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嘩嘩作響,在百裏囂腳邊濺起大朵大朵的水花。
百裏囂隔著衣袖摸了摸那把塞回去的匕首。
出征之前,他向雁安寧討來這件信物,無時無刻不將它帶在身邊。
把玩的次數多了,他發現了一個秘密。
略顯陳舊的黑色皮鞘上,刻著一隻鵝。
那隻鵝姿態笨拙,半張著翅膀蹲在刀鞘一角。
百裏囂辨認了好一陣,才從它頭頂的大包認出這是鵝,而不是鴨子。
他想起雁安寧愛吃燒鵝,忍不住懷疑,這枚圖案是否出自雁安寧之手。
這把匕首是雁來的遺物,雁來在他印象中是個穩重豪爽之人,絕不會做此幼稚之舉,何況一個大將軍,往自己的刀鞘上刻什麽不好,怎會刻一隻肥鵝。
百裏囂不止一次聽雁安寧講過,她的父親如何寵愛孩子。
他幾乎能想象出這樣一幅畫麵——
年幼的雁安寧拿著父親的匕首把玩,趁人不注意,偷偷在刀鞘一角刻下一隻胖乎乎的呆鵝。
事後,她會一臉無辜地將匕首還回去,假裝無事發生。
若被雁來問起,她定然還會撒嬌耍賴,說什麽“女兒最喜歡鵝了,讓它陪著爹爹出征不好麽?”
百裏囂每每想到這兒,都會忍不住想笑。
別看雁安寧在外人麵前一副知書達理落落大方的樣子,真要耍賴,連他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百裏囂輕歎口氣,仰頭看了看天上不斷落下的雨水。
他日夜不休處理完前方軍務,本想提前趕回給她一個驚喜,誰知驚喜沒給著,連未來的媳婦兒都跑了。
雁安寧說走就走,連句口信也沒留給他。
百裏囂一邊在心裏念叨著她的無情,一邊踏著滿地水流,大步走出府門。
門外停著好幾輛馬車,車裏裝著他從後平帶回的戰利品,他特意挑了幾件,想著雁安寧一定喜歡,這下可好,一腔興致被大雨澆了個通透。
幾名私衛帶著丘府的小廝正在外麵卸車,見他出來,俱是一愣。
“將軍,您去哪兒?”
他們將軍和雁姑娘小別勝新婚,不待在府裏你儂我儂,突然跑出來做什麽?
百裏囂從車上拿起幾個精美的錦盒,裝進布袋,扔上馬背。
“收拾收拾,準備動身。”
……
湍急的河流翻起浪花,一刻不停奔湧向東。
水上孤帆漸遠,鷺鷥傍飛。
雁安寧站在法華灣的渡口,望著搖曳的蘆葦出神。
時隔數月,她再次回到這個渡口。
當初正是在這裏,她下定決心隨百裏囂去西南。
此番故地重遊,隨她同行的仍是那些人,然而百裏囂卻在遙遠的後平。
雁安寧咬了口買來的平安糕,糕點還是當初的味道,裏麵裹滿厚厚的紅豆餡,香甜軟糯。
她下意識便想讓阿韭再去買上兩塊,回頭帶給百裏囂吃,轉念一想,這現做的糕點放到第二日就壞了,哪裏還能隨她回西南。
她好笑地對自己搖了搖頭,這不是魔怔了麽,百裏囂又不是小孩子,給他帶什麽糕點。
“姑娘,你要的湯麵已經點好了,”阿韭來到她身後,“你去店裏吃,還是叫人送過來?”
“去店裏吧。”
雁安寧將剩下的一點平安糕送進嘴裏,把用來包裹糕點的葦葉折成一隻小船。
她在心裏默禱了幾句平安順遂,將小船放進水中。
小船晃晃悠悠,順水飄進蘆葦蕩,河麵吹來一陣風,潔白的蘆花四下飄揚,在水上下起一場漫天大雪。
幾朵蘆花沾住雁安寧的衣袖,雁安寧拈起小小一簇,想了想,用手帕將它們包起來,收回袖中。
阿韭看得奇怪:“姑娘,你留這蘆花做什麽?”
雁安寧笑道:“帶回去送人。”
阿韭“啊”地一聲:“這東西也能送人?”
別的地方不好說,蘆葦這玩意兒,西南的水邊隨處可見。
雁安寧目光一轉,似笑非笑看著她。
阿韭脖子一縮,嘿嘿兩聲:“姑娘采的蘆花最好看。”
雁安寧抿嘴一笑,伸出指尖點點她的鼻子:“滑頭。”
主仆二人沿著青石長街走向麵館,阿韭背著手,步子輕快跟在她身旁,嘴中也沒閑著:“不知大將軍他們打到哪兒了,回來了沒有?”
“沒那麽快。”雁安寧道,“咱們出發之前才收到後平求和的消息,就算對方不使詐,要將那頭安頓好,起碼得到月末。”
阿韭掰起指頭數了數:“這才月初,難怪姑娘你急著要走,等咱們辦完事回來,正好趕得上迎接大將軍。”
“不是因為這個,”雁安寧道,“我是想盡快找到白日照雪的解藥。”
當初,百裏囂留在京城的暗樁找到地宮的另一個出口,偷偷將地下的寶藏分批運出京城。
初時暗樁人手有限,運出的寶藏不多,後來他們發現蘇青冉去城東宅子搜查,擔心他找出地道,便向西南去信請求支援。
雁安寧將雁家的信物交給葉靈芝,讓她去京城聯絡雁家各商號潛藏的好手,那些人是雁家軍退伍的老兵,對雁安寧忠心耿耿,身手也不差。
在一眾掌櫃賬房小二的幫助下,地宮裏的寶貝被他們搬了個七七八八,隻留下少許拆不動的大件留在地底。
葉靈芝料到蘇青冉已得知地宮的存在,故意在宅子的水池中留下破綻。
蘇青冉果然去刑部問來打開機關的法子,帶著金吾衛進了地道。
葉靈芝帶人在地宮中潑了火油,利用屍臭掩蓋火油的氣味,倘若蘇青冉不貪心,發現地道後就將此事上報給皇帝,或許他能逃過一劫。
可惜他並沒有這麽做。
從他踏入地宮的那一刻起,他的命運便已注定。
葉靈芝埋伏的人手引燃火油,從萬壽殿寢殿的出口離開。
自從廢帝搬走,萬壽殿中無人居住,隻有侍衛會不時到院外巡邏。
埋伏的人離開之前,點燃火藥,將空蕩蕩的萬壽殿炸成一片廢墟。
葉靈芝事成後,傳信給雁安寧,並將白日照雪來自夜摩教的消息一並告知。
雁安寧得到這個消息,又是歡喜,又是憂慮。
夜摩教在中原消失已有數百年,除非前往異域探訪,否則白日照雪的解藥恐怕不好找。
她正多方打探,沒過兩日,接到段明月從梁州寄來一封信。
雁安寧看完信,近乎狂喜。
誰能想到,她從地宮帶出的那顆獸首就出自夜摩教,那座地宮正是夜摩教所建。
百裏囂隔著衣袖摸了摸那把塞回去的匕首。
出征之前,他向雁安寧討來這件信物,無時無刻不將它帶在身邊。
把玩的次數多了,他發現了一個秘密。
略顯陳舊的黑色皮鞘上,刻著一隻鵝。
那隻鵝姿態笨拙,半張著翅膀蹲在刀鞘一角。
百裏囂辨認了好一陣,才從它頭頂的大包認出這是鵝,而不是鴨子。
他想起雁安寧愛吃燒鵝,忍不住懷疑,這枚圖案是否出自雁安寧之手。
這把匕首是雁來的遺物,雁來在他印象中是個穩重豪爽之人,絕不會做此幼稚之舉,何況一個大將軍,往自己的刀鞘上刻什麽不好,怎會刻一隻肥鵝。
百裏囂不止一次聽雁安寧講過,她的父親如何寵愛孩子。
他幾乎能想象出這樣一幅畫麵——
年幼的雁安寧拿著父親的匕首把玩,趁人不注意,偷偷在刀鞘一角刻下一隻胖乎乎的呆鵝。
事後,她會一臉無辜地將匕首還回去,假裝無事發生。
若被雁來問起,她定然還會撒嬌耍賴,說什麽“女兒最喜歡鵝了,讓它陪著爹爹出征不好麽?”
百裏囂每每想到這兒,都會忍不住想笑。
別看雁安寧在外人麵前一副知書達理落落大方的樣子,真要耍賴,連他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百裏囂輕歎口氣,仰頭看了看天上不斷落下的雨水。
他日夜不休處理完前方軍務,本想提前趕回給她一個驚喜,誰知驚喜沒給著,連未來的媳婦兒都跑了。
雁安寧說走就走,連句口信也沒留給他。
百裏囂一邊在心裏念叨著她的無情,一邊踏著滿地水流,大步走出府門。
門外停著好幾輛馬車,車裏裝著他從後平帶回的戰利品,他特意挑了幾件,想著雁安寧一定喜歡,這下可好,一腔興致被大雨澆了個通透。
幾名私衛帶著丘府的小廝正在外麵卸車,見他出來,俱是一愣。
“將軍,您去哪兒?”
他們將軍和雁姑娘小別勝新婚,不待在府裏你儂我儂,突然跑出來做什麽?
百裏囂從車上拿起幾個精美的錦盒,裝進布袋,扔上馬背。
“收拾收拾,準備動身。”
……
湍急的河流翻起浪花,一刻不停奔湧向東。
水上孤帆漸遠,鷺鷥傍飛。
雁安寧站在法華灣的渡口,望著搖曳的蘆葦出神。
時隔數月,她再次回到這個渡口。
當初正是在這裏,她下定決心隨百裏囂去西南。
此番故地重遊,隨她同行的仍是那些人,然而百裏囂卻在遙遠的後平。
雁安寧咬了口買來的平安糕,糕點還是當初的味道,裏麵裹滿厚厚的紅豆餡,香甜軟糯。
她下意識便想讓阿韭再去買上兩塊,回頭帶給百裏囂吃,轉念一想,這現做的糕點放到第二日就壞了,哪裏還能隨她回西南。
她好笑地對自己搖了搖頭,這不是魔怔了麽,百裏囂又不是小孩子,給他帶什麽糕點。
“姑娘,你要的湯麵已經點好了,”阿韭來到她身後,“你去店裏吃,還是叫人送過來?”
“去店裏吧。”
雁安寧將剩下的一點平安糕送進嘴裏,把用來包裹糕點的葦葉折成一隻小船。
她在心裏默禱了幾句平安順遂,將小船放進水中。
小船晃晃悠悠,順水飄進蘆葦蕩,河麵吹來一陣風,潔白的蘆花四下飄揚,在水上下起一場漫天大雪。
幾朵蘆花沾住雁安寧的衣袖,雁安寧拈起小小一簇,想了想,用手帕將它們包起來,收回袖中。
阿韭看得奇怪:“姑娘,你留這蘆花做什麽?”
雁安寧笑道:“帶回去送人。”
阿韭“啊”地一聲:“這東西也能送人?”
別的地方不好說,蘆葦這玩意兒,西南的水邊隨處可見。
雁安寧目光一轉,似笑非笑看著她。
阿韭脖子一縮,嘿嘿兩聲:“姑娘采的蘆花最好看。”
雁安寧抿嘴一笑,伸出指尖點點她的鼻子:“滑頭。”
主仆二人沿著青石長街走向麵館,阿韭背著手,步子輕快跟在她身旁,嘴中也沒閑著:“不知大將軍他們打到哪兒了,回來了沒有?”
“沒那麽快。”雁安寧道,“咱們出發之前才收到後平求和的消息,就算對方不使詐,要將那頭安頓好,起碼得到月末。”
阿韭掰起指頭數了數:“這才月初,難怪姑娘你急著要走,等咱們辦完事回來,正好趕得上迎接大將軍。”
“不是因為這個,”雁安寧道,“我是想盡快找到白日照雪的解藥。”
當初,百裏囂留在京城的暗樁找到地宮的另一個出口,偷偷將地下的寶藏分批運出京城。
初時暗樁人手有限,運出的寶藏不多,後來他們發現蘇青冉去城東宅子搜查,擔心他找出地道,便向西南去信請求支援。
雁安寧將雁家的信物交給葉靈芝,讓她去京城聯絡雁家各商號潛藏的好手,那些人是雁家軍退伍的老兵,對雁安寧忠心耿耿,身手也不差。
在一眾掌櫃賬房小二的幫助下,地宮裏的寶貝被他們搬了個七七八八,隻留下少許拆不動的大件留在地底。
葉靈芝料到蘇青冉已得知地宮的存在,故意在宅子的水池中留下破綻。
蘇青冉果然去刑部問來打開機關的法子,帶著金吾衛進了地道。
葉靈芝帶人在地宮中潑了火油,利用屍臭掩蓋火油的氣味,倘若蘇青冉不貪心,發現地道後就將此事上報給皇帝,或許他能逃過一劫。
可惜他並沒有這麽做。
從他踏入地宮的那一刻起,他的命運便已注定。
葉靈芝埋伏的人手引燃火油,從萬壽殿寢殿的出口離開。
自從廢帝搬走,萬壽殿中無人居住,隻有侍衛會不時到院外巡邏。
埋伏的人離開之前,點燃火藥,將空蕩蕩的萬壽殿炸成一片廢墟。
葉靈芝事成後,傳信給雁安寧,並將白日照雪來自夜摩教的消息一並告知。
雁安寧得到這個消息,又是歡喜,又是憂慮。
夜摩教在中原消失已有數百年,除非前往異域探訪,否則白日照雪的解藥恐怕不好找。
她正多方打探,沒過兩日,接到段明月從梁州寄來一封信。
雁安寧看完信,近乎狂喜。
誰能想到,她從地宮帶出的那顆獸首就出自夜摩教,那座地宮正是夜摩教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