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裏囂顯而易見愣了下。
他看看手裏的刀。
夏商與摸了摸後頸,鎮定道:“不過雁姑娘很冷靜。”
百裏囂用指腹試了試刀鋒:“她怎麽說?”
“她什麽也沒說。”夏商與道。
那位雁姑娘比他還會隱藏情緒,他本試圖從她眼中找出一絲憤怒或者不滿,然而對方的眼睛卻像明朗的晴空,沒有半點陰霾。
這在夏商與看來實在難以理解。
雁安寧應是在乎百裏囂的,不然她不會千裏迢迢隨他來西南,可她的反應太過平靜,仿佛玉露的獻身無關緊要。
難道這就是大衍貴女的規矩?
無論心裏多不高興,都要做出一副大度的模樣?
夏商與對此充滿不屑。
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惺惺作態的樣子未免不夠坦誠。
百裏囂怎會喜歡這樣的女人?
不過他心知百裏囂視對方如珍似寶,為了不被遷怒,他還是決定過來知會一聲,以免百裏囂回頭聽說是他帶人進府,反而找他麻煩。
百裏囂聽他說完,咧咧嘴角:“知道了。”
夏商與大感意外。
雁安寧就算了,連百裏囂也裝起了深沉?
果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他停在門邊,忍不住問:“你當真是那位雁姑娘的心上人?”
難道從頭到尾都是他們將軍一廂情願?這要是傳出去豈不貽笑大方。
百裏囂沒有答話,他轉身從魚缸中又撈出一條魚,放在砧板上。
活魚出水,在案上一個勁地撲騰。
水花飛濺,百裏囂手起刀落。
夏商與及時抬袖一擋,才沒讓血沫濺上臉。
他掏出帕子,抹了抹衣襟和袖擺,看了眼百裏囂手中染血的菜刀,平靜道:“我還有事,先走一步。”
“站住。”百裏囂叫住他。
夏商與足下一頓,就聽百裏囂吩咐:“我與丘大人忙於軍務分不開身,丹朱那邊,你去應付。”
夏商與望著小爐上咕嘟嘟冒著香氣的雞湯,砧板上拆了一半的魚肉,還有大盆裏醒發的麵團,目光閃了閃:“都留下?”
百裏囂抬頭看他一眼。
夏商與輕咳一聲:“我這就去。”
府衙後院不大,穿過一道花牆就來到前衙。
待客的小花廳裏,丘夫人輕撫手裏的花布,笑道:“這麽好的繡工,金婆婆,你真是用心了。”
一身彩衣的老婆婆咧開嘴,朝雁安寧看了眼,嘰哩咕嚕應了幾句。
丘夫人聞言,微露詫異,跟著朝雁安寧望去。
雁安寧托著花布一角,察覺兩人都在看她,抬眼笑道:“丘夫人,金婆婆說了什麽?”
丘夫人掩唇:“她說,你與你未婚夫都是心善之人,你昨日多給了她銀錢,而你未婚夫又讓人送她去車坊,替她雇了車,她分文未花,心裏過意不去,今日打聽到你們的住處,送來這套被麵,望你不要嫌棄。”
雁安寧怔了怔:“未婚夫?”
昨日她在街上買下這位老婆婆的花布,因雙方言語不通,隻能由百裏囂出麵替她搭話,現在想來,定是百裏囂欺她聽不懂,對老婆婆胡說了什麽,才讓對方以為他倆是未婚夫妻。
丘夫人見她發愣,擔心她年輕麵薄,笑著扯開話題,拿起色彩斑斕的花布道:“古鹿族壓箱底的手藝便是織錦被麵,你看這上麵織的是五彩鳳凰,沒有幾十年的功底織不出這麽精細的紋樣,這位金婆婆八成是族中長輩,才有這麽好的手藝。”
雁安寧道:“這麽好的東西我怕是不能收。”
金婆婆見她麵有難色,似乎猜到她想拒絕,比手劃腳又說了幾句,這回夷語之中夾雜著生硬的官話,雁安寧勉強聽出幾個字。
新婚?賀禮?
她尚自猜測,就聽丘夫人笑道:“金婆婆說,古鹿族訂了婚的女子都會由女家備下一套被麵作為成親之用,而她隻有兒子沒有女兒,這套被麵織好以後便一直壓在箱底,昨日遇見你,甚合她眼緣,她想把這套被麵送你作為新婚賀禮。”
金婆婆大概聽懂了最後幾個字,扯扯雁安寧的衣袖,對她做了個手勢,和藹地笑笑。
雁安寧便是言語不通,也能看出她滿臉的祝福與期待。
麵對這樣一位和善的老人家,雁安寧怎麽也說不出拒絕的話。
她將那套鳳凰織錦的被麵細心疊好,朝金婆婆點點頭,笑道:“那就多謝婆婆了。”
金婆婆兩掌一拍,露出缺了兩顆門牙的笑容。
雁安寧看看外麵的日頭,對丘夫人道:“金婆婆遠道而來,留她在府衙用飯如何?”
丘夫人含笑:“這是自然。”
說完,她命人傳膳至花廳,將金婆婆請入上席,她與雁安寧一左一右作陪。
席間,雁安寧聽丘夫人用流利的夷語與金婆婆交談,不由好奇:“丘夫人精通夷語?”
丘夫人擺擺手:“這邊的夷人有十幾種方言,我談不上精通,能聽懂的最多六七成,能說的也就兩三種罷了。”
雁安寧眸色發亮:“丘夫人來臨漳才三年,就已學會這麽多方言?”
丘夫人被她誇得臉上一紅,謙遜道:“我來這兒頭一年,身子剛好了些,夫君見我每日在府裏待著,怕我煩悶,時常叫我出門閑逛。臨漳城每日都有許多夷人往來,我在街上見得多了,慢慢就學會了些。”
雁安寧為金婆婆舀了一碗湯,又將一碟開胃的小菜挪到丘夫人麵前:“我看城中有那麽多攤販,他們要與夷人做生意,卻不是每一家都懂得夷語,丘夫人未免太謙虛了。”
丘夫人抿唇一笑:“不怕雁姑娘笑話,我當初學夷語也是懷了一份私心。”
雁安寧會意:“丘大人整理的那份夷人冊子,怕是少不了夫人你的功勞。”
丘夫人輕聲笑道:“我雖是後宅婦人,但自小也算讀過詩書,略知民間疾苦,夫君想做一個好官,我閑來無事,能幫他一些總是好的。”
雁安寧看著她羞赧卻滿足的神情,忽然問:“夫人是否想過,你和丘大人可以在臨漳辦一所學堂?”
他看看手裏的刀。
夏商與摸了摸後頸,鎮定道:“不過雁姑娘很冷靜。”
百裏囂用指腹試了試刀鋒:“她怎麽說?”
“她什麽也沒說。”夏商與道。
那位雁姑娘比他還會隱藏情緒,他本試圖從她眼中找出一絲憤怒或者不滿,然而對方的眼睛卻像明朗的晴空,沒有半點陰霾。
這在夏商與看來實在難以理解。
雁安寧應是在乎百裏囂的,不然她不會千裏迢迢隨他來西南,可她的反應太過平靜,仿佛玉露的獻身無關緊要。
難道這就是大衍貴女的規矩?
無論心裏多不高興,都要做出一副大度的模樣?
夏商與對此充滿不屑。
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惺惺作態的樣子未免不夠坦誠。
百裏囂怎會喜歡這樣的女人?
不過他心知百裏囂視對方如珍似寶,為了不被遷怒,他還是決定過來知會一聲,以免百裏囂回頭聽說是他帶人進府,反而找他麻煩。
百裏囂聽他說完,咧咧嘴角:“知道了。”
夏商與大感意外。
雁安寧就算了,連百裏囂也裝起了深沉?
果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他停在門邊,忍不住問:“你當真是那位雁姑娘的心上人?”
難道從頭到尾都是他們將軍一廂情願?這要是傳出去豈不貽笑大方。
百裏囂沒有答話,他轉身從魚缸中又撈出一條魚,放在砧板上。
活魚出水,在案上一個勁地撲騰。
水花飛濺,百裏囂手起刀落。
夏商與及時抬袖一擋,才沒讓血沫濺上臉。
他掏出帕子,抹了抹衣襟和袖擺,看了眼百裏囂手中染血的菜刀,平靜道:“我還有事,先走一步。”
“站住。”百裏囂叫住他。
夏商與足下一頓,就聽百裏囂吩咐:“我與丘大人忙於軍務分不開身,丹朱那邊,你去應付。”
夏商與望著小爐上咕嘟嘟冒著香氣的雞湯,砧板上拆了一半的魚肉,還有大盆裏醒發的麵團,目光閃了閃:“都留下?”
百裏囂抬頭看他一眼。
夏商與輕咳一聲:“我這就去。”
府衙後院不大,穿過一道花牆就來到前衙。
待客的小花廳裏,丘夫人輕撫手裏的花布,笑道:“這麽好的繡工,金婆婆,你真是用心了。”
一身彩衣的老婆婆咧開嘴,朝雁安寧看了眼,嘰哩咕嚕應了幾句。
丘夫人聞言,微露詫異,跟著朝雁安寧望去。
雁安寧托著花布一角,察覺兩人都在看她,抬眼笑道:“丘夫人,金婆婆說了什麽?”
丘夫人掩唇:“她說,你與你未婚夫都是心善之人,你昨日多給了她銀錢,而你未婚夫又讓人送她去車坊,替她雇了車,她分文未花,心裏過意不去,今日打聽到你們的住處,送來這套被麵,望你不要嫌棄。”
雁安寧怔了怔:“未婚夫?”
昨日她在街上買下這位老婆婆的花布,因雙方言語不通,隻能由百裏囂出麵替她搭話,現在想來,定是百裏囂欺她聽不懂,對老婆婆胡說了什麽,才讓對方以為他倆是未婚夫妻。
丘夫人見她發愣,擔心她年輕麵薄,笑著扯開話題,拿起色彩斑斕的花布道:“古鹿族壓箱底的手藝便是織錦被麵,你看這上麵織的是五彩鳳凰,沒有幾十年的功底織不出這麽精細的紋樣,這位金婆婆八成是族中長輩,才有這麽好的手藝。”
雁安寧道:“這麽好的東西我怕是不能收。”
金婆婆見她麵有難色,似乎猜到她想拒絕,比手劃腳又說了幾句,這回夷語之中夾雜著生硬的官話,雁安寧勉強聽出幾個字。
新婚?賀禮?
她尚自猜測,就聽丘夫人笑道:“金婆婆說,古鹿族訂了婚的女子都會由女家備下一套被麵作為成親之用,而她隻有兒子沒有女兒,這套被麵織好以後便一直壓在箱底,昨日遇見你,甚合她眼緣,她想把這套被麵送你作為新婚賀禮。”
金婆婆大概聽懂了最後幾個字,扯扯雁安寧的衣袖,對她做了個手勢,和藹地笑笑。
雁安寧便是言語不通,也能看出她滿臉的祝福與期待。
麵對這樣一位和善的老人家,雁安寧怎麽也說不出拒絕的話。
她將那套鳳凰織錦的被麵細心疊好,朝金婆婆點點頭,笑道:“那就多謝婆婆了。”
金婆婆兩掌一拍,露出缺了兩顆門牙的笑容。
雁安寧看看外麵的日頭,對丘夫人道:“金婆婆遠道而來,留她在府衙用飯如何?”
丘夫人含笑:“這是自然。”
說完,她命人傳膳至花廳,將金婆婆請入上席,她與雁安寧一左一右作陪。
席間,雁安寧聽丘夫人用流利的夷語與金婆婆交談,不由好奇:“丘夫人精通夷語?”
丘夫人擺擺手:“這邊的夷人有十幾種方言,我談不上精通,能聽懂的最多六七成,能說的也就兩三種罷了。”
雁安寧眸色發亮:“丘夫人來臨漳才三年,就已學會這麽多方言?”
丘夫人被她誇得臉上一紅,謙遜道:“我來這兒頭一年,身子剛好了些,夫君見我每日在府裏待著,怕我煩悶,時常叫我出門閑逛。臨漳城每日都有許多夷人往來,我在街上見得多了,慢慢就學會了些。”
雁安寧為金婆婆舀了一碗湯,又將一碟開胃的小菜挪到丘夫人麵前:“我看城中有那麽多攤販,他們要與夷人做生意,卻不是每一家都懂得夷語,丘夫人未免太謙虛了。”
丘夫人抿唇一笑:“不怕雁姑娘笑話,我當初學夷語也是懷了一份私心。”
雁安寧會意:“丘大人整理的那份夷人冊子,怕是少不了夫人你的功勞。”
丘夫人輕聲笑道:“我雖是後宅婦人,但自小也算讀過詩書,略知民間疾苦,夫君想做一個好官,我閑來無事,能幫他一些總是好的。”
雁安寧看著她羞赧卻滿足的神情,忽然問:“夫人是否想過,你和丘大人可以在臨漳辦一所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