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上梁
講道理,我要自在不要責任 作者:一湘之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六月初八一大早,陳小婉應大伯娘張氏的要求,全身穿戴一新,頭發第一次沒用頭巾包著,而是用一根木插綰著。一身微粉帶紅邊斜交領長衫配淡灰色裏衣、黑色的褲子、腰帶是同衣服紅邊一色、腳踩一雙黑色農家布鞋,看著很是幹淨大方還帶幾分喜氣。
陳家眾人也是煥然一新,都穿上了平時走親戚時才穿的衣裳,雖都是粗布麻衣,卻也精神麵貌大變,一個個都臉帶笑意。
一群人卯初就到了半山灣,帶著各種祭品,豬頭、雞鴨、酒、水果、糖果等,大早上的小貞和小琪還有小靜還采了兩捧野花回來。
工人們先將係著紅綢正梁抬進新屋堂前,陳大伯和王師傅準備好祭台,擺上祭品,和鮮花、酒水,還有大伯娘陳三嬸陳四嬸,早起蒸的饅頭、饃饃、包子及這幾天陸續做好的各種點心、果子,滿滿的一大桌子。
辰正,半山灣裏裏外外擠滿了人,村長、五爺爺家的人,還有以前大爺爺家的人。並餘大夫,差村裏的幾位老人和交好的都來了。
這個時辰是王師傅根據陳小婉的生辰算的吉時,還問了聶錚的生辰,陳小婉也說了,隻是真不真這事,她就不知道了,畢竟那人名字都是假的。
陳大伯讓陳小婉站在中間,他站右邊王師傅站左邊,二人開始焚香請神,一人一段的念祝福詞,又長又澀,陳小婉隻聽懂開篇“上梁喜遇春光明,建基迎來紫薇星,立柱欣逢百花開,門迎麗景春千裏,戶納晴光霞滿庭,良辰人宅年年旺,吉日安居代代興”,後麵還有什麽“良時吉日上金梁.....兒孫代代出賢良等。”
又祭酒,又念祭酒詞也是一人一段:“三陽日照平安地,五福星臨吉慶家,華堂建新六親力,玉字落成百匠功”等,也是一大篇。
然後再上梁澆梁,是什麽封頂吉語,陳小婉也不懂,陳大伯讓她怎麽做,她就怎麽做。隻聽道聲:“賀新屋順利上梁澆梁封頂!”等等又一長篇頌詞。
接著放鞭炮眾人歡呼,幾個漢子並王師傅上了屋頂,又有幾個漢子將披紅綢的正梁抬了起來,鞭炮不停。
陳大伯開始唱頌詞,又高喊:“上啊,大吉大利”,眾人都跟著喊“上啊,大吉大利。”屋頂兩邊工人扛起正梁,上麵的工人拉起繩子,將主梁緩緩往上拉。
陳小婉注意看了,那速度那姿勢很是講究。
正梁被拉上去後,王師傅一邊接,一邊唱起了讚詞“今日炮火喜洋洋,恭賀主東上正梁;此梁本是天上降,降給主東添吉祥。少者添喜老添壽,後代子孫狀元郎;添錢添糧添財寶,榮華富貴萬年長”。放平穩後,又是一陣長長鞭炮聲。
陳四叔將一個用紅布蒙著的,蓋有“大棗花饃”的喜鬥遞給陳小婉,示意陳小婉往上遞,陳小婉懵懵的遞給了陳大伯。
陳大伯接過一邊念念有詞,一邊登上牆頂,把紅布搭到主梁上,把棗花兒饃放到牆頭上繼續唱詞。
眾人跟著叫好,幾翻過後陳大伯又將一個紅布包拋給陳小婉,陳小婉用籮筐接住。
有人叫“撒吧”,陳大伯開始將鬥裏的東西拋向四周,眾人一陣哄搶。
陳大伯還在繼續念:“拋梁拋到東,東方日出滿堂紅;拋梁拋到西,麒麟送子掛雙喜;拋梁拋到南,子孫代代做狀元;拋梁拋到北,糧圈白米年年滿,東一把西一把,哪裏人多給那撒……”,最後還給自己兜裏裝一把。
撒一把,眾人搶一把,還有人叫:“多撒點。”
王師傅也跟著念著詞也下扔著包子,果子、糖果類的。
很是熱鬧,陳四叔又示意,陳小婉又將包好的紅包,拿出來發工人及大小師傅們。
等陳大伯王師傅下來,眾人退出屋子安排吃席,這次吃席就在這半山灣的空地。都是陳大伯他們提前安排好的。
今天還是請的村裏人做飯,今天王師傅陳大生陳大伯做上席,陳三叔陳四叔帶著陳小婉給席上的老人敬酒。
敬到五爺爺這裏,陳小婉行禮敬酒,老人家看著她一個勁的說:“好啊,好啊”。雙眼朦朧透過她,似乎看到什麽令人很是高興的事情。
陳小婉也是很感動,陳小婉今天這屋子,才升上去的那個主梁,是幾個爺爺剛來這裏不久,三兄弟有一次進山去看到的,當時一眼就看中了,說好建新房就用它。隻是後來三人先後成家,分了家又分了族譜。這根樹一直就沒用上,這次陳小婉建房子,陳大伯先後進山了好幾天,都沒有找到合適的木材。
是五爺爺來了趟,告訴了陳大伯那棵樹的位置 ,才有這今天這根上品杉木主梁。
陳小婉能不感動嗎?
後來陳小婉才知道,她今天的這個儀式是大的非常正式的那一種,農家人本不是特別介意這個,太費錢簡單一些也行;是五爺爺要求的,村中的幾個老人能來,也是五爺爺去請的;就連宴客的廚子與幫工,也都是五爺爺提點了,陳四叔去請的。
老人家一片拳拳愛護之心,陳小婉此刻雖然不知道,但也十分誠懇的恭敬的行禮道謝,還給了紅包;又給同樣的幾位老人,行禮敬酒給紅包。
其實現在為止,陳小婉都不知道為什麽要這樣做,在現代這規矩懂的人也不多了,以前的陳小婉也沒有接觸過,隻知道有這麽一回事。
隻是陳大伯王師傅陳四叔,叫她怎麽做她就怎麽做了:畢竟隻是費點銀子,而長輩們的愛重之意,陳小婉還是能感覺得到的。
不為難別人也不為難自己,況且這房子建到現在,陳小婉除了做做飯,其它的基本沒有幹過,跟工的是陳四叔,木工是陳大伯與兩位哥哥,陳三叔陳小三幫她滿足她的小欲望 。
廚房裏的事情大伯娘陳三嬸陳四嬸,大嫂與二嫂主要操作,她和小貞小琪幫些小忙;累的真心不是她,就連帶孩子也是小五小六小靜帶的多一些。
人啊要懂的知足,不懂的事情,隻要確定親人不會害自己,聽從就是了。
陳家眾人也是煥然一新,都穿上了平時走親戚時才穿的衣裳,雖都是粗布麻衣,卻也精神麵貌大變,一個個都臉帶笑意。
一群人卯初就到了半山灣,帶著各種祭品,豬頭、雞鴨、酒、水果、糖果等,大早上的小貞和小琪還有小靜還采了兩捧野花回來。
工人們先將係著紅綢正梁抬進新屋堂前,陳大伯和王師傅準備好祭台,擺上祭品,和鮮花、酒水,還有大伯娘陳三嬸陳四嬸,早起蒸的饅頭、饃饃、包子及這幾天陸續做好的各種點心、果子,滿滿的一大桌子。
辰正,半山灣裏裏外外擠滿了人,村長、五爺爺家的人,還有以前大爺爺家的人。並餘大夫,差村裏的幾位老人和交好的都來了。
這個時辰是王師傅根據陳小婉的生辰算的吉時,還問了聶錚的生辰,陳小婉也說了,隻是真不真這事,她就不知道了,畢竟那人名字都是假的。
陳大伯讓陳小婉站在中間,他站右邊王師傅站左邊,二人開始焚香請神,一人一段的念祝福詞,又長又澀,陳小婉隻聽懂開篇“上梁喜遇春光明,建基迎來紫薇星,立柱欣逢百花開,門迎麗景春千裏,戶納晴光霞滿庭,良辰人宅年年旺,吉日安居代代興”,後麵還有什麽“良時吉日上金梁.....兒孫代代出賢良等。”
又祭酒,又念祭酒詞也是一人一段:“三陽日照平安地,五福星臨吉慶家,華堂建新六親力,玉字落成百匠功”等,也是一大篇。
然後再上梁澆梁,是什麽封頂吉語,陳小婉也不懂,陳大伯讓她怎麽做,她就怎麽做。隻聽道聲:“賀新屋順利上梁澆梁封頂!”等等又一長篇頌詞。
接著放鞭炮眾人歡呼,幾個漢子並王師傅上了屋頂,又有幾個漢子將披紅綢的正梁抬了起來,鞭炮不停。
陳大伯開始唱頌詞,又高喊:“上啊,大吉大利”,眾人都跟著喊“上啊,大吉大利。”屋頂兩邊工人扛起正梁,上麵的工人拉起繩子,將主梁緩緩往上拉。
陳小婉注意看了,那速度那姿勢很是講究。
正梁被拉上去後,王師傅一邊接,一邊唱起了讚詞“今日炮火喜洋洋,恭賀主東上正梁;此梁本是天上降,降給主東添吉祥。少者添喜老添壽,後代子孫狀元郎;添錢添糧添財寶,榮華富貴萬年長”。放平穩後,又是一陣長長鞭炮聲。
陳四叔將一個用紅布蒙著的,蓋有“大棗花饃”的喜鬥遞給陳小婉,示意陳小婉往上遞,陳小婉懵懵的遞給了陳大伯。
陳大伯接過一邊念念有詞,一邊登上牆頂,把紅布搭到主梁上,把棗花兒饃放到牆頭上繼續唱詞。
眾人跟著叫好,幾翻過後陳大伯又將一個紅布包拋給陳小婉,陳小婉用籮筐接住。
有人叫“撒吧”,陳大伯開始將鬥裏的東西拋向四周,眾人一陣哄搶。
陳大伯還在繼續念:“拋梁拋到東,東方日出滿堂紅;拋梁拋到西,麒麟送子掛雙喜;拋梁拋到南,子孫代代做狀元;拋梁拋到北,糧圈白米年年滿,東一把西一把,哪裏人多給那撒……”,最後還給自己兜裏裝一把。
撒一把,眾人搶一把,還有人叫:“多撒點。”
王師傅也跟著念著詞也下扔著包子,果子、糖果類的。
很是熱鬧,陳四叔又示意,陳小婉又將包好的紅包,拿出來發工人及大小師傅們。
等陳大伯王師傅下來,眾人退出屋子安排吃席,這次吃席就在這半山灣的空地。都是陳大伯他們提前安排好的。
今天還是請的村裏人做飯,今天王師傅陳大生陳大伯做上席,陳三叔陳四叔帶著陳小婉給席上的老人敬酒。
敬到五爺爺這裏,陳小婉行禮敬酒,老人家看著她一個勁的說:“好啊,好啊”。雙眼朦朧透過她,似乎看到什麽令人很是高興的事情。
陳小婉也是很感動,陳小婉今天這屋子,才升上去的那個主梁,是幾個爺爺剛來這裏不久,三兄弟有一次進山去看到的,當時一眼就看中了,說好建新房就用它。隻是後來三人先後成家,分了家又分了族譜。這根樹一直就沒用上,這次陳小婉建房子,陳大伯先後進山了好幾天,都沒有找到合適的木材。
是五爺爺來了趟,告訴了陳大伯那棵樹的位置 ,才有這今天這根上品杉木主梁。
陳小婉能不感動嗎?
後來陳小婉才知道,她今天的這個儀式是大的非常正式的那一種,農家人本不是特別介意這個,太費錢簡單一些也行;是五爺爺要求的,村中的幾個老人能來,也是五爺爺去請的;就連宴客的廚子與幫工,也都是五爺爺提點了,陳四叔去請的。
老人家一片拳拳愛護之心,陳小婉此刻雖然不知道,但也十分誠懇的恭敬的行禮道謝,還給了紅包;又給同樣的幾位老人,行禮敬酒給紅包。
其實現在為止,陳小婉都不知道為什麽要這樣做,在現代這規矩懂的人也不多了,以前的陳小婉也沒有接觸過,隻知道有這麽一回事。
隻是陳大伯王師傅陳四叔,叫她怎麽做她就怎麽做了:畢竟隻是費點銀子,而長輩們的愛重之意,陳小婉還是能感覺得到的。
不為難別人也不為難自己,況且這房子建到現在,陳小婉除了做做飯,其它的基本沒有幹過,跟工的是陳四叔,木工是陳大伯與兩位哥哥,陳三叔陳小三幫她滿足她的小欲望 。
廚房裏的事情大伯娘陳三嬸陳四嬸,大嫂與二嫂主要操作,她和小貞小琪幫些小忙;累的真心不是她,就連帶孩子也是小五小六小靜帶的多一些。
人啊要懂的知足,不懂的事情,隻要確定親人不會害自己,聽從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