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蕩平海內再造盛世的帝王14
妖妃易孕體質,絕嗣男主狠狠寵 作者:漫三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晏能夠看出桑姬的認真,這怕是她對自己說過最認真、最發自肺腑的話了。
這是不同的,或許是這個和群臣僵持的時間太過特殊,或許是……說話的人太過特殊。
她不是李晏的臣子,她是孤的……李晏第一次考慮立後。
娶妻當取賢,桑姬明白他並且支持他,她應該和孤並肩而立,一同站在宣室殿看這萬裏河山。
當順德送桑姬離開,皇帝對著這位貼身服侍他十多年的大太監說出自己的想法時,順德差點沒當場驚呼出聲。
順德承認桑姬是有點能力,但是陛下你能不能稍微冷靜一點啊?
順德恨不得親自上手將皇帝腦子裏麵的水倒個幹淨,那是皇後啊,一國之母的位置!
是君不是臣!是要百官跪拜的!
不是後宮的嬪妾!不能夠被皇帝隨意廢立!
陛下現在衝動立下了皇後,以後皇帝想廢後就難了!
皇後沒有大過,皇帝強行廢皇後,會遭到百官阻攔,就算是成功了,史書中也會記上一筆昏庸,貪戀美色,寵妾滅妻!
李晏顯然誤會了順德的沉默,他像是突然明白了什麽,道:“你也覺得現在下旨太草率了?”
順德:“奴才認為是的,陛下,皇後之位事關重大。”
李晏擊掌,道:“沒錯,所以孤應該要等北地大捷後,昭告天地宗廟,再宣布立後,這樣才顯得莊重。”
毫無疑問,皇帝顧慮的和順德所想的截然相反。
順德臉色變化,幾次張口卻說不出話來,最後幹巴巴地道:“陛下聖明。”
李晏興致勃勃地在殿內走來走去,“今日的話你們不準說出去,孤要給她一個驚喜。”
“奴才遵旨。”
順德絞盡腦汁想到了另一個問題,當年陛下拒絕皇太後封貴妃為皇後的提議,給出的理由是後宮以子嗣為重。
等貴妃誕下子嗣也不遲。
當時惠通大師的批命已經小範圍流傳開了,半真半假,皇太後不願意相信這個消息,卻也真怕是真的。
所以當皇帝提出這個理由的時候,皇太後沒有再堅持下去。
如果皇兒子嗣艱難,那麽讓孩子的生母為皇後,給他一個嫡出的身份也不錯。
順德說出了當年的事,想迂回著勸皇帝再考慮一下冊立桑姬為後的事情。
順德對桑姬沒有不滿,但是皇帝下得決定太快了,而且桑姬看著就不是一個賢良淑德、恪守女誡的女子。
皇帝絲毫沒有被打動,他那時扯出來的理由隻是為了敷衍母後,他的妻子當然要是他喜歡的!
或者說,皇帝一定會讓他喜歡的人成為皇後。
*
順德送桑姬出門的一幕被朝臣們看在眼中,眾人各懷心思。
本朝宦官可以擔任朝堂中的官職,因為仁宗朝的舊事,之後幾代君王都限製了宦官的權力,但順德深得皇帝的信任,皇帝命令他掌管宮中禁軍。
他平日對著宰相都隻是麵上客氣,沒想到對著這位新出爐的貴姬娘娘竟然如此尊敬。
這就是後宮中沒有人的壞處了。
朝臣們根本不知曉桑姬是從哪裏冒出來的,而且出於規矩,他們不能仰頭直視皇帝的妃子,跪著的他們隻能看見如霧一般輕盈、行走間緩緩擺動的湘妃色裙擺。
更深露重,宣室殿內外都掛起了燈。
順德走出來,道:“陛下請宰相入內。”
殿內已經打掃幹淨,換了一批新的擺件,恍惚陛下從來沒有發怒過。
皇帝坐在長桌後,正在看北邊送來的最新戰報。
“宰相都說白虹貫日是凶兆,孤卻有不同的看法。”
順德適時上前,給宰輔們各遞上了一張紙,其上赫然就是桑姬給皇帝的東西。
桑姬寫的原件自然是被皇帝收著,他的妻子(雖然現在還不是)的筆墨怎麽能落到外人的手裏!
宰相們手中拿的是皇帝下午命人抄寫的副本。
次相率先發難:“陛下,有過記載……”
之後便是旁征博引各種典籍中關於白虹貫日的記載。
可這些典籍都是根據史官記錄進行重新編纂的史書,自然不會記錄一次普通的天象,就算記錄了,短短幾個字也不會有人關注它。
皇帝道:“這是前朝起居注中記載的事情,記載的是每一年每一日的事情,宰相不信,可以去文淵閣查閱。”
次相:“陛下!您要罔顧聖賢的話語,歪曲天象代表的意思嗎?”
皇帝合上奏折,淡淡地道:“是誰在歪曲事實?次相心中自有定論。”
皇帝並沒有因為次相的冒犯感到不悅,這不僅僅是因為他想到要娶桑姬為妻的喜悅,更因為皇帝已經做出了決定。
為了顧全大局,他願意對宰相們做出退讓,隻是不知道朝臣們能不能承擔後果了?
“首相以為呢?”
帝王神情漠然地坐在光與影的交界之處,燈下的他似乎還帶著幾分溫情。
羅直不安地抿了抿唇,他有些猜不透皇帝的心思了。
下午皇帝的暴怒在羅直的意料之內,可現在的皇帝太平靜了。
羅直謹慎地表達了意見,說這件事需要查證,既沒有說白虹貫日一定是凶兆,也沒有說白虹貫日是吉兆。
皇帝道:“首相是不相信紙上的內容?”
白紙黑字寫得清楚,皇帝敢讓他們去文淵閣查,就有把握證明這是真的,而不是皇帝胡謅的。
羅直不發表意見,就是在偏向次相。
殿內的氣氛再次僵硬了起來。
皇帝笑著道:“孤還年輕,確實有些地方考慮得不周到,孤記得宰相的話,但是事關重大,孤要考慮一陣,先讓大臣們都回府吧,明日我們再商討。”
羅直和次相對視一眼,不明白皇帝葫蘆裏麵賣的什麽藥。
他們不想對皇帝步步緊逼,而且他們跪了很長時間,確實需要休息,也需要回去召集幕僚商量一下。
等人都走了,皇帝又拿起戰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北邊的戰事雖然在膠著,但是我方占據上風,再過幾日,就能分出勝負了。
攻破北戎的最後一座要塞,之後的地勢一馬平川,大軍北上,覆滅北戎!
順德看出皇帝的心情不錯,大著膽子問了一句,“陛下,宰相們會退步嗎?”
皇帝笑著道:“估摸不會吧,但孤還年輕,不是嗎?”
順德不解其意。
這是不同的,或許是這個和群臣僵持的時間太過特殊,或許是……說話的人太過特殊。
她不是李晏的臣子,她是孤的……李晏第一次考慮立後。
娶妻當取賢,桑姬明白他並且支持他,她應該和孤並肩而立,一同站在宣室殿看這萬裏河山。
當順德送桑姬離開,皇帝對著這位貼身服侍他十多年的大太監說出自己的想法時,順德差點沒當場驚呼出聲。
順德承認桑姬是有點能力,但是陛下你能不能稍微冷靜一點啊?
順德恨不得親自上手將皇帝腦子裏麵的水倒個幹淨,那是皇後啊,一國之母的位置!
是君不是臣!是要百官跪拜的!
不是後宮的嬪妾!不能夠被皇帝隨意廢立!
陛下現在衝動立下了皇後,以後皇帝想廢後就難了!
皇後沒有大過,皇帝強行廢皇後,會遭到百官阻攔,就算是成功了,史書中也會記上一筆昏庸,貪戀美色,寵妾滅妻!
李晏顯然誤會了順德的沉默,他像是突然明白了什麽,道:“你也覺得現在下旨太草率了?”
順德:“奴才認為是的,陛下,皇後之位事關重大。”
李晏擊掌,道:“沒錯,所以孤應該要等北地大捷後,昭告天地宗廟,再宣布立後,這樣才顯得莊重。”
毫無疑問,皇帝顧慮的和順德所想的截然相反。
順德臉色變化,幾次張口卻說不出話來,最後幹巴巴地道:“陛下聖明。”
李晏興致勃勃地在殿內走來走去,“今日的話你們不準說出去,孤要給她一個驚喜。”
“奴才遵旨。”
順德絞盡腦汁想到了另一個問題,當年陛下拒絕皇太後封貴妃為皇後的提議,給出的理由是後宮以子嗣為重。
等貴妃誕下子嗣也不遲。
當時惠通大師的批命已經小範圍流傳開了,半真半假,皇太後不願意相信這個消息,卻也真怕是真的。
所以當皇帝提出這個理由的時候,皇太後沒有再堅持下去。
如果皇兒子嗣艱難,那麽讓孩子的生母為皇後,給他一個嫡出的身份也不錯。
順德說出了當年的事,想迂回著勸皇帝再考慮一下冊立桑姬為後的事情。
順德對桑姬沒有不滿,但是皇帝下得決定太快了,而且桑姬看著就不是一個賢良淑德、恪守女誡的女子。
皇帝絲毫沒有被打動,他那時扯出來的理由隻是為了敷衍母後,他的妻子當然要是他喜歡的!
或者說,皇帝一定會讓他喜歡的人成為皇後。
*
順德送桑姬出門的一幕被朝臣們看在眼中,眾人各懷心思。
本朝宦官可以擔任朝堂中的官職,因為仁宗朝的舊事,之後幾代君王都限製了宦官的權力,但順德深得皇帝的信任,皇帝命令他掌管宮中禁軍。
他平日對著宰相都隻是麵上客氣,沒想到對著這位新出爐的貴姬娘娘竟然如此尊敬。
這就是後宮中沒有人的壞處了。
朝臣們根本不知曉桑姬是從哪裏冒出來的,而且出於規矩,他們不能仰頭直視皇帝的妃子,跪著的他們隻能看見如霧一般輕盈、行走間緩緩擺動的湘妃色裙擺。
更深露重,宣室殿內外都掛起了燈。
順德走出來,道:“陛下請宰相入內。”
殿內已經打掃幹淨,換了一批新的擺件,恍惚陛下從來沒有發怒過。
皇帝坐在長桌後,正在看北邊送來的最新戰報。
“宰相都說白虹貫日是凶兆,孤卻有不同的看法。”
順德適時上前,給宰輔們各遞上了一張紙,其上赫然就是桑姬給皇帝的東西。
桑姬寫的原件自然是被皇帝收著,他的妻子(雖然現在還不是)的筆墨怎麽能落到外人的手裏!
宰相們手中拿的是皇帝下午命人抄寫的副本。
次相率先發難:“陛下,有過記載……”
之後便是旁征博引各種典籍中關於白虹貫日的記載。
可這些典籍都是根據史官記錄進行重新編纂的史書,自然不會記錄一次普通的天象,就算記錄了,短短幾個字也不會有人關注它。
皇帝道:“這是前朝起居注中記載的事情,記載的是每一年每一日的事情,宰相不信,可以去文淵閣查閱。”
次相:“陛下!您要罔顧聖賢的話語,歪曲天象代表的意思嗎?”
皇帝合上奏折,淡淡地道:“是誰在歪曲事實?次相心中自有定論。”
皇帝並沒有因為次相的冒犯感到不悅,這不僅僅是因為他想到要娶桑姬為妻的喜悅,更因為皇帝已經做出了決定。
為了顧全大局,他願意對宰相們做出退讓,隻是不知道朝臣們能不能承擔後果了?
“首相以為呢?”
帝王神情漠然地坐在光與影的交界之處,燈下的他似乎還帶著幾分溫情。
羅直不安地抿了抿唇,他有些猜不透皇帝的心思了。
下午皇帝的暴怒在羅直的意料之內,可現在的皇帝太平靜了。
羅直謹慎地表達了意見,說這件事需要查證,既沒有說白虹貫日一定是凶兆,也沒有說白虹貫日是吉兆。
皇帝道:“首相是不相信紙上的內容?”
白紙黑字寫得清楚,皇帝敢讓他們去文淵閣查,就有把握證明這是真的,而不是皇帝胡謅的。
羅直不發表意見,就是在偏向次相。
殿內的氣氛再次僵硬了起來。
皇帝笑著道:“孤還年輕,確實有些地方考慮得不周到,孤記得宰相的話,但是事關重大,孤要考慮一陣,先讓大臣們都回府吧,明日我們再商討。”
羅直和次相對視一眼,不明白皇帝葫蘆裏麵賣的什麽藥。
他們不想對皇帝步步緊逼,而且他們跪了很長時間,確實需要休息,也需要回去召集幕僚商量一下。
等人都走了,皇帝又拿起戰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北邊的戰事雖然在膠著,但是我方占據上風,再過幾日,就能分出勝負了。
攻破北戎的最後一座要塞,之後的地勢一馬平川,大軍北上,覆滅北戎!
順德看出皇帝的心情不錯,大著膽子問了一句,“陛下,宰相們會退步嗎?”
皇帝笑著道:“估摸不會吧,但孤還年輕,不是嗎?”
順德不解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