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黨建工作非常重要
官場修仙,好官不好當 作者:六月榴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薑叔,我的情況你還不清楚嗎?
目前我的幹部履曆上麵,也就在安福胡同工作的那一段時間還能看,剩下的就是宜都市委書記還能加點分。
從建設發展的大局上來看,我目前離開宜都市的時機也不成熟,新農社還是一個新事物,需要我掌舵;
從我個人的發展前途來看,我這個年紀就浮在上麵搞務虛,真擔心我以後也會成為新一代官僚的。
薑部長,我十分感謝組織上的看重,但是,請您考慮下宜都市的現狀,讓我把這一屆幹完了。”
薑海潮看著誠懇的劉廣林,他能體會到劉廣林的心情,所以也就不賣關子,爽朗一笑,開始往下說。
“小劉啊!組織部推選你當西陵市委書記,並不是要把你的宜都市委書記一職撤掉,你還繼續兼著。
但你的工作就變成了雙重點,宜都市的經濟建設是重點,配合字綱書記搞好西陵市的黨建工作也是重點。
這兩個重點,是省委餘書記強調的。
原話我就不做重複了,大意就是能者多勞。
說實話,西陵市的黨建工作其實是比較落後的,黨的權威在這裏甚至抵擋不了個人威望,這是不健康的。
這種情況,和西陵市的政治地位是不匹配的。
餘書記的意思,不奢求你能在西陵市的黨建方麵,走出一條新路子;但是,一定要把黨的權威樹立起來,一定要把黨的執政基礎夯實。
這種直接把紀檢監督機構裁撤掉的機構改革,是萬萬不能再發生了。”
劉廣林想了想西陵市委的幹部現狀,覺得省委並不是杞人憂天,西陵市的政治生態其實並不好。
既然是這種情況,自己怎麽能推辭呢!
劉廣林看著薑海潮,認真地說道:“薑部長,我一定殫精竭慮搞好黨建工作,不讓省委失望,不讓餘書記失望。
薑叔,雖然年輕人就要鍛煉,可我這可是被您鍛煉狠了!
我都不知道能不能保住頭上的頭發,西陵市黨建工作,不抓破腦袋是真想不出妙招的。
我現在就是一頭的霧水,薑叔,您給指點指點!”
薑海潮也不吝嗇,直接開口說道:“黨建的核心從來都是圍繞著權責展開的。權責權責,分開來就是組織建設和製度建設。
抓好這兩點了,再來搞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就會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這兩點沒搞好,抓思想建設就會讓幹部們產生抵觸心理,抓作風建設也會讓這些幹部無所適從。
西陵市的現狀,比我說的還要厲害,這是我去了一趟之後的感受。”
薑海潮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接著往下說道:“我之所以要推薦你當這個吃力不討好的市委副書記,實在是找不到讓我放心的人。
這也是我在楚天省的第一次亮劍,而且,省委很清楚西陵市的現狀。
希望你能繼續發揚無懼無畏的革命精神,帶領西陵市的廣大幹部走出隻唯上不為實的泥沼。”
薑海潮也和劉廣林交底了,之所以要把你放在市委副書記這個位置上,不是我想拍誰的馬屁,實在是工作需要。
離開省委大院,劉廣林越發的感受到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
今後的工作要分成兩個重點,等同於他要把放在宜都市的精力抽走一大半。
怎麽在這種情況下,還要讓宜都市的經濟建設繼續向前發展、怎麽繼續推動宜都市的政治生態完成自我淨化,這是一個課題。
現在,劉廣林終於明白,為什麽許多領導都喜歡培養自己信任的幹部了。
人,不管是誰,其實都有心理舒適區,都會自然地走進心理舒適區並且不想出來。
自己信任的幹部,其實也是一種心理舒適區。和這樣的幹部打交道會讓自己覺得很舒服。
但是,其他幹部就沒有一點優勢嗎?
怎麽可能!
經過安福胡同的老領導一陣錘煉,劉廣林現在站的角度更高,看的更全麵更長遠,當然明白,現在是考驗他培養幹部、調配幹部的時候了。
擺脫心理舒適區,把幹部看作是行政資源的一種,這將是他今後的主要工作技能。
回到宜都市,劉廣林開始了較為密集的人事調動。
這次人事調整,主要方向是把那些能做事、敢做事的人放在主要崗位上,甚至是一把手的位置上。
把那些老成持重、顧全大局的幹部,調整到領導崗位上。
宜都市的這次人事大調整完全是按照當前形勢的需要來的,完全沒有顧及到劉廣林自己的用人喜好。
雖然在短時間內,還看不出什麽很明顯的成效,但,沒有出半點亂子就很能說明問題。
在這一點上,充分說明了幹部隊伍整體素質的趨同性。
這讓劉廣林在警醒之餘,也對國家幹部培養製度的先進性有著深深的自豪。
當然,在這一段時間裏,劉廣林其實非常忙。
全市人事調整隻是個序曲,拉開帷幕之後,首先要辦的一件大事就是成立一個新的管委會——宜安管委會。
這原本是一個正科級的管委會,但是,考慮到它將要承擔整個農機產業鏈的建設,西陵市委決定報請省委,將其升格為一個副處級的行政派出機構。
目前,省委那邊的批示還沒有下來,宜安管委會的框架還是按照正科級別的搭建。
管委會當前的主要任務,也不是組建農機全產業鏈,而是接收整編鬆宜礦務局的人口。
在這一點上,市民政、警察、教育等等部門都要出麵接洽,這讓原本就很忙的宜都市各個機關,變得更加忙碌了。
以前的走路帶小跑是裝出來的,現在是不跑不行,事情太多,做不完,根本做不完。
這讓很多來宜都市辦事的外地幹部,看到這個場景都被震驚到了:原來,宜都市的忙是真忙啊!
宜都鄰縣長陽,一位朱姓副縣長來宜都辦事,看到這個樣子很不解,問接待他的辦事員,“你們怎麽有這麽多的事情要做?”
辦事員笑著說道:“您是想聽聽我們這一天都在忙什麽吧?朱縣長,我真沒有太多時間細說。
大致上就是收發文件、匯編文件,製作各種報表,督促各種原因落實不下去的事情,參加會議,編寫材料。
總之,大概就是這些。”
目前我的幹部履曆上麵,也就在安福胡同工作的那一段時間還能看,剩下的就是宜都市委書記還能加點分。
從建設發展的大局上來看,我目前離開宜都市的時機也不成熟,新農社還是一個新事物,需要我掌舵;
從我個人的發展前途來看,我這個年紀就浮在上麵搞務虛,真擔心我以後也會成為新一代官僚的。
薑部長,我十分感謝組織上的看重,但是,請您考慮下宜都市的現狀,讓我把這一屆幹完了。”
薑海潮看著誠懇的劉廣林,他能體會到劉廣林的心情,所以也就不賣關子,爽朗一笑,開始往下說。
“小劉啊!組織部推選你當西陵市委書記,並不是要把你的宜都市委書記一職撤掉,你還繼續兼著。
但你的工作就變成了雙重點,宜都市的經濟建設是重點,配合字綱書記搞好西陵市的黨建工作也是重點。
這兩個重點,是省委餘書記強調的。
原話我就不做重複了,大意就是能者多勞。
說實話,西陵市的黨建工作其實是比較落後的,黨的權威在這裏甚至抵擋不了個人威望,這是不健康的。
這種情況,和西陵市的政治地位是不匹配的。
餘書記的意思,不奢求你能在西陵市的黨建方麵,走出一條新路子;但是,一定要把黨的權威樹立起來,一定要把黨的執政基礎夯實。
這種直接把紀檢監督機構裁撤掉的機構改革,是萬萬不能再發生了。”
劉廣林想了想西陵市委的幹部現狀,覺得省委並不是杞人憂天,西陵市的政治生態其實並不好。
既然是這種情況,自己怎麽能推辭呢!
劉廣林看著薑海潮,認真地說道:“薑部長,我一定殫精竭慮搞好黨建工作,不讓省委失望,不讓餘書記失望。
薑叔,雖然年輕人就要鍛煉,可我這可是被您鍛煉狠了!
我都不知道能不能保住頭上的頭發,西陵市黨建工作,不抓破腦袋是真想不出妙招的。
我現在就是一頭的霧水,薑叔,您給指點指點!”
薑海潮也不吝嗇,直接開口說道:“黨建的核心從來都是圍繞著權責展開的。權責權責,分開來就是組織建設和製度建設。
抓好這兩點了,再來搞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就會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這兩點沒搞好,抓思想建設就會讓幹部們產生抵觸心理,抓作風建設也會讓這些幹部無所適從。
西陵市的現狀,比我說的還要厲害,這是我去了一趟之後的感受。”
薑海潮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接著往下說道:“我之所以要推薦你當這個吃力不討好的市委副書記,實在是找不到讓我放心的人。
這也是我在楚天省的第一次亮劍,而且,省委很清楚西陵市的現狀。
希望你能繼續發揚無懼無畏的革命精神,帶領西陵市的廣大幹部走出隻唯上不為實的泥沼。”
薑海潮也和劉廣林交底了,之所以要把你放在市委副書記這個位置上,不是我想拍誰的馬屁,實在是工作需要。
離開省委大院,劉廣林越發的感受到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
今後的工作要分成兩個重點,等同於他要把放在宜都市的精力抽走一大半。
怎麽在這種情況下,還要讓宜都市的經濟建設繼續向前發展、怎麽繼續推動宜都市的政治生態完成自我淨化,這是一個課題。
現在,劉廣林終於明白,為什麽許多領導都喜歡培養自己信任的幹部了。
人,不管是誰,其實都有心理舒適區,都會自然地走進心理舒適區並且不想出來。
自己信任的幹部,其實也是一種心理舒適區。和這樣的幹部打交道會讓自己覺得很舒服。
但是,其他幹部就沒有一點優勢嗎?
怎麽可能!
經過安福胡同的老領導一陣錘煉,劉廣林現在站的角度更高,看的更全麵更長遠,當然明白,現在是考驗他培養幹部、調配幹部的時候了。
擺脫心理舒適區,把幹部看作是行政資源的一種,這將是他今後的主要工作技能。
回到宜都市,劉廣林開始了較為密集的人事調動。
這次人事調整,主要方向是把那些能做事、敢做事的人放在主要崗位上,甚至是一把手的位置上。
把那些老成持重、顧全大局的幹部,調整到領導崗位上。
宜都市的這次人事大調整完全是按照當前形勢的需要來的,完全沒有顧及到劉廣林自己的用人喜好。
雖然在短時間內,還看不出什麽很明顯的成效,但,沒有出半點亂子就很能說明問題。
在這一點上,充分說明了幹部隊伍整體素質的趨同性。
這讓劉廣林在警醒之餘,也對國家幹部培養製度的先進性有著深深的自豪。
當然,在這一段時間裏,劉廣林其實非常忙。
全市人事調整隻是個序曲,拉開帷幕之後,首先要辦的一件大事就是成立一個新的管委會——宜安管委會。
這原本是一個正科級的管委會,但是,考慮到它將要承擔整個農機產業鏈的建設,西陵市委決定報請省委,將其升格為一個副處級的行政派出機構。
目前,省委那邊的批示還沒有下來,宜安管委會的框架還是按照正科級別的搭建。
管委會當前的主要任務,也不是組建農機全產業鏈,而是接收整編鬆宜礦務局的人口。
在這一點上,市民政、警察、教育等等部門都要出麵接洽,這讓原本就很忙的宜都市各個機關,變得更加忙碌了。
以前的走路帶小跑是裝出來的,現在是不跑不行,事情太多,做不完,根本做不完。
這讓很多來宜都市辦事的外地幹部,看到這個場景都被震驚到了:原來,宜都市的忙是真忙啊!
宜都鄰縣長陽,一位朱姓副縣長來宜都辦事,看到這個樣子很不解,問接待他的辦事員,“你們怎麽有這麽多的事情要做?”
辦事員笑著說道:“您是想聽聽我們這一天都在忙什麽吧?朱縣長,我真沒有太多時間細說。
大致上就是收發文件、匯編文件,製作各種報表,督促各種原因落實不下去的事情,參加會議,編寫材料。
總之,大概就是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