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件東西都用紅布遮擋起來,看不清全貌。
“皇後娘娘,這是何物?”
群臣立刻有人發起了疑問。
鄧綏看了一眼張衡,笑道:“張愛卿,今天就麻煩您為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好好上一課吧。”
“喏!”
朝堂之上,一眾文武大臣,皆靜靜注視著張衡。
他們倒是很好奇,今天這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隻聽張衡說道:“《荀子·天論篇》有言,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
聽到張衡以荀子之言開頭,群臣眼中瞬間迸發出強烈的光芒。
自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言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學便成為了大漢朝的正統國學。
朝堂議政,都要從儒學之中引經據典。
很明顯,今天的張衡,是有備而來。
張衡將《天論篇》抑揚頓背誦一遍,便朗聲講解道:
“荀子的意思是,天地運行的規律亙古不變,不以君王的賢明昏庸為轉移。用同樣的天象去解釋治世就是所謂吉兆,解釋亂世就是所謂的凶兆!”
“社會的太平和動亂,是由天決定的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夏禹和夏桀時麵臨的日月星辰運轉並無不同。但在同樣的天象下,禹將國家大治,桀卻讓國家大亂而亡。所以太平和動亂不是天象決定的!”
“日食月食的發生,刮風下雨不合時節,怪星偶然出現,大地震撼開裂。國人驚恐的問,這是怎麽回事?答案是,沒什麽事。隻是正常但比較少見的自然現象而已。君子可以對其感到奇怪,但害怕它就不對了。”
“這些現象在任何時代都會出現。君主賢明、施以仁政時,就算這些現象同時出現,也沒有什麽危害。君主昏庸、施政暴虐時,就算這些異象無一出現,國家也依然會亂成一團。”
“舉行求雨的儀式,天便下雨,這是為什麽?答案是沒什麽。因為你不舉行求雨,天也一樣會下雨。出現日食月食就敲鑼打鼓舉行救護,不過是一種妝點朝廷的儀式,真認為是神靈在降罪便可笑了……”
洋洋灑灑說了一大篇,聽得眾人雲裏霧裏,張衡便陡然提高了音調:
“所以,與其盲目的畏懼天變,哪裏比得上去積極探索天道的規律?與其用編造各種說法去附會天變,哪裏比得上掌握自然規律的變化而利用它?與其以天變來限製嚇唬君王,哪裏比得上就事論事,以曆史和道理來堂堂正正地幫助君王成就堯舜的功業呢?!”
大殿內,立刻有人起身指責道:“張衡,你究竟想說什麽?”
張衡拱了拱手,道:“今天,我想講一講,什麽才是天行有常。”
說吧,一把掀開了其中一塊紅布。
一個巨大、精妙的木製模型,緩緩出現在眾人的眼前。
“從古至今,人們一致認為大地浮在氣中,回旋轉動;日月星辰便圍繞著大地運行。”
“這便是渾天說。”
然而,張衡的下一句,卻讓所有人變了臉色。
“然而,渾天說是錯誤的。因為日月星辰中,隻有月亮是以大地為中心旋轉的,諸天星辰和我們所處的大地,都是圍繞太陽在旋轉的!”
大殿中,公卿大臣紛紛露出驚異之色,許多人當場開口,狠狠斥責張衡:
“一派胡言!”
“離經叛道!”
“歪理,這是歪理!”
“張衡,你就不怕天譴嗎?”
“……”
眼見著場麵快要失控,鄧綏立刻怒道:“肅靜,先聽張衡講完,再反駁也不遲。”
“多謝皇後娘娘。”
張衡又抽下一塊紅布。
紅布下,是一個個以太陽為中心的同心橢圓形銅製軌道,其中以不同顏色的琉璃圓球,代表金木水火土五顆星辰。
唯一的例外乃月亮的軌道,是繞著地球轉的。
整個軌道以纖細的銅杆與一個個球體相連,組成一個簡單有序、一目了然的模型。
“這就是太陽係的模型,我們人類就生活在太陽係當中。”便聽張衡高聲宣布道:“通過這個模型,可以演示出有關日月星辰的所有天象。而當你掌握了正確的計算方法後,便可以精確預測出,所有天象發生的時間和方位了!”
然後張衡便用這個模型,演示了日食、月食、月相等天象的成因。
尤其著重演示了日食的成因!
“所以根據這個模型,可以計算出來,日食這種天象,是周期性出現的。每隔六千五百八十五又三分之一天,前一周期內的日食又會重新出現。所以隻要知道在過去某一天,曾經發生一次日食,則經過這樣一個周期,幾乎一樣的日食將再度發生;同樣,向前推一個周期,也必然會有一次日食發生過。”
“但因為每個周期有三分之一天的零頭,這將導致看到日食的地點會向西移動三分之一個大地。所以我們在大漢的疆域內,想要看到同樣的日食再次發生,就要等三個周期,也就是一萬九千七百五十六天。”
頓一頓,張衡又宣稱道:
“如果你將範圍縮小到同一個郡,則需要經過一個大周期,也就是六千四百四十四個月,大概是五百二十一年零四個月。要想百分百確保同一座城的話,就得經過兩萬兩千三百二十五個月,也就是一千八百零五年了……”
正當群臣陷入震撼之時,忽然——
“臣請效孔子誅少正卯,誅殺張衡,以正視聽,肅朝堂。”
便聽一聲殺氣騰騰的吼聲,從角落中傳來,把鄧綏和文武百官全都嚇了一跳。
循著聲音望去,隻見國子監大祭酒臉色陰沉如水,雙眸之中泛著凜冽的殺氣,冷冷地看著張衡。
“張衡,不過是個不入流的凡夫俗子,居然敢私窺天象,妄言天機!更用心險惡的是,他居然在明裏暗裏否認天意、否認神權。”
“自古以來,君權神授,皇權至上,不容有任何質疑。今日若不殺張衡,我大漢必將社稷動搖,江山不穩。”
說吧,大祭酒跪倒在殿前,以頭搶地,聲聲泣血:
“皇後娘娘,懇請立刻誅殺張衡,保我大漢的江山社稷!”
“皇後娘娘,這是何物?”
群臣立刻有人發起了疑問。
鄧綏看了一眼張衡,笑道:“張愛卿,今天就麻煩您為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好好上一課吧。”
“喏!”
朝堂之上,一眾文武大臣,皆靜靜注視著張衡。
他們倒是很好奇,今天這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隻聽張衡說道:“《荀子·天論篇》有言,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
聽到張衡以荀子之言開頭,群臣眼中瞬間迸發出強烈的光芒。
自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言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學便成為了大漢朝的正統國學。
朝堂議政,都要從儒學之中引經據典。
很明顯,今天的張衡,是有備而來。
張衡將《天論篇》抑揚頓背誦一遍,便朗聲講解道:
“荀子的意思是,天地運行的規律亙古不變,不以君王的賢明昏庸為轉移。用同樣的天象去解釋治世就是所謂吉兆,解釋亂世就是所謂的凶兆!”
“社會的太平和動亂,是由天決定的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夏禹和夏桀時麵臨的日月星辰運轉並無不同。但在同樣的天象下,禹將國家大治,桀卻讓國家大亂而亡。所以太平和動亂不是天象決定的!”
“日食月食的發生,刮風下雨不合時節,怪星偶然出現,大地震撼開裂。國人驚恐的問,這是怎麽回事?答案是,沒什麽事。隻是正常但比較少見的自然現象而已。君子可以對其感到奇怪,但害怕它就不對了。”
“這些現象在任何時代都會出現。君主賢明、施以仁政時,就算這些現象同時出現,也沒有什麽危害。君主昏庸、施政暴虐時,就算這些異象無一出現,國家也依然會亂成一團。”
“舉行求雨的儀式,天便下雨,這是為什麽?答案是沒什麽。因為你不舉行求雨,天也一樣會下雨。出現日食月食就敲鑼打鼓舉行救護,不過是一種妝點朝廷的儀式,真認為是神靈在降罪便可笑了……”
洋洋灑灑說了一大篇,聽得眾人雲裏霧裏,張衡便陡然提高了音調:
“所以,與其盲目的畏懼天變,哪裏比得上去積極探索天道的規律?與其用編造各種說法去附會天變,哪裏比得上掌握自然規律的變化而利用它?與其以天變來限製嚇唬君王,哪裏比得上就事論事,以曆史和道理來堂堂正正地幫助君王成就堯舜的功業呢?!”
大殿內,立刻有人起身指責道:“張衡,你究竟想說什麽?”
張衡拱了拱手,道:“今天,我想講一講,什麽才是天行有常。”
說吧,一把掀開了其中一塊紅布。
一個巨大、精妙的木製模型,緩緩出現在眾人的眼前。
“從古至今,人們一致認為大地浮在氣中,回旋轉動;日月星辰便圍繞著大地運行。”
“這便是渾天說。”
然而,張衡的下一句,卻讓所有人變了臉色。
“然而,渾天說是錯誤的。因為日月星辰中,隻有月亮是以大地為中心旋轉的,諸天星辰和我們所處的大地,都是圍繞太陽在旋轉的!”
大殿中,公卿大臣紛紛露出驚異之色,許多人當場開口,狠狠斥責張衡:
“一派胡言!”
“離經叛道!”
“歪理,這是歪理!”
“張衡,你就不怕天譴嗎?”
“……”
眼見著場麵快要失控,鄧綏立刻怒道:“肅靜,先聽張衡講完,再反駁也不遲。”
“多謝皇後娘娘。”
張衡又抽下一塊紅布。
紅布下,是一個個以太陽為中心的同心橢圓形銅製軌道,其中以不同顏色的琉璃圓球,代表金木水火土五顆星辰。
唯一的例外乃月亮的軌道,是繞著地球轉的。
整個軌道以纖細的銅杆與一個個球體相連,組成一個簡單有序、一目了然的模型。
“這就是太陽係的模型,我們人類就生活在太陽係當中。”便聽張衡高聲宣布道:“通過這個模型,可以演示出有關日月星辰的所有天象。而當你掌握了正確的計算方法後,便可以精確預測出,所有天象發生的時間和方位了!”
然後張衡便用這個模型,演示了日食、月食、月相等天象的成因。
尤其著重演示了日食的成因!
“所以根據這個模型,可以計算出來,日食這種天象,是周期性出現的。每隔六千五百八十五又三分之一天,前一周期內的日食又會重新出現。所以隻要知道在過去某一天,曾經發生一次日食,則經過這樣一個周期,幾乎一樣的日食將再度發生;同樣,向前推一個周期,也必然會有一次日食發生過。”
“但因為每個周期有三分之一天的零頭,這將導致看到日食的地點會向西移動三分之一個大地。所以我們在大漢的疆域內,想要看到同樣的日食再次發生,就要等三個周期,也就是一萬九千七百五十六天。”
頓一頓,張衡又宣稱道:
“如果你將範圍縮小到同一個郡,則需要經過一個大周期,也就是六千四百四十四個月,大概是五百二十一年零四個月。要想百分百確保同一座城的話,就得經過兩萬兩千三百二十五個月,也就是一千八百零五年了……”
正當群臣陷入震撼之時,忽然——
“臣請效孔子誅少正卯,誅殺張衡,以正視聽,肅朝堂。”
便聽一聲殺氣騰騰的吼聲,從角落中傳來,把鄧綏和文武百官全都嚇了一跳。
循著聲音望去,隻見國子監大祭酒臉色陰沉如水,雙眸之中泛著凜冽的殺氣,冷冷地看著張衡。
“張衡,不過是個不入流的凡夫俗子,居然敢私窺天象,妄言天機!更用心險惡的是,他居然在明裏暗裏否認天意、否認神權。”
“自古以來,君權神授,皇權至上,不容有任何質疑。今日若不殺張衡,我大漢必將社稷動搖,江山不穩。”
說吧,大祭酒跪倒在殿前,以頭搶地,聲聲泣血:
“皇後娘娘,懇請立刻誅殺張衡,保我大漢的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