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曆史,凡女強人者,必涉足皇權。大多都具有:性格強,能力優,處事決,手段多,心夠狠,命夠長,話題多,影響大等特點。


    在中國長達兩千餘年的漫長封建社會曆程當中,兩漢時期,無疑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稱得上是整個封建時代的起始之王朝。


    眾多屬於封建時期的各類製度與體製,皆是於這兩段時期開始孕育,逐步成長並得以延續下去。而就在此階段之中,存在著兩條極為突出且未曾明文規定的政治慣例。其一便是外戚幹預政事,其二則是太後親臨朝堂主政。


    所謂外戚幹政,顧名思義,即指皇帝的母族或妻族,憑借其特殊身份及影響力,參與國家政務決策甚至掌控朝政大權的現象。


    這種情況在漢朝尤為常見,例如西漢時期的呂氏家族,竇氏家族等都曾權傾朝野;東漢時期的梁冀,更是獨攬朝政二十餘載,其權勢之大令人側目。這些外戚勢力,往往通過聯姻等方式與皇室緊密結合,並利用自身的優勢,不斷擴張勢力範圍,對朝廷政治產生深遠影響。


    而太後臨朝,則是指當皇帝年幼,或者無法親理朝政時,由太後出麵代理國政的一種政治形式。在漢代,由於皇位繼承製度,尚不完善以及宮廷鬥爭激烈等原因,不少皇帝在位時間較短或者登基時尚未成年,此時就需要太後站出來主持大局。


    太後作為皇帝的生母或嫡母,擁有較高的威望和地位,她們可以借助自己的權力,任命親信大臣,製定政策法規,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穩定政局。


    然而,太後臨朝也並非毫無弊端,一些太後可能會因為個人私欲,或能力不足而導致政治混亂,社會動蕩。


    總之,外戚幹政和太後臨朝,這兩項不成文的政治規矩,既是兩漢時期政治生態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當時社會矛盾和權力鬥爭的集中體現。它們對於後世封建王朝的政治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給我們研究古代政治製度,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尤其是太後臨朝這個製度,對兩漢時期,尤其是東漢,有著廣泛且重要的影響力。在東漢一朝,更是出現了“六後臨朝”的局麵。


    當然,每一位臨朝的太後,都屬於那個時期的女權人。她們利用自己的地位,以及政治手段。讓自己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了足跡。當然,對於這些人的功績,後世給出的結論也都是褒貶不一的。


    六後臨朝的第二位和熹皇後鄧綏,在後世的名聲最大。她對於時代的貢獻,和推動社會的發展有著突出的貢獻。當然,在對於名門望族的打壓上,鄧綏也是不遺餘力的。


    正是由於她的這一個舉措,在讓她之後,那些不是出生名門望族的女子,有機會成為東漢的皇後,有機會走向權力的巔峰。


    第一個受到這個措施帶來的福利的,就是東漢六後臨朝中的第三人,漢安帝劉祜的皇後。後世稱之為:安思皇後。


    漢安帝劉祜,這位主宰著東漢天下的君主,乃是該朝的第六代統治者。回顧往昔歲月,那些曾登上皇位寶座的先輩們,他們冊立的皇後,無一不是出身自那個時代顯赫一時,聲名遠揚的世家大族。這些名門望族以其深厚的家族底蘊,卓越的政治影響力以及廣泛的人脈資源而備受尊崇。


    可以說,東漢曆代帝王選擇皇後時,往往會將目光投向這些擁有崇高地位和強大背景的家族。通過與這樣的家族聯姻,不僅能夠鞏固皇室自身的權力根基,還能借助其勢力來穩定朝局,治理國家。這種傳統做法既體現了皇家對於門第觀念的重視,也反映出當時社會階層分明,等級森嚴的現實狀況。


    誠然如此,當這些女子登上當朝皇後寶座之際,她們背後所依仗的外戚勢力,勢必會對朝廷政務產生某種程度的牽製與阻礙。


    而待到鄧綏執掌大權之時,她以敏銳的洞察力,深刻地洞悉到了這一頑疾所在。於是乎,經過一番精心謀劃與布局,最終為漢安帝,挑選出了出身並非顯貴的閻姬,將其立為皇後。


    這樣一來,既避免了因皇後家族背景,過於強大而可能引發的政治紛爭,又能確保皇帝的權力,得以相對穩固地掌控。


    對比與前麵幾個皇帝的皇後,閻姬的出身確實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尤其是在家庭背景方麵。在那個時代,皇後出身於名門望族,仿佛已然成為漢代皇室根深蒂固的慣例。


    就拿陰皇後來說,其家族在當時的社會中,擁有著極高的聲望和廣泛的影響力。馬皇後所在的家族,同樣是地位尊崇,備受尊崇。竇皇後的家族勢力龐大,在政治和社會領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鄧皇後的家族,更是聲名顯赫,有著深厚的根基。


    然而,從閻姬這一代,往上追溯其祖上,具有一定名望的僅僅隻有她的祖父閻章。閻章在漢明帝時期,曾擔任尚書一職,這一職位在當時的朝廷中,固然重要,然而與其他名門望族的背景相比,仍顯得相對單薄。


    值得一提的是,閻章的兩個妹妹,都曾有幸被漢明帝,選中成為貴人。這在當時的閻家曆史上,或許稱得上是最為光耀門楣的一件大事了。


    但無奈的是,漢明帝對於外戚勢力的防範極為嚴密。他深知外戚權力過大,可能帶來的潛在威脅,因此對外戚的姻親,有意地進行權力限製。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閻章自身具備出眾的能力,卻始終未能獲得升遷的機遇,也沒有得到任何形式的封賞。這不僅反映了漢明帝的治國策略,也從側麵揭示了,當時宮廷政治的複雜與微妙。


    所以說,到了閻姬這一代,整個閻氏家族的勢力,在東漢王朝算不上很高,隻能算得上是一個普通的官宦人家。


    那麽,沒有顯赫的背景。在那個時代,閻姬想要走入皇家的視野,入宮成為皇後,可以說是困難重重。後來,閻姬之所以能夠打破士族大家壟斷皇後位置的慣例,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當時掌權人鄧綏的幫助。


    後世的學者們,經過深入研究和分析後認為。閻姬之所以能夠,擁有成為皇後人選之一的機會,其關鍵原因恰恰在於她的家世不夠顯赫。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主政的鄧太後,采取了一係列具有針對性的舉措。


    鄧太後大力打壓名門望族,其目的在於打破東漢連續四代皇後,皆出身名門望族的固有局麵。她深知名門望族,在宮廷中的勢力盤根錯節,可能對皇權構成潛在威脅。為了鞏固自身的權力,實現對宮廷局勢的有效掌控,鄧太後決定另辟蹊徑。


    而閻姬這等出身相對低微的女子,正好符合鄧太後的政治需求,從而被鄧太後所看好。這一決策並非偶然,而是鄧太後經過深思熟慮後的精心布局。


    雖然,在鄧綏的力主之下,皇後位置的地位門檻降低了。但是,並不是說競爭力度降低了。可以說,因為門檻的降低,皇後候選人的選拔範圍反而變得更多了。


    因此,應該值得肯定的是。閻姬本人,她應該也具備這很好的自身條件。至少來說,在當時的候選人中,她是最為出彩的其中一個。


    史書中,對於閻姬的記載是:後有才色。直白的說,就是閻姬頗有才學和姿色。所謂“才”,就是指才能。也許閻姬在文學領域,造詣頗深,詩詞文章信手拈來,文采斐然,其作品或婉約細膩,或豪邁奔放,皆能打動人心。


    在音律方麵,她亦有著非凡的天賦,彈奏樂器時,那美妙的音符仿佛能穿透人心,讓人沉浸在音樂的美妙世界中無法自拔。


    而論及“色”,也許閻姬的容貌,堪稱傾國傾城。她那肌膚如羊脂玉般溫潤潔白,吹彈可破。一雙明亮的眼眸,猶如深邃的湖泊,蘊含著無盡的柔情與智慧,讓人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她的鼻梁挺直,線條優美,如同精心雕琢的藝術品。那櫻桃小口,不點而朱,微微一笑,便能散發出迷人的魅力,足以讓百花失色。


    從側麵看去,她的輪廓優美流暢,宛如一幅精美的畫卷。無論是在莊重的宮廷儀式上,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她的美麗都如同一道璀璨的光芒,令人矚目。


    可以預見的是,閻姬可能是一位才貌雙全的女子。她的才華橫溢,在諸多方麵皆有出色的表現。無論是詩詞歌賦,還是琴棋書畫,閻姬都展現出了非凡的天賦與深厚的造詣。


    她所創作的詩詞,情感真摯,意境優美,讓人讀來不禁陶醉其中。她彈奏的琴音,宛如高山流水,清脆悅耳,餘音繞梁。她繪製的畫作,色彩斑斕,構圖精妙,充滿了靈動的氣息;她在對弈之時,思維敏捷,策略精妙,往往能出奇製勝。


    而閻姬的姿色更是出眾,她擁有著如凝脂般潔白細膩的肌膚,雙眸猶如秋水般清澈明亮,顧盼生輝。她那彎彎的柳眉,如同新月般迷人。嬌豔欲滴的朱唇,微微上揚時便綻放出迷人的笑容。她那婀娜多姿的身材,輕盈的步伐,舉手投足之間盡顯優雅之態。無論是在人群之中,還是獨處一隅,閻姬的美麗都能瞬間吸引眾人的目光,令人為之傾倒。


    公元 114 年,依據當時嚴格且繁雜的挑選宮女製度。憑借著自身的才色,閻姬被選入了掖庭。掖庭之中,女子眾多,然而她卻憑借著自身獨特的魅力脫穎而出,很快便深深地吸引了漢安帝劉祜的目光,並備受其寵愛。


    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仿佛都有著一種無形的魔力,讓漢安帝劉祜為之著迷。她那溫婉的性格,猶如春日裏的微風,輕柔地拂過漢安帝劉祜的心間。她那聰慧的頭腦,在應對各種事務時展現出的機敏與睿智,令漢安帝劉祜讚賞有加。她那婀娜多姿的體態,優美動人的身姿,更是讓漢安帝劉祜,傾心不已。


    正因如此,她得以被冊封為貴人,開啟了她在宮廷中,與眾不同的人生篇章。在冊封的儀式上,她身著華麗的服飾,頭戴璀璨的珠寶,麵容莊重而又充滿喜悅。整個宮廷都沉浸在莊重而又喜慶的氛圍之中,眾人皆對這位新冊封的貴人充滿了期待與好奇。


    公元 115 年,在這個注定被曆史銘記的年份裏,四月二十一日這一天,陽光灑落在宮廷的每一個角落,仿佛為整個宮殿,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就在這莊嚴肅穆而又充滿期待的時刻,漢安帝鄭重地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立閻姬為皇後。


    彼時,宮廷之中彌漫著緊張而又興奮的氣氛。宮女們忙碌地穿梭於各個宮殿之間,精心準備著冊封的儀式。大臣們則在朝堂之上議論紛紛,對於這一決策有著各自的思量。


    漢安帝目光堅定,他的心中充滿了對閻姬的深情與信任。閻姬身著華麗無比的鳳袍,頭戴璀璨奪目的鳳冠,那精致的妝容和高貴的氣質,讓她在眾人之中顯得格外耀眼。她一步一步,莊重而又優雅地走向漢安帝,每一步都仿佛承載著曆史的厚重,與未來的希望。


    在眾人的矚目中,漢安帝親自為閻姬,戴上象征著皇後權威的金印綬帶,那一刻,整個宮廷響起了莊重而又熱烈的歡呼聲。


    不過,成為皇後之後,閻姬很快就露出了自己的毒辣。宮廷之中可謂是獨霸聖寵,其受寵的程度令人側目。


    漢安帝的目光,幾乎無時無刻不聚焦在她的身上,對她的關懷與偏愛遠超其他妃嬪。無論是珍稀的珠寶首飾,還是華麗的綾羅綢緞,漢安帝總是第一時間賜予她,隻為博得她的歡心。


    然而,在享受著無盡寵愛之時,閻姬卻展現出了陰狠妒忌的一麵。她容不得其他女子在漢安帝麵前有絲毫的展露風采之機,一旦發現有哪位妃嬪,得到了漢安帝片刻的關注,便會心生怨恨,想方設法加以陷害。


    例如,曾有一位才貌出眾的妃子,隻因在宴會上無意間與漢安帝多交談了幾句,被閻姬知曉後,便暗中設計汙蔑其行為不檢,致使這位妃子遭受冷落與責罰。


    又有一位宮女,因相貌姣好被漢安帝偶然稱讚了一句,閻姬便借故將其發配至艱苦之地,使其受盡折磨。


    古代宮廷中女子之間的爭鬥,往往源於對皇帝寵愛的爭奪,以及對自身地位和家族利益的維護。閻姬的陰狠妒忌,既是其個人性格的體現,也反映了當時宮廷環境的殘酷與複雜。過度的寵愛和權力的膨脹,容易讓人迷失自我,變得狹隘和狠毒,閻姬正是陷入了這樣的旋渦之中,無法自拔。


    也許,閻姬在成為皇後之前,所有的優秀特質,都是她虛偽的偽裝。也許,因為自己的出身讓閻姬一路戰戰兢兢。成為皇後之後,為了守住自己的地位,她變得無所不用其極。


    總之,不論是何種的原因。反正,成為皇後之後,閻姬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無論如何,用什麽樣的手段,她就是要守住自己的地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建曆史女權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史嗑郎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史嗑郎王並收藏封建曆史女權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