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交通信息


    (1)g1京哈高速——s52承秦高速——撫寧北高速口下——鵲橋路——龍雲穀景區;


    (2) 秦皇東大街——祖山連接線——石門寨連接線——鵲橋路——龍雲穀景區;


    (3)海陽路——秦青路——祖山連接線——石門寨連接線——鵲橋路——龍雲穀景區。


    李嘉興和蘇霏霏遊玩完龍雲穀也吃到龍雲穀特色烤串,就準備了下一站。


    李嘉興駕駛著他那輛豪華轎車,載著美麗動人的蘇霏霏,從龍雲穀出發前往板廠峪。一路上,他們穿越了蜿蜒曲折的山路,欣賞著沿途壯麗的風景。陽光透過車窗灑在兩人身上,映照出他們幸福的笑容。經過一個小時的車程,他們終於抵達了板廠峪,開始了一段美好的旅程。


    板廠峪風景區


    河北秦皇島海港區的旅遊景點


    板廠峪位於秦皇島北29公裏,麵積33平方公裏,景區“春花夏水,秋楓冬雪,晨觀暮覽,鳥瞰秦皇”。


    基本信息


    景區等級


    aaa級景區


    地理


    占地麵積


    33 km2


    其他信息


    外文名


    banchangyu scenic


    地理位置


    河北省秦皇島市駐操營鎮板廠峪村


    主要景觀


    長城六絕、明長城磚窯遺址、靈仙洞、石簡峽、天然禪寺、一線天、九道缸瀑布、菩薩寺、六眼樓、神龜觀海


    氣候類型


    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長城六絕、明長城磚窯遺址、靈仙洞、石簡峽、天然禪寺、一線天、九道缸瀑布、菩薩寺、六眼樓、神龜觀海


    關鍵信息


    景區介紹


    主要景點


    長城宴介紹


    詞條圖冊


    規模宏大的板廠峪窯址群遺址、長城四大防禦、豐富的南北方文化,這些都在向我們訴說著長城建設的根源,板廠峪因此被譽為“長城之根”。


    景區介紹


    板廠峪位於秦皇島北29公裏,麵積33平方公裏,景區“春花夏水,秋楓冬雪,晨觀暮覽,鳥瞰秦皇”。


    板廠峪風景區


    主要景點


    長城六絕


    一絕:火山長城


    火山長城


    火山長城


    明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戚繼光調任薊[ji]鎮總兵,派中軍門譚綸重修薊鎮長城,在明早期長城的基礎上加磚修複,並增修磚質敵樓50座。後又多次增修敵樓,加固或重修城牆。


    長城北側有億年火山口群,故大部分長城修築在火山口之上,所以稱為“火山長城”。


    二絕:標本長城


    現存石結構城牆長5000米,寬3米,高3-5米,由明朝開國大將徐達於洪武14年所修。早期長城多被中後期長城牆體所覆蓋,此段長城因地勢易攻難守,戚繼光修複時向北平移2公裏,得以保存。長城學會秘書長董耀會評價此段長城:這是徐達所修現存明早期長城的孤例,是“明早期長城標本”。


    三絕:環線長城


    環線長城


    環線長城


    因板廠峪在明朝是“薊鎮後勤保障重地”,需要提高防守級別和保密,故明朝先後在板廠峪修了兩道長城。南邊的是明早期長城,北邊的是明晚期長城。


    由明早、晚兩期長城,共同圍成一個麵積5.39平方公裏的長方型,“環線長城”由此得名,這在萬裏長城中獨一無二!


    四絕:北齊長城


    明早、晚期長城中間還有一段長城,就是“北齊長城”。


    北齊長城


    北齊長城


    現存長1000餘米,寬1.5米,高1米,全部用毛石壘砌,用料、壘砌方法與明長城迥異,經考證該段長城修建於北齊天保年間(公元555年)。城牆雖然矮小,但曆史價值極高。


    五絕:倒掛長城


    “倒掛長城”修築在懸崖峭壁之上,山形陡峭造就了他的獨一無二。整段長城全為磚砌,保存基本完好,坡度近70度,抬頭仰望像是從天而降,形如天梯倒掛,倒掛勝景特別體現的就是一個“險”!非常壯觀。


    倒掛長城是長城中很少見的單片長城,萬裏長城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倒掛長城”堪稱萬裏長城風光中的一絕。


    六絕:京東第一樓


    京東第一樓


    京東第一樓


    長城六絕中的京東第一樓在《長城誌》上編號為162號敵樓,原名“大尖樓”,為板廠峪長城製高點,山頂海拔880米,是北京以東最高敵樓,故名“京東第一樓”。


    因山高路險不好攀登,保存基本完整。憑樓遠眺,山川、平原、鄉村、都市、大海,盡收眼底,登樓方可體會詩人杜甫“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誌,及“無限風光在險峰”的信念。


    每年十月霜降時節,板廠峪長城靜臥在姹紫嫣紅的崇山峻嶺之巔,京東第一樓是最理想的拍攝之地。被譽為秦皇島十大景觀之一的“長城秋色”即是在此處拍攝。


    明長城磚窯遺址


    “板廠峪窯址群遺址”位於板廠峪村北300米的高家地,自2002年發現以來,累計探明磚窯遺址217座,僅高家地一處就有68座,其餘分布在東溝、西山和後堂。與長城磚窯群同時發現的還有灰窯22座、瓦窯2座、鐵窯10座、采石場一處;兵器有石炮5門、石雷70枚、鐵銃[chong]3支、守城將士佩劍4把;工具有築城用的鐵舀兒2把,鐵鑿3把、鐵剪4把;這些兵器和工具表明,我國明代已到了冷兵器和熱兵器並用的時代。


    板廠峪風景區


    2003年7月20日,在板廠峪風景區舉行了“明長城磚窯群發掘動工儀式”。秦皇島市副市長黃榮主持了發掘儀式,省文物局局長張立柱,省文化廳廳長王輔捷,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參加了發掘儀式。7月21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考古隊對2號、4號窯進行正式考古發掘工作。


    磚窯為圓形,窯口直徑4.10米,深3.78米,窯口周邊三個煙道;由窯門、窯室、工作麵三部分組成。窯門形製完整,均為半圓形券門,用青磚砌成;窯室由火膛、窯床、煙孔、煙囪、窯身、窯壁和窯口等部分組成;窯室與窯道間有焚口,窯道下有風洞。


    2號窯窯床上碼磚15層,每層152塊,共計有磚2280塊。4號窯窯床上存有少量豎放未燒製的磚坯。每窯一次可燒磚3500塊,主要燒製36x17x9厘米的砌牆磚、36x36x7.5厘米的地幔磚、滾水磚、三角磚、雕花磚、多邊形押帽磚、異型磚、瓦等多種規格的長城磚以及多種長城建築構件。


    長城磚窯隨地勢而修建,沿土坎一字排開,磚窯布局大體分為3種,一種是龍脊窯4座、6座、8座不等,中間通有火道;一種呈馬蹄形;一種呈犄角形。兩窯之間距離不等,有的相距1米、2.5米、4米,有的窯壁相連,工藝簡潔、大方實用。


    板廠峪窯址群遺址的發現,推翻了長城磚依靠外運的說法。中國長城學會秘書長董耀會認為:“這樣大規模、眾多的、保存完好的古長城建設文物出土,是長城考古史上從未有過的重大發現,對研究古長城的建築及建築材料,具有重大曆史意義和科學價值。”文物專家認為:板廠峪明長城磚窯的重大發現,和西安發現兵馬俑在性質和意義上是並駕齊驅的。


    靈仙洞


    “靈仙洞”是一座天然石灰岩溶洞,依山傍水,洞口朝陽、向東南。原名“北洞”,因發掘過程中發現一塊木牌刻有“靈仙洞”而得名。目前已經挖掘了150米,洞內最高處可達20米,洞內常年保持恒溫(11-13c),冬暖夏涼,特別是炎炎夏日,遊客到洞中納涼已成風俗,真所謂“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涼。”


    靈仙洞


    靈仙洞


    2003年至今,靈仙洞先後出土了世界上保存最為完整的斑鬣狗化石三具,頭骨化石58個,同時發現30多種史前動物化石。中國科學院專家高星、金昌柱、劉金毅表示:“中國北方這樣大規模的石灰岩溶洞很罕見,出土的大量化石科研價值極高。斑鬣狗化石出土的數量與規模可以說是“亞洲第一”,就完整性而言可以說是“世界唯一”。而且“靈仙洞”的環境與北京周口店古人類遺址、南京小湯山古人類遺址極其相似,要進一步探查人類活動的遺物和遺跡,把靈仙洞作為科研基地”。


    這些化石的發現,為研究史前動物大滅絕提供了極具價值的依據。國務院已經批準立項,由中科院抽調專家從事科研考古工作,2010年,以靈仙洞斑鬣狗化石研究為主題的“中國更新世斑鬣[liè]狗的骨骼形態與係統分類、演化研究”項目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批準立項。在世界研究領域占有很高地位,研究分析中國斑鬣狗化石的係統分類和演化,以及它與歐洲洞穴斑鬣狗和非洲現生斑鬣狗之間的係統發育關係,借此推斷其起源、遷徙擴散的時間和過程,並以斑鬣狗為案例分析和評估亞洲、歐洲和非洲更新世動物群之間,動物遷徙交流的狀況。


    這裏將成為國際斑鬣狗化石研究的聖地。


    石簡峽


    走進“億年火山口”,眼前便是一片雄偉壯觀的景象:高聳入雲的石壁,岩石見棱見方,如刀劈斧剁一般。壁立千尺的石壁就像一片片古代的竹簡並排而立,因此得名“石簡峽”。


    石簡峽


    石簡峽


    2004年7月,東北大學吉羊教授來景區遊玩時,意外的發現石簡峽具有火山口的特征。2005年5月,東北大學和大慶石油學院秦皇島分院的地質學教授,赴板廠峪實地考察。6月,秦皇島市國土資源局高建基副局長、東北大學教授再次來板廠峪實地考察,並舉行了“板廠峪古火山口論證會”,得出的結論是,板廠峪古火山口是在一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形成的。當時正值燕山造山運動時期,岩漿活動十分劇烈,這種柱狀火山集塊岩,是火山喉管內沒有噴出的岩漿原地冷卻形成的。據介紹,世界上的火山口多為新生代和現代火山口,至於中生代的火山口非常罕見,70歲高齡的曲以秀專家評語:“火山口的存在不是奇跡,但完整的保存了1.1億年才是真正的奇跡!”


    板廠峪隨處可見火山熔岩、火山凝灰岩、火山角礫岩、火山集塊岩等具有火山特征的岩石。且億年火山口的岩栓柱狀節理發育,呈輻射狀、向上收斂、向下散開,形象地記錄了當時火山噴發的自然形態。億年火山口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無論是在旅遊還是在地質學上,都具有極高的價值。也許上天悔於火山的過失,賜予這裏豐富的火山資源,神奇的熔岩、完美的生態。


    這裏泉水甘甜、清爽宜人,是避暑觀光、學習地質知識的首選之地。


    天然禪寺


    天然禪寺,在原基礎上複建、擴建,於2011年完工,共分三層大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臥佛殿。


    天然禪寺


    天然禪寺


    天王殿:正中供奉著彌勒佛像,左右供奉著四大天王佛像,背麵供奉韋馱佛像,殿內周圍牆壁上刻畫著天兵天將。


    大雄寶殿:正中侍奉著釋迦牟尼像,它的左右兩側為地藏殿和觀音殿。


    臥佛殿:正中是釋迦牟尼向右側平臥的鎏金4米佛像,四周牆壁上刻畫著佛祖弘揚佛法的壁畫,臥佛殿的二樓則為天然禪寺的藏經閣。


    寺門西側,一棵距今600餘年的古鬆,高聳入雲;東側矗立著距今500餘年的“板廠峪塔”,它是六邊形、密簷式、實心、七級磚塔。一左一右,守衛著禪寺。寺門東側有“天然洞”,洞身呈倒伏樹根狀向裏延伸,深邃莫測,至今為止沒有人走到過盡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崛起重生入伍結婚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喜歡15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喜歡152並收藏崛起重生入伍結婚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