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林》序〔1〕
《晉書》《儒林》《虞喜傳》:喜,為《誌林》三十篇。《隋誌》作三十卷,《唐誌》二十卷,並題《誌林新書》。今《史記索隱》,《正義》,《三國誌》注所引有二十餘事〔2〕,於韋昭《史記音義》,《吳書》,虞溥《江表傳》〔3〕多所辨正。其見於《文選》李善注,《書鈔》,《禦覽》者,皆闕略,不可次第。
《說郛》亦引十三事,二事已見《禦覽》,餘甚類小說,蓋出陶珽妄作,並不錄。
※※※
〔1〕本篇據手稿編入,原無標點。《魯迅日記》一九一四年八月十八日:“寫《誌林》四葉。”
《誌林》:晉代虞喜著。魯迅輯本一卷,據《史記索隱》、《史記正義》、《三國誌·吳書》注、《太平禦覽》等十種古籍校錄而成,共四十則。未印行。
〔2〕《史記索隱》唐代司馬貞撰。《正義》,即《史記正義》,唐代張守節撰。按魯迅《誌林》輯本中,有輯自《史記索隱》的十三則;
輯自《史記正義》的三則;輯自《三國誌》《吳書》注的九則。
〔3〕韋昭《史記音義》韋昭當為徐廣。《史記索隱》、《史記正義》常引虞喜《誌林》,對徐廣的《史記音義》加以辨正。韋昭,字弘嗣,三國吳雲陽(今江蘇丹陽)人,官至太子中庶子。著有《漢書音義》。《吳書》,三國吳史,韋昭撰,《新唐書·藝文誌》著錄五十五卷,已佚。虞溥,字允源,晉代昌邑(今山東巨野)人,官至鄱陽內史。所著《江表傳》,《新唐書·藝文誌》著錄五卷,已佚。裴鬆之《三國誌·吳書》注常引虞喜《誌林》,對韋昭《吳書》和虞溥《江表傳》加以辨正。
《晉書》《儒林》《虞喜傳》:喜,為《誌林》三十篇。《隋誌》作三十卷,《唐誌》二十卷,並題《誌林新書》。今《史記索隱》,《正義》,《三國誌》注所引有二十餘事〔2〕,於韋昭《史記音義》,《吳書》,虞溥《江表傳》〔3〕多所辨正。其見於《文選》李善注,《書鈔》,《禦覽》者,皆闕略,不可次第。
《說郛》亦引十三事,二事已見《禦覽》,餘甚類小說,蓋出陶珽妄作,並不錄。
※※※
〔1〕本篇據手稿編入,原無標點。《魯迅日記》一九一四年八月十八日:“寫《誌林》四葉。”
《誌林》:晉代虞喜著。魯迅輯本一卷,據《史記索隱》、《史記正義》、《三國誌·吳書》注、《太平禦覽》等十種古籍校錄而成,共四十則。未印行。
〔2〕《史記索隱》唐代司馬貞撰。《正義》,即《史記正義》,唐代張守節撰。按魯迅《誌林》輯本中,有輯自《史記索隱》的十三則;
輯自《史記正義》的三則;輯自《三國誌》《吳書》注的九則。
〔3〕韋昭《史記音義》韋昭當為徐廣。《史記索隱》、《史記正義》常引虞喜《誌林》,對徐廣的《史記音義》加以辨正。韋昭,字弘嗣,三國吳雲陽(今江蘇丹陽)人,官至太子中庶子。著有《漢書音義》。《吳書》,三國吳史,韋昭撰,《新唐書·藝文誌》著錄五十五卷,已佚。虞溥,字允源,晉代昌邑(今山東巨野)人,官至鄱陽內史。所著《江表傳》,《新唐書·藝文誌》著錄五卷,已佚。裴鬆之《三國誌·吳書》注常引虞喜《誌林》,對韋昭《吳書》和虞溥《江表傳》加以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