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禦書房。
徐妙雲披著大氅,聚精會神地翻閱著近年來的朝堂奏折。
越看,越覺得心驚肉跳。
正統朝的權力傾軋,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文武失衡,武將勳貴的實力大不如前,而以三楊為首的文官們權勢日盛。
三楊雖無宰相之名,可權力之大,甚至遠超當年的李善長、胡惟庸。
難怪朱祁鎮不顧一切地想要北伐。
他是在模仿太宗和宣宗。
這位年輕的皇帝太需要發動一場戰爭,獲得一場勝利,把軍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裏,進而扶植一批新的武將勳貴,用來抗衡日益做大的文官集團。
顯而易見,這是一步險棋。
朱祁鎮是在賭!
他賭自己一定會贏!
因為他是真龍天子!他有父皇留下的五十萬大軍和充盈的國庫!
但是很明顯,他賭輸了。
他輸給了自己的狂妄自大,輸給了自己的急功近利,輸給了自己的盲目愚蠢。
太宗是什麽實力?
宣宗是什麽實力?
一次權力小小的任性,就徹底葬送了大明的尊嚴。
也輸掉了大明的國運。
土木堡慘敗後,大明和草原攻守異形。
如果讓朱棣知道,自己的重孫子不僅送了三大營的精銳,還被瓦剌部落俘虜了,那場麵,徐妙雲想都不敢想。
“唉,瞻基啊,如果你能多活十年,該有多好。”
徐妙雲歎了一口氣,眉宇間浮現一抹深深的擔憂和悲傷之色。
“這麽晚了,還不睡呢?”
耳邊忽然傳來一道親切和藹的聲音,徐妙雲順著聲音望去,隻見馬秀英不知何時來到了正統朝,正微笑著看著她呢。
“兒臣參見母後。”
徐妙雲立刻起身行禮。
“免禮。”
“謝母後。”
“別叫母後,我聽了不舒服。反正這裏也沒外人,叫娘就行,聽起來還親切點兒。”
“是,娘。”
徐妙雲乖巧地回答道。
馬秀英望著眼前的徐妙雲,頓感恍然。
她來自洪武朝,那個時候的徐妙雲,還是雙十年華,正是女子一生中最美好最燦爛的年紀。
可是眼前的徐妙雲,已經是當奶奶的人了。眼角已經有了皺紋,兩鬢也已經冒出了白發。
紅顏易老。
歲月,當真是這世間最無情的一把刀。
馬秀英伸手輕輕撫摸著徐妙雲的臉頰,柔聲道:“這些年,過得很苦吧。”
徐妙雲搖了搖頭,淡笑著說:“兒媳,不苦。”
婆媳二人相視一笑,笑容中有惆悵、有傷感、有辛酸,但更多的,還是幸福。
她們已經是母儀天下的皇後,榮華富貴、錦衣玉食、子孫滿堂,這世間一切的美好幾乎應有盡有。
誠然有些許遺憾、些許風霜,但那些都已經變得微不足道。
倘若連她們都過得不幸福,那這世間的普通女子,又該過得多麽痛苦?
“娘,你怎麽來到正統朝了?”
“年紀大了,睡不著。正好小錢也沒睡,索性就過來看看。”
馬秀英關心地問道:“正統朝的局勢如何?”
“雖然不太樂觀,但是還不至於到亡國那一步。”
徐妙雲實話實話,並沒有任何隱瞞:“瓦剌太師也先調集了二十萬大軍,預計一個月之後就會對大明發動全麵進攻。”
“宣府、大同等邊關重鎮尚有五萬邊軍。”
“京師的三大營也還有三萬可戰之兵。兒媳已經下令堅壁清野,積極防禦。”
“眼下已經是深秋,隻要拖到冬天,各地的勤王大軍就會趕到京師,到時候,草原各部不戰自退。”
瞧著徐妙雲胸有成竹,馬秀英便徹底放下心來,忍不住誇讚道:
“你的兵法倒是深得你父親的真傳。”
“母後過獎了,兒媳愧不敢當。”
馬秀英隨意瞥了一眼,恰好看到一本太宗實錄,拿起來翻了兩眼,一臉疑惑:“太宗?我記得你在聊天群裏的昵稱是……”
“成祖。”
徐妙雲笑著說道:“明成祖,朱棣。”
“我還納悶呢,以老四的性格和脾氣,斷然不會給自己一個成祖的諡號。嗬,如今看來,應該是某位後繼之君把老四的諡號改了。”
馬秀英莞爾一笑:“老四要是知道自己的諡號從太宗變為成祖,臉上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徐妙雲對此頗為讚同。
靖難,隻是一個好聽的幌子而已;朱棣能當皇帝,本質上還是造反。
這件事,一直是他的心病。
為了表示自己繼任的正統性,朱棣不僅把建文移出了族譜,甚至還把洪武朝從三十一年延續到了三十五年。
要是讓他知道後代子孫把他的諡號改成了成祖,他非得氣死不可。
“有洪武朝的實錄嗎?”
“有,兒媳派人給您拿來。”
“嗯,你忙你的。正好我也想看看,老四這個小家夥,究竟是怎麽當上皇帝的。”
徐妙雲臉色頓時一僵。
然而馬秀英卻隻是似笑非笑地瞥了她一眼,臉上看不出絲毫的憤怒或者責怪之色。
算了,就這樣吧。
反正都已經造反了,後悔也沒用了。
禦書房內再度變得安靜,徐妙雲坐在椅子上翻閱奏折,馬秀英則是躺在軟榻上看著太祖實錄。
婆媳二人互不打擾,場麵相當和諧。
翻開洪武十五年的太宗實錄,第一頁就把馬秀英嚇到了。
“洪武十五年五月己酉朔,皇嫡長孫雄英薨。上感悼輟朝,葬鍾山,侍臣皆素服,徒步送葬,追封虞王,諡曰懷。”
馬秀英瞳孔緊縮,眼底浮現出深深的震驚之色。
雄英?薨逝?
怎麽可能!
這孩子身體好好的,怎麽可能說沒就沒了?
“妙雲?”
“兒媳在。”
“關於雄英突然薨逝,這件事你知道多少?”
徐妙雲早就知道馬秀英會詢問此事,當即起身行禮,不緊不慢地說:“回稟母後,此事詳情,兒媳也不清楚,隻知道虞懷王是突染天花、不治而亡。”
天花!
聽到這兩個字,馬秀英的臉色頓時變了。
在這個時代,染上天花就等同於死亡。
隻是,雄英怎麽會突然染上天花?
而且他的身邊這麽多人,居然隻有他一個人染上天花?
馬皇後的眼睛微微眯起。
這件事,有貓膩。
十幾年的宮鬥經驗讓她敏銳地嗅到了一絲陰謀的氣息。
她的腦子裏很快浮現出幾個人名,但是卻又被她一一排除。
她平複思緒,繼續翻閱著太祖實錄。
然後,她就看到了關於自己的記錄:
“洪武十五年八月寢疾。群臣請禱祀,求良醫。後謂帝曰:“死生,命也,禱祀何益!且醫何能活人!使服藥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諸醫乎?”疾亟,帝問所欲言。曰:“願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子孫皆賢,臣民得所而已。”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慟哭,遂不複立後。”
洪武十五年八月。
馬秀英笑了笑:“原來我隻剩下不到一年的壽命了。”
徐妙雲披著大氅,聚精會神地翻閱著近年來的朝堂奏折。
越看,越覺得心驚肉跳。
正統朝的權力傾軋,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文武失衡,武將勳貴的實力大不如前,而以三楊為首的文官們權勢日盛。
三楊雖無宰相之名,可權力之大,甚至遠超當年的李善長、胡惟庸。
難怪朱祁鎮不顧一切地想要北伐。
他是在模仿太宗和宣宗。
這位年輕的皇帝太需要發動一場戰爭,獲得一場勝利,把軍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裏,進而扶植一批新的武將勳貴,用來抗衡日益做大的文官集團。
顯而易見,這是一步險棋。
朱祁鎮是在賭!
他賭自己一定會贏!
因為他是真龍天子!他有父皇留下的五十萬大軍和充盈的國庫!
但是很明顯,他賭輸了。
他輸給了自己的狂妄自大,輸給了自己的急功近利,輸給了自己的盲目愚蠢。
太宗是什麽實力?
宣宗是什麽實力?
一次權力小小的任性,就徹底葬送了大明的尊嚴。
也輸掉了大明的國運。
土木堡慘敗後,大明和草原攻守異形。
如果讓朱棣知道,自己的重孫子不僅送了三大營的精銳,還被瓦剌部落俘虜了,那場麵,徐妙雲想都不敢想。
“唉,瞻基啊,如果你能多活十年,該有多好。”
徐妙雲歎了一口氣,眉宇間浮現一抹深深的擔憂和悲傷之色。
“這麽晚了,還不睡呢?”
耳邊忽然傳來一道親切和藹的聲音,徐妙雲順著聲音望去,隻見馬秀英不知何時來到了正統朝,正微笑著看著她呢。
“兒臣參見母後。”
徐妙雲立刻起身行禮。
“免禮。”
“謝母後。”
“別叫母後,我聽了不舒服。反正這裏也沒外人,叫娘就行,聽起來還親切點兒。”
“是,娘。”
徐妙雲乖巧地回答道。
馬秀英望著眼前的徐妙雲,頓感恍然。
她來自洪武朝,那個時候的徐妙雲,還是雙十年華,正是女子一生中最美好最燦爛的年紀。
可是眼前的徐妙雲,已經是當奶奶的人了。眼角已經有了皺紋,兩鬢也已經冒出了白發。
紅顏易老。
歲月,當真是這世間最無情的一把刀。
馬秀英伸手輕輕撫摸著徐妙雲的臉頰,柔聲道:“這些年,過得很苦吧。”
徐妙雲搖了搖頭,淡笑著說:“兒媳,不苦。”
婆媳二人相視一笑,笑容中有惆悵、有傷感、有辛酸,但更多的,還是幸福。
她們已經是母儀天下的皇後,榮華富貴、錦衣玉食、子孫滿堂,這世間一切的美好幾乎應有盡有。
誠然有些許遺憾、些許風霜,但那些都已經變得微不足道。
倘若連她們都過得不幸福,那這世間的普通女子,又該過得多麽痛苦?
“娘,你怎麽來到正統朝了?”
“年紀大了,睡不著。正好小錢也沒睡,索性就過來看看。”
馬秀英關心地問道:“正統朝的局勢如何?”
“雖然不太樂觀,但是還不至於到亡國那一步。”
徐妙雲實話實話,並沒有任何隱瞞:“瓦剌太師也先調集了二十萬大軍,預計一個月之後就會對大明發動全麵進攻。”
“宣府、大同等邊關重鎮尚有五萬邊軍。”
“京師的三大營也還有三萬可戰之兵。兒媳已經下令堅壁清野,積極防禦。”
“眼下已經是深秋,隻要拖到冬天,各地的勤王大軍就會趕到京師,到時候,草原各部不戰自退。”
瞧著徐妙雲胸有成竹,馬秀英便徹底放下心來,忍不住誇讚道:
“你的兵法倒是深得你父親的真傳。”
“母後過獎了,兒媳愧不敢當。”
馬秀英隨意瞥了一眼,恰好看到一本太宗實錄,拿起來翻了兩眼,一臉疑惑:“太宗?我記得你在聊天群裏的昵稱是……”
“成祖。”
徐妙雲笑著說道:“明成祖,朱棣。”
“我還納悶呢,以老四的性格和脾氣,斷然不會給自己一個成祖的諡號。嗬,如今看來,應該是某位後繼之君把老四的諡號改了。”
馬秀英莞爾一笑:“老四要是知道自己的諡號從太宗變為成祖,臉上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徐妙雲對此頗為讚同。
靖難,隻是一個好聽的幌子而已;朱棣能當皇帝,本質上還是造反。
這件事,一直是他的心病。
為了表示自己繼任的正統性,朱棣不僅把建文移出了族譜,甚至還把洪武朝從三十一年延續到了三十五年。
要是讓他知道後代子孫把他的諡號改成了成祖,他非得氣死不可。
“有洪武朝的實錄嗎?”
“有,兒媳派人給您拿來。”
“嗯,你忙你的。正好我也想看看,老四這個小家夥,究竟是怎麽當上皇帝的。”
徐妙雲臉色頓時一僵。
然而馬秀英卻隻是似笑非笑地瞥了她一眼,臉上看不出絲毫的憤怒或者責怪之色。
算了,就這樣吧。
反正都已經造反了,後悔也沒用了。
禦書房內再度變得安靜,徐妙雲坐在椅子上翻閱奏折,馬秀英則是躺在軟榻上看著太祖實錄。
婆媳二人互不打擾,場麵相當和諧。
翻開洪武十五年的太宗實錄,第一頁就把馬秀英嚇到了。
“洪武十五年五月己酉朔,皇嫡長孫雄英薨。上感悼輟朝,葬鍾山,侍臣皆素服,徒步送葬,追封虞王,諡曰懷。”
馬秀英瞳孔緊縮,眼底浮現出深深的震驚之色。
雄英?薨逝?
怎麽可能!
這孩子身體好好的,怎麽可能說沒就沒了?
“妙雲?”
“兒媳在。”
“關於雄英突然薨逝,這件事你知道多少?”
徐妙雲早就知道馬秀英會詢問此事,當即起身行禮,不緊不慢地說:“回稟母後,此事詳情,兒媳也不清楚,隻知道虞懷王是突染天花、不治而亡。”
天花!
聽到這兩個字,馬秀英的臉色頓時變了。
在這個時代,染上天花就等同於死亡。
隻是,雄英怎麽會突然染上天花?
而且他的身邊這麽多人,居然隻有他一個人染上天花?
馬皇後的眼睛微微眯起。
這件事,有貓膩。
十幾年的宮鬥經驗讓她敏銳地嗅到了一絲陰謀的氣息。
她的腦子裏很快浮現出幾個人名,但是卻又被她一一排除。
她平複思緒,繼續翻閱著太祖實錄。
然後,她就看到了關於自己的記錄:
“洪武十五年八月寢疾。群臣請禱祀,求良醫。後謂帝曰:“死生,命也,禱祀何益!且醫何能活人!使服藥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諸醫乎?”疾亟,帝問所欲言。曰:“願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子孫皆賢,臣民得所而已。”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慟哭,遂不複立後。”
洪武十五年八月。
馬秀英笑了笑:“原來我隻剩下不到一年的壽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