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天啟皇帝死了,魏忠賢倒了。本想著當兵的能有好日子過了。”
“可你這個狗皇帝,根本不顧及實際情況。剛剛登基,就開始裁撤邊軍,精簡驛站。”
“老子兩手空空地回到了家裏,身上一分錢都沒有,隻能借錢過日子。”
“眼瞅著還不起錢,就被官府緝拿遊街。”
“……”
說到激動處,李自成後槽牙都要咬碎了。他雙拳緊握,額前青筋暴露,咆哮道:“狗皇帝,別忘了,老子造反都是你們逼的!”
“你們朱家到現在,還欠老子三十三兩七錢四分的軍餉呢!”
朱由檢震驚了。
從李自成口中說出來的事實和他在奏報上看到的,竟然完全不一樣。
“就……就為了幾十兩銀子?你就要造反?”
朱由檢本能地反駁:“你至於嘛?”
“至於嗎?嗬嗬,狗皇帝,你窮過嗎?你吃過苦嗎?你知道觀音土是什麽滋味嗎?你知道赤地千裏,易子而食是什麽樣的慘狀嗎?”
李自成怒道:“也對,你不知道。那隻不過是史書中的兩行字。”
“可你不要忘了,一個人欠三兩,一千人就是三千兩,一萬人就是三萬兩,一百萬人就是三百萬兩。”
“大明朝數千萬百姓供養你們朱家,供養天下宗室。”
“可你們卻騎在百姓的頭上,拉屎撒尿,耀武揚威。”
“狗皇帝,你不要忘了,是你們老朱家欠天下人,而不是天下人欠你們老朱家!”
聲如怒雷,回蕩在詔獄之中,久久不絕。
朱由檢癱坐在椅子上,目光呆滯,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朱元璋瞥了一眼朱由檢,又看了看李自成,冷冷地問道:“既然你說邊關將領克扣軍餉,那你為何不告官呢?”
李自成聞言,仿佛聽到了什麽天大的笑話,忍不住笑出了聲:
“告官?”
“告誰?”
“當官的要是為老百姓做主,那還是當官的嗎?”
“再說了,你們朱家老祖宗造反的時候,怎麽不告官呢?”
朱元璋心神大震。
李自成繼續說道:“你們朝廷有那麽多的紅衣大炮,始終藏著掖著。滿清韃靼叩關的時候,你們不放;沿海倭寇燒殺搶掠的時候,你們不放;紅毛鬼子強占台灣島你們不放。”
“偏偏要把炮口對準那些吃不飽飯、睡不好覺、穿不上衣的窮苦百姓。”
“狗皇帝啊狗皇帝,你摸著良心問問,你還是人嗎?”
“我呸!”
李自成還想罵幾句,然而朱元璋揮了揮手,身旁的錦衣衛立刻堵住了李自成的嘴巴。
“太祖爺,這反賊該如何處置?”
朱元璋語氣冰冷地說:“淩遲。”
……
……
山海關。
祖大壽帶著密信,快馬加鞭回到了滿清大營。他顧不得休息,徑自走進中軍營帳內,行禮叩拜後,畢恭畢敬的說道:
“皇上,這是山海關守將吳三桂的回信。”
滿頭白發的皇太極接過書信,拆開看了一眼,眉頭緊皺,若有所思地問:
“愛卿,聽說吳三桂是你的親外甥?”
祖大壽連忙道:“回稟陛下,確實如此。”
“根據密信,你那外甥將會按照計劃,裏應外合,助我們拿下山海關。你覺得可信嗎?”
“這些時日,我安插在大明內部的探子,可是帶回了很多不好的消息。”
“李自成的大軍,一夜之間就被消滅了;崇禎小兒在京師殺了一批又一批貪官;甚至還有一支數量不詳的軍隊,已經悄悄抵達了山海關。”
“你說,這會不會是明軍設下的一個圈套?”
祖大壽扯了扯嘴角,說道:
“皇上,這是我們滿清唯一的機會了,趁現在大明剛平息內患,國庫空虛,大軍疲憊,一鼓作氣攻占山海關。”
“我大清進軍中原,一統天下,在此一舉。”
“這可是千載難逢、絕無僅有的好機會啊,就算有風險,我們也必須要做嚐試。”
“萬一成功了呢?”
皇太極聞言,頓時有些意動。他敲了敲龍椅扶手,不露聲色地說道:
“此事我仔細想想,你先下去吧。”
“是,臣告退。”
祖大壽躬身行禮,轉身正好撞見範文程,點了點頭,便離開了。
……
……
又是深夜。
山海關內外皆是一片安靜。
借著淡淡的月光,依稀能夠看到十幾名守軍,無精打采地巡邏著。
事實上,自鬆錦之戰,大明朝損失慘重。十餘萬大軍戰死,總兵王廷臣等人兵敗被處死。
薊遼總督洪承疇,祖大壽,祖大樂叛變投敵。
再加上克扣糧餉、物資匱乏……
原本負責鎮守山海關的守軍,早就沒有了鬥誌。
朦朧的夜色中,一支數萬人的軍隊,悄無聲息朝著山海關靠近。
皇太極穿著盔甲,騎在高頭大馬上,看著在夜空下猶如一座空城般的山海關,內心深處激動不已。
山海關,是大明邊關的最後一道屏障。
隻要拿下山海關,我大清,就能一舉蕩平中原,統一天下。
他看著不遠處的山海關,猶如是在看一個欲拒還迎的美女,眼神火熱。
皇太極無比自信地說道:
“範愛卿,這一次我大清必定能像大元一樣,入主中原,一統天下!”
範文程點點頭,撫掌輕笑,附和道:
“皇上,明朝皇室先失民心,再失軍心,早就大勢已去。如今天命在我大清,正是改朝換代的大好時機!”
“微臣夜觀天象,如今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此戰,我大清必定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哈哈,那就借愛卿吉言了。”
“傳我令,八旗精銳準備進攻,一鼓作氣,拿下山海關。”
……
……
按照計劃,祖大壽率領著千餘名先鋒悄悄摸到了了山海關下。
按照事先約定好的暗號,又一次學起了鳥叫。
“咕咕咕!”
“咕咕咕!”
突然,一位戴著頭盔,看不清麵容的士卒探出頭來,問道:
“來者可是祖大壽?祖將軍?”
祖大壽聽出此人的聲音不是副將,也不是吳三桂,心裏頓時起疑,反問道:
“你是何人?”
說話間,祖大壽擺了擺手,示意眾人做好準備,緩緩撤退。
下一秒,冷笑聲響起:
“大明漢王朱高煦,在此等候多時了。”
“可你這個狗皇帝,根本不顧及實際情況。剛剛登基,就開始裁撤邊軍,精簡驛站。”
“老子兩手空空地回到了家裏,身上一分錢都沒有,隻能借錢過日子。”
“眼瞅著還不起錢,就被官府緝拿遊街。”
“……”
說到激動處,李自成後槽牙都要咬碎了。他雙拳緊握,額前青筋暴露,咆哮道:“狗皇帝,別忘了,老子造反都是你們逼的!”
“你們朱家到現在,還欠老子三十三兩七錢四分的軍餉呢!”
朱由檢震驚了。
從李自成口中說出來的事實和他在奏報上看到的,竟然完全不一樣。
“就……就為了幾十兩銀子?你就要造反?”
朱由檢本能地反駁:“你至於嘛?”
“至於嗎?嗬嗬,狗皇帝,你窮過嗎?你吃過苦嗎?你知道觀音土是什麽滋味嗎?你知道赤地千裏,易子而食是什麽樣的慘狀嗎?”
李自成怒道:“也對,你不知道。那隻不過是史書中的兩行字。”
“可你不要忘了,一個人欠三兩,一千人就是三千兩,一萬人就是三萬兩,一百萬人就是三百萬兩。”
“大明朝數千萬百姓供養你們朱家,供養天下宗室。”
“可你們卻騎在百姓的頭上,拉屎撒尿,耀武揚威。”
“狗皇帝,你不要忘了,是你們老朱家欠天下人,而不是天下人欠你們老朱家!”
聲如怒雷,回蕩在詔獄之中,久久不絕。
朱由檢癱坐在椅子上,目光呆滯,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朱元璋瞥了一眼朱由檢,又看了看李自成,冷冷地問道:“既然你說邊關將領克扣軍餉,那你為何不告官呢?”
李自成聞言,仿佛聽到了什麽天大的笑話,忍不住笑出了聲:
“告官?”
“告誰?”
“當官的要是為老百姓做主,那還是當官的嗎?”
“再說了,你們朱家老祖宗造反的時候,怎麽不告官呢?”
朱元璋心神大震。
李自成繼續說道:“你們朝廷有那麽多的紅衣大炮,始終藏著掖著。滿清韃靼叩關的時候,你們不放;沿海倭寇燒殺搶掠的時候,你們不放;紅毛鬼子強占台灣島你們不放。”
“偏偏要把炮口對準那些吃不飽飯、睡不好覺、穿不上衣的窮苦百姓。”
“狗皇帝啊狗皇帝,你摸著良心問問,你還是人嗎?”
“我呸!”
李自成還想罵幾句,然而朱元璋揮了揮手,身旁的錦衣衛立刻堵住了李自成的嘴巴。
“太祖爺,這反賊該如何處置?”
朱元璋語氣冰冷地說:“淩遲。”
……
……
山海關。
祖大壽帶著密信,快馬加鞭回到了滿清大營。他顧不得休息,徑自走進中軍營帳內,行禮叩拜後,畢恭畢敬的說道:
“皇上,這是山海關守將吳三桂的回信。”
滿頭白發的皇太極接過書信,拆開看了一眼,眉頭緊皺,若有所思地問:
“愛卿,聽說吳三桂是你的親外甥?”
祖大壽連忙道:“回稟陛下,確實如此。”
“根據密信,你那外甥將會按照計劃,裏應外合,助我們拿下山海關。你覺得可信嗎?”
“這些時日,我安插在大明內部的探子,可是帶回了很多不好的消息。”
“李自成的大軍,一夜之間就被消滅了;崇禎小兒在京師殺了一批又一批貪官;甚至還有一支數量不詳的軍隊,已經悄悄抵達了山海關。”
“你說,這會不會是明軍設下的一個圈套?”
祖大壽扯了扯嘴角,說道:
“皇上,這是我們滿清唯一的機會了,趁現在大明剛平息內患,國庫空虛,大軍疲憊,一鼓作氣攻占山海關。”
“我大清進軍中原,一統天下,在此一舉。”
“這可是千載難逢、絕無僅有的好機會啊,就算有風險,我們也必須要做嚐試。”
“萬一成功了呢?”
皇太極聞言,頓時有些意動。他敲了敲龍椅扶手,不露聲色地說道:
“此事我仔細想想,你先下去吧。”
“是,臣告退。”
祖大壽躬身行禮,轉身正好撞見範文程,點了點頭,便離開了。
……
……
又是深夜。
山海關內外皆是一片安靜。
借著淡淡的月光,依稀能夠看到十幾名守軍,無精打采地巡邏著。
事實上,自鬆錦之戰,大明朝損失慘重。十餘萬大軍戰死,總兵王廷臣等人兵敗被處死。
薊遼總督洪承疇,祖大壽,祖大樂叛變投敵。
再加上克扣糧餉、物資匱乏……
原本負責鎮守山海關的守軍,早就沒有了鬥誌。
朦朧的夜色中,一支數萬人的軍隊,悄無聲息朝著山海關靠近。
皇太極穿著盔甲,騎在高頭大馬上,看著在夜空下猶如一座空城般的山海關,內心深處激動不已。
山海關,是大明邊關的最後一道屏障。
隻要拿下山海關,我大清,就能一舉蕩平中原,統一天下。
他看著不遠處的山海關,猶如是在看一個欲拒還迎的美女,眼神火熱。
皇太極無比自信地說道:
“範愛卿,這一次我大清必定能像大元一樣,入主中原,一統天下!”
範文程點點頭,撫掌輕笑,附和道:
“皇上,明朝皇室先失民心,再失軍心,早就大勢已去。如今天命在我大清,正是改朝換代的大好時機!”
“微臣夜觀天象,如今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此戰,我大清必定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哈哈,那就借愛卿吉言了。”
“傳我令,八旗精銳準備進攻,一鼓作氣,拿下山海關。”
……
……
按照計劃,祖大壽率領著千餘名先鋒悄悄摸到了了山海關下。
按照事先約定好的暗號,又一次學起了鳥叫。
“咕咕咕!”
“咕咕咕!”
突然,一位戴著頭盔,看不清麵容的士卒探出頭來,問道:
“來者可是祖大壽?祖將軍?”
祖大壽聽出此人的聲音不是副將,也不是吳三桂,心裏頓時起疑,反問道:
“你是何人?”
說話間,祖大壽擺了擺手,示意眾人做好準備,緩緩撤退。
下一秒,冷笑聲響起:
“大明漢王朱高煦,在此等候多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