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老莊
周室寢衰,風人輟采;故曰:“王者之跡熄而詩亡。”〔1〕誌士欲救世弊,則窮竭神慮,舉其知聞。而諸侯又方並爭,厚招遊學之士;或將取合世主,起行其言,乃複力斥異家,以自所執持者為要道,聘辯騰說,著作雲起矣。然當時足稱“顯學”〔2〕者,實止三家,曰道,曰儒,曰墨。
道家書據《漢書》《藝文誌》所錄有《伊尹》,《太公》,《辛甲》〔3〕等,今皆不傳;《鬻子》《筦子》〔4〕亦後人作,故存於今者莫先於《老子》。老子〔5〕名耳,字聃,姓李氏,楚人,蓋生於周靈王初(約西曆紀元前五七○),嚐為守藏室之史,見周之衰,遂去,至關,為關令尹喜〔6〕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也。今書又離為八十一章,亦後人妄分,本文實惟雜述思想,頗無條貫;時亦對字協韻,以便記誦,與秦漢人所傳之黃帝《金人銘》,顓頊《丹書》等(見第一篇)同: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複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老子嚐為周室守書,博見文典,又閱世變,所識甚多,班固〔7〕謂“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曆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者蓋以此。然老子之言亦不純一,戒多言而時有憤辭,尚無為而仍欲治天下。其無為者,以欲“無不為”也。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儒墨二家起老氏之後,而各欲盡人力以救世亂。孔子以周靈王二十一年(前五五一)生於魯昌平鄉陬邑,年三十餘,嚐問禮於老聃,然祖述堯舜〔8〕,欲以治世弊,道不行,則定《詩》《書》,訂《禮》《樂》,序《易》,作《春秋》〔9〕。既卒(敬王四十一年=前四七九),門人又相與輯其言行而論纂之,謂之《論語》。墨子〔10〕亦魯人,名翟,蓋後於孔子百三四十年(約威烈王一至十年生),而尚夏道,兼愛尚同,非古之禮樂,亦非儒,有書七十一篇,今存者作十五卷。然儒者崇實,墨家尚質,故《論語》《墨子》,其文辭皆略無華飾,取足達意而已。時又有楊朱〔11〕,主“為我”,殆未嚐著書,而其說亦盛行於戰國之世。孟子名軻(前三七二生二八九卒)者,鄒人,受學於子思,亦崇唐虞,說仁義,於楊墨則辭而辟之,〔12〕著書七篇曰《孟子》。生當周季,漸有繁辭,而敘述則時特精妙,如墦間乞食一段,宋吳氏(《林下偶談》)〔13〕極推稱之:
“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食而後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盡富貴也。其妻告其妾曰:
良人出,則必饜酒食而後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嚐有顯者來,吾將瞰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為饜足之道也。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
然文辭之美富者,實惟道家,《列子》《鶍冠子》〔14〕書晚出,皆後人偽作;今存者有《莊子》。莊子〔15〕名周,宋之蒙人,蓋稍後於孟子,嚐為蒙漆園吏。著書十餘萬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無事實,而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今存三十三篇,《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然《外篇》《雜篇》疑亦後人所加。
於此略錄《內篇》之文,以見大概:
“齧缺問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惡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惡乎知之。然則物無知邪?曰:吾惡乎知之。雖然,嚐試言之,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邪?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嚐試問乎女:民濕寢則要疾偏死,弇然乎哉?木處則惴栗恂懼,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途,樊然淆亂。吾惡能知其辯。齧缺曰:
子不知利害,則至人固不知利害乎?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鰌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風振海而不能驚。若然者乘雲氣,騎日月,而遊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於己,而況利害之端乎?”(《齊物論》第二)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宗師》第六)
“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混沌。
儵與忽時與相遇於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嚐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混沌死。”(《應帝王》第七)
末有《天下》一篇(胡適謂非莊周作)〔16〕,則曆評“天下之治方術者”,最推關尹老子,以為“古之博大真人”,而自述其文與意雲:
“芴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神明往與?芒乎何之,忽乎何適?萬物畢羅,莫足以歸。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莊周聞其風而悅之,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時縱恣而不儻,不以觭見之也。
以天下為沉濁不可與莊語,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其書雖瑰瑋,而連犿無傷也。其辭雖參差,而諔詭可觀。彼其充實,不可以已。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其於本也,弘大而辟,深閎而肆;其於宗也,可謂稠適而上遂矣。
……”
故自史遷以來,均謂周之要本,歸於老子之言。然老子尚欲言有無,別修短,知白黑,而措意於天下;周則欲並有無修短白黑而一之,以大歸於“混沌”,其“不譴是非”,“外死生”,“無終始”,胥此意也。中國出世之說,至此乃始圓備。
察周季之思潮,略有四派。一鄒魯派,皆誦法先王,標榜仁義,以備世之急,儒有孔孟,墨有墨翟。二陳宋派,老子生於苦縣,本陳地也,言清淨之治,迨莊周生於宋,則且以“天下為沉濁不可與莊語”,自無為而入於虛無。三曰鄭衛派,鄭有鄧析申不害,衛有公孫鞅,趙有慎到公孫龍,韓有韓非,〔17〕皆言名法。四曰燕齊派,則多作空疏迂怪之談,齊之騶衍,騶奭,田駢,接子〔18〕等,皆其卓者,亦秦漢方士所從出也。
參考書:
《老子》(晉王弼注)
《莊子》(晉郭象注)
《史記》(《孔子世家》,孟、老、莊列傳等)
《漢書》(《藝文誌》)
《子略》(宋高似孫)
《支那文學史綱》(日本兒島獻吉郎)第二篇第六章《中國大文學史》(謝無量)卷二第七章《中國哲學史大綱》(胡適)上卷
※※※
〔1〕“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語見《孟子·離婁(下)》。南宋朱熹注:“王者之跡熄,謂平王東遷,而政教號令不及於天下也。”
〔2〕“顯學”《韓非子·顯學》:“世之顯學,儒墨也。”魯迅在這裏添上道家。
〔3〕《伊尹》《漢書·藝文誌》著錄五十一篇,原注:“湯相”。《太公》,《漢書·藝文誌》著錄二三七篇,原注:“呂望為周師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又以為太公術者所增加也。”《辛甲》,《漢書·藝文誌》著錄二十九篇,原注:“紂臣”。
〔4〕《鬻子》《漢書·藝文誌》著錄二十二篇,原注:“名熊,為周師。”今存一卷,十四篇。《筦子》,《漢書·藝文誌》著錄八十六篇,原注:“名夷吾,相齊桓公。”按《筦子》即《管子》,今存七十六篇。
〔5〕老子春秋時楚國人,道家學派創始者,曾任周守藏室之史。《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載:“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
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隋書·經籍誌》著錄《老子道德經》二卷。
〔6〕關令尹喜《漢書·藝文誌》著錄《關尹子》九篇,原注:
“名喜,為關吏。老子過關,喜去吏而從之。”
〔7〕班固參看本卷第11頁注〔6〕。他所撰除《漢書》外,尚有《白虎通義》及《兩都賦》等。這裏的引文見《漢書·藝文誌》。
〔8〕祖述堯舜語見《禮記·中庸》:“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朱熹注:“祖述者,遠宗其道。”
〔9〕“定《詩》《書》”等句,其中的《詩》、《書》,參看本書第二篇。《禮》,即《儀禮》,春秋戰國時期部分禮製的匯編。《樂》,即《樂經》,已亡佚。《易》,即《周易》。《春秋》,魯國史書,上起隱公元年(前722),下止哀公十四年(前481)。相傳孔丘曾對這些書作過整理,參看《史記·孔子世家》。
〔10〕墨子參看本卷第306頁注〔2〕。他提出兼愛尚同,《兼愛》篇雲:“兼相愛則治,相惡則亂。”《尚同》篇雲:“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天子唯能一同天下之義,是以天下治也”,主張選擇賢者為天子諸臣,“使從事乎一同天下之義”,“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下文所說“有書七十一篇”,《漢書·藝文誌》著錄《墨子》七十一篇,現存五十三篇,共十五卷。
〔11〕楊朱參看本卷第306頁注〔1〕。《孟子·滕文公(下)》曾雲:“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可見當時二家學說盛行情況。
〔12〕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戰國時鄒(今山東鄒縣)人。《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他“受業子思之門人”。他是儒家學說的重要代表人物,主張“法先王”、“行仁政”。他排斥楊墨,曾說:
“楊子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孟子·滕文公(下)》)子思(前483—前402),姓孔名伋,春秋時魯國人。孔丘之孫,相傳他受業於曾參,作《中庸》。
〔13〕宋吳氏即吳子良。字明輔,號荊溪,南宋臨海(今屬浙江)人,理宗寶慶年間進士。所撰《林下偶談》,四卷。該書卷四論《孟子》:“其文法極可觀,如齊人乞墦一段尤妙,唐人雜說之類,蓋仿於此。”墦間乞食一段引文見《孟子·離婁(下)》。
〔14〕《列子》列子即列禦寇,戰國時鄭國人。《漢書·藝文誌》著錄《列子》八篇,原注:“先莊子,莊子稱之。”書已亡佚,現存《列子》係後人偽托。《鶡冠子》,《漢書·藝文誌》著錄《鶡冠子》一篇,原注:“楚人,居深山,以鶡為冠。”姓名不詳。書已亡佚,現存三卷十九篇係偽托。
〔15〕莊子(前369—前286)名周,戰國時宋國人。道家學派代表人,曾為蒙漆園吏。《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載:“其學無所不闚,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又雲所撰“皆空語無事實,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漢書·藝文誌》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今傳《莊子》三十三篇,《內篇》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此七篇一般認為係莊周所撰;《外篇》有《駢拇》、《馬蹄》等十五篇,《雜篇》有《庚桑楚》、《徐無鬼》等十一篇,此二十六篇一般認為係莊子後學所撰。
〔16〕關於《天下》篇的作者,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第九篇第一章說:“《天下》篇是一篇絕妙的後序,卻決不是莊子自作的。”
〔17〕鄧析(前545—前501)春秋時鄭國大夫。曾編刑書《竹刑》,已佚。《漢書·藝文誌》著錄《鄧析》二篇,亦佚。今存《鄧析子》一卷,係偽書。申不害(約前385—前337),戰國時鄭國人,曾任韓昭侯相。《漢書·藝文誌》著錄《申子》六篇,現僅存《大體》一篇。公孫鞅(約前390—前338),即商鞅,戰國時衛國人。秦孝公時,任左庶長、大良造,兩次進行變法。《漢書·藝文誌》著錄《商君》二十九篇,今存二十四篇;又有《公孫鞅》二十七篇,已佚。慎到(約前395—約前315),戰國時趙國人,曾在齊國講學。《漢書·藝文誌》著錄《慎子》四十二篇,今存五篇。公孫龍(約前320—前250),戰國時趙國人,曾為平原君門客。《漢書·藝文誌》著錄《公孫龍子》十四篇,今存六篇。韓非(約前280—前233),戰國時韓國人,受業於荀況。《漢書·藝文誌》著錄《韓子》五十五篇。
〔18〕騶衍(約前305—前240)號談天衍,戰國時齊國人,曾任燕昭王之師。《漢書·藝文誌》著錄《鄒子》四十九篇,又《鄒子終始》五十六篇。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有《鄒子》一卷。騶奭,號雕龍奭,戰國時齊國人。《漢書·藝文誌》著錄《鄒奭子》十二篇,已佚。田駢,又名陳駢子,號天口駢,戰國時齊國人。《漢書·藝文誌》著錄《田子》二十五篇,已佚。接子,又名捷子。《漢書·藝文誌》著錄《捷子》二篇,已佚。《漢書·藝文誌》將騶衍、騶奭歸入陰陽家,田駢、接子歸入道家。
周室寢衰,風人輟采;故曰:“王者之跡熄而詩亡。”〔1〕誌士欲救世弊,則窮竭神慮,舉其知聞。而諸侯又方並爭,厚招遊學之士;或將取合世主,起行其言,乃複力斥異家,以自所執持者為要道,聘辯騰說,著作雲起矣。然當時足稱“顯學”〔2〕者,實止三家,曰道,曰儒,曰墨。
道家書據《漢書》《藝文誌》所錄有《伊尹》,《太公》,《辛甲》〔3〕等,今皆不傳;《鬻子》《筦子》〔4〕亦後人作,故存於今者莫先於《老子》。老子〔5〕名耳,字聃,姓李氏,楚人,蓋生於周靈王初(約西曆紀元前五七○),嚐為守藏室之史,見周之衰,遂去,至關,為關令尹喜〔6〕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也。今書又離為八十一章,亦後人妄分,本文實惟雜述思想,頗無條貫;時亦對字協韻,以便記誦,與秦漢人所傳之黃帝《金人銘》,顓頊《丹書》等(見第一篇)同: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複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老子嚐為周室守書,博見文典,又閱世變,所識甚多,班固〔7〕謂“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曆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者蓋以此。然老子之言亦不純一,戒多言而時有憤辭,尚無為而仍欲治天下。其無為者,以欲“無不為”也。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儒墨二家起老氏之後,而各欲盡人力以救世亂。孔子以周靈王二十一年(前五五一)生於魯昌平鄉陬邑,年三十餘,嚐問禮於老聃,然祖述堯舜〔8〕,欲以治世弊,道不行,則定《詩》《書》,訂《禮》《樂》,序《易》,作《春秋》〔9〕。既卒(敬王四十一年=前四七九),門人又相與輯其言行而論纂之,謂之《論語》。墨子〔10〕亦魯人,名翟,蓋後於孔子百三四十年(約威烈王一至十年生),而尚夏道,兼愛尚同,非古之禮樂,亦非儒,有書七十一篇,今存者作十五卷。然儒者崇實,墨家尚質,故《論語》《墨子》,其文辭皆略無華飾,取足達意而已。時又有楊朱〔11〕,主“為我”,殆未嚐著書,而其說亦盛行於戰國之世。孟子名軻(前三七二生二八九卒)者,鄒人,受學於子思,亦崇唐虞,說仁義,於楊墨則辭而辟之,〔12〕著書七篇曰《孟子》。生當周季,漸有繁辭,而敘述則時特精妙,如墦間乞食一段,宋吳氏(《林下偶談》)〔13〕極推稱之:
“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食而後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盡富貴也。其妻告其妾曰:
良人出,則必饜酒食而後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嚐有顯者來,吾將瞰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為饜足之道也。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
然文辭之美富者,實惟道家,《列子》《鶍冠子》〔14〕書晚出,皆後人偽作;今存者有《莊子》。莊子〔15〕名周,宋之蒙人,蓋稍後於孟子,嚐為蒙漆園吏。著書十餘萬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無事實,而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今存三十三篇,《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然《外篇》《雜篇》疑亦後人所加。
於此略錄《內篇》之文,以見大概:
“齧缺問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惡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惡乎知之。然則物無知邪?曰:吾惡乎知之。雖然,嚐試言之,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邪?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嚐試問乎女:民濕寢則要疾偏死,弇然乎哉?木處則惴栗恂懼,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途,樊然淆亂。吾惡能知其辯。齧缺曰:
子不知利害,則至人固不知利害乎?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鰌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風振海而不能驚。若然者乘雲氣,騎日月,而遊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於己,而況利害之端乎?”(《齊物論》第二)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宗師》第六)
“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混沌。
儵與忽時與相遇於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嚐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混沌死。”(《應帝王》第七)
末有《天下》一篇(胡適謂非莊周作)〔16〕,則曆評“天下之治方術者”,最推關尹老子,以為“古之博大真人”,而自述其文與意雲:
“芴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神明往與?芒乎何之,忽乎何適?萬物畢羅,莫足以歸。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莊周聞其風而悅之,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時縱恣而不儻,不以觭見之也。
以天下為沉濁不可與莊語,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其書雖瑰瑋,而連犿無傷也。其辭雖參差,而諔詭可觀。彼其充實,不可以已。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其於本也,弘大而辟,深閎而肆;其於宗也,可謂稠適而上遂矣。
……”
故自史遷以來,均謂周之要本,歸於老子之言。然老子尚欲言有無,別修短,知白黑,而措意於天下;周則欲並有無修短白黑而一之,以大歸於“混沌”,其“不譴是非”,“外死生”,“無終始”,胥此意也。中國出世之說,至此乃始圓備。
察周季之思潮,略有四派。一鄒魯派,皆誦法先王,標榜仁義,以備世之急,儒有孔孟,墨有墨翟。二陳宋派,老子生於苦縣,本陳地也,言清淨之治,迨莊周生於宋,則且以“天下為沉濁不可與莊語”,自無為而入於虛無。三曰鄭衛派,鄭有鄧析申不害,衛有公孫鞅,趙有慎到公孫龍,韓有韓非,〔17〕皆言名法。四曰燕齊派,則多作空疏迂怪之談,齊之騶衍,騶奭,田駢,接子〔18〕等,皆其卓者,亦秦漢方士所從出也。
參考書:
《老子》(晉王弼注)
《莊子》(晉郭象注)
《史記》(《孔子世家》,孟、老、莊列傳等)
《漢書》(《藝文誌》)
《子略》(宋高似孫)
《支那文學史綱》(日本兒島獻吉郎)第二篇第六章《中國大文學史》(謝無量)卷二第七章《中國哲學史大綱》(胡適)上卷
※※※
〔1〕“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語見《孟子·離婁(下)》。南宋朱熹注:“王者之跡熄,謂平王東遷,而政教號令不及於天下也。”
〔2〕“顯學”《韓非子·顯學》:“世之顯學,儒墨也。”魯迅在這裏添上道家。
〔3〕《伊尹》《漢書·藝文誌》著錄五十一篇,原注:“湯相”。《太公》,《漢書·藝文誌》著錄二三七篇,原注:“呂望為周師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又以為太公術者所增加也。”《辛甲》,《漢書·藝文誌》著錄二十九篇,原注:“紂臣”。
〔4〕《鬻子》《漢書·藝文誌》著錄二十二篇,原注:“名熊,為周師。”今存一卷,十四篇。《筦子》,《漢書·藝文誌》著錄八十六篇,原注:“名夷吾,相齊桓公。”按《筦子》即《管子》,今存七十六篇。
〔5〕老子春秋時楚國人,道家學派創始者,曾任周守藏室之史。《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載:“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
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隋書·經籍誌》著錄《老子道德經》二卷。
〔6〕關令尹喜《漢書·藝文誌》著錄《關尹子》九篇,原注:
“名喜,為關吏。老子過關,喜去吏而從之。”
〔7〕班固參看本卷第11頁注〔6〕。他所撰除《漢書》外,尚有《白虎通義》及《兩都賦》等。這裏的引文見《漢書·藝文誌》。
〔8〕祖述堯舜語見《禮記·中庸》:“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朱熹注:“祖述者,遠宗其道。”
〔9〕“定《詩》《書》”等句,其中的《詩》、《書》,參看本書第二篇。《禮》,即《儀禮》,春秋戰國時期部分禮製的匯編。《樂》,即《樂經》,已亡佚。《易》,即《周易》。《春秋》,魯國史書,上起隱公元年(前722),下止哀公十四年(前481)。相傳孔丘曾對這些書作過整理,參看《史記·孔子世家》。
〔10〕墨子參看本卷第306頁注〔2〕。他提出兼愛尚同,《兼愛》篇雲:“兼相愛則治,相惡則亂。”《尚同》篇雲:“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天子唯能一同天下之義,是以天下治也”,主張選擇賢者為天子諸臣,“使從事乎一同天下之義”,“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下文所說“有書七十一篇”,《漢書·藝文誌》著錄《墨子》七十一篇,現存五十三篇,共十五卷。
〔11〕楊朱參看本卷第306頁注〔1〕。《孟子·滕文公(下)》曾雲:“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可見當時二家學說盛行情況。
〔12〕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戰國時鄒(今山東鄒縣)人。《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他“受業子思之門人”。他是儒家學說的重要代表人物,主張“法先王”、“行仁政”。他排斥楊墨,曾說:
“楊子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孟子·滕文公(下)》)子思(前483—前402),姓孔名伋,春秋時魯國人。孔丘之孫,相傳他受業於曾參,作《中庸》。
〔13〕宋吳氏即吳子良。字明輔,號荊溪,南宋臨海(今屬浙江)人,理宗寶慶年間進士。所撰《林下偶談》,四卷。該書卷四論《孟子》:“其文法極可觀,如齊人乞墦一段尤妙,唐人雜說之類,蓋仿於此。”墦間乞食一段引文見《孟子·離婁(下)》。
〔14〕《列子》列子即列禦寇,戰國時鄭國人。《漢書·藝文誌》著錄《列子》八篇,原注:“先莊子,莊子稱之。”書已亡佚,現存《列子》係後人偽托。《鶡冠子》,《漢書·藝文誌》著錄《鶡冠子》一篇,原注:“楚人,居深山,以鶡為冠。”姓名不詳。書已亡佚,現存三卷十九篇係偽托。
〔15〕莊子(前369—前286)名周,戰國時宋國人。道家學派代表人,曾為蒙漆園吏。《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載:“其學無所不闚,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又雲所撰“皆空語無事實,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漢書·藝文誌》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今傳《莊子》三十三篇,《內篇》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此七篇一般認為係莊周所撰;《外篇》有《駢拇》、《馬蹄》等十五篇,《雜篇》有《庚桑楚》、《徐無鬼》等十一篇,此二十六篇一般認為係莊子後學所撰。
〔16〕關於《天下》篇的作者,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第九篇第一章說:“《天下》篇是一篇絕妙的後序,卻決不是莊子自作的。”
〔17〕鄧析(前545—前501)春秋時鄭國大夫。曾編刑書《竹刑》,已佚。《漢書·藝文誌》著錄《鄧析》二篇,亦佚。今存《鄧析子》一卷,係偽書。申不害(約前385—前337),戰國時鄭國人,曾任韓昭侯相。《漢書·藝文誌》著錄《申子》六篇,現僅存《大體》一篇。公孫鞅(約前390—前338),即商鞅,戰國時衛國人。秦孝公時,任左庶長、大良造,兩次進行變法。《漢書·藝文誌》著錄《商君》二十九篇,今存二十四篇;又有《公孫鞅》二十七篇,已佚。慎到(約前395—約前315),戰國時趙國人,曾在齊國講學。《漢書·藝文誌》著錄《慎子》四十二篇,今存五篇。公孫龍(約前320—前250),戰國時趙國人,曾為平原君門客。《漢書·藝文誌》著錄《公孫龍子》十四篇,今存六篇。韓非(約前280—前233),戰國時韓國人,受業於荀況。《漢書·藝文誌》著錄《韓子》五十五篇。
〔18〕騶衍(約前305—前240)號談天衍,戰國時齊國人,曾任燕昭王之師。《漢書·藝文誌》著錄《鄒子》四十九篇,又《鄒子終始》五十六篇。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有《鄒子》一卷。騶奭,號雕龍奭,戰國時齊國人。《漢書·藝文誌》著錄《鄒奭子》十二篇,已佚。田駢,又名陳駢子,號天口駢,戰國時齊國人。《漢書·藝文誌》著錄《田子》二十五篇,已佚。接子,又名捷子。《漢書·藝文誌》著錄《捷子》二篇,已佚。《漢書·藝文誌》將騶衍、騶奭歸入陰陽家,田駢、接子歸入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