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愰就到了正月十五,這段時間小三帶著陳大伯他爹和四叔,逛著後山,細細交待那些一定要劃進來,怎麽修。


    陳大伯再聽一遍,拍著他的頭道:“好小子,夠膽,也不怕陳村長找你拚命。”


    陳三叔卻道:“小子,做的好。”


    陳四叔就笑。


    陳小三就有些不好意思道:“那現在不是要大伯出麵了嗎?”


    陳大伯就拍拍他算是認下了。


    陳小三又道:“大伯,你有事可以去找大姐的新管家陳原,那人還挺有本事。”


    陳家三兄弟就看了他一眼,小三隻得摸摸頭。他大伯有事肯定找大姐了,下人在他大伯看來,也是外人。


    小四則在陳小婉的書房幫她畫圖紙,根據現在的布局進行更改,能不移動就不移動,不管是院子還是樹木,當時建的時候都是花了大功夫的,王師傅與崔師傅都過來了好幾趟。還有外麵的路以及陳小婉這邊的路需不需要設道閘杆的問題,以及前麵花園規劃的問題。池塘邊種了不少果樹,也要移動的不少。


    正月十五陳小婉讓院中的人都去慶平縣逛逛熟悉熟悉環境,陳原沒有推辭的就帶著人去了。


    正月十六小三小四兩兄弟收拾收拾了東西在一家人的注視下去了府城,他們先去府城帶上人,看看小貞她們再出發。


    正月二十小柔和趙漢生回來了,說從省城帶回來八個人。兩個丫頭,兩對母子,一對父女,人是檀照韓管事王春生一起幫忙選的,其中一對母子一個丫頭是王春生那裏的人。


    陳小婉問夠用嗎?她道:“我平日一個都行的,現在這麽多人,就那點事,感覺在白養活人。”


    悅安笑的不行,這姐仨說的一樣的話。


    小柔又問:“大姐,你這院子什麽時候開建。”


    “過了正月吧!縣衙的人都來兩趟了。”


    又歎:“這都開春了,怎麽這天氣還是這麽冷呢!”


    “再過一些日子看看。”


    陳小婉這段時間也是在擔心這個,若是有國災,她這裏大興土木就不好了。


    陳原卻道:“沒事的郡君,這是朝廷的規製,且慶平縣並沒有受災,還有餘力幫助其它地方,這都是郡君與連山村的功勞。”


    上次韓山與王春生來反映的事情,慶平縣沒有人來告知,想來是趙知縣在前麵一力承擔了。也是,連山村封賞因的是種植並非民生,這些事也輪不到他們來管。


    所以陳小婉閑得很,閑得她都不知道做什麽好,以前還需要自己做飯,琢磨吃的,現在完全不用。這時間大把大把的,喝酒小酌都沒興趣了。


    悅安就出主意,不如畫此圖紙再設計一些方便的衣服,這讓陳小婉想起了悅華當時拿出的那根玉簪,自己也得備著一些。


    將聶錚當是讓從西北拿回來玉石,挑挑撿撿一些不打眼的,讓陳原找人去加工。隻是陳原拿著玉石道:“郡君,這些玉石零碎的是不打眼,也不值幾個錢,但這整塊的不行,外麵太少了。而且慶平縣我也不熟,萬一給郡君帶來麻煩就不好了。”


    陳小婉.....


    悅華拿著也翻翻道:“郡君,這些零碎的加工一下賞人就好,還有這成色好一些的,賞人就浪費了。郡君要賞人,不如買些好看又實際的,可能更好。”


    陳小婉就對幾人道:“你們幾個合計合計吧!我現在銀子也不多,這些零碎也還是從西北帶回來的,總得想法子用。”


    於人幾人再加上橙夢一陣商量,陳原就帶著悅華與悅安去了縣城。


    當天就帶回來一堆玉佩,簪子,手串的,至於布料嘛,她們現在都不在外麵買了,需要了直接找陳四叔去染坊直接訂,都大主顧了。


    陳小婉就學著前世的記憶,畫著各種服裝圖紙。還和幾個人盤點盤點布料,怎麽做,做什麽好。那些零碎也碎布,也讓做成各種發帶頭花,手帕,絲絡,剛開始散給村人不少。後來悅華就不讓了,說以後賞人都是新鮮玩意,留著以後賞人用。


    陳小婉隨她們,都是閑的,朱大娘都加入了打絛子的隊伍。


    正月二十八,趙縣令領著浩浩蕩蕩的一支隊伍來了連山村,隊伍裏男女老少都有。


    於是連山村又熱鬧了,一家六個人呢!


    陳小婉帶著人,紅泥小火爐在半山灣的四邊亭裏看熱鬧。低頭對陳原說了什麽,陳原與悅安就進村找陳大伯去了。


    朱大娘在村裏跑前跑後的湊熱鬧,忙得不亦樂乎。


    陳村長急急忙忙的上來找陳小婉:“小婉小婉,這人選了,好多家不夠住了,怎麽辦。”


    陳小婉一抬頭,丹紗就進屋將小四提前畫好的圖紙拿了出來。


    陳村長打開一看,指著道:“這.....這就好了,你提前就準備了。”


    陳小婉笑著道:“小四畫的,我代為保管。”


    陳村長就指指她,又道:“這村裏又得擴建不少地方。”


    “縣衙的人都在,您一會兒順便問問,還有您也問一下,有沒有人願意出村的。”


    “出村這不可能。”


    “不一定,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也有那些願意幹活的或是想出去發財想去的。”


    陳村長就一臉的嚴肅:“那他們不是將連山村手藝也帶走了。”


    “沒事的村長,連山村也沒什麽手藝,會的那些也都教了外人了,不多這些人。”


    陳村長一聽也就高興了,村裏有些人他也看不慣了,正好收拾收拾。


    下山的時候陳小婉還在喊:“戶籍別忘記了。”


    悅華看了好幾眼道:“郡君這樣做,會不會不太好。”


    陳小婉問她:“我做什麽了,我隻是給了他們一個選擇。”


    悅華想了一會,行了個禮,退後一步,繼續站著了。


    陳小婉看了半天熱鬧,就回了屋,畢竟這外麵還是挺冷的。


    陳原就回來說,三位陳老爺選人都很順利的,大老爺選了一家四口,家裏是兩個小子的,還有母女倆的。


    三老爺給還給琪姑娘和靜姑娘各添了個小丫頭都是孤女,也選了一家四口,家裏一兒一女的。


    四老爺也選了一家四口,也是一兒一女的。


    就是陳姑奶奶的人不好選。


    一個人帶兩個女兒住 ,陳大老爺做主選兩個一家三口的,兩個女兒跟著兩個蓮姑娘,兩個婦人就跟著陳姑奶奶,兩個男人就幹村裏的活計和家裏的重活。


    陳小婉點點頭,陳姑姑的性子太軟了些,這樣選也挺好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講道理,我要自在不要責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湘之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湘之江並收藏講道理,我要自在不要責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