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業戰死,宋軍慘敗,如今的趙光義已然成為了驚弓之鳥。


    “不能開!”


    “這些人中一定有遼軍的俘虜!”


    “絕對不能放他們進來。”


    趙光義麵目猙獰地喊道。


    “可是……”


    潘美欲言又止。


    如今宋軍損失慘重,迫切需要補充兵員。


    如果全部招新兵,那還得經過漫長的訓練,才能夠上戰場。


    但是,如果有了這批老兵,就可以作為骨架,很快訓練出戰鬥力。


    可問題在於,誰又能保證這些老兵之中,沒有遼軍安插的間諜呢?


    潘美不敢保證。


    趙光義同樣也不敢保證。


    然而,誰都沒想到,雁門關的守將匆匆忙忙地闖了進來,大聲道:“陛下,大事不好了。”


    “關外的士兵發生了嘩變!”


    ……


    ……


    “開門,放我們進去!”


    “我們要吃飯!”


    “快開門!”


    “……”


    數萬宋軍對著雁門關大聲叫嚷。


    他們實在是太餓了。


    遼人雖然放了他們離開,卻不提供糧食。數萬人忍饑挨餓,風餐露宿地走到雁門關下,沒想到卻連門都進不去。


    遠處的密林中,耶律沙看著眼前的這一幕,緩緩露出一抹冷笑。


    “學古,你覺得趙光義會不會放這些宋人入關?”


    耶律學古想了想,搖頭:“趙光義那個狗皇帝,色厲而膽薄,多疑而少斷,根本就不可能接納這群宋兵。”


    “嘖嘖,泱泱中原,八千裏山河,竟然能讓這個鼠輩當了皇帝。”


    耶律沙感歎道:“看來,漢人王朝的氣數已盡。”


    “不錯,這一戰之後,普天之下,再無人能阻擋我大遼。”


    二人雄心勃勃,充滿了壯誌。


    也就在這時,雁門關內旌旗晃動,數千名弓兵登上雁門關,隨著一聲令下,無數冰冷的箭矢猶如疾風驟雨一般,射向下方那群饑寒交迫的士兵。


    沒人能保證這群士兵裏沒有遼軍的俘虜;


    雁門關一時半會兒也拿不出那麽多的糧食;


    誰也說不準一群餓急眼的潰兵能幹出什麽事;


    所以——


    屠殺,就是解決問題最快的方式。


    “哈哈哈哈。”


    看著宋人無情地屠戮著宋人,耶律沙忍不住大笑出聲。


    耶律學古也搖了搖頭,感歎道:“咱們這位皇後娘娘,真是好狠的心機啊。”


    此事一出,算是把趙光義徹底釘在了恥辱柱上,以後宋朝的武將,怕是再也不敢為了趙光義去拚命。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武將沒了膽魄,那就是發麵饅頭,任人拿捏。


    ……


    ……


    大漢,漢惠帝元年,長安。


    任務完成之後,樊噲來到了未央宮。


    “太後,這次一共繳獲戰馬七千匹,全套的騎兵裝備一萬三千套,另外蕭綽還額外贈送了兩百門火炮,四千發炮彈。”


    樊噲摩拳擦掌,笑嘻嘻地說:“有了這批裝備,等到來年開春,咱們可以好好教訓教訓那幫匈奴人了。”


    “嗯。”


    呂雉聞言,隻是輕輕點點頭。


    “娘娘,你好像不怎麽開心啊。”


    樊噲疑惑地問。


    呂雉歎了一口氣,道:“樊噲,你說哀家做錯了嗎?”


    樊噲:“???”


    呂雉緩緩道:“哀家這個大漢的太後,卻主動派兵攻打宋人,聽起來是不是有些太荒謬了。”


    樊噲先是一愣,隨即大手一揮:“我的大嫂啊,那你可就真想多了。”


    “史書咱們又不是沒看過。”


    “瞧瞧後世史書,有幾個說你好話的?”


    樊噲大馬金刀地坐下,笑道:“別的不說,如果那個趙光義、趙構、趙桓幾個人現在跪在你麵前,喊你一聲祖宗,你是認呢?還是不認呢?”


    “……”


    呂雉認真地想了想,然後頓感惡寒,下意識地撇過頭。


    “別,哀家丟不起這個人。”


    ……


    ……


    北宋,靖康三年,汴梁。


    如果說漫長的冬日給北方的宋人帶來的隻是肉體上的寒冷;那麽康王趙構與完顏兀術暗中結盟,準備南北夾擊汴梁的消息,則是讓北方宋的人感受到了絕望。


    前所未有的絕望!


    “太後娘娘,探子來報,康王正在大名府招兵買馬,並且封鎖了長江,片板不得下水。”


    “金人也在調兵遣將,預計開春之後,就會發動進攻。”


    “汴梁城內的糧食還能維持三個月,隻是物資嚴重匱乏。”


    “根據消息,西夏人也在蠢蠢欲動,打算趁火打劫。”


    “……”


    禦書房內,文武官員的目光齊齊落在了朱璉的身上。


    眼下,大宋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沒有任何退路可言。


    朱璉揉了揉眉心,麵容平靜。


    這半年來的國破家亡、生離死別已經讓她的心變得比鐵石還要堅硬。


    尤其是在眼下這種關鍵時刻,她更不能露出一絲的怯懦。


    “金人要滅我大宋,康王要造反,現在就連西夏也來湊熱鬧。”


    “沒什麽好說的,一個字,打!”


    朱璉語氣異常堅決。她目光威嚴地掃過眾人,緩緩道:


    “靖康二年,我們試過和談,下場是什麽,相信各位的心裏都有數。”


    “皇帝被俘虜,女人被淩辱,百姓被屠戮。”


    “百年來積攢的財富,被洗劫一空。”


    “可即便如此,那幫狼子野心的金人們,依舊不滿足。他們不僅想要滅掉我們大宋,還想要殺光我們漢人。”


    “這一戰,我們比無可避。隻有打贏了,我們才能活下去。”


    說著,朱璉越來越激動。她長身而起,對著所有官員,深深地鞠了一躬:


    “朱璉在此,懇求諸位,護我大宋河山!”


    見狀,趙鼎、嶽飛、張叔夜、陳規等人連忙起身,齊聲道:


    “臣等願為大宋江山,肝腦塗地。”


    ……


    ……


    朝堂意見達成統一之後,朱璉立刻頒布了詔書。


    一方麵強烈譴責康王趙構背祖忘宗的無恥行徑;另一方麵表達了堅決抗金,誓與汴梁共存亡的決心。


    詔書頒布之後,得到了南北方宋人的積極響應。許多民間義士紛紛選擇偷渡,不遠千裏來到了汴梁。


    一時間,宋人保家衛國的熱情空前高漲。


    而朱璉也深知,隻靠熱情,是擋不住金人的鐵騎的。於是安排好朝中的事務之後,朱璉立刻去見了武則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皇後聊天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間繡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間繡虎並收藏諸天皇後聊天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