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秀山隻覺得在黑暗裏沉睡了一千年,此時能感覺得渾身疼痛!
隱隱感覺有人在呼喊,卻又聽不真切!
剛想睜開眼皮,突然頭痛如裂,幾乎要爆炸一般,許許多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如流水一般灌入腦海之中!
忍不住不由悶哼一聲,長長一聲呻吟!
“好啦!好啦!娘子醒過來啦!謝謝大家!”
“唉!這是何苦呢!大郎雖然人不算俊美,心卻是好的,是個過日子的人,金蓮何必要尋死覓活的,真犯不著!
王大娘,您嘴巧,留下幫忙開導開導吧!”
“唉,金蓮這孩子心氣高,一時想不明白,鬧過一回,就該想通了。
大郎,這段時間你讓看她一些,等她緩過了心氣,以後就好過日子了,
你去西門家的藥鋪,去抓幾副藥回來,金蓮這一吊,血氣虧損不小,熬些藥找補找補,反正是你家的人了,你得自己愛惜著。”
“王媽媽說得是!勞煩你幫忙看著,我抓藥就來!”
嶽秀山一邊整理腦中湧入的記憶,一邊聽著床榻旁的人說話!
終於整理出了一個現實!
我沒死!
我穿越了!
我成了千夫所指千古淫婦潘金蓮!
還有比這悲催的穿越嗎?
我是活下去?還是繼續死?
大頭呢?
他穿越去哪裏了?
潘金蓮,本是山東省太平府清河縣南門外潘裁縫第六女,排行六,小時候人稱六姐,
前頭兄姐五個,死的死,夭的夭,到最後止剩得兩個哥哥和她。
因她娘生下她後,子女接連夭亡,都道她天生災星,克兄弟姐妹,自小在家就不招她娘喜歡。
反倒是潘裁縫見她靈動聰惠,另心看顧,倒在家也難消受,打能動彈,她娘就逼著她做這做那,當奴婢使用。
偏生她從小生得柳眉杏目,麵若芙蓉,姿色出眾,打從纏足起,就狠下心來,將自己打理好,將來早點脫離娘家,嫁個好夫婿。故此,一雙小足忍痛纏得格外精致,真個是三寸金蓮,步步生花。
有老爹潘裁縫在還好,老娘看在爹的麵上,還不至於太過份,勉強能挺活下去!
可惜天不佑人,潘裁縫一日出外做工,在主家多飲了幾鍾黃酒,回家時晚,一失足跌進水塘中,十一二月的天氣,一身濕透,受了風寒,回家就病倒了,在床上躺了十幾天,雖請郎中開了幾副藥,奈何年老氣衰,藥石難救,一命嗚呼了!
潘裁縫一死,家裏沒有了進項,加上臥床抓藥費了不少銀錢,老娘何氏坐不住了!
老二老四兩個兒子,堪堪十四歲十二歲,全還不中用,加上愚笨不堪,給人放牛都沒人家雇用,賺不回一個銅子兒。
這一家四口的吃穿用度,卻是一個無底洞,可把何氏愁壞了,看著潘裁縫積攢的銀錢日用日少,最終把主意打在了女兒潘六姐的身上。
何氏四處打聽著誰家要買使喚丫頭,好把潘六姐賣了,換些銀錢度日。
剛巧紫石街住著一家王姓官宦人家,王老爺曾做過一任河北招討宣撫使,年老退休回清河縣老家修養。
這王老爺做了三十幾年的官,積攢的雪花銀數萬之巨,老來退休無所事事,就想聽個曲兒,看個舞兒,
本來吧,去縣裏的樓院之中,自有鶯鶯燕燕,吹彈歌唱,豔舞翻飛。
但王老爺顧及身份和老臉,偌大年紀天天往娼門中竄不像話,還不如買幾個養眼的女娃到家,請教訪司的樂師教一教,一兩年就能派上用場,反正老爺不差錢!
何氏聽得這等消息,喜從天降,找個中人去王老爺家交通,很快達成買賣,簽了賣身契,將剛九歲的潘六姐賣作二十兩銀子,撇給了王招宣府中。
潘六姐自小受苦,懂得些眉高眼低,自打進了王招宣府中,除了日常接受樂師培訓,習學彈唱,學文解字,也經常夜間做一些女紅針織,在府中頗招人喜受。
這在招宣府裏一待就是五年,招宣府的夥食不錯,生生地把潘六姐養成一個大姑娘,身材窈窕,風流標致,出脫的一個小美人。
可惜,潘六姐再次遭遇了厄運!
王老爺死了,沒有人聽曲了,也就沒人管飯了,好在王夫人是個吃齋念佛的善人,並沒有將家中的女樂發賣,本是買來的,都讓人遣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潘六姐的媽可不是省油的燈,她覺得老天給了她再次賺錢的機會,不利用會天打五雷轟。
轉身將潘六姐賣給了僅隔幾個門麵的張大戶家。
這張大戶是個土財主,廣有田地千餘畝,剝削了萬貫家財。卻是個老色胚,年近六十,隻生了一女,借著膝下無子的由頭,天天在老婆餘氏麵前念叨,
餘氏拗不過,心想著買兩房丫頭回來也好,萬一能生下一個兒來,也算給張家接續了香火!這萬貫家財也別被人吃了絕戶!
張大戶得了餘氏的口諭,興衝衝四去找私媒物色女子,果真被他尋到兩個貌美肌白的佳人。
一個姓吳,年已十七,是個租戶的女兒,偏生一張白淨臉皮,嬌嬌弱弱,張大戶見色心喜,取名玉蓮。
另一個就是潘六姐,不到十五歲,裹得一雙好小足,張大戶故取名金蓮!
餘氏見丈夫專挑了兩個貌美如花的狐狸精回家,心裏不喜,既擔心張大戶有限的雨露不夠分沾,也擔心老色胚貪欲沒個滿足,早早地死掉。
反正隻是生個兒子,先讓張大戶收用了吳玉蓮,卻把潘金蓮收在自己房中當丫頭護著。
果然,張大戶食髓入味,有了吳玉蓮,全不把餘氏放在心上了,一天胡弄個兩三回,很快就掏虛了身子,添了腰疼眼花耳聾鼻流涕尿無淨諸多虛弱之症。
餘氏是看在眼裏,恨在心頭,為了生個兒子,咬牙切齒地忍了。
誰料,張大戶辛勤鼓搗了兩年,種子撒下不少,偏偏顆粒無收,活活累壞了老牛,糟蹋了好田地,吳玉蓮死了!
原來這老色胚還是個超級變態,身體不行,手足並用,活生生地把一個嬌滴滴的玉蓮折騰沒了,隻得又把心思打在了潘金蓮身上。
一日,趁著餘氏不在房中,潘金蓮在收拾被服衣物時,張大戶闖了進去,扯住就往床榻上推。
潘金蓮雖知自家是買來的通房丫頭,本是老鬼碗中食,但礙於主母虎威大甚,沒有主母的應允,不肯輕易就被偷食,弄不好主母得知,不死也得脫層皮。
恰巧被一小丫頭看見,飛跑去報與何氏,何氏帶人搶進來,張大戶見好事不偕,鬧個沒趣,拂袖而去。
何氏大怒,滿腔怨氣發泄在潘金蓮身上,將她好一陣打,知道這貨留不住了。一發狠,連夜命人抬出,送給了斜對門自家的租房戶賣炊餅的武大。
隱隱感覺有人在呼喊,卻又聽不真切!
剛想睜開眼皮,突然頭痛如裂,幾乎要爆炸一般,許許多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如流水一般灌入腦海之中!
忍不住不由悶哼一聲,長長一聲呻吟!
“好啦!好啦!娘子醒過來啦!謝謝大家!”
“唉!這是何苦呢!大郎雖然人不算俊美,心卻是好的,是個過日子的人,金蓮何必要尋死覓活的,真犯不著!
王大娘,您嘴巧,留下幫忙開導開導吧!”
“唉,金蓮這孩子心氣高,一時想不明白,鬧過一回,就該想通了。
大郎,這段時間你讓看她一些,等她緩過了心氣,以後就好過日子了,
你去西門家的藥鋪,去抓幾副藥回來,金蓮這一吊,血氣虧損不小,熬些藥找補找補,反正是你家的人了,你得自己愛惜著。”
“王媽媽說得是!勞煩你幫忙看著,我抓藥就來!”
嶽秀山一邊整理腦中湧入的記憶,一邊聽著床榻旁的人說話!
終於整理出了一個現實!
我沒死!
我穿越了!
我成了千夫所指千古淫婦潘金蓮!
還有比這悲催的穿越嗎?
我是活下去?還是繼續死?
大頭呢?
他穿越去哪裏了?
潘金蓮,本是山東省太平府清河縣南門外潘裁縫第六女,排行六,小時候人稱六姐,
前頭兄姐五個,死的死,夭的夭,到最後止剩得兩個哥哥和她。
因她娘生下她後,子女接連夭亡,都道她天生災星,克兄弟姐妹,自小在家就不招她娘喜歡。
反倒是潘裁縫見她靈動聰惠,另心看顧,倒在家也難消受,打能動彈,她娘就逼著她做這做那,當奴婢使用。
偏生她從小生得柳眉杏目,麵若芙蓉,姿色出眾,打從纏足起,就狠下心來,將自己打理好,將來早點脫離娘家,嫁個好夫婿。故此,一雙小足忍痛纏得格外精致,真個是三寸金蓮,步步生花。
有老爹潘裁縫在還好,老娘看在爹的麵上,還不至於太過份,勉強能挺活下去!
可惜天不佑人,潘裁縫一日出外做工,在主家多飲了幾鍾黃酒,回家時晚,一失足跌進水塘中,十一二月的天氣,一身濕透,受了風寒,回家就病倒了,在床上躺了十幾天,雖請郎中開了幾副藥,奈何年老氣衰,藥石難救,一命嗚呼了!
潘裁縫一死,家裏沒有了進項,加上臥床抓藥費了不少銀錢,老娘何氏坐不住了!
老二老四兩個兒子,堪堪十四歲十二歲,全還不中用,加上愚笨不堪,給人放牛都沒人家雇用,賺不回一個銅子兒。
這一家四口的吃穿用度,卻是一個無底洞,可把何氏愁壞了,看著潘裁縫積攢的銀錢日用日少,最終把主意打在了女兒潘六姐的身上。
何氏四處打聽著誰家要買使喚丫頭,好把潘六姐賣了,換些銀錢度日。
剛巧紫石街住著一家王姓官宦人家,王老爺曾做過一任河北招討宣撫使,年老退休回清河縣老家修養。
這王老爺做了三十幾年的官,積攢的雪花銀數萬之巨,老來退休無所事事,就想聽個曲兒,看個舞兒,
本來吧,去縣裏的樓院之中,自有鶯鶯燕燕,吹彈歌唱,豔舞翻飛。
但王老爺顧及身份和老臉,偌大年紀天天往娼門中竄不像話,還不如買幾個養眼的女娃到家,請教訪司的樂師教一教,一兩年就能派上用場,反正老爺不差錢!
何氏聽得這等消息,喜從天降,找個中人去王老爺家交通,很快達成買賣,簽了賣身契,將剛九歲的潘六姐賣作二十兩銀子,撇給了王招宣府中。
潘六姐自小受苦,懂得些眉高眼低,自打進了王招宣府中,除了日常接受樂師培訓,習學彈唱,學文解字,也經常夜間做一些女紅針織,在府中頗招人喜受。
這在招宣府裏一待就是五年,招宣府的夥食不錯,生生地把潘六姐養成一個大姑娘,身材窈窕,風流標致,出脫的一個小美人。
可惜,潘六姐再次遭遇了厄運!
王老爺死了,沒有人聽曲了,也就沒人管飯了,好在王夫人是個吃齋念佛的善人,並沒有將家中的女樂發賣,本是買來的,都讓人遣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潘六姐的媽可不是省油的燈,她覺得老天給了她再次賺錢的機會,不利用會天打五雷轟。
轉身將潘六姐賣給了僅隔幾個門麵的張大戶家。
這張大戶是個土財主,廣有田地千餘畝,剝削了萬貫家財。卻是個老色胚,年近六十,隻生了一女,借著膝下無子的由頭,天天在老婆餘氏麵前念叨,
餘氏拗不過,心想著買兩房丫頭回來也好,萬一能生下一個兒來,也算給張家接續了香火!這萬貫家財也別被人吃了絕戶!
張大戶得了餘氏的口諭,興衝衝四去找私媒物色女子,果真被他尋到兩個貌美肌白的佳人。
一個姓吳,年已十七,是個租戶的女兒,偏生一張白淨臉皮,嬌嬌弱弱,張大戶見色心喜,取名玉蓮。
另一個就是潘六姐,不到十五歲,裹得一雙好小足,張大戶故取名金蓮!
餘氏見丈夫專挑了兩個貌美如花的狐狸精回家,心裏不喜,既擔心張大戶有限的雨露不夠分沾,也擔心老色胚貪欲沒個滿足,早早地死掉。
反正隻是生個兒子,先讓張大戶收用了吳玉蓮,卻把潘金蓮收在自己房中當丫頭護著。
果然,張大戶食髓入味,有了吳玉蓮,全不把餘氏放在心上了,一天胡弄個兩三回,很快就掏虛了身子,添了腰疼眼花耳聾鼻流涕尿無淨諸多虛弱之症。
餘氏是看在眼裏,恨在心頭,為了生個兒子,咬牙切齒地忍了。
誰料,張大戶辛勤鼓搗了兩年,種子撒下不少,偏偏顆粒無收,活活累壞了老牛,糟蹋了好田地,吳玉蓮死了!
原來這老色胚還是個超級變態,身體不行,手足並用,活生生地把一個嬌滴滴的玉蓮折騰沒了,隻得又把心思打在了潘金蓮身上。
一日,趁著餘氏不在房中,潘金蓮在收拾被服衣物時,張大戶闖了進去,扯住就往床榻上推。
潘金蓮雖知自家是買來的通房丫頭,本是老鬼碗中食,但礙於主母虎威大甚,沒有主母的應允,不肯輕易就被偷食,弄不好主母得知,不死也得脫層皮。
恰巧被一小丫頭看見,飛跑去報與何氏,何氏帶人搶進來,張大戶見好事不偕,鬧個沒趣,拂袖而去。
何氏大怒,滿腔怨氣發泄在潘金蓮身上,將她好一陣打,知道這貨留不住了。一發狠,連夜命人抬出,送給了斜對門自家的租房戶賣炊餅的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