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老太爺遷墳一事不算麻煩。


    秦田一開始也不大樂意讓秦木橋遷墳,奈何秦扶清是秀才公,還給的多。


    秦扶清找了當地辦白事的司人,專門請道士合算遷墳的日子,說真算的有多準麽,那倒沒有。


    這些和尚道士慣會看人臉色行事,秦扶清說家中還要蓋新房,道士就說趕在蓋新房前遷好即可。莫要讓已逝之人影響生人新家。


    秦扶清說那可得盡快,盡快,有多快?半個月以內,隻要錢到位,他們比誰都準時。


    秦田大有不見錢就給秦木橋添堵的意思,秦扶清看過太爺爺的墳頭,見到秦田一家的嘴臉,說實話,煩。


    誰樂意搭理這樣的親戚呢?多見一天麵就多煩一天,能拿錢免去受罪,秦扶清樂得自在。


    不僅是秦大華的墳,還有秦大華這一係的子孫,要從秦家村的族譜分出去,日後自成一門了。


    兩件事花了兩三天時間辦妥,秦扶清有秀才公的身份,就是找人辦事,別人也不會因為他年紀輕就小看他,再加上兜裏有錢,該給就舍得給,不該給別人休想從他手裏摳出一分一文。


    有理有節,辦事方能順利。


    接著就是去給太奶奶遷墳。


    秦木橋對他娘的態度更加複雜,一方麵念著親娘,從少年念叨到暮年,可要見到他娘的墳頭了,又不太敢。


    他娘不止他一個兒子,他還有其他同母異父的兄弟,見麵了該如何自處?


    等真見到麵,秦木橋才發現自己多慮了。


    他娘是還有兒子,可聽到他要把娘的墳遷走,作為補償會給銀子時,就沒人阻攔了。


    他可憐的娘啊,做了一輩子可憐的女人,活四十年,估計都不知道什麽是甜。在娘家時是被賣錢的東西,做了別人的媳婦,還是逃不過被賣的命運。


    一輩子生了五個孩子,也沒人念著她的好。


    秦木橋給親娘遷墳的願望得來的太容易,以至於對自己那兩個陌生的兄弟都有些憤恨。


    憑什麽他的娘做了他們的娘,他們還不知道珍惜?


    秦木橋的娘姓許,小名針娘。她先後嫁了三個男人,第一任丈夫是秦大華,與他生下一子,秦木橋。


    丈夫死後,她養活不起兒子,被帶回娘家,二次嫁給一個打鐵的鰥夫,那鰥夫娶過三個媳婦,次次生的都是女娃娃,他這輩子就想要個兒子,媳婦娶了一個又一個。針娘又給他生了兩個女兒,生了第二個女兒後,月子都沒坐完,便被休回娘家,連帶著沒滿月的女兒,一同打包賣給第三任丈夫。


    她的第三任丈夫是個更夫,姓王。年紀不小,也是死了媳婦。王更夫家中有兩個孩子,隻想找個能管事的女人照看家門。針娘嫁過來後,洗衣做飯,擔水澆地,伺候孩子,無所不能,又給更夫生下兩個兒子,終於在四十歲那年染了疫病,一病不起,撒手人寰。


    秦木橋在王家坐了小半日,他那些未曾見過麵的弟弟妹妹也來了,除了那個留給鐵匠的二妹。


    聽三妹講,說二姐沒跟著娘走,留在鐵匠父親身邊,沒幾年就掉井裏淹死了。


    她跟著娘,好歹活到九歲。娘去世的時候,倆弟弟還小,她便在王家照看弟弟,十八歲嫁到隔壁村,如今也是兒孫滿堂了。


    “大哥,娘生前老是念叨著你,一提起你就哭,要是她在地下知道你來接她,肯定也願意跟你回去。”二妹勸著秦木橋如此道。


    頭發花白一老人家,聽了這話後泣不成聲,哭的不能自已。


    秦扶清聽到三姑奶奶,心想阿爺心裏過不去的疙瘩說不定會小些,比起秦家那些人,阿爺這些同母異父的妹妹弟弟,倒是顯得有心許多。


    人心都是心換的,秦木橋作為補償,同樣給弟弟留下一筆錢,不多,也足夠普通農戶人家一年半載的花銷。


    王家人很是心動,然後收下了這筆錢。


    “大哥,有什麽需要你盡管說,逢年過節的,我們能去給娘燒紙不?”


    秦木橋自然應下,他總不能攔著娘的兒女對她盡孝。


    與這兩家人商量好後,事情就好辦多了。


    選定良辰吉日,請專門的道士僧人誦念悼亡詞,當初秦太爺和秦太奶入土時,家中都沒好條件打棺材,隻一扇薄木板,上麵覆著草席,草草了事。


    這麽多年,早已朽爛看不出模樣了。


    秦家打了兩口好棺,將老兩口入棺,又專門請抬棺送葬的夯漢,道士僧人相隨,一路撒著紙錢,從車前縣護送到安溪縣。


    安溪縣這邊早已經選好址,動好土,待到六月六日這天,送葬的隊伍一路吹著嗩呐進入安溪縣範圍內,其浩大的聲勢引來不少八卦群眾。


    得知這是院案首秦扶清家的白事,便都急忙打聽,這不打聽不知道,一打聽,這事一傳十十傳百的,縣內百姓無不為秦扶清的孝心所動容。


    孝在古時有多重要無需多提,隻說選拔人才的科舉製還沒出現之前,為了遏製門閥取第,察舉製應運而生。


    世人熟知的臥冰求鯉等孝相關的故事,如今看來愚昧且不合理,其實大多都是察舉製時期,一些人為了刷孝名,做給旁人看的。至於其中真心有多少,見仁見智。


    自漢代董仲舒提出“獨尊儒術”,又提出天人合一、三綱五常,徹底把孝與儒家綁定起來,後世對孝的尊崇,一點都不比古時候少。


    越是專製刻板,越是有人起逆反心理,可孝就像是仙人手中的捆仙繩,唐僧嘴裏的緊箍咒。父母待子,與子女待父母,本就是相輔相成,相互成就的。


    把孝當做緊箍咒來使用,高興念一念,不高興也念一念,世人才會寫出哪吒割肉還母剔骨還父的故事來。


    秦扶清給太爺爺太奶奶遷墳是出於孝敬阿爺的真心,卻誤打誤撞碰到百姓心中最尊崇的那根筋。


    他孝順之名迅速擴散,市井之間、街坊鄰裏,無人不知他的孝順之舉。


    傳到柳祥貴耳中時,柳祥貴大喜,天底下哪裏有比治下出個十二歲的秀才更好的事?


    如果有,那就是這個十二歲的秀才,還是個至純至孝之人,就該天下揚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穿男:農家子的科舉青雲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裳星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裳星河並收藏女穿男:農家子的科舉青雲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