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從毛斧季校宋本〔2〕錄出,皆缺筆〔3〕;又有世則襲唐諱。毛所用明本〔4〕,每頁十行,行十七字,目在每卷前,與程本〔5〕異。


    ee


    〔1〕本篇據手稿編入,原無標題、標點。據《魯迅日記》,當寫於一九一八年九月二十五日前後。


    《鮑明遠集》,南朝宋文學家鮑照的詩文集。原由南齊虞炎編定,題為《鮑照集》,共十卷;據《隋書·經籍誌》注,南朝梁還有一種六卷本。皆失傳。後來傳世的有《鮑明遠集》、《鮑參軍集》、《鮑照集》、《鮑氏集》等不同版本。魯迅校勘所用底本為明代新安汪士賢校本,十卷。鮑照(約414—466),字明遠,東海(今江蘇連雲港)人。宋孝武帝時官太子博士兼中書舍人,後為臨海王劉子頊前軍參軍。〔2〕毛斧季(1640—?)名指荊髂┣宄醭j歟n袷艚眨┤耍厥榧搖姹狙*家。著有《汲古閣珍藏秘書圖目》等。毛氏校宋本《鮑氏集》共十卷,校勘後記和識語中說:康熙丙辰(1676)“借吳趨友人宋本比較一過”,宋本“每幅廿行,每行十六字,小字不等。”


    〔3〕缺筆唐代開始的一種避諱方式,在書寫和鐫刻本朝皇帝或尊長的名字時,一般省略最末一筆。本文中的,是避宋太祖趙匡胤父弘殷、始祖玄朗,英宗父允讓,仁宗趙禎、太祖匡胤、英宗趙曙(與樹同音)、欽宗趙桓、真宗趙恒的名諱。世,是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


    〔4〕毛斧季校勘所用的底本,是明代正德庚午(1510)朱應登刊本。


    〔5〕程本指明代程榮的刻本,十卷,目在前,每頁九行,行二十字,前有虞炎序,後有朱應登跋。(見《漢魏六朝諸家文集二十二種》)程榮,字伯仁,安徽歙縣人。曾輯刊《漢魏叢書》三十八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集外集拾遺補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魯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魯迅並收藏集外集拾遺補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