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一把手的財權被無限分薄了。一筆資金的使用,哪怕是一把手簽字通過了,隻要審計不通過,結果就是直接被打回去。


    都說,單位一把手的威信建立在財和權上,看來眼前的小家夥這個一把手局長不好做啊!


    餘書記饒有興趣地問道:“小範啊,市委給你戴了緊箍咒,你這個一把手的一支筆現在不怎麽管用了,幹活不方便吧?”


    範成玉苦笑著點頭,恭敬地答道:“有時候是挺委屈的,但製度就是製度。


    ‘矩不正,不可為方;規不正,不可為圓。’


    建設一個新製度不容易,維護好一個新製度更難。


    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如果這條製度阻礙你的工作,你可以繞開它,甚至是修正它。但是,請不要破壞它、踐踏它,因為它約束的不是你,是你手裏的權力。


    權力,一定要被關進製度的籠子,否則它是要害人的。


    這個是我們劉書記的原話,我認為這既是警鍾也是道理。”


    餘書記聽了之後,陷入了深思。


    毋庸置疑,權力必須受到約束,不受約束的權力是一個災難。這已經被無數個例子證實了。


    但是,在這個誰都嫌自己手裏的權力不夠大的今天,有多少人會對自己掌控的權力產生敬畏之心?


    沒有!


    餘書記自己是一個很克製的人,尤其是在自己的權力使用上。盡管如此,很多時候他也感受到力不從心,權力還是不夠大的遺憾。


    更遑論其他了!


    所以,權力必須被製度所約束,一定要關進製度的籠子。


    這才是廉政建設的根本保證。


    深思過後的餘書記,認為自己確實小看了劉廣林這個全國最年輕的廳官。


    這是大器,早已天成。


    在市交通局的調研結束後,又到了幹部群眾喜聞樂見的合影留念時刻。


    餘書記主動提出單獨和範成玉合影,並且告訴他,不要有顧慮,放開手腳大膽幹。


    餘書記這一個小小的動作,徹底掃去了交通局裏的一些雜音。像什麽“劉書記任人唯親”、“二十六七歲的娃娃局長”等等風言風語,都被橫掃出門了。


    可以說,隻要餘書記還在楚天省當一天的省委書記,這張珍貴的合影就是他範成玉的護身符,逼得那些魑魅魍魎不敢近身。


    如果說市交通局的廉政製度建設調研可謂圓滿的話,那麽接下來,餘書記在市衛生局的調研隻能用大失所望來表述了。


    和交通局的夾道歡迎不同,市衛生局的辦公樓下,簡直可以說是門可羅雀。


    一正五副六個局長,加上一個黨委書記,七人的領導班子,隻有黨委書記和一個姓楊的副局長站在樓下接人。


    從他們站立的姿勢可以看得出來,他們確實很隨意。


    餘書記回頭看了看劉廣林,小聲問道:“這是什麽情況?”


    劉廣林苦笑搖頭,“我在全國醫療係統的名聲很臭,您理解一下,他們是在抵觸我呢!”


    餘書記的記憶力真的很好,他想了一小會兒,笑著問道:“還是96年醫療係統大反腐的事情?”


    “唉!也不知道他們是從哪兒打聽到的消息,把96年的醫療係統大反腐歸咎於我。


    您知道的,整個醫療係統聯係緊密,關係盤根錯節,可謂動一發而牽全身。而我,動的可不是‘一發’啊!”


    餘書記笑著點點頭,“是的,國家直接打斷了他們的第三隻手!我能理解他們對待你的態度了。


    不過,我不理解的是,他們對你就這個態度,你不管?”


    劉廣林笑著搖頭,“他們工作幹的不錯,盡到了救死扶傷的職責;財務上的賬目清晰,沒有貪腐現象,也對我提出的廉政建設積極配合。


    我管他們幹什麽?


    我就這樣進去視察工作,也不耽誤他們喊我‘劉書記’!”


    兩人盡管說話的聲音很小,但是旁邊耳朵尖的人可不少,聽到的人心中都是一驚:這個劉廣林到底是何方神聖?96年的時候他才多大年紀,就掀起了這麽大的風浪?


    餘書記黑著臉進去走訪了幾個科室,特別是財務室、設備管理科這兩個要害部門,看的、談的要細致得多。


    但整體下來就是感覺非常幹淨,製度健全,監管到位。一個小小的衛生局,居然有九名審計人員、三名紀檢人員輪換值班。


    就這個監管力度,一般的市局都沒有。


    還真不能怪衛生局這幫人甩臉子,這是被逼急眼了,防賊呢。


    一番調研下來,餘書記不得不承認,劉廣林在抓工作這一塊是真的有力度。


    連衛生局這樣一個有“積怨”的單位,而且還是專業性極強的單位,在廉政建設這一塊,也被他抓得井井有條,條目分明。


    盡管餘書記很滿意衛生局的廉政製度建設的進度,但他還是很不給衛生局的麵子,別說合影了,走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打的。


    省裏的一眾陪同幹部,心裏都對省衛生局的前景暗自捏了一把汗!


    接下來,就是今天的最後一個環節,看一看新農社成立後的鄉鎮情況。


    餘書記是一個很強勢的省委書記,不管是交通局還是衛生局的調研,都不是劉廣林的安排,而是他自己臨時挑選的。


    能看到這樣的成果,他其實很開心。


    這可是製度建設啊!


    是出大政績的舉措,給到任何一個領導都會很高興的。


    這其實和在家裏做衛生,一不小心把遺忘在某個角落裏的錢找出來的高興勁兒差不多。


    最後要去調研走訪的鄉鎮,是李家河鎮,就是曾經因為耕地差點鬧出群體性事件的那個小鎮。


    這一路上走的不是很順暢,到處都在整田修路,走走停停也就在所難免。


    路上不時能看到被封掉的礦井,白色的封條在早春的下午,很顯眼。


    “這封掉的是礦井吧?”車上,餘書記在問自己的秘書趙隱謙,“記一下,好好的礦井怎麽就被封掉了。”


    要不說呢,信息儲備真的很重要。趙秘書在知道老板近期要去宜都市調研時,連這樣一條不起眼的消息都沒敢錯過。


    沒想到,在這裏還真就用上了。


    趙隱謙笑了笑,回答道:“老板,這個事情我有所了解,好像是因為農田垮塌,礦區的補償讓失地的農戶不滿意引起的。


    具體的情況,省政府的韓副省長已經下派了一個調查組,正在調查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場修仙,好官不好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月榴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月榴火並收藏官場修仙,好官不好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