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印行之後,屢承相知發其謬誤,俾得改定;而鈍拙〔2〕及譚正璧〔3〕兩先生未嚐一麵,亦皆貽書匡正,高情雅意,尤感於心。譚先生並以吳瞿安〔4〕先生《顧曲麈談》語見示雲,“《幽閨記》為施君美作。君美,名惠,即作《水滸傳》之耐庵居士也。”其說甚新,然以不知《麈談》又本何書,故未據補;仍錄於此,以供讀者之參考雲。


    二五年九月十日,魯迅識。


    ee


    〔1〕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二五年九月北京北新書局再版的《中國小說史略》合訂本。


    〔2〕鈍拙即壽洙鄰(1873—1961),名鵬飛,字洙鄰,浙江紹興人,魯迅少年時的塾師壽鏡吾的次子。他曾以“鈍拙”的署名寫信給魯迅,指出《中國小說史略·清之擬晉唐小說及其支流》中所說灤陽轄屬於奉天,應為轄屬於熱河。


    〔3〕譚正璧江蘇嘉定(今屬上海)人。曾任上海震旦大學、中國藝術學院等校教授。著有《中國文學史大綱》等。一九二五年七月八日,他給魯迅寫信,介紹了吳梅《顧曲麈談》中有關施耐庵的材料。〔4〕吳瞿安(1884—1939)名梅,字瞿安,江蘇吳縣人,戲曲理論家。早年加入過南社。著有《中國戲曲概論》、《南北詞簡譜》等。《顧曲麈談》,戲曲研究專著,分上、下二卷,一九一六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該書卷下談及《幽閨記》時說:“按施君美名惠,《水滸記》亦其手筆雲。”這一說法,當本於清代無名氏《傳奇匯考標目》卷土及其校勘記:“施惠字君美,武林人。《拜月亭》(今名《幽閨》)。”“施耐庵名惠,字君承。杭州人。《拜月亭》,旦。”一九三○年《中國小說史略》重印時,魯迅將吳梅的說法補入第十五篇,但認為“未可輕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集外集拾遺補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魯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魯迅並收藏集外集拾遺補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