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姿勢其實不適合親吻。
在雁安寧彎得腰酸之前,百裏囂放開了她。
他舔舔嘴角,像隻偷了果子的狐狸,眼中滿是饜足。
雁安寧坐直了身子,百裏囂接二連三的偷襲已經讓她生不起氣,或許就像他說的,多親幾次就習慣了。
雁安寧揮去這個可怕的念頭,一巴掌按在他腦門上。
她掌心下滑,捂住他黑亮的雙眼,掩去他眼中的戲謔。
百裏囂順從地閉上眼睛,感受著眼皮上方的溫熱,兩手交疊在腹間,屈起一條腿,不緊不慢開口:“建平十一年九月,我認識了蘇青冉,那時還沒有西南軍,我們這群散兵就像喪家之犬一樣到處流竄。”
雁安寧在心裏算了算,建平十一年,正是先帝在位之時,距今已過去九年。
她順著他的話頭接道:“然後呢?”
“沒什麽然後。”百裏囂的嘴角微微上挑,“亂世之中,能活下來的人都有幾分本事,每個人的選擇也不會永遠和以前一樣。”
最初的夢想可能隻是吃得飽飯,穿得了衣,後來當這些願望得到滿足,便會漸漸生出更多野望,或為名,或為利,不盡相同。
“我有野心,別人當然也可以有。”百裏囂漫不經心道,“我不怕別人和我爭,誰有本事,盡管放馬過來。”
他短短幾句話狂氣盡顯,雁安寧卻從中聽出一絲淡淡的遺憾。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百裏囂與蘇青冉共事多年,想必很信任他,否則不會讓他來京城。
“如果蘇青冉沒有逃,”雁安寧突發奇想,“你會怎麽辦?”
“於公,給他一個解釋的機會,於私,揍完再說。”百裏囂懶洋洋道。
雁安寧感到可惜:“那他實在不該逃。”
蘇青冉不逃,還有得到原諒的機會,他這一跑,等於徹底斷了自己的退路。
“他骨子裏是個很驕傲的人,”百裏囂對於他的離開並不覺得驚奇,“我第一次遇見他的時候,他得罪了一夥兵痞,他們將饅頭掰碎了扔在地上,他寧可挨揍,也不肯趴下去撿來吃。”
若非他出手,蘇青冉就被活活打死了。
雁安寧聽著他的描述,能想象出這是怎樣一個人。
也許最初,他在綁走她的時候並不認為這是背叛,直到他得知百裏囂發現了他的小動作。
他的自尊不允許他麵對同伴的冷眼,他必然又愧又悔,而這樣的後悔讓他做出了逃跑的決定。
“我有一種直覺,”雁安寧扯了扯百裏囂的發髻,“有一天,他會在某個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在你麵前。
“那他可就麻煩了,”百裏囂捉住她搗亂的手,“我這人最記仇,日子越久,仇越深。”
雁安寧笑笑,認真道:“百裏囂,這世上本就沒那麽多誌同道合的人,你不要太失望。”
所謂誌同道合者,可以在某段路上結伴而行,到了下一個路口,也許就會分道揚鑣。
百裏囂睜開眼,黑漆漆的眼底映出她的身影。他翻了個身,將臉埋在她腹間:“你放心,我不會成為孤家寡人。”
雁安寧笑了起來:“我還以為你需要我的安慰。”
“自然是要的。”百裏囂環住她的腰,“隻是我不貪心,一點點就好。”
雁安寧看他耍賴似地蹭著,輕輕推他一把:“起來。”
他倆雖然躲在帳篷裏,但這樣的姿勢實在太過親密,她拍拍他的腦袋,低聲道:“讓人瞧見像什麽話。”
百裏囂雙臂收攏,合住她的腰緊緊抱了下:“不是要安慰我嗎?”
話音未落,就聽帳外傳來葉靈芝的提醒:“頭兒,該上路了。”
百裏囂動作一頓,抬頭與雁安寧互望一眼,雁安寧噗嗤一聲笑起來。
百裏囂看著她一臉促狹的模樣,伸指撓撓她腰上的癢癢肉。
雁安寧忍著笑,奮力躲開:“別鬧了,快起來!”
站在帳外的葉靈芝聽到這聲帶笑的嗬斥,默默往後挪了挪。
她就知道,這一路上,自家頭兒一定少不了調戲人家姑娘。
一行人收起帳篷,重新上馬。
雁安寧才被百裏囂戲弄了一番,出來後故意與他拉開距離,策馬跑得老遠。
他們走的是羊腸小道,路麵崎嶇不平,葉靈芝見她騎得又快又穩,不禁對她刮目相看。
她策馬跟上去:“雁姑娘,到了前麵的路口往左轉。”
往右直通京城要道,往左能避開叛軍的路線。
兩匹馬一前一後來到岔路口,卻見打頭的幾名護衛停在那裏。
他們站在馬下,圍著一個滿身血汙之人。
雁安寧定睛細瞧,隻覺那人有些麵熟。
“姑娘,是那晚大公子救下的金吾衛。”護衛向她回稟。
雁安寧想了起來。
她翻身下馬,走到那人麵前。
“他怎麽在這兒?”雁安寧蹲下身,查看他的傷勢。
隻看了一眼,她就皺起眉。
這人身中數刀,渾身的血浸濕了身下的土地,眼見是不能活了。
雁安寧看他兩眼半睜半閉,還留著一口氣,溫聲詢問:“你叫什麽名字?”
“金、金吾衛第八營,莫、莫問。”對方啞聲答道。
“你們不是在村裏待著嗎?怎麽傷成這樣?其他人呢?”
莫問咧了咧嘴:“都、都還在村裏……”
他是那群傷員中傷勢最輕的一個,在王家村休養了幾日,聽說叛軍圍城,便想出來打探消息。
他原本可以不這麽做,可每每閉眼,眼前就會出現一張張死去同袍的臉。
他帶著大夥兒往山裏躲,是想逃過這場劫難,但他們還是死了,一個個活生生地被青州軍斬殺。
死在他麵前的老範與他一同入伍,待他如親兄弟般,可他也死了,臨死之前他們還在爭吵要不要當逃兵。
他心中有愧。
他沒法無所事事地躲在村裏,他得出去看看京城的情況,哪怕不歸隊,至少遠遠看一眼,也算替死去的兄弟了個心願。
可沒想到他會撞上一隊重甲兵。
他們發現了他的蹤跡,將他砍成重傷。
他拚著最後一口氣逃走,不敢回王家村,隻能逃進山裏,倒在半道上。
他斷斷續續將自己的經曆說完,咧開蒼白幹裂的嘴唇:“還、還是不能,不能當逃兵啊……”
也許這就是命中注定,該死的人怎麽也逃不了。
“你、你們說……這場仗……為什麽……要打……”
這是莫問留在世上的最後一句話。
他問完,頭一歪,睜大眼睛斷了氣。
在雁安寧彎得腰酸之前,百裏囂放開了她。
他舔舔嘴角,像隻偷了果子的狐狸,眼中滿是饜足。
雁安寧坐直了身子,百裏囂接二連三的偷襲已經讓她生不起氣,或許就像他說的,多親幾次就習慣了。
雁安寧揮去這個可怕的念頭,一巴掌按在他腦門上。
她掌心下滑,捂住他黑亮的雙眼,掩去他眼中的戲謔。
百裏囂順從地閉上眼睛,感受著眼皮上方的溫熱,兩手交疊在腹間,屈起一條腿,不緊不慢開口:“建平十一年九月,我認識了蘇青冉,那時還沒有西南軍,我們這群散兵就像喪家之犬一樣到處流竄。”
雁安寧在心裏算了算,建平十一年,正是先帝在位之時,距今已過去九年。
她順著他的話頭接道:“然後呢?”
“沒什麽然後。”百裏囂的嘴角微微上挑,“亂世之中,能活下來的人都有幾分本事,每個人的選擇也不會永遠和以前一樣。”
最初的夢想可能隻是吃得飽飯,穿得了衣,後來當這些願望得到滿足,便會漸漸生出更多野望,或為名,或為利,不盡相同。
“我有野心,別人當然也可以有。”百裏囂漫不經心道,“我不怕別人和我爭,誰有本事,盡管放馬過來。”
他短短幾句話狂氣盡顯,雁安寧卻從中聽出一絲淡淡的遺憾。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百裏囂與蘇青冉共事多年,想必很信任他,否則不會讓他來京城。
“如果蘇青冉沒有逃,”雁安寧突發奇想,“你會怎麽辦?”
“於公,給他一個解釋的機會,於私,揍完再說。”百裏囂懶洋洋道。
雁安寧感到可惜:“那他實在不該逃。”
蘇青冉不逃,還有得到原諒的機會,他這一跑,等於徹底斷了自己的退路。
“他骨子裏是個很驕傲的人,”百裏囂對於他的離開並不覺得驚奇,“我第一次遇見他的時候,他得罪了一夥兵痞,他們將饅頭掰碎了扔在地上,他寧可挨揍,也不肯趴下去撿來吃。”
若非他出手,蘇青冉就被活活打死了。
雁安寧聽著他的描述,能想象出這是怎樣一個人。
也許最初,他在綁走她的時候並不認為這是背叛,直到他得知百裏囂發現了他的小動作。
他的自尊不允許他麵對同伴的冷眼,他必然又愧又悔,而這樣的後悔讓他做出了逃跑的決定。
“我有一種直覺,”雁安寧扯了扯百裏囂的發髻,“有一天,他會在某個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在你麵前。
“那他可就麻煩了,”百裏囂捉住她搗亂的手,“我這人最記仇,日子越久,仇越深。”
雁安寧笑笑,認真道:“百裏囂,這世上本就沒那麽多誌同道合的人,你不要太失望。”
所謂誌同道合者,可以在某段路上結伴而行,到了下一個路口,也許就會分道揚鑣。
百裏囂睜開眼,黑漆漆的眼底映出她的身影。他翻了個身,將臉埋在她腹間:“你放心,我不會成為孤家寡人。”
雁安寧笑了起來:“我還以為你需要我的安慰。”
“自然是要的。”百裏囂環住她的腰,“隻是我不貪心,一點點就好。”
雁安寧看他耍賴似地蹭著,輕輕推他一把:“起來。”
他倆雖然躲在帳篷裏,但這樣的姿勢實在太過親密,她拍拍他的腦袋,低聲道:“讓人瞧見像什麽話。”
百裏囂雙臂收攏,合住她的腰緊緊抱了下:“不是要安慰我嗎?”
話音未落,就聽帳外傳來葉靈芝的提醒:“頭兒,該上路了。”
百裏囂動作一頓,抬頭與雁安寧互望一眼,雁安寧噗嗤一聲笑起來。
百裏囂看著她一臉促狹的模樣,伸指撓撓她腰上的癢癢肉。
雁安寧忍著笑,奮力躲開:“別鬧了,快起來!”
站在帳外的葉靈芝聽到這聲帶笑的嗬斥,默默往後挪了挪。
她就知道,這一路上,自家頭兒一定少不了調戲人家姑娘。
一行人收起帳篷,重新上馬。
雁安寧才被百裏囂戲弄了一番,出來後故意與他拉開距離,策馬跑得老遠。
他們走的是羊腸小道,路麵崎嶇不平,葉靈芝見她騎得又快又穩,不禁對她刮目相看。
她策馬跟上去:“雁姑娘,到了前麵的路口往左轉。”
往右直通京城要道,往左能避開叛軍的路線。
兩匹馬一前一後來到岔路口,卻見打頭的幾名護衛停在那裏。
他們站在馬下,圍著一個滿身血汙之人。
雁安寧定睛細瞧,隻覺那人有些麵熟。
“姑娘,是那晚大公子救下的金吾衛。”護衛向她回稟。
雁安寧想了起來。
她翻身下馬,走到那人麵前。
“他怎麽在這兒?”雁安寧蹲下身,查看他的傷勢。
隻看了一眼,她就皺起眉。
這人身中數刀,渾身的血浸濕了身下的土地,眼見是不能活了。
雁安寧看他兩眼半睜半閉,還留著一口氣,溫聲詢問:“你叫什麽名字?”
“金、金吾衛第八營,莫、莫問。”對方啞聲答道。
“你們不是在村裏待著嗎?怎麽傷成這樣?其他人呢?”
莫問咧了咧嘴:“都、都還在村裏……”
他是那群傷員中傷勢最輕的一個,在王家村休養了幾日,聽說叛軍圍城,便想出來打探消息。
他原本可以不這麽做,可每每閉眼,眼前就會出現一張張死去同袍的臉。
他帶著大夥兒往山裏躲,是想逃過這場劫難,但他們還是死了,一個個活生生地被青州軍斬殺。
死在他麵前的老範與他一同入伍,待他如親兄弟般,可他也死了,臨死之前他們還在爭吵要不要當逃兵。
他心中有愧。
他沒法無所事事地躲在村裏,他得出去看看京城的情況,哪怕不歸隊,至少遠遠看一眼,也算替死去的兄弟了個心願。
可沒想到他會撞上一隊重甲兵。
他們發現了他的蹤跡,將他砍成重傷。
他拚著最後一口氣逃走,不敢回王家村,隻能逃進山裏,倒在半道上。
他斷斷續續將自己的經曆說完,咧開蒼白幹裂的嘴唇:“還、還是不能,不能當逃兵啊……”
也許這就是命中注定,該死的人怎麽也逃不了。
“你、你們說……這場仗……為什麽……要打……”
這是莫問留在世上的最後一句話。
他問完,頭一歪,睜大眼睛斷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