水喝,但種地它需要水啊!
所以他們種地全靠挑水去澆灌,那家裏有勞動力的還好,這沒勞動力的,就是有地,也吃不上飯。”
“還有果城,你們曾經路過了那個地方都知道,它的地理條件是比其他兩城要好點,但麵積不大呀!
就那麽巴掌大的地,要養那麽多人,壓力也不是一般的大。
我早就聽說他們把地下的草根都挖完了,還把大山外圍的樹皮的也剝完了,然後都去深山找吃的了。”
聽到雲瑾的這一番分析,蕭祁安和雲瑤兩人都覺得這個理由確實是行得通,但還是商量了一些收編後的應對對策。
因為寫信過來的都是守將,可一個府城裏不光是有守將,還有一個府伊大人,所以需要好好計劃一下。
蕭祁安點了點頭,看了看外麵的天色,就對雲瑤說:“瑤瑤,你先別操心了,再去床上睡一會兒。
我們先去上朝,把這件事跟他們說說,看看曹大人他們覺得該怎麽做更好再說。”
“好,你們去吧,不過剛才哥哥說的那些因為地理帶來的困難,我有辦法去解決它們,你們就放心大膽的收編就成。”
蕭祁安跟雲瑾一聽她有辦法解決這種因為地理位置帶來的困難,紛紛露出了不可思議的眼神。
如果真的能解決掉這個問題,那這三座城池的百姓往後就不用餓肚子了。
於是兩人都重重的點了點頭,整理了一下衣冠就去上朝去了。
等兩人走後,雲瑤又回到了床上躺著,不過這次她沒有再睡著,而是閉著眼睛在心裏想著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個給土地澆灌的問題好解決,把現代的水車的圖片畫出來,讓這個城的百姓以村為單位,多做幾架水車用來澆灌。
另外還可以讓他們在不忙的時候,組織百姓們挖溝渠和蓄水池,這樣也能長久的解決問題。
至於果城地盤小的問題,那就讓那些窮苦沒地又生活不下去的人家搬遷去禹城。
以人為單位,給他們免費分地,避免他們拋棄老弱病殘的家人。
這樣既解決了果城人口密集的問題,又解決了禹城人口稀少的問題,還讓那些沒地的窮人有了能耐以生存的土地。
還有那些種不出糧食的地,因為大部分都是山地,那就不能拿它們去種傳統的大米和小麥、玉米,這些精細的糧食。
可以種一些紅薯、山藥、土豆、大豆、高粱這些喜歡幹旱的植物,特別是紅薯和山藥以及土豆這三樣。
紅薯和土豆可以飽腹當主食吃,耐存放還產量高,至於山藥,種出來以後既可以當做菜吃,又可以當藥材賣,也算是有了能賺錢的經濟作物了。
想完這幾條,雲瑤又在心裏複盤了一下,發現確實是可行的,這才進入了空間去畫水車。
很快三張水車的外形圖和結構圖就被畫了出來,雲瑤想了想如果要耕地的話,這犁耙不能少。
又洋洋灑灑的畫起了現代的犁耙,另外還畫了幾張日常生活常用的一些工具。
比如鐮刀,這裏就沒有,她發現這裏的人出門不管是砍柴還是割草都是帶著一把又鈍又重的的大柴刀。
這種柴刀,不僅笨重還貴,因為需要用到的材料比較多,所以大部分的百姓家裏,最值錢的物件就是一把大柴刀了。
雲瑤想著,自己如果把又輕巧又便宜的鐮刀做出來了,那百姓們是不是都能買得起刀了,不光買刀壓力小了,用起來還能事半功倍。
雲瑤想到以前在大山裏收到的那些打鐵的器械和原材料,嘴角不由得上揚,如果自己還能在多想一些實用的小工具出來,那這個國家是不是就能蓬勃發展了?
這個答案是肯定的。
百姓們不僅能解決溫飽問題,也能真正的實現安居樂業了,剛想完百姓,又瞬間想到了軍隊,一個國家想要不被侵犯,那就必須要有過硬的軍事力量。
這個社會還處在一個冷兵器時代,雲瑤也不認為自己有那個本事,能研究出什麽高端的武器出來。
但照葫蘆畫瓢的改進一下現有的刀劍還是可以的,特別是像連發弓弩這些武器,要製作起來還是不困難的。
等她在空間裏又畫好了一遝能改進武器的圖畫後,一抬眼發現桌上的鬧鍾顯示時間已經過了半天了。
這裏的半天那就相當於外麵的世界已經過去了兩個多小時了,把圖紙收好,又去洗漱了一番就出了空間。
一出來就發現蕭祁安和雲瑾在隔壁的屋裏坐著聊天,兩人看到她出來後,都迫不及待的開口問她:“瑤瑤,你早上說的辦法是什麽辦法。”
雲瑤見他們這麽迫不及待的問什麽辦法就知道,一定是同意接受那三座城池的投誠了。
就把早上想的方法給他們說了一遍,然後又拿出了剛剛畫好的一遝圖紙,挨個的給他們解釋了用法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