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日,在各個諸侯和群臣的擁護之下。劉邦登基稱帝,建立漢朝。自然,王後呂雉的地位也跟著晉升,成為了皇後。劉邦和呂雉的嫡長子劉盈,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皇太子。


    立國之初,漢朝的政權並不算穩當。劉邦為了漢朝的政權能夠落地,開國之後,采用了郡國並行製。


    分封了,七個異姓開國功臣為諸侯王。可以說,此時漢朝天下的半壁江山,並不完全在劉邦的掌控之下。


    因此,這些個握有實權的諸侯王,成為了劉邦必須剪除的隱患。在此背景之下,呂後走上了前台,成為了劉邦解決開國元勳的好幫手。


    畢竟,殺戮開國功臣。對於劉邦而言,有失信於天下的風險。如果由呂後出麵,既能貫徹劉邦的本意,也能得到想要的結果。


    最後,給劉邦個人造成的負麵影響,也不會那麽的大。於是乎,呂雉夫妻二人,默契配合。兩人分別唱起了,紅臉和白臉。


    在呂後的一係列的運作之下,韓信、彭越等開國元勳,都間接或者直接,喪命於呂後之手。


    當然,通過誅殺開國功臣,不僅讓呂後迎合了劉邦的政治策略。於她而言,誅戮功臣,更容易讓自己在朝堂之上,樹立起權威。


    呂雉和劉邦夫妻二人,同心協力對外,逐個排除和解決漢朝外部的軍事隱患。可是,在內部的爭奪上。夫妻二人,卻不是同心同德。


    原來,劉邦在寵妾戚夫人的忱邊風之下。對於自己繼位人的問題,開始有些許動搖了。


    按理說,呂後之子劉盈。作為嫡長子,且名分早立,皇太子的位置,應該很是穩當。


    但是,作為未來的皇帝。皇太子的位置,自然也有人在暗中覬覦。年輕的戚夫人,也深諳其中的道理。


    劉邦稱帝之後,戚夫人繼續受到劉邦的盛寵。子以母貴,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自然也深受劉邦喜愛。


    而且,戚夫人和呂後那些爭風吃醋的宮闈之事,更是不必多言。為了自己的日後著想,扶自己的兒子登上帝位,也是戚夫人的人之常情。


    於是,在戚夫人的軟磨硬泡之下,劉邦動了廢立太子的心思。他以劉盈“不類我”,劉如意“類我”,意思就是,劉盈性格不像自己,劉如意性格像自己的理由,打算廢長立幼。


    這一想法,一麵遭到了許多大臣的反對。另一麵,呂後也是積極奔走,斡旋想法子。最終,劉邦的廢立計劃,並沒有順利的實施。劉盈坐穩了皇太子的位置,呂後也牢牢地把住了自己的皇後之位。


    值得一說的是,根據記載。劉邦之所以放棄了廢長立幼的念頭,是因為呂後在張良的建議之下。邀請了所謂的“商山四皓”,四個八十多歲的高士,出山輔助劉盈,這才斷了劉邦廢立太子的念頭。


    細思極恐,我想這很大程度上,可能就隻能算是一個故事。至於劉邦放棄廢長立幼的念頭,原因隻可能是。當下劉邦的皇權,受到了呂雉皇後一黨的強力掣肘。


    也可以說,呂後當時的權力,已然是遍布朝野。如果劉邦一意孤行,強行廢立太子之事,那就等於直接向呂後宣戰。對於整個大漢王朝的走向,就會有許多不可確定的因素。劉邦自己能否善終,也是說不清楚的。


    況且,呂後年紀輕輕就追隨自己,受盡苦難,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皇太子劉盈,畢竟是自己的嫡長子。於情於理,在劉邦冷靜之後。權衡利弊,都不會行廢長立幼之事。


    但是,有一件事情可以肯定的是。經過這次奪嫡的風波,讓呂後對於戚夫人的恨,是更上了一層樓。


    反正,不管是因為什麽原因。呂後和她的兒子劉盈,算是熬過了廢立的風波。關於劉邦繼位人的事情,至此再也沒有任何懸念了。母子二人,穩穩的卡住了自己的位置。


    再結合呂後協助劉邦,解決開國功臣,樹立了自己權威的事件。可以說,此時的呂後,已然培植了一批忠心於自己的朝臣勢力。


    呂後染指最高權力,僅剩一步之遙。她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著比自己大十幾歲的劉邦,先撒手人寰。那時候的大漢王朝,就是她呂後的天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建曆史女權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史嗑郎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史嗑郎王並收藏封建曆史女權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