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趙家出來,鍾田文就去找了李主席。


    李主席的家族非常的有名,可以說名聲顯赫,李主席出生在百年望族李家,其家族是南和行合夥人,更是東亞銀行創辦人,在後來的一百多年裏,家族子孫中有十數人成為了羊城、香江政壇、商界舉足輕重的人物,李家與何家、羅家、周家被公認為香江開埠早期的四大家族。


    可以說,能屹立百年的家庭,家族成員,可以說個個精英,在當時那個時期,當真的不容易。


    他這次找李主席,自然是因為一幢物業。


    李家與另一個家族馮家,其祖輩關係非常好,共同創立了華人置業,就是後來,被大劉收購的華人置業。


    馮家來曆同樣顯赫,其家族同樣是望族,活躍於清末至民國時期,其家族的兆豐行曾是粵省最大的海味代理行,家族中人在政壇、文化界也頗有建樹,是十分顯赫的華人望族之一。


    華人置業持有一幢在香江非常有名的物業,該物業位於中環,也是遠東會的駐地。這就是華人行(chinese building)。


    香江開埠初期實行“華洋分治”,維多利亞城也就是還沒有填海時期的中環是洋人的地盤,這裏是由洋行控製的香江本島心髒地帶“中環”,當時的華商能在這裏租場地辦公都算是一種揚眉吐氣。


    51年前,香江郵政總局和法院的舊址拍賣,在英屬香江的華人們,把握住了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以每平方英尺50港幣的價錢,買下了這塊地。兩年後,也就是1924年,這塊地上建起了中環第一座由華人投資的大樓。


    大樓建成之後,洋人不屑於華人同樓辦公,自然而然這棟樓便隻有華資公司租客,故而得名“華人行”。


    從這幢大樓裏,可是走出了不少香江大佬,後來名滿香江的很多華商都從這裏起步。


    鍾田文可是準備了許多禮物過來,李主席也是很好奇,這小滑頭,怎麽準備了這麽多禮物過來,都很名貴,他就猜出來,這衰仔,肯定有事求自己。


    “阿文,你這個家夥,肯定沒好事情。”


    兩人關係很好,私下裏說話也直接。被人直接揭露了心事,鍾田文也不惱,臉上還帶著那種玩世不恭。


    “李叔,什麽是沒有好事,是大大的好事。”


    “送客!”


    “哎,李叔,李叔,我說我說。”這人呐,真是,自己……算了,他說道:“李叔,我的公司那麽多,缺一個辦公的地方,我想買一幢大廈,撐撐門麵。”


    “華人行?”


    “哎,李叔,要不說您了解我呢,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您啊!\"鍾田文一幅你老太了解了我的樣子,非常的佩服。


    李主席想了想說道:“你個衰仔,在股市裏賺了不少錢吧?這個華人行大廈,也不是不能賣給你,這個事情我同意,別人那邊我還要說說,你準備出價多少?”


    “李叔,您幫我打探一下,我出少了,那邊不好交待,我出多了,心裏難受。”


    “你個小家夥,好了,我幫你問問我大佬和馮家。”


    兩人又寒暄了一會,現在時間還早,不然的話,就留下吃晚飯了,等鍾田文離開,李主席的管家過來,拿過來一份清單,看著鍾田文送過來的禮物,全是金條。


    現在黃金漲得很,他看了一眼,這得有百萬港元。


    “這小朋友,真是大方,這個事情,不跑腿都不行啊。”


    鍾田文坐上了車,從李家向和記趕去,此次去和記,是參與一件大事。


    “此次董事會,是向大家說一件事情,那就是公司將向瑞銀借入一筆瑞士法郎,用於收購,此次借入金額為4300萬瑞士法郎。”


    如果按照此時的匯率計算,一美元兌換3.06瑞士法郎,這筆貸款也就是7251萬港元;但是等到了1976年,瑞士法郎升值,一美元兌換1.06瑞士法郎,公司入不敷出,要還債的時候,把和記推進了深淵,導致向匯豐求助,匯豐注資1.56億港元,得到了33.5%的和記黃埔的股份,和記與黃埔船塢當時已經於1975年合並。


    “之前,大家已經看過了收購計劃,現在大家進行投票吧。”


    祁德尊是推動此次會議的人,看看向四周,就見鍾田文舉手,他示意後者發表意見。


    “我是同意貸款收購這些標的物的,不過借瑞士法郎,我感覺風險有些大,瑞士法郎,已經升值了一次,難保不會再升值,這樣的風險有些大啊。”


    祁德尊說道:“這一點,我也有考慮,不過現在沒有人願意借我們錢,不趁此機會,壯大我們,將失去先機;就算瑞士法郎升值,我也相信,我們收購的標的物,其增長性,會超過其升值速度。”


    “好了,我沒有問題了。”鍾田文也投了讚成票,那些鍾田文派來的代表,看到老板投了,他們也投了,其他的董事們,自然也投了讚成票。


    祁德尊為什麽會在股災的時候,仍然不顧社會大環境,仍然投資?


    其實是他太樂觀了,從六十年代中期起,和記洋行進入了急劇膨脹的高速路上。祁德尊利用部分投資者看好洋行股前景的心理,以發行新股集資的方式,展開連串的收購活動。


    1966年和記先後收購了屈臣氏、德惠寶洋行及泰和洋行等三家曆史悠久的進出口商行,這三家洋行與和記洋行構成了和記集團拓展進出口貿易以及批發零售商業的核心。


    到六十年代中後期,和記國際已在眾多的洋行中脫穎而出,旗下擁有的附屬及聯營公司已起過50家。


    1967年,香江時局動蕩,市民紛紛拋售股票、物業,移居海外,但和記國際的收購步伐並未因此而停止。


    1969年,和記國際透過發行優先股集資7.200萬港元,收購了著名黃埔船塢,後來通過黃埔船塢,又收購均益倉。


    正是通過在那段時間,大收購,在他心理埋下了種子。


    和記國際的成長,一直是通過大收購來完成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香江要做大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心寶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心寶寶並收藏重生香江要做大地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