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這道旨意,果然是調動他泰安軍前往江淮一帶,剿滅方臘叛賊的!
本來,隻需樞密院和兵部行文調動即可,但為了方便徐玄生調動當地的資源,迅速剿滅方臘號稱百萬的大軍。
也同時表示一下朝廷的恩寵,聖上的看重,給了一個淮南東路,淮南西路,江南東路,兩漸路,這四路的宣撫使招討使的頭銜!
這別小看了這個頭銜,這可是妥妥的正二品,武官的品級頂尖的存在,開府儀同三司,拜太尉。
同時權限極大,可以便宜處理這四路的軍政之事,當然,此時這四路已是大亂,不歸朝廷管轄,要行使權力,需要自己動手打下來。
徐玄生領旨謝恩畢,陪同李彥用過午飯,偷偷塞了一千兩白銀的辛苦費,李彥率人美滋滋回京複命。
徐玄生也立刻回到自己泰安軍駐地,召開了軍指揮使以上的動員會議。
大家都很高興,一是可以動一動了,訓練了這麽久,得見一見真章。
二是徐玄生的高升,大家有望在接下來的征討中,又升一波官。
“如今,方臘叛軍勢大,號稱百萬,可事實上,也就差不多四十來萬。
我軍奉旨討伐,調動多少人馬合適?大家議一議!”
“大帥,賊軍雖眾,但占駐的城池不少,兵力頗為分散。
要收服城池,擊敗賊軍,主要在於攻城之器械,兵馬並不需要太多。四萬人馬足夠!”
第一個發言的居然是吳用,這老學究倒有些戰略眼光!
徐玄生點點頭,表示讚同,現在他麾下,泰安軍三萬二千餘,忠義軍一萬二千餘,東平府廂軍戰後升為禁軍,還叫東平軍,擴充至一萬人。
當然還有各府的廂軍約一萬三千多人。
現在山東境裏也正是度饑荒的時候,自己不能將兵馬全部帶走,萬一山東境內又出現亂民起義,那才叫得不償失。
何況,自己的基業都在清河縣一帶,萬一被人端了,那才叫一個悲哀!
徐玄生還是看了看身旁的嶽王爺,嶽王爺沉思了一下,
“有四萬人馬去征討亂民,確定夠了,我們可以兵分三路,左路軍從沂州經海州,過楚州,經興化至高郵,肅清零星響應的亂民。
右路軍從徐州穿宿州,到濠州,守駐在滁州一線,防範亂民向西逃逸。
中路軍可以從淮陽入運河,登船過淮陰,渡過洪湖,直指揚州。
據外麵探子傳回的信息,方臘偽朝雖在杭州,卻在揚州駐有重兵。
我軍第一戰,就是收複揚州,如果中軍收複揚州有困難,左右兩路可從東西兩麵夾攻!
如果中軍收複揚州順利,左路軍可以南下蘇州,攻取常州,
右路軍可以過宜城,攻取涇縣!
中軍可以一路南下,直取廣德!”
瞧瞧,這就是軍事天才的戰略眼光!
兵馬未動,戰略已定!
“好!就這麽安排!”
徐玄生一錘定音!
“宋大哥率忠義軍為左路軍,嶽賢弟率東平軍為右路軍,本帥自率泰安軍為中軍。
大家各自回營安排準備,明日午時三刻,大軍開拔出征!”
“諾!”
帳下各軍將領齊齊應諾!領命而去!
徐玄生單單留下嶽王爺宋江二人。單獨給兩人麵授機宜。
“此一番征討方臘,我們要以撫代剿,盡少殺傷。
都是我炎黃子孫,若不是生活不下去,誰願意冒著掉頭的風險來造反?
除了幾個別有用心的操縱者外,其它的無不是被挾裹的百姓,我們不但要給他們一條生路,甚至,借此機會,進行一場浩蕩的變革!”
浩蕩的變革?
嶽王爺與宋江都聽懵了,他兩人都不算是什麽富豪之家,都是鄉下普通的薄有土地的農戶出身,對朝廷的各種苛捐雜稅,和官吏的敲詐盤剝,一樣是深惡痛絕之。
所以說,對這些因饑餓而造反的農戶,是深感同情的,招撫給條生路,是可以理解的。
但這與變革有什麽關係?
“大人明示,怎麽個變革之法?”
“我問你倆一個問題!”
徐玄生為了兩人能更好地理解他接下來的意圖,決定先給這兩位洗一洗陳舊的忠君思想!
“你們也算是知書達理,也讀過不少史書,
那為什麽每一個王朝在開國之時,軍隊都是虎狼之師?戰無不勝!像漢唐這樣的朝代也一樣,三四百年之後,他們的軍隊都成了土雞瓦犬之輩?這是為什麽?”
“這個…?”
宋江顯然沒有思考過這種問題,嶽王爺想了想,
“那是…,當皇帝的到後來,越來越昏庸,隻顧自家享樂,加上朝綱敗壞,奸臣當道,腐敗橫行,糧錢不足,軍官士卒,耽平懶散,疏於訓練,才沒有戰鬥力吧!”
“這個隻是一個方麵而已!”
徐玄生說道,
“好男不當兵,每到王朝末年,當兵的都是窮得吃不上飯的百姓子弟。家中一無所有,沒辦法才當兵混口飯吃!
你們當自己是他們,與敵國戰鬥的時候,你一個一無所有的人,會拚命去保護一群盤剝他們的權貴和地主嗎?他們為了吃一口飯,值得拿命去換嗎?
而開國之初,士兵們拚命是可以搏得富貴,大則功封王侯,小則分田得地,死了國家有撫恤,家人得利益!
如今呢?要拚命時,讓他們上,得了好處是當官的先瓜分,死了可能被瞞報,撫恤被冒領,所以傻瓜才會拚命!
如今金國西夏本是夷蠻之族,他們打贏了大宋,就可擺脫原來的貧苦生活,瓜分大宋財富,分良田,分錢帛,所以他們的士卒比大宋的士卒更有戰鬥動力,自然就有積極性!因此,大宋為什麽屢戰屢敗,就源於此!
除了金國西夏,北方的蒙元部落的生活更苦,所以蒙元的士卒戰鬥力就更強,
不久的將來,蒙元必將滅掉金國西夏,繼而滅掉我們大宋!”
“大人所說的變革,就是為了改變禁軍戰鬥力嗎?挽救大宋被滅亡嗎?”
宋江聽徐玄生說得如此嚴重,不禁毛骨悚然,還真像這麽一回事!
徐玄生點點頭,
“想要士卒敢於戰鬥中拚命,就得給他們一個拚命的理由。
唯一的方法,就是讓他們擁有財產,士卒是從百姓中招募而來,是百姓的子弟,隻有讓廣大的百姓有了財產,才能讓他們產生保住自己家園的動力,才有為自己戰鬥的理由!”
“可現在哪裏有財產分給廣大的百姓?”
連嶽王爺都弄不明白了!
“有!”
徐玄生兩眼放光,
“最好的財產,就是土地!把土地分給百姓,百姓才會有拚死保護的決心!”
本來,隻需樞密院和兵部行文調動即可,但為了方便徐玄生調動當地的資源,迅速剿滅方臘號稱百萬的大軍。
也同時表示一下朝廷的恩寵,聖上的看重,給了一個淮南東路,淮南西路,江南東路,兩漸路,這四路的宣撫使招討使的頭銜!
這別小看了這個頭銜,這可是妥妥的正二品,武官的品級頂尖的存在,開府儀同三司,拜太尉。
同時權限極大,可以便宜處理這四路的軍政之事,當然,此時這四路已是大亂,不歸朝廷管轄,要行使權力,需要自己動手打下來。
徐玄生領旨謝恩畢,陪同李彥用過午飯,偷偷塞了一千兩白銀的辛苦費,李彥率人美滋滋回京複命。
徐玄生也立刻回到自己泰安軍駐地,召開了軍指揮使以上的動員會議。
大家都很高興,一是可以動一動了,訓練了這麽久,得見一見真章。
二是徐玄生的高升,大家有望在接下來的征討中,又升一波官。
“如今,方臘叛軍勢大,號稱百萬,可事實上,也就差不多四十來萬。
我軍奉旨討伐,調動多少人馬合適?大家議一議!”
“大帥,賊軍雖眾,但占駐的城池不少,兵力頗為分散。
要收服城池,擊敗賊軍,主要在於攻城之器械,兵馬並不需要太多。四萬人馬足夠!”
第一個發言的居然是吳用,這老學究倒有些戰略眼光!
徐玄生點點頭,表示讚同,現在他麾下,泰安軍三萬二千餘,忠義軍一萬二千餘,東平府廂軍戰後升為禁軍,還叫東平軍,擴充至一萬人。
當然還有各府的廂軍約一萬三千多人。
現在山東境裏也正是度饑荒的時候,自己不能將兵馬全部帶走,萬一山東境內又出現亂民起義,那才叫得不償失。
何況,自己的基業都在清河縣一帶,萬一被人端了,那才叫一個悲哀!
徐玄生還是看了看身旁的嶽王爺,嶽王爺沉思了一下,
“有四萬人馬去征討亂民,確定夠了,我們可以兵分三路,左路軍從沂州經海州,過楚州,經興化至高郵,肅清零星響應的亂民。
右路軍從徐州穿宿州,到濠州,守駐在滁州一線,防範亂民向西逃逸。
中路軍可以從淮陽入運河,登船過淮陰,渡過洪湖,直指揚州。
據外麵探子傳回的信息,方臘偽朝雖在杭州,卻在揚州駐有重兵。
我軍第一戰,就是收複揚州,如果中軍收複揚州有困難,左右兩路可從東西兩麵夾攻!
如果中軍收複揚州順利,左路軍可以南下蘇州,攻取常州,
右路軍可以過宜城,攻取涇縣!
中軍可以一路南下,直取廣德!”
瞧瞧,這就是軍事天才的戰略眼光!
兵馬未動,戰略已定!
“好!就這麽安排!”
徐玄生一錘定音!
“宋大哥率忠義軍為左路軍,嶽賢弟率東平軍為右路軍,本帥自率泰安軍為中軍。
大家各自回營安排準備,明日午時三刻,大軍開拔出征!”
“諾!”
帳下各軍將領齊齊應諾!領命而去!
徐玄生單單留下嶽王爺宋江二人。單獨給兩人麵授機宜。
“此一番征討方臘,我們要以撫代剿,盡少殺傷。
都是我炎黃子孫,若不是生活不下去,誰願意冒著掉頭的風險來造反?
除了幾個別有用心的操縱者外,其它的無不是被挾裹的百姓,我們不但要給他們一條生路,甚至,借此機會,進行一場浩蕩的變革!”
浩蕩的變革?
嶽王爺與宋江都聽懵了,他兩人都不算是什麽富豪之家,都是鄉下普通的薄有土地的農戶出身,對朝廷的各種苛捐雜稅,和官吏的敲詐盤剝,一樣是深惡痛絕之。
所以說,對這些因饑餓而造反的農戶,是深感同情的,招撫給條生路,是可以理解的。
但這與變革有什麽關係?
“大人明示,怎麽個變革之法?”
“我問你倆一個問題!”
徐玄生為了兩人能更好地理解他接下來的意圖,決定先給這兩位洗一洗陳舊的忠君思想!
“你們也算是知書達理,也讀過不少史書,
那為什麽每一個王朝在開國之時,軍隊都是虎狼之師?戰無不勝!像漢唐這樣的朝代也一樣,三四百年之後,他們的軍隊都成了土雞瓦犬之輩?這是為什麽?”
“這個…?”
宋江顯然沒有思考過這種問題,嶽王爺想了想,
“那是…,當皇帝的到後來,越來越昏庸,隻顧自家享樂,加上朝綱敗壞,奸臣當道,腐敗橫行,糧錢不足,軍官士卒,耽平懶散,疏於訓練,才沒有戰鬥力吧!”
“這個隻是一個方麵而已!”
徐玄生說道,
“好男不當兵,每到王朝末年,當兵的都是窮得吃不上飯的百姓子弟。家中一無所有,沒辦法才當兵混口飯吃!
你們當自己是他們,與敵國戰鬥的時候,你一個一無所有的人,會拚命去保護一群盤剝他們的權貴和地主嗎?他們為了吃一口飯,值得拿命去換嗎?
而開國之初,士兵們拚命是可以搏得富貴,大則功封王侯,小則分田得地,死了國家有撫恤,家人得利益!
如今呢?要拚命時,讓他們上,得了好處是當官的先瓜分,死了可能被瞞報,撫恤被冒領,所以傻瓜才會拚命!
如今金國西夏本是夷蠻之族,他們打贏了大宋,就可擺脫原來的貧苦生活,瓜分大宋財富,分良田,分錢帛,所以他們的士卒比大宋的士卒更有戰鬥動力,自然就有積極性!因此,大宋為什麽屢戰屢敗,就源於此!
除了金國西夏,北方的蒙元部落的生活更苦,所以蒙元的士卒戰鬥力就更強,
不久的將來,蒙元必將滅掉金國西夏,繼而滅掉我們大宋!”
“大人所說的變革,就是為了改變禁軍戰鬥力嗎?挽救大宋被滅亡嗎?”
宋江聽徐玄生說得如此嚴重,不禁毛骨悚然,還真像這麽一回事!
徐玄生點點頭,
“想要士卒敢於戰鬥中拚命,就得給他們一個拚命的理由。
唯一的方法,就是讓他們擁有財產,士卒是從百姓中招募而來,是百姓的子弟,隻有讓廣大的百姓有了財產,才能讓他們產生保住自己家園的動力,才有為自己戰鬥的理由!”
“可現在哪裏有財產分給廣大的百姓?”
連嶽王爺都弄不明白了!
“有!”
徐玄生兩眼放光,
“最好的財產,就是土地!把土地分給百姓,百姓才會有拚死保護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