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罐頭和弩
從零開始開荒,打造最強部落 作者:種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在收拾著殘局的時候,又有族人提著籃子來了,看著車旁的狀況,還有空了的竹筐,以為戰士們在偷吃,氣的他們當場扔下竹筐,坐在地上就撒潑哭起來了。
最後要不是白風解釋他們還不信,但看過一旁巨大的腳印之後,也隻能和白風一樣認栽了,因為見過大象的人非常多,白風這身體以前大概也見過,隻不過現在記憶丟失了而已。
他們都知道大象有多不好惹,所以隻好繼續采摘,運送,把被大象吃掉的那些補回來,莫名多了很多工作量,任誰都不會高興。
好在人多,這麽多車桃子也在下午的時候就拉回家了,不過路上零零散散的象腳印讓白風有點擔心,希望它們隻是路過這裏,不要一直長住吧。
皋的陶罐還在燒製當中,所以罐頭今天是來不及做的,明天才能出窯,今天就先把采到的桃子連筐放在陰涼的倉庫裏,保存一天還是沒問題的。
第二天一早,又繼續出發去采桃子,這天的桃子已經比昨天的差了,熟的好的要麽被吃了,要麽就是掉在地上等著腐爛了。
今天摘的都是差中選優而已,明天就不來摘桃子了,改摘杏子,杏的狀態還是很不錯的。
皋的陶罐總算出窯了,冷卻後去掉燒廢的,數量也有一百出頭,不可能說白風讓燒一百個他就不多不少正好一百個,寧多勿少,總沒錯。
蓋子都能蓋上,隻不過嚴密性沒那麽好,白風部的蜂蠟不知道夠不夠用,不夠的話隻能用泥來封了。
大灶有五個,陶罐一個灶裏麵能同時放下八個,這就讓速度快了很多。
眾人一起給桃子削皮,因為采的是那種熟了但還比較硬的桃子,所以削皮也不算太難。
三十多人削皮,削好後下一組人切塊,取核,然後投入清水中,加上少許的鹽浸泡,浸泡個二十分鍾的樣子,當然時間的長短全靠估計,泡好之後就裝進罐子裏,加上蜂蜜再加上清水。
把蓋子也放在罐子上,隻不過不蓋嚴,然後一同放進蒸鍋中去蒸,這樣能更好的保存,也是殺菌的一個過程。
時間隻能大概把握,一根木頭能燒多久大體是差不多的,所以他們隻能用柴的燃燒速度大概預測,等蒸好了,打開鍋蓋,同一時間立刻把罐蓋子蓋子,端出來後,已經融好的蜂臘就往蓋沿上招呼,直到確定封好不漏氣才行。
這事連夜幹,也是為了保證桃子的新鮮度,當然還是輪班的,現在沒有糧食可收了,很多族人都閑下來了,所以兩班倒的工作對他沒什麽影響,而且這也是為了讓他們自己在冬天能吃到水果,又不是資本家在壓榨他們。
皋的陶罐在燒第一批的時候,第二批就已經做好胚在陰幹了,所以說窯幾乎是不停的,這窯一出,下一窯立馬就進了。
隻不過做罐頭對於蜂蜜的損耗有些大,白風都有些心疼了,看來什麽時候又得去再割一趟了,養蜂的事他壓根沒有想過,領地裏有龐大的蜂蜜來源,為什麽還要勞心勞力的去混那可憐兮兮的一點自產蜜呢。
在其他人做罐頭的時候,第二天依舊依舊是一部分人上山去采杏子了,互不耽擱,白風這次沒去,因為他的弩已經快成了,他沒必要去搞那些體力勞動。
第一批鐵鑄的弩機出來了,隻有十個,是在一起鑄造的,弩身木匠锛還在做最後的精修,他嚴格的按照預定好的弩機尺寸,一點點的修出第一架弩身。
木頭是極好的青杠木,很沉很壓手,弓身是柘木的,全都貼了牛角,磅數也很大,弦是牛筋,反正整個弩用的全是他們能做到的極致。
仔細的安裝上弩機,整個弩組裝完成,弩箭也是專門製作的,就是為了體現出這把弩最強的一麵。
白風第一個實驗,上弦比較輕鬆,哪怕這個弩的硬度可能有個五六十斤的樣子,但白風用起來也絲毫不吃力,他覺得哪怕是女人用都完全沒問題。
掛上弦搭上箭,白風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箭卡不住,隻要向下一傾斜,箭就會自己掉下去,平射和高射還好,俯射絕對出問題。
不過锛卻說這是小事,很簡單,他等會給箭道上粘上牛皮或者牛筋不就行了,既能卡住箭,還不影響威力,用牛筋更好一點,耐磨損。
百風嗯了一聲表示支持,然後舉起弩,用望山瞄準,然後扣動扳機,箭應聲而出,紮在了靶子上。
他們過去看,對於弩的威力都表示認可,操作性上白風覺得還行,就是觸發扳機需要的力比較多,可锛覺得費力些好,免得誤觸。
然後就是望山的問題,瞄準性還是差了一些,並不是說白風自己的實力問題,而是仔細對比了後,發現箭道和望山以及眼睛不在一條直線上。
锛和鐵匠自己感受了一下,才理解白風說的三點一線是個什麽意思,然後他們各自保證下一把一定做的正正的。
白風也沒強求,畢竟手工的,而且現在這種條件下,想做的非常精準是很難的,他們還是在白風用鐵刻畫了一條鐵尺之後,才有了相對準確的數據。
第一條鐵尺怎麽做的?當然是白風用一根穗的頭發,摘下最長的時候為尺,然後對折,再對折,不停對折,一點點的刻畫出一條原始尺子。
然後用這把尺子複刻了幾條,定下了尺,寸,分,厘。再小白風也做不到,而且也沒必須做,他們還用不到那麽精細的,比尺更長的就是丈了,但他們也用不到,所有的都用步子丈量。
白風做尺的初衷也不過是為了方便幾個匠人的工作,還有巫的統計而已,至於交易這些的,白風還沒有考慮,因為他們做了,別的部族也不認,直到始皇帝開始,才算是統一下來,白風覺得自己沒本事讓所有的部落族群認同自己的度量衡。
弩的精度問題,隻能說盡量吧,就算不能完全準確,那就讓用弩的人徹底熟悉自己用的那一把弩,瞄準點歪了,自己大腦矯正就行。
最後要不是白風解釋他們還不信,但看過一旁巨大的腳印之後,也隻能和白風一樣認栽了,因為見過大象的人非常多,白風這身體以前大概也見過,隻不過現在記憶丟失了而已。
他們都知道大象有多不好惹,所以隻好繼續采摘,運送,把被大象吃掉的那些補回來,莫名多了很多工作量,任誰都不會高興。
好在人多,這麽多車桃子也在下午的時候就拉回家了,不過路上零零散散的象腳印讓白風有點擔心,希望它們隻是路過這裏,不要一直長住吧。
皋的陶罐還在燒製當中,所以罐頭今天是來不及做的,明天才能出窯,今天就先把采到的桃子連筐放在陰涼的倉庫裏,保存一天還是沒問題的。
第二天一早,又繼續出發去采桃子,這天的桃子已經比昨天的差了,熟的好的要麽被吃了,要麽就是掉在地上等著腐爛了。
今天摘的都是差中選優而已,明天就不來摘桃子了,改摘杏子,杏的狀態還是很不錯的。
皋的陶罐總算出窯了,冷卻後去掉燒廢的,數量也有一百出頭,不可能說白風讓燒一百個他就不多不少正好一百個,寧多勿少,總沒錯。
蓋子都能蓋上,隻不過嚴密性沒那麽好,白風部的蜂蠟不知道夠不夠用,不夠的話隻能用泥來封了。
大灶有五個,陶罐一個灶裏麵能同時放下八個,這就讓速度快了很多。
眾人一起給桃子削皮,因為采的是那種熟了但還比較硬的桃子,所以削皮也不算太難。
三十多人削皮,削好後下一組人切塊,取核,然後投入清水中,加上少許的鹽浸泡,浸泡個二十分鍾的樣子,當然時間的長短全靠估計,泡好之後就裝進罐子裏,加上蜂蜜再加上清水。
把蓋子也放在罐子上,隻不過不蓋嚴,然後一同放進蒸鍋中去蒸,這樣能更好的保存,也是殺菌的一個過程。
時間隻能大概把握,一根木頭能燒多久大體是差不多的,所以他們隻能用柴的燃燒速度大概預測,等蒸好了,打開鍋蓋,同一時間立刻把罐蓋子蓋子,端出來後,已經融好的蜂臘就往蓋沿上招呼,直到確定封好不漏氣才行。
這事連夜幹,也是為了保證桃子的新鮮度,當然還是輪班的,現在沒有糧食可收了,很多族人都閑下來了,所以兩班倒的工作對他沒什麽影響,而且這也是為了讓他們自己在冬天能吃到水果,又不是資本家在壓榨他們。
皋的陶罐在燒第一批的時候,第二批就已經做好胚在陰幹了,所以說窯幾乎是不停的,這窯一出,下一窯立馬就進了。
隻不過做罐頭對於蜂蜜的損耗有些大,白風都有些心疼了,看來什麽時候又得去再割一趟了,養蜂的事他壓根沒有想過,領地裏有龐大的蜂蜜來源,為什麽還要勞心勞力的去混那可憐兮兮的一點自產蜜呢。
在其他人做罐頭的時候,第二天依舊依舊是一部分人上山去采杏子了,互不耽擱,白風這次沒去,因為他的弩已經快成了,他沒必要去搞那些體力勞動。
第一批鐵鑄的弩機出來了,隻有十個,是在一起鑄造的,弩身木匠锛還在做最後的精修,他嚴格的按照預定好的弩機尺寸,一點點的修出第一架弩身。
木頭是極好的青杠木,很沉很壓手,弓身是柘木的,全都貼了牛角,磅數也很大,弦是牛筋,反正整個弩用的全是他們能做到的極致。
仔細的安裝上弩機,整個弩組裝完成,弩箭也是專門製作的,就是為了體現出這把弩最強的一麵。
白風第一個實驗,上弦比較輕鬆,哪怕這個弩的硬度可能有個五六十斤的樣子,但白風用起來也絲毫不吃力,他覺得哪怕是女人用都完全沒問題。
掛上弦搭上箭,白風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箭卡不住,隻要向下一傾斜,箭就會自己掉下去,平射和高射還好,俯射絕對出問題。
不過锛卻說這是小事,很簡單,他等會給箭道上粘上牛皮或者牛筋不就行了,既能卡住箭,還不影響威力,用牛筋更好一點,耐磨損。
百風嗯了一聲表示支持,然後舉起弩,用望山瞄準,然後扣動扳機,箭應聲而出,紮在了靶子上。
他們過去看,對於弩的威力都表示認可,操作性上白風覺得還行,就是觸發扳機需要的力比較多,可锛覺得費力些好,免得誤觸。
然後就是望山的問題,瞄準性還是差了一些,並不是說白風自己的實力問題,而是仔細對比了後,發現箭道和望山以及眼睛不在一條直線上。
锛和鐵匠自己感受了一下,才理解白風說的三點一線是個什麽意思,然後他們各自保證下一把一定做的正正的。
白風也沒強求,畢竟手工的,而且現在這種條件下,想做的非常精準是很難的,他們還是在白風用鐵刻畫了一條鐵尺之後,才有了相對準確的數據。
第一條鐵尺怎麽做的?當然是白風用一根穗的頭發,摘下最長的時候為尺,然後對折,再對折,不停對折,一點點的刻畫出一條原始尺子。
然後用這把尺子複刻了幾條,定下了尺,寸,分,厘。再小白風也做不到,而且也沒必須做,他們還用不到那麽精細的,比尺更長的就是丈了,但他們也用不到,所有的都用步子丈量。
白風做尺的初衷也不過是為了方便幾個匠人的工作,還有巫的統計而已,至於交易這些的,白風還沒有考慮,因為他們做了,別的部族也不認,直到始皇帝開始,才算是統一下來,白風覺得自己沒本事讓所有的部落族群認同自己的度量衡。
弩的精度問題,隻能說盡量吧,就算不能完全準確,那就讓用弩的人徹底熟悉自己用的那一把弩,瞄準點歪了,自己大腦矯正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