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趙曙的病痊愈,朝堂之上,開始大張旗鼓地討論,究竟如何確定他的老爹趙允讓的名分的問題時,李諒祚親率大軍,開始襲擾宋夏邊境了。
就在吳宗進京給趙禎奔喪之後,朝中有大臣提出,吳宗回到西夏後,由於沒有答應李諒祚的請求,很可能導致宋夏矛盾。
趙曙便派出陝西都轉運使陳述古,前往邊境巡查。
那陳述古得了聖命,便威風八麵地前往邊境各堡寨,經過一番巡查,沒有發現邊境有任何異動。
作為巡邊的大臣,你怎麽能隻看看自己這邊的堡寨將士,你得仔細查探一番對方的情況。人家是不是在備戰,那吳宗回去後,朝野有何反響。
陳述古在各地走馬觀花似的看了一圈,然後,就給趙曙上奏,說這西北一切安好,西夏懼我朝威嚴,根本不足為慮。
那上奏朝廷的奏章,有可能才到趙曙的手裏,李諒祚就率軍,突入涇原路,襲擊周家堡。
陳述古傻眼了,自己才上了奏章,說宋夏邊關寧靜,毫無戰爭的跡象。
轉眼之間,人家就兵臨城下了。此時再奏報朝廷,那豈不是自打耳光。追查下來,那自己豈不是落下個失查之責。
謊報與掩蓋軍情,那可就是個大罪了。
涇原路的副總管劉幾,趕緊向陳述古匯報,請求陳述古派兵支援。
陳述古嚇壞了,按說,這麽重大的軍情,必須向上麵呈報,他已經上奏,說這邊關清靜,怎麽會突然又暴發戰事呢。
陳述古沒敢派兵支援,他有自己的顧慮,一旦派軍前往,原本也就在周家堡發生小規模的戰鬥,可能會因為大量軍隊卷入,導致大的戰爭爆發。
劉幾在涇原,死守死等,卻一直沒有得到陳述古派兵支援的消息。
他一著急,幹脆找了好幾員大將,前往陳述古的帥府,懇請陳述古發兵援助。
對陳述古來說,這豈不是要逼宮麽?
陳述古卻是強壓著內心的憤怒,平靜地對劉幾說道,“劉將軍,如此秋收時節,西夏軍不過是襲擾一下,討點好處,便會回去。咱若是派兵援助,把他們惹惱了,引發大的戰火,我這派兵,豈不是成了抱薪救火了。”
劉幾強硬地說道,“陳大帥,你我為邊地守將,肩負守土之職責。如今,李諒祚派兵來犯,咱怎能懼戰,這失土之責,誰來負,朝廷養我等,又有何用。”
其餘幾個大將,也懇請陳述古發兵。
這大敵當前,真虧得那陳述古,居然能夠把隔岸觀火,說得如此理直氣壯。
這陳述古本來就是個文臣,雖說膽小怕事,卻也是個有些頭腦的人,曾經在審理一個盜竊案時,憑廟裏一口鍾,讓盜賊現形。
明明抓住了盜賊,可那盜賊死不承認。
陳述古把人犯帶到廟裏,讓嫌犯都去摸那鍾,說鍾有靈氣,沒有偷盜的人,摸了沒事,盜賊摸了,那鍾會響。
陳述古讓人把鍾用帷幕圍起來,那些人犯,一個一個進去摸。結果,鍾沒有想。
盜賊沒有摸那鍾,以為自己聰明,陳述古讓人犯伸出手來,所有的人都沾了墨汁,隻有那盜賊手幹淨的。
盜賊自然現形,供認不諱。
這陳述古判判刑獄,或許還行,可這領兵打仗,卻不是耍點小聰明,就可應對的。
陳述古怕把事情鬧大,幹脆把劉幾等幾個個,從涇原前線,直接調到了鳳翔府。
這涇原路一帶的防備,就更加糟糕了。
李諒祚集中兵力,猛攻周家堡。劉幾被抽調走後,周家堡的將士,為了在新任的長官麵前,表現表現,直接出堡迎戰。
西夏鐵騎,最巴不得的,便是宋兵離開寨堡,出城與他們決戰。
這一回大戰,李諒祚在涇原路和秦鳳路,雖然也遇著了抵抗。
但多年以來,宋軍都武備鬆弛,倉皇拿起武器,根本就不是李諒祚大軍的對手。
宋軍最優勢的弓箭兵,重弩兵,被衝進陣地的夏軍擊殺。
弓箭兵本來是遠程攻擊,一旦對方衝入了禁區,那可就相當危險。
涇原路失守,秦鳳路淪陷,各處的戰報,各地懇求支援,全都報送到陳述古的帳中。
本來想要把軍國大事給掩蓋下來,哪曾想這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
本來在戰爭之初,各地加強防備,也不至於,全線崩潰,現在各地紛紛戰敗。
原本已經歸附大宋的八十多個西蕃部族,現在直接投降了西夏。
數千弓箭兵,在戰場上戰死。
數萬邊地百姓,慘遭掠奪,財物被劫掠,大量的老百姓死於戰禍。
陳述古站在城樓上,痛悔不已,在戰爭之初,若是早一點上報朝廷,自己頂多落下個不查之罪。
如今,邊境慘遭劫掠,百姓慘死,到處屍橫累累,慘不忍睹啊。
陳述古把連接戰事,以及自己過錯,寫進了奏章,請求皇帝對他進行製裁。
然而那個時候的趙曙,一門心思都花在了為他的親生父親趙允讓爭取名份上,他的那點過錯,直接被趙曙擱在了案頭。
或許,趙曙也就看了一眼那奏章的來源,看到從西北來的,而且,還是那個陳述古發來的,就直接無視了。
畢竟,前些日子,陳述古才說了,西北一帶,邊境安寧,皇帝陛下,完全可以高枕無憂。
總不至於,這麽短的時間,生出妖蛾子來。再說,天下再大的事,都沒有替他的生父,爭取到皇考之位,來得重要。
趙曙尷尬了。
既然已經繼位,那就應該封已故的趙氏宗親,按理說,他是趙允讓的兒子,那就有理由封自己的生父為皇考。
司馬光上前,提出了建議,“陛下,你既嗣位於仁宗皇帝,你就應該與生父斷絕關係。你可稱生父為皇伯。”
“司馬愛卿,照你這樣說,朕連叫自己的親爹都不行了,還得叫伯父?愛卿難道不覺得,這樣做,有背天道人倫。”
趙曙的臉一下子拉了下來。
朝中大臣,都已經看出來,這趙曙明裏是在替自己的親爹爭得一席之地,事實上,他是要將皇權,牢牢地集中在自己手裏。
當年趙恒大皇子趙元佐,因為趙廷美的事情,直接發了瘋,二兒子趙元僖,直接被毒死了。
那個時候趙禎還沒有出生,趙恒當時就曾經作出過決定,把趙允讓立為太子。
如果沒有趙禎的出世,皇位早就落到了趙允讓的頭上,這一點,朝中的大臣們,很多人都是知道的。
就在吳宗進京給趙禎奔喪之後,朝中有大臣提出,吳宗回到西夏後,由於沒有答應李諒祚的請求,很可能導致宋夏矛盾。
趙曙便派出陝西都轉運使陳述古,前往邊境巡查。
那陳述古得了聖命,便威風八麵地前往邊境各堡寨,經過一番巡查,沒有發現邊境有任何異動。
作為巡邊的大臣,你怎麽能隻看看自己這邊的堡寨將士,你得仔細查探一番對方的情況。人家是不是在備戰,那吳宗回去後,朝野有何反響。
陳述古在各地走馬觀花似的看了一圈,然後,就給趙曙上奏,說這西北一切安好,西夏懼我朝威嚴,根本不足為慮。
那上奏朝廷的奏章,有可能才到趙曙的手裏,李諒祚就率軍,突入涇原路,襲擊周家堡。
陳述古傻眼了,自己才上了奏章,說宋夏邊關寧靜,毫無戰爭的跡象。
轉眼之間,人家就兵臨城下了。此時再奏報朝廷,那豈不是自打耳光。追查下來,那自己豈不是落下個失查之責。
謊報與掩蓋軍情,那可就是個大罪了。
涇原路的副總管劉幾,趕緊向陳述古匯報,請求陳述古派兵支援。
陳述古嚇壞了,按說,這麽重大的軍情,必須向上麵呈報,他已經上奏,說這邊關清靜,怎麽會突然又暴發戰事呢。
陳述古沒敢派兵支援,他有自己的顧慮,一旦派軍前往,原本也就在周家堡發生小規模的戰鬥,可能會因為大量軍隊卷入,導致大的戰爭爆發。
劉幾在涇原,死守死等,卻一直沒有得到陳述古派兵支援的消息。
他一著急,幹脆找了好幾員大將,前往陳述古的帥府,懇請陳述古發兵援助。
對陳述古來說,這豈不是要逼宮麽?
陳述古卻是強壓著內心的憤怒,平靜地對劉幾說道,“劉將軍,如此秋收時節,西夏軍不過是襲擾一下,討點好處,便會回去。咱若是派兵援助,把他們惹惱了,引發大的戰火,我這派兵,豈不是成了抱薪救火了。”
劉幾強硬地說道,“陳大帥,你我為邊地守將,肩負守土之職責。如今,李諒祚派兵來犯,咱怎能懼戰,這失土之責,誰來負,朝廷養我等,又有何用。”
其餘幾個大將,也懇請陳述古發兵。
這大敵當前,真虧得那陳述古,居然能夠把隔岸觀火,說得如此理直氣壯。
這陳述古本來就是個文臣,雖說膽小怕事,卻也是個有些頭腦的人,曾經在審理一個盜竊案時,憑廟裏一口鍾,讓盜賊現形。
明明抓住了盜賊,可那盜賊死不承認。
陳述古把人犯帶到廟裏,讓嫌犯都去摸那鍾,說鍾有靈氣,沒有偷盜的人,摸了沒事,盜賊摸了,那鍾會響。
陳述古讓人把鍾用帷幕圍起來,那些人犯,一個一個進去摸。結果,鍾沒有想。
盜賊沒有摸那鍾,以為自己聰明,陳述古讓人犯伸出手來,所有的人都沾了墨汁,隻有那盜賊手幹淨的。
盜賊自然現形,供認不諱。
這陳述古判判刑獄,或許還行,可這領兵打仗,卻不是耍點小聰明,就可應對的。
陳述古怕把事情鬧大,幹脆把劉幾等幾個個,從涇原前線,直接調到了鳳翔府。
這涇原路一帶的防備,就更加糟糕了。
李諒祚集中兵力,猛攻周家堡。劉幾被抽調走後,周家堡的將士,為了在新任的長官麵前,表現表現,直接出堡迎戰。
西夏鐵騎,最巴不得的,便是宋兵離開寨堡,出城與他們決戰。
這一回大戰,李諒祚在涇原路和秦鳳路,雖然也遇著了抵抗。
但多年以來,宋軍都武備鬆弛,倉皇拿起武器,根本就不是李諒祚大軍的對手。
宋軍最優勢的弓箭兵,重弩兵,被衝進陣地的夏軍擊殺。
弓箭兵本來是遠程攻擊,一旦對方衝入了禁區,那可就相當危險。
涇原路失守,秦鳳路淪陷,各處的戰報,各地懇求支援,全都報送到陳述古的帳中。
本來想要把軍國大事給掩蓋下來,哪曾想這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
本來在戰爭之初,各地加強防備,也不至於,全線崩潰,現在各地紛紛戰敗。
原本已經歸附大宋的八十多個西蕃部族,現在直接投降了西夏。
數千弓箭兵,在戰場上戰死。
數萬邊地百姓,慘遭掠奪,財物被劫掠,大量的老百姓死於戰禍。
陳述古站在城樓上,痛悔不已,在戰爭之初,若是早一點上報朝廷,自己頂多落下個不查之罪。
如今,邊境慘遭劫掠,百姓慘死,到處屍橫累累,慘不忍睹啊。
陳述古把連接戰事,以及自己過錯,寫進了奏章,請求皇帝對他進行製裁。
然而那個時候的趙曙,一門心思都花在了為他的親生父親趙允讓爭取名份上,他的那點過錯,直接被趙曙擱在了案頭。
或許,趙曙也就看了一眼那奏章的來源,看到從西北來的,而且,還是那個陳述古發來的,就直接無視了。
畢竟,前些日子,陳述古才說了,西北一帶,邊境安寧,皇帝陛下,完全可以高枕無憂。
總不至於,這麽短的時間,生出妖蛾子來。再說,天下再大的事,都沒有替他的生父,爭取到皇考之位,來得重要。
趙曙尷尬了。
既然已經繼位,那就應該封已故的趙氏宗親,按理說,他是趙允讓的兒子,那就有理由封自己的生父為皇考。
司馬光上前,提出了建議,“陛下,你既嗣位於仁宗皇帝,你就應該與生父斷絕關係。你可稱生父為皇伯。”
“司馬愛卿,照你這樣說,朕連叫自己的親爹都不行了,還得叫伯父?愛卿難道不覺得,這樣做,有背天道人倫。”
趙曙的臉一下子拉了下來。
朝中大臣,都已經看出來,這趙曙明裏是在替自己的親爹爭得一席之地,事實上,他是要將皇權,牢牢地集中在自己手裏。
當年趙恒大皇子趙元佐,因為趙廷美的事情,直接發了瘋,二兒子趙元僖,直接被毒死了。
那個時候趙禎還沒有出生,趙恒當時就曾經作出過決定,把趙允讓立為太子。
如果沒有趙禎的出世,皇位早就落到了趙允讓的頭上,這一點,朝中的大臣們,很多人都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