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裏囂微微一哂,不客氣道:“看你自己的姑娘去。”
蘇青冉一噎。
他方才本是打趣,誰料百裏囂半點不給麵子,不告訴他實情也就算了,還反過來拿話堵他。
他自認臉皮不夠厚,握著拳頭湊到嘴邊,掩飾地咳了咳:“你要放棄和大衍結盟的計劃?”
百裏囂看他:“舍不得?”
“大衍的局勢變成這樣,沒什麽好留戀的。”蘇青冉笑著搖搖頭,“不過為了搭上石守淵這條線,咱們費了不少功夫,眼下說走就走,有點可惜就是了。”
“你已給他傳了口信?”百裏囂問。
“還沒有,”蘇青冉道,“我怕節外生枝,打算今晚咱們商議過後,明日離開之前再給他傳信。”
百裏囂嗯了聲。
這時,葉靈芝開門出來,見兩人都在門外,怔了下:“我說怎麽聽到頭兒的聲音。”
蘇青冉看看她,奇道:“你半夜還要出去?”
葉靈芝一頭霧水:“我不出去。”
“可是,你怎麽換了身衣裳?”蘇青冉問。
葉靈芝低頭看看自己:“不是你說我身上有酒氣嗎?”
說著,她抬手拂了拂鬢角。
她回來時穿的是男式的圓領袍,這會兒進屋沒多久,就換了身海棠紅的裙裝,束了個女子的發髻,發上還簪了一朵小巧的珠花。
蘇青冉望著她不大自在的神情,忽然像是明白了什麽,目光閃了閃,不再多話。
百裏囂看看這兩人,鼻間微微冷哼:“走了,議事去。”
梧桐苑裏,桌上的芝麻糖酥還剩了大半。
阿韭進屋收拾桌子:“姑娘不是最愛吃這家的糖酥了嗎?怎麽剩了這麽多?放到明日可就不好吃了。”
“沒事,把它們包起來吧,”雁安寧道,“明日再配茶吃。”
她看了阿韭一眼,又道:“記得別再拿錯了。”
阿韭不好意思地吐吐舌頭:“那壺烏梅水……姑娘沒酸到牙吧?”
雁安寧捂捂腮幫子:“你以為呢?”
她險些就在百裏囂麵前出了個大糗,回想起來,又是好氣又是好笑。
阿韭低頭,老老實實認錯:“我錯了。”
“把東西收拾完就去拿些藥來,”雁安寧動動胳膊,“傷口有點疼。”
昨日受的傷沒那麽快痊愈,百裏囂在時,她不便吱聲,此刻人走了,她終於不用再繃著。
“哎。”阿韭應了聲。
雁安寧來到床邊坐下,正想換上寢衣,忽然一怔。
枕邊端端正正放著兩隻瓷瓶。
她拿起瓷瓶,隻見一隻瓶身上寫著“治撞傷”,另一隻寫著“治刀傷”。
幾個字寫得不算多好,但鐵劃銀鉤,筆力透紙。
雁安寧拔開瓶塞,朝裏麵看了看,又仔細聞了聞。
其中一瓶與以前百裏囂送過的那瓶一樣,都有西南白羌草的味道,另一瓶則是粉末,看上去像是昨晚百裏囂在地宮給她用的那種。
雁安寧將兩瓶藥拿在手裏,內心五味雜陳。
百裏囂走時並未特意提起他送了藥,但除了他,她想不出還有誰會送她這個。
他今晚來去匆匆,隻待了不到半個時辰就走了。
他沒說什麽時候再來,雁安寧也沒問。
也許下次再見,就是在宮外了。
雁安寧收起紛亂的念頭,對阿韭道:“明日將自己的東西全部歸置歸置,隻把必要的貼身之物挑出來,其他全部留下。”
阿韭點點頭,遺憾道:“可惜了那些賞賜。”
雁安寧已對她說了出宮的計劃,她們要假裝被人擄走,那麽任何多餘的東西都不能帶。
雁安寧聽著小丫頭的嘀咕,輕笑了笑,抬起枕頭,看著底下的狼牙,想了想,把它拿起來纏在了手腕上。
第二日,風和日麗。
然而京城百姓的心情卻不那麽晴朗。
仿佛一夜之間,所有人都聽說了青、雲兩州之事,不隻如此,那封聲討石守淵的檄文也在街頭巷尾傳了個遍。
“真的假的?”一名茶客朝天上指了指,“咱們宰相是奸臣?”
“不知道。”另一人撫了撫長須,沉重地搖了搖頭,“忠也好,奸也好,我隻想知道,萬一打起來,咱們怎麽辦?”
有人半信半疑:“青州和雲州真要起兵?他們膽子也太大了。”
“檄文上說得明明白白,除非石守淵不當這個宰相,否則他們就要進京勤王。”
“石守淵不當,換誰來當?”
“誰知道呢,朝廷的事輪不到咱們操心,咱們還是想想,打起來怎麽辦吧。”
且不論百姓們人心惶惶,在京城的另一頭,一群綠衣緋衣的大臣站在小巷子裏,活像脫了水的白菜,個個愁眉不振。
“咱們在這兒行嗎?”一名官員道,“會不會反而弄巧成拙?”
他的同僚雙手揣在袖中,看看天上的太陽,歎口氣:“宰相大人有命,焉敢不從。”
“可他進去都大半個時辰了,”先前那官員道,“依我看,他未必勸得動江大人。”
“不然咱們怎麽會在這兒?”同僚低聲道,“這裏一大半都是建平九年的進士,算起來都該稱江大人一聲老師,宰相把咱們叫到江大人府外,就是為了給他施壓,讓他答應回朝。”
“青、雲兩州的消息都傳開了吧,江大人不會不知道,這節骨眼兒上,誰肯出麵頂這個鍋。”
“那可不一定,人家宮裏有個外孫女,外頭還有支雁家軍,如果重回宰相之位,說不準有個盼頭呢。”
“可陛下都那樣了,他外孫女還能當皇後不成?”
“這就不是你我能操心的了,咳,別說了,有人來了。”
一名官員領著挑夫來到巷口,看著這十幾位大臣,朝他們點頭打了個招呼:“諸位辛苦,我奉宰相之命,給各位送了些飯菜過來。”
眼看已近午時,大臣們在巷子裏站了好半天,個個饑腸轆轆,聽說宰相派人來送飯,頓時漾起真心的笑容。
“有勞有勞。”
一連串道謝聲後,大臣們都分到了自己的食盒。
“喲,有魚有肉,還挺豐盛。”
“這是自然,不能讓大夥兒在這辛苦白等。”
官員們說著,有人探頭往江宅大門望了眼,好奇道:“不知宰相大人在裏麵,江大人可肯留飯。”
蘇青冉一噎。
他方才本是打趣,誰料百裏囂半點不給麵子,不告訴他實情也就算了,還反過來拿話堵他。
他自認臉皮不夠厚,握著拳頭湊到嘴邊,掩飾地咳了咳:“你要放棄和大衍結盟的計劃?”
百裏囂看他:“舍不得?”
“大衍的局勢變成這樣,沒什麽好留戀的。”蘇青冉笑著搖搖頭,“不過為了搭上石守淵這條線,咱們費了不少功夫,眼下說走就走,有點可惜就是了。”
“你已給他傳了口信?”百裏囂問。
“還沒有,”蘇青冉道,“我怕節外生枝,打算今晚咱們商議過後,明日離開之前再給他傳信。”
百裏囂嗯了聲。
這時,葉靈芝開門出來,見兩人都在門外,怔了下:“我說怎麽聽到頭兒的聲音。”
蘇青冉看看她,奇道:“你半夜還要出去?”
葉靈芝一頭霧水:“我不出去。”
“可是,你怎麽換了身衣裳?”蘇青冉問。
葉靈芝低頭看看自己:“不是你說我身上有酒氣嗎?”
說著,她抬手拂了拂鬢角。
她回來時穿的是男式的圓領袍,這會兒進屋沒多久,就換了身海棠紅的裙裝,束了個女子的發髻,發上還簪了一朵小巧的珠花。
蘇青冉望著她不大自在的神情,忽然像是明白了什麽,目光閃了閃,不再多話。
百裏囂看看這兩人,鼻間微微冷哼:“走了,議事去。”
梧桐苑裏,桌上的芝麻糖酥還剩了大半。
阿韭進屋收拾桌子:“姑娘不是最愛吃這家的糖酥了嗎?怎麽剩了這麽多?放到明日可就不好吃了。”
“沒事,把它們包起來吧,”雁安寧道,“明日再配茶吃。”
她看了阿韭一眼,又道:“記得別再拿錯了。”
阿韭不好意思地吐吐舌頭:“那壺烏梅水……姑娘沒酸到牙吧?”
雁安寧捂捂腮幫子:“你以為呢?”
她險些就在百裏囂麵前出了個大糗,回想起來,又是好氣又是好笑。
阿韭低頭,老老實實認錯:“我錯了。”
“把東西收拾完就去拿些藥來,”雁安寧動動胳膊,“傷口有點疼。”
昨日受的傷沒那麽快痊愈,百裏囂在時,她不便吱聲,此刻人走了,她終於不用再繃著。
“哎。”阿韭應了聲。
雁安寧來到床邊坐下,正想換上寢衣,忽然一怔。
枕邊端端正正放著兩隻瓷瓶。
她拿起瓷瓶,隻見一隻瓶身上寫著“治撞傷”,另一隻寫著“治刀傷”。
幾個字寫得不算多好,但鐵劃銀鉤,筆力透紙。
雁安寧拔開瓶塞,朝裏麵看了看,又仔細聞了聞。
其中一瓶與以前百裏囂送過的那瓶一樣,都有西南白羌草的味道,另一瓶則是粉末,看上去像是昨晚百裏囂在地宮給她用的那種。
雁安寧將兩瓶藥拿在手裏,內心五味雜陳。
百裏囂走時並未特意提起他送了藥,但除了他,她想不出還有誰會送她這個。
他今晚來去匆匆,隻待了不到半個時辰就走了。
他沒說什麽時候再來,雁安寧也沒問。
也許下次再見,就是在宮外了。
雁安寧收起紛亂的念頭,對阿韭道:“明日將自己的東西全部歸置歸置,隻把必要的貼身之物挑出來,其他全部留下。”
阿韭點點頭,遺憾道:“可惜了那些賞賜。”
雁安寧已對她說了出宮的計劃,她們要假裝被人擄走,那麽任何多餘的東西都不能帶。
雁安寧聽著小丫頭的嘀咕,輕笑了笑,抬起枕頭,看著底下的狼牙,想了想,把它拿起來纏在了手腕上。
第二日,風和日麗。
然而京城百姓的心情卻不那麽晴朗。
仿佛一夜之間,所有人都聽說了青、雲兩州之事,不隻如此,那封聲討石守淵的檄文也在街頭巷尾傳了個遍。
“真的假的?”一名茶客朝天上指了指,“咱們宰相是奸臣?”
“不知道。”另一人撫了撫長須,沉重地搖了搖頭,“忠也好,奸也好,我隻想知道,萬一打起來,咱們怎麽辦?”
有人半信半疑:“青州和雲州真要起兵?他們膽子也太大了。”
“檄文上說得明明白白,除非石守淵不當這個宰相,否則他們就要進京勤王。”
“石守淵不當,換誰來當?”
“誰知道呢,朝廷的事輪不到咱們操心,咱們還是想想,打起來怎麽辦吧。”
且不論百姓們人心惶惶,在京城的另一頭,一群綠衣緋衣的大臣站在小巷子裏,活像脫了水的白菜,個個愁眉不振。
“咱們在這兒行嗎?”一名官員道,“會不會反而弄巧成拙?”
他的同僚雙手揣在袖中,看看天上的太陽,歎口氣:“宰相大人有命,焉敢不從。”
“可他進去都大半個時辰了,”先前那官員道,“依我看,他未必勸得動江大人。”
“不然咱們怎麽會在這兒?”同僚低聲道,“這裏一大半都是建平九年的進士,算起來都該稱江大人一聲老師,宰相把咱們叫到江大人府外,就是為了給他施壓,讓他答應回朝。”
“青、雲兩州的消息都傳開了吧,江大人不會不知道,這節骨眼兒上,誰肯出麵頂這個鍋。”
“那可不一定,人家宮裏有個外孫女,外頭還有支雁家軍,如果重回宰相之位,說不準有個盼頭呢。”
“可陛下都那樣了,他外孫女還能當皇後不成?”
“這就不是你我能操心的了,咳,別說了,有人來了。”
一名官員領著挑夫來到巷口,看著這十幾位大臣,朝他們點頭打了個招呼:“諸位辛苦,我奉宰相之命,給各位送了些飯菜過來。”
眼看已近午時,大臣們在巷子裏站了好半天,個個饑腸轆轆,聽說宰相派人來送飯,頓時漾起真心的笑容。
“有勞有勞。”
一連串道謝聲後,大臣們都分到了自己的食盒。
“喲,有魚有肉,還挺豐盛。”
“這是自然,不能讓大夥兒在這辛苦白等。”
官員們說著,有人探頭往江宅大門望了眼,好奇道:“不知宰相大人在裏麵,江大人可肯留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