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發展路線
女穿男:農家子的科舉青雲路 作者:裳星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是古代君子修身所必須掌握的技能和素養。縣學裏主要側重於儒家經典的教授,也會有書法課程,但在其他方麵,均無涉獵。
秦扶清意外發現自己在射箭上有天賦,他還有些想學古琴,就隻能自己想辦法。
幸好殷傑的舅舅殷寶鬆會射箭,剛好休沐,殷傑回家,又去外祖家一趟,成功勸說殷寶鬆教他們射箭。
婁雨賢聽幾個學生想學射箭,欣然同意,還特意開辟一個院子,請人做了靶場。
待殷寶鬆到縣裏賣獵物時,就能順路來家中教導他們幾人射箭。
秦扶清手中積攢了一些銀錢,又請戈玉揚介紹,給自己找了一位教授古琴的琴師。
如此一來,他的時間安排越發滿滿當當,要去縣學,還要去水井小院安排小報排版,又要學習,再多添兩門特長,秦扶清兩眼一睜,就開始卷。
時間如白駒過隙,在他勤奮刻苦的學習中慢慢流逝。
旭武三十一年冬,安溪小報的名聲再也瞞不住,從平陽府傳回安溪,許多本地的讀書人也到處重金求購。
終於在他們的孜孜不倦探索下,發現鏡今草堂背後竟站著石家人。
這半年多時間,其他書局要多惱火就有多惱火,都盼著趕緊揪出鏡今書局的幕後之人狠狠教訓一頓,讓他吐出辦小報的法子來。
可當帷幕掀開,露出石堰山那張明豔如好女的淡定麵容,眾人又都啞火了。
他們還以為是誰呢,原來是石堰山啊。
那就沒事了。
安溪縣裏誰人不知石家的名聲?還有誰不知道石堰山?石堰山沒有石家的繼承權,可他親舅舅是鹽運使啊!
也難怪鏡今書局的出版刊印沒受到什麽限製,原來背後有人啊。
瞞無可瞞之後,秦扶清無比慶幸自己用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把石堰山給拉上船!
不然就憑他一個孤家寡人,如何能支撐起這麽大一條船呢。
半年多時間,鏡今草堂共發行小報二十六期,小報共有五大板塊,盈利八百一十六兩。
秦扶清個人占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分紅足有二百多兩,秦家全家奮鬥個五六七八年,差不多能掙到這好些錢。
參與合作的每個人都分到一大筆錢,就連當初落魄到結廬河邊的黑三一家,如今也鳥槍換炮,不複從前的落魄。
黑三除了擔任製作字模的任務,還在不斷改進字模字板等工具,他木匠技術十分精進,秦扶清也不希望他僅止步於此。
答應黑三等明年院試考上秀才之後,他就盡量在縣令麵前替他求情贖回良籍,最遲等他考上舉人,黑三一家就能脫籍。
如今鏡今草堂走上明麵,辦書局的事刻不容緩。
石堰山名下十幾個鋪子,便在草藥一條街撥出一間二層木樓給秦扶清開書局用。
每年的租金肯定少不了。
不過鋪子有後院,黑三他們能搬到鋪子後麵住,又能免掉租房子的一部分租金。
這樣一算,書局的支出變少了。
竟然開了正經書局,總不能隻刻印他們自己的小報,出其他書的事情刻不容緩。
當下最大的問題還是缺人手。
過完年一巧二巧就十四歲了,放鄉下,早該到了議親的年紀。
可秦扶清卻不放手,他兩個姐姐習得一手印刷技術,有這樣的技術,怎能輕易嫁人?這不是明擺著把技術拱手讓給他人嗎?
他這樣說,就是鄭氏也沒辦法。
如此一來,一巧二巧能安生在鋪子裏做工,她倆每個月都有工錢拿,還有自己的房間,平日不忙的時候,秦扶清還會帶她們出去逛街。吃小吃,喝茶聽書,自己掙了工錢,還能買新衣裳新頭花。
這樣的日子,她們在家裏一天也夠不著,誰想嫁人誰就是傻子!
一巧二巧也看出來了,家裏既不是阿爺當家,也不是阿奶做主,真正說話管用的,還得是石頭。
她們自然是跟著石頭混了。
虎頭亦是如此,他如今成了印刷的熟練工,做起活來比倆妹妹還要趁手,在城裏慣了,回去也沒什麽好的。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就不說他們三個,家裏哪個小的不盼著能到城裏?鎖頭貓娃驢娃子還有三巧四巧,成天盼著秦扶清休沐,能把大哥大姐二姐帶回來。
一到他們回來時,全家就跟過年似的,他們一走,全家人都跟著依依不舍。
趁著過年,秦扶清從這半年多掙得錢裏拿出一百兩上交公中,白花花的銀子差點把秦木橋一雙老眼提前閃瞎。
“石,石頭,這都是你掙得?”秦木橋人都傻了,他隻當孩子讀書了,早晚要當官,當官就能掙大錢,沒曾想這才是個童生,離做官還遠呢,大錢就到手了。
“是啊,我和殷傑他們合夥辦的書局,不是都跟你們說了嗎?”
說是說了,可秦扶清也沒跟他們說能掙那麽多啊!
其實不止這些,秦扶清趁著這次分紅的機會,給老師師娘他們二位都選了禮物送過去,送給婁雨賢的是一塊硯台,花他一二十兩,給師娘買了兩匹南方來的時興挑花雲錦,花了十來兩銀子。
這些錢是必須該花,省不了的。
不光是今年要買,隻要婁雨賢一日為師,這些節禮就不能間斷。
鄭氏愛錢如命,忙碌一年,累的她覺得自己又老幾歲,本來都想著今年要不要跟大兒媳婦商量移交管家的事情了,今天一看到這些白花花的銀子,她是眼也不花了,腿也不酸了,突然覺得又有幹勁了。
秦扶清能掙來這麽多錢,是他的本事,也是老秦家的本事。
他一下拿出這麽多錢給家裏,不是為了炫耀,而是想勸阿爺阿奶,秦家頭頂的天變了,家裏的觀念,也確實要跟著改變了。
他說再多長篇大論,都頂不上這一百兩銀。
一方麵,秦家有適齡兒童要讀書,女孩們也不能總待在鄉下做苦力,要學一技之長。
秦扶清想著,家裏有爹和二叔兩個扛家的男子,最好一個去縣裏發展,一個留在鄉下發展。
這些都需要阿爺開口提起。
秦扶清意外發現自己在射箭上有天賦,他還有些想學古琴,就隻能自己想辦法。
幸好殷傑的舅舅殷寶鬆會射箭,剛好休沐,殷傑回家,又去外祖家一趟,成功勸說殷寶鬆教他們射箭。
婁雨賢聽幾個學生想學射箭,欣然同意,還特意開辟一個院子,請人做了靶場。
待殷寶鬆到縣裏賣獵物時,就能順路來家中教導他們幾人射箭。
秦扶清手中積攢了一些銀錢,又請戈玉揚介紹,給自己找了一位教授古琴的琴師。
如此一來,他的時間安排越發滿滿當當,要去縣學,還要去水井小院安排小報排版,又要學習,再多添兩門特長,秦扶清兩眼一睜,就開始卷。
時間如白駒過隙,在他勤奮刻苦的學習中慢慢流逝。
旭武三十一年冬,安溪小報的名聲再也瞞不住,從平陽府傳回安溪,許多本地的讀書人也到處重金求購。
終於在他們的孜孜不倦探索下,發現鏡今草堂背後竟站著石家人。
這半年多時間,其他書局要多惱火就有多惱火,都盼著趕緊揪出鏡今書局的幕後之人狠狠教訓一頓,讓他吐出辦小報的法子來。
可當帷幕掀開,露出石堰山那張明豔如好女的淡定麵容,眾人又都啞火了。
他們還以為是誰呢,原來是石堰山啊。
那就沒事了。
安溪縣裏誰人不知石家的名聲?還有誰不知道石堰山?石堰山沒有石家的繼承權,可他親舅舅是鹽運使啊!
也難怪鏡今書局的出版刊印沒受到什麽限製,原來背後有人啊。
瞞無可瞞之後,秦扶清無比慶幸自己用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把石堰山給拉上船!
不然就憑他一個孤家寡人,如何能支撐起這麽大一條船呢。
半年多時間,鏡今草堂共發行小報二十六期,小報共有五大板塊,盈利八百一十六兩。
秦扶清個人占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分紅足有二百多兩,秦家全家奮鬥個五六七八年,差不多能掙到這好些錢。
參與合作的每個人都分到一大筆錢,就連當初落魄到結廬河邊的黑三一家,如今也鳥槍換炮,不複從前的落魄。
黑三除了擔任製作字模的任務,還在不斷改進字模字板等工具,他木匠技術十分精進,秦扶清也不希望他僅止步於此。
答應黑三等明年院試考上秀才之後,他就盡量在縣令麵前替他求情贖回良籍,最遲等他考上舉人,黑三一家就能脫籍。
如今鏡今草堂走上明麵,辦書局的事刻不容緩。
石堰山名下十幾個鋪子,便在草藥一條街撥出一間二層木樓給秦扶清開書局用。
每年的租金肯定少不了。
不過鋪子有後院,黑三他們能搬到鋪子後麵住,又能免掉租房子的一部分租金。
這樣一算,書局的支出變少了。
竟然開了正經書局,總不能隻刻印他們自己的小報,出其他書的事情刻不容緩。
當下最大的問題還是缺人手。
過完年一巧二巧就十四歲了,放鄉下,早該到了議親的年紀。
可秦扶清卻不放手,他兩個姐姐習得一手印刷技術,有這樣的技術,怎能輕易嫁人?這不是明擺著把技術拱手讓給他人嗎?
他這樣說,就是鄭氏也沒辦法。
如此一來,一巧二巧能安生在鋪子裏做工,她倆每個月都有工錢拿,還有自己的房間,平日不忙的時候,秦扶清還會帶她們出去逛街。吃小吃,喝茶聽書,自己掙了工錢,還能買新衣裳新頭花。
這樣的日子,她們在家裏一天也夠不著,誰想嫁人誰就是傻子!
一巧二巧也看出來了,家裏既不是阿爺當家,也不是阿奶做主,真正說話管用的,還得是石頭。
她們自然是跟著石頭混了。
虎頭亦是如此,他如今成了印刷的熟練工,做起活來比倆妹妹還要趁手,在城裏慣了,回去也沒什麽好的。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就不說他們三個,家裏哪個小的不盼著能到城裏?鎖頭貓娃驢娃子還有三巧四巧,成天盼著秦扶清休沐,能把大哥大姐二姐帶回來。
一到他們回來時,全家就跟過年似的,他們一走,全家人都跟著依依不舍。
趁著過年,秦扶清從這半年多掙得錢裏拿出一百兩上交公中,白花花的銀子差點把秦木橋一雙老眼提前閃瞎。
“石,石頭,這都是你掙得?”秦木橋人都傻了,他隻當孩子讀書了,早晚要當官,當官就能掙大錢,沒曾想這才是個童生,離做官還遠呢,大錢就到手了。
“是啊,我和殷傑他們合夥辦的書局,不是都跟你們說了嗎?”
說是說了,可秦扶清也沒跟他們說能掙那麽多啊!
其實不止這些,秦扶清趁著這次分紅的機會,給老師師娘他們二位都選了禮物送過去,送給婁雨賢的是一塊硯台,花他一二十兩,給師娘買了兩匹南方來的時興挑花雲錦,花了十來兩銀子。
這些錢是必須該花,省不了的。
不光是今年要買,隻要婁雨賢一日為師,這些節禮就不能間斷。
鄭氏愛錢如命,忙碌一年,累的她覺得自己又老幾歲,本來都想著今年要不要跟大兒媳婦商量移交管家的事情了,今天一看到這些白花花的銀子,她是眼也不花了,腿也不酸了,突然覺得又有幹勁了。
秦扶清能掙來這麽多錢,是他的本事,也是老秦家的本事。
他一下拿出這麽多錢給家裏,不是為了炫耀,而是想勸阿爺阿奶,秦家頭頂的天變了,家裏的觀念,也確實要跟著改變了。
他說再多長篇大論,都頂不上這一百兩銀。
一方麵,秦家有適齡兒童要讀書,女孩們也不能總待在鄉下做苦力,要學一技之長。
秦扶清想著,家裏有爹和二叔兩個扛家的男子,最好一個去縣裏發展,一個留在鄉下發展。
這些都需要阿爺開口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