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勝還朝之後,蕭綽和遼聖宗耶律隆緒要做的,就是論功行賞。而此次蕭綽力主和耶律隆緒的禦駕親征,也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公元 987 年 5 月 5 日,耶律隆緒率領文武百官,莊重而肅穆地向皇太後蕭綽,進獻尊號為“睿德神略應運啟化承天皇太後”。在盛大的行禮儀式結束後,群臣們又向皇帝進獻尊號為“至德廣孝昭聖天輔皇帝”。


    皇帝耶律隆緒下詔,命令有關部門分條詳細奏上各將領的功勞表冊,以評定他們的功績,並根據功勞的大小,給予相應的恩賜和獎賞。


    此次封賞,不僅是對將領們戰功的肯定,更是對他們忠誠和勇敢的表彰。這一舉動,彰顯了皇帝的明智和公正,也激勵著群臣繼續為國家的繁榮和穩定努力奮鬥。在這個曆史時刻,遼國展現出了強大的統治力量和團結精神。蕭綽以其卓越的領導才能,使國家日益繁榮昌盛。


    當然,這一場戰役的勝利,並沒有讓遼朝和蕭綽就此收手。此時,遼朝朝廷內部,已經被蕭綽梳理的十分穩定。在蕭綽的授意之下,遼軍決定繼續南下,擴大自己的版圖,也狠狠打擊宋朝的氣焰。


    公元 988 年 9 月 17 日,耶律休哥、排亞、嫋裏,所率討伐藩屬國,得勝之遼軍。在易州(今河北易縣)與宋軍不期而遇,雙方發生激烈衝突。一番鏖戰過後,遼軍斬殺宋軍指揮使,而後得勝而歸。10 月 25 日,耶律休哥派詳穩意德裏,獻上所俘獲的宋朝間諜。11 月 1 日,遼軍舉行祭祀旗鼓儀式,正式南伐。


    公元11 月 8 日,遼軍抵達涿州。11 月 13 日,耶律休哥下令軍隊,從四麵進攻涿州,在守軍投降之前,遼軍發起了猛烈的攻擊。11 月 16 日,遼軍順利攻下沙堆驛。11 月 28 日,將宋朝降軍,分設為七個指揮,命名為“歸聖軍”。


    12 月 4 日,籌寧奏報狼山大捷。12 月 9 日,籌寧再次奏報,在益津關擊敗宋軍。12 月 11 日,遼軍進軍長城口。宋定州守將李興,派兵抵禦,耶律休哥,親自率部迎戰。大敗宋軍,追擊敗兵,達五六裏之遠。


    公元12 月 18 日,蕭綽與耶律隆緒親自率領大軍,駐紮於長城口,督軍四麵攻城。宋軍守城士兵難以抵擋,紛紛棄城而逃。12 月 19 日,遼軍開始圍攻滿城。12 月 21 日,經過數日猛攻,滿城終被攻克,守軍打開北門倉皇出逃。12 月 25 日,遼軍攻下祁州,士兵們在城內大肆搶掠。12 月 26 日,遼軍又攻克新樂。12 月 27 日,耶律休哥率軍攻破狼山砦。12 月 18 日,宋軍千餘人,出益津關挑釁,國舅郎君桃委、詳穩十哥,率軍擊退宋軍,宋軍副將戰死沙場。


    公元989 年 1 月 4 日,耶律休哥在沙河,舉行田獵活動。耶律休哥還向朝廷,進獻了奚詳穩耶魯所抓獲的宋國間諜。1 月 5 日,蕭繼遠等遼國大臣,奉命前往安平刺探軍情。侍衛馬軍司奏報稱,在進攻祁州、新樂的戰役中,都頭劉讚等三十人戰功卓著,請求朝廷給予賞賜。同月,遼國大軍屯駐於宋朝境內,對宋朝邊境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在蕭綽的帶領之下,遼朝也開始了他們的南伐。僅僅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就打的宋朝的軍隊節節敗退。不僅丟失之前所占領的一部分小領地,還讓遼軍進入了宋朝的境內。此時此刻,遼朝軍隊依然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前線依舊盯著宋朝軍隊打。


    公元 989 年2 月 14 日,宋雞壁砦守將郭榮,率領部眾前來投降。蕭綽以耶律隆緒的詔令,讓他們屯駐於南京 。3 月 1 日,遼軍進攻易州,宋兵出遂城前來救援,蕭綽派鐵林軍迎擊,活捉宋軍五位指揮使。3 月 2 日),遼軍大軍齊發,攻克易州,刺史劉墀投降,守城士兵紛紛南逃,蕭綽和耶律隆緒親自率領大軍截擊,宋軍不敢出城。當下任命馬質為刺史,趙質為兵馬都監。耶律隆緒還將易州軍民,遷往燕京。東京騎將夏貞顯之子夏仙壽,因率先登上易州城頭,被授予高州刺史。


    3 月 6 日,遼軍駐紮在淶水,蕭綽和耶律隆緒拜謁景宗皇帝廟。下詔命令涿州刺史耶律守雄,護送易州投降士卒八百人,返回本鄉。3 月 7 日,耶律隆緒駐於岐溝,舉行射鬼箭儀式。3 月 9 日,在回宮途中駐於南京,六軍解除戒嚴狀態 。


    當年6 月 6 日,蕭綽派遣宣徽使蒲領等,率兵分道防備宋國侵擾。6 月 7 日,蕭綽和耶律隆緒在儒州白馬村,祭祀風伯。耶律休哥帶領軍隊,到滿城招降了七百多宋兵,派遣使者前來進獻,耶律隆緒詔令讓他們隸屬東京。


    6 月 18 日,燕京前線奏報,宋兵已經抵達邊境:“宋兵至邊,時暑未敢與戰,且駐易州,俟彼動則進擊,退則班師。”這份奏報的大意就是:宋朝的軍隊已經到達邊境了,現在天氣太熱了,我們還不敢和他們交戰,先暫時駐軍在易州,等他們有所行動我們就進攻,他們撤退我們就收兵。


    8 月 18 日,蕭綽和耶律隆緒,再次派兵南征。8 月 22 日,耶律隆緒慰勞南征將士。同日,蕭綽與耶律隆緒一起,拜謁景宗皇帝廟。而後,再次準備向南宋發起一輪攻擊。


    在這期間,麵對前來依附自己的李繼遷。蕭綽和遼聖宗選擇接納,下嫁公主給他,並封李繼遷為夏國王。於是,李繼遷聯合遼朝,對北宋展開了新一輪的攻勢。


    公元 990 年 4 月 7 日,遼朝在杏堝,修建城池,讓宋國的俘虜居住在這裏。6 月 9 日,蕭綽授意,將宋國的降兵,分別編入各支軍隊。10 月 11 日,李繼遷進獻了宋國的俘虜。10 月 25 日,李繼遷因為大敗宋軍,又派遣使者前來奏報。12 月 21 日,李繼遷攻下了宋麟等州,派使者奏報。


    從公元986年,北宋對遼發動“雍熙北伐開始,一直到公元的991年。期間五年時間,在蕭綽的主持之下,遼朝對北宋進行了多輪的進攻。大多時候,北宋王朝都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甚至,連遼朝的屬國西夏王李繼遷,都為虎作倀,打的北宋節節敗退。


    當然,此時的蕭綽也明白,當下的他們,沒有完全能夠打敗宋朝的實力。在一波波進攻之後,獲得了了一些戰利品後。兩方暫停了大規模的戰爭,都選擇休養恢複。


    值得一說的是,在這個時間段的兩方戰鬥中。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宗太宗在公元的997年去世。本來,就已經在兩國對戰中處於弱勢的宋軍,現在迎來了他們的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而宋真宗更是有很強的恐遼心理,這也讓蕭綽和遼朝上下,對於侵犯宋朝有了更大的底氣。


    公元 999 年七月,蕭綽再次決定南下,以耶律隆緒的名義,向各路人馬宣告即將征伐宋朝。10 月 31 ,耶律隆緒下令南伐。12 月 4 日,遼軍進攻遂城,但是,並沒有攻克城池。耶律隆緒派遣蕭繼遠,進攻狼山鎮石砦,最終成功攻破。


    大軍到達瀛州後,與宋軍交戰,生擒了宋軍守將康昭裔、宋順,繳獲了無數的兵器和甲胄。接著,遼軍又攻克了樂壽縣。當大軍到達遂城時,敵軍依靠臨水的優勢,進行頑強抵抗,遼軍則派出騎兵進行突擊,將守軍全部殺光。這一輪的攻勢,遼軍又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而且,又奪得了一批可貴的戰利品。


    在公元 1000 年的正月,耶律隆緒率領軍隊,回到南京,並對有功的將士,進行了賞賜。同時,也懲罰了那些不服從命令的人。蕭綽下達詔令,讓各支軍隊,返回自己的駐地。12 月 7 日,不服氣的宋軍,從淤口、益津關出兵,前來侵擾遼國邊境,遼國的偵侯謀窪、虞人招古,率領軍隊,擊敗了前來犯境的宋軍。這一次遼軍的南伐,再次取得了全勝。


    到了公元 1002 年 5 月 3 日,蕭綽派遣北府宰相蕭繼遠等人,再一次南伐。5 月 15 日,文班太保達裏底,在梁門擊敗了宋軍。5 月 23 日,南京統軍使蕭撻凜,在泰州又一次擊敗了宋軍。6 月 3 日,南征的將領們,進獻俘虜,蕭綽很高興,給有功的將領大力的賞賜。


    另一麵,西夏派劉仁勖,前來報告已經攻下了宋的靈州。10 月 9 日,蕭綽和遼聖宗再次去拜謁顯陵,向祖先稟報,南征勝利的消息。


    公元 1003 年的四月,耶律奴瓜和蕭撻凜,在望都成功擒獲了宋將王繼忠。王繼忠作為宋軍的重要將領,他的被捕對於宋軍來說是一次重大的損失。這不僅削弱了宋軍的戰鬥力,也對宋朝的軍事戰略部署,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耶律奴瓜和蕭撻凜的勝利,不僅彰顯了遼國的軍事實力,也為遼國在戰爭中取得了更有利的地位。在蕭太後的領導之下,遼國的軍事實力,幾乎呈碾壓的趨勢,北宋的朝廷是人人自危。


    公元 1004 年 9 月 24 日,蕭綽將打算再次南征。10 月 10 日,耶律隆緒親臨南京。10 月 11 日,設立祭品祭祀太宗皇帝廟。命令北院大王磨魯古、太尉老君奴分別統領北、南王府的軍隊。10 月 14 日,命令楚王耶律隆佑留守京師。


    10 月 24 日,蕭綽與耶律隆緒,率領遼國大軍,大規模進攻宋朝,企圖收複關南十縣。宋真宗趙恒,在寇準等人極力勸諫下,被迫親自出征。


    12 月 31 日,南院大王善補奏報稱,宋朝派人送給王繼忠弓箭,並秘密請求講和。蕭綽下詔,命令王繼忠與宋使相見,答應了他們講和的請求。


    公元1005 年 1 月 5 日,蕭綽與耶律隆緒,駐紮在澶淵。蕭撻凜在偵查時中了埋伏,被弩射死。1 月 9 日,趙恒在澶淵北城現身,宋軍士氣大振。1 月 10 日,宋派崇儀副使曹利用,請求講和。蕭綽當即派遣飛龍使韓杞,帶著國書回訪宋朝。


    1 月 16 日,宋朝再次派遣曹利用,前來求和。然而,由於宋朝並沒有歸還土地的意願,遼國便派監門衛大將軍姚柬之,攜帶書信回訪。1 月 21 日,宋朝又派李繼昌前來請和。


    最終,宋遼雙方,約定成為兄弟之國。遼聖宗耶律隆緒,稱宋真宗趙恒為兄,趙恒則稱皇太後蕭綽為叔母。同時,宋朝願意每年交納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遼國答應了宋朝求和的要求,雙方達成澶淵之盟。


    遼國立即派閣門使丁振,攜帶書信回訪。1005 年 1 月 22 日,遼國下詔命令諸軍解除戒嚴狀態。同月,遼國軍隊班師回朝。


    澶淵之盟,使得宋遼之間舊有的疆界,得以維持,宋國每年向遼國,提供三十萬金帛。這一盟約,結束了雙方多年來持續不斷的爭戰,使得兩國進入了長達百餘年的相對和平時期。在這段時間裏,宋遼雙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人民也得以在和平的環境下生活。


    這一次的南征,遼國軍隊的士氣高昂,規模龐大,顯示出了強大的軍事實力。然而,戰爭的走向,卻因為各種因素而發生了變化。


    在戰爭中,遼國的重要將領蕭撻凜,不幸陣亡,這對遼國的軍事戰略,產生了重大影響。與此同時,宋真宗的親征和宋軍的士氣大振,也給遼國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雙方都意識到,通過和平談判來解決爭端,可能是更為明智的選擇。於是,雙方開始了外交接觸,派遣使者進行和談。和談的過程,可能並不順利。但是,最終雙方達成了某種妥協或協議,為結束戰爭奠定了基礎。


    這次和談的結果,對於遼宋雙方的關係,以及未來的曆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不僅結束了當前的戰爭衝突,也為雙方提供了一個重新調整關係、尋求和平共處的機會。


    當然,後世曆史上,很多人都對澶淵之盟提出了質疑和批評。大家普遍認為,宋朝在戰爭局勢有利的情況下,選擇接受一個對自己不利的和談條約,這一行為被視為一種恥辱。


    一些人認為,宋朝本可以繼續加強軍事力量,利用當時的優勢地位,爭取更好的條件,但卻選擇了妥協求和。這種觀點認為,澶淵之盟讓宋朝失去了機會,導致後續的對外政策更加軟弱,甚至影響到國家的尊嚴和民族的自信心。


    然而,也有人持不同觀點,他們認為澶淵之盟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從長遠來看,它為宋遼之間帶來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避免了長期的戰亂,有利於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此外,和約中的歲幣等條款雖然增加了宋朝的負擔,但與戰爭的消耗相比,可能還是相對較小的代價。


    無論如何,對於澶淵之盟的評價仍然存在爭議,不同的學者和曆史學家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不過,在與北宋的激烈交鋒中,遼朝展現出了強大的軍事實力和政治智慧。而在這其中,作為遼朝的核心人物,蕭綽無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她的決策、智慧和領導才能使得遼朝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蕭綽對遼朝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她的功績值得被充分肯定。


    在這段時間內,臨朝理政的蕭綽,作為遼朝實際上的掌權人。她不僅穩定了內部,改良了遼朝的政治格局。而且,她還用武力,將自己南麵最大的敵人南宋牢牢地壓製。最終,簽訂了維護兩國百年的和平的澶淵之盟。同時,也將遼朝的國祚,推向了巔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建曆史女權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史嗑郎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史嗑郎王並收藏封建曆史女權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