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進錯了廟門拜錯了神
官場修仙,好官不好當 作者:六月榴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然的話,不是說你不能查,但沒有省委的配合,往往也查不到什麽東西,很容易給領導、給單位留下一個虎頭蛇尾的印象。
不但國家紀委沒有麵子,顧寧自己也不會有什麽好的下場,官職升遷是不要想了,還要從現有的位置上挪開,找個清閑的地方養老去吧。
一個能力不足、水平不高的紀檢幹部,怎麽能當大任?!
但這未嚐不是他何進的機會!
現在距離餘書記接待顧寧還有一小段時間,如果刻意把這段時間利用上,事先給餘書記留一個省財政局的正麵印象,這個事情還是有很大轉機的。
何省長想到這裏,立刻毫不猶豫地說道:“維明秘書長,我要向餘書記匯報的事情也恰恰和省財政局有關。
如果我的信息來源不錯的話,和這次財政部下來的客人要辦的事情,是有著很大牽連的。”
戴維明立刻明白了何進的意思。但不管何進是惡人先告狀,還是未雨綢繆,這不是他身為餘書記秘書要管的事情。
他要做的,就是立刻給何進創造機會,讓他在第一時間把這個信息傳遞到餘書記這裏。
畢竟,一省財政局,那是要害中的要害,再怎麽小心翼翼都不為過。
所以,戴維明的回答很幹脆,“我明白了,您等我消息。”
戴維明掛斷了何進的電話,輕輕推開餘書記辦公室虛掩著的門,對正在批閱文件的餘書記匯報了這件事情。
餘書記皺了皺眉,看向戴維明,“政府的事情到今天也沒個當家的,真是麻煩!”
戴維明看著餘書記搖了搖頭,“我沒有聽到省財政局出了什麽情況!但是說到紀委,省紀委前天被劉廣林大鬧了一番。”
餘書記詫異地看著戴維明,“劉廣林的政治素養不至於要大鬧省紀委,黃書記可不是省油的燈。”
“黃書記可不是省油的燈”這句話,就成為了重點落在戴維明的心中,這是老板在無聲地提點他省委領導的個性,必須記牢。
戴維明心裏這樣想著,嘴上卻說道:“劉廣林幹涉西陵市紀委辦財政局的案子,下了‘四不準’的命令,被省紀委的督察一室招去作情況說明。”
餘書記搖搖頭,“省紀委裏也不乏糊塗蛋!請何省長過來吧!”
說完,他又低下頭去繼續批閱文件。
等何進趕到水果湖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大半個小時。車一進省委大院,何進立刻就小步快跑地衝向餘書記的辦公室。
“坐!維明,去泡杯茶!”
餘書記親手把何進請到會客沙發前坐下,這才問道:“看你跑的這麽急,省財政局的簍子捅得不小啊!”
何進也沒有說任何廢話,用非常客觀的語氣向餘書記陳述了王漢林和劉廣林之間的矛盾。
說到最後,何進這才補充了一句,“餘書記,我懷疑國家財政部紀檢組這次下來,是帶著目的來的。”
這才是告刁狀的最高境界,亮明了自己的態度,卻沒有落下任何話柄。
餘書記心想,你這不是說的廢話嘛!
國家紀委下來查王漢林肯定是有其目的,現在的問題是要怎麽避免因為這件事情,擾亂楚天省的經濟建設。
這個才是最關鍵的!
你何進把什麽都說了,最關鍵的地方卻不說,你怎麽想的?!
餘書記本來就對省政府的工作能力有些看不上眼。
自己拉下老臉,硬逼著劉廣林給三鎮市拉來的巨型投資,結果被你們這幫子官僚逼走了,我這還沒找你們算總賬呢!
現在你何進還有臉跑來要求我給你們擋國家紀委的炮彈?!
所以,餘書記眼裏的不耐煩一閃而過,“嗯!有目的就好!就怕財政部的紀檢組沒有目的,逮到什麽查什麽!”
何進聽完餘書記的話,心裏頭也是一陣煩躁:你是我們的書記,是我們的大班長,難道不該幫我們撐起一片天嗎?
什麽叫有目的就好,帶著目的來查王漢林,查的是財政局局長,到時候一定會拔出蘿卜帶出泥,我看楚天省政府的日子還過不過了。
在這一刻,何進深刻體會到了李子健的難處!
“大班長,您看,是不是和紀檢組的顧寧同誌說一說,有個調查範圍也好,這樣也不至於太影響政府工作?”
餘書記聽到這裏樂了!
“我不說!劉廣林這麽說了,還搞了個‘四不準’,結果被他王漢林說是幹擾地方紀檢部門辦案。
搞得省紀委都出麵了,要他去作情況說明呢!”
饒是何進的臉皮功夫已經到了臻至化境的程度,此刻聽到餘書記的調侃也不由得微微發熱。
“好吧!那我去找一找關主任,畢竟很多事情都是他一手經曆的,希望紀檢組能給他些麵子。”
餘書記不得不承認,何進在常務副省長的崗位上表現一般,但是,鬥爭經驗極其成熟豐富,手段簡直層出不窮。
他把前省委書記、現任的省人大主任關主任拉出來,倒也確實是一盤好棋。
不過,何進一定想不到,關主任和萬長風是一起蹲過牛棚的,交情過命。
而且這裏麵的事情,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得出來,有萬家的影子在裏麵。
餘書記帶著三分考究、七分揶揄地看著何進,心裏想著,要是何進知道這個情況,會不會責怪他自己,進錯了廟門拜錯了神!
等何進走了,餘書記叫進來戴維明,問他關於省財政局到底是個什麽情況,搞得劉廣林如此大動幹戈,甚至連國家紀委都出麵了。
雖然說,餘書記不打算參與進來,但事情的發展總是會出人意料,早做打算其實不是壞事,多了解一點信息,也會讓他的回旋餘地更多一些。
戴維明根本不等餘書記相問,立刻把自己了解來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向餘書記作了一個簡單的匯報。
原來如此!
事情的起因居然是因為宜安工業園的基建工程,這讓餘書記心裏頭的膩歪就更多一些。
你王漢林要是因為其他問題和劉廣林鬧僵了,餘書記都還有出麵緩和一下的打算。
不但國家紀委沒有麵子,顧寧自己也不會有什麽好的下場,官職升遷是不要想了,還要從現有的位置上挪開,找個清閑的地方養老去吧。
一個能力不足、水平不高的紀檢幹部,怎麽能當大任?!
但這未嚐不是他何進的機會!
現在距離餘書記接待顧寧還有一小段時間,如果刻意把這段時間利用上,事先給餘書記留一個省財政局的正麵印象,這個事情還是有很大轉機的。
何省長想到這裏,立刻毫不猶豫地說道:“維明秘書長,我要向餘書記匯報的事情也恰恰和省財政局有關。
如果我的信息來源不錯的話,和這次財政部下來的客人要辦的事情,是有著很大牽連的。”
戴維明立刻明白了何進的意思。但不管何進是惡人先告狀,還是未雨綢繆,這不是他身為餘書記秘書要管的事情。
他要做的,就是立刻給何進創造機會,讓他在第一時間把這個信息傳遞到餘書記這裏。
畢竟,一省財政局,那是要害中的要害,再怎麽小心翼翼都不為過。
所以,戴維明的回答很幹脆,“我明白了,您等我消息。”
戴維明掛斷了何進的電話,輕輕推開餘書記辦公室虛掩著的門,對正在批閱文件的餘書記匯報了這件事情。
餘書記皺了皺眉,看向戴維明,“政府的事情到今天也沒個當家的,真是麻煩!”
戴維明看著餘書記搖了搖頭,“我沒有聽到省財政局出了什麽情況!但是說到紀委,省紀委前天被劉廣林大鬧了一番。”
餘書記詫異地看著戴維明,“劉廣林的政治素養不至於要大鬧省紀委,黃書記可不是省油的燈。”
“黃書記可不是省油的燈”這句話,就成為了重點落在戴維明的心中,這是老板在無聲地提點他省委領導的個性,必須記牢。
戴維明心裏這樣想著,嘴上卻說道:“劉廣林幹涉西陵市紀委辦財政局的案子,下了‘四不準’的命令,被省紀委的督察一室招去作情況說明。”
餘書記搖搖頭,“省紀委裏也不乏糊塗蛋!請何省長過來吧!”
說完,他又低下頭去繼續批閱文件。
等何進趕到水果湖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大半個小時。車一進省委大院,何進立刻就小步快跑地衝向餘書記的辦公室。
“坐!維明,去泡杯茶!”
餘書記親手把何進請到會客沙發前坐下,這才問道:“看你跑的這麽急,省財政局的簍子捅得不小啊!”
何進也沒有說任何廢話,用非常客觀的語氣向餘書記陳述了王漢林和劉廣林之間的矛盾。
說到最後,何進這才補充了一句,“餘書記,我懷疑國家財政部紀檢組這次下來,是帶著目的來的。”
這才是告刁狀的最高境界,亮明了自己的態度,卻沒有落下任何話柄。
餘書記心想,你這不是說的廢話嘛!
國家紀委下來查王漢林肯定是有其目的,現在的問題是要怎麽避免因為這件事情,擾亂楚天省的經濟建設。
這個才是最關鍵的!
你何進把什麽都說了,最關鍵的地方卻不說,你怎麽想的?!
餘書記本來就對省政府的工作能力有些看不上眼。
自己拉下老臉,硬逼著劉廣林給三鎮市拉來的巨型投資,結果被你們這幫子官僚逼走了,我這還沒找你們算總賬呢!
現在你何進還有臉跑來要求我給你們擋國家紀委的炮彈?!
所以,餘書記眼裏的不耐煩一閃而過,“嗯!有目的就好!就怕財政部的紀檢組沒有目的,逮到什麽查什麽!”
何進聽完餘書記的話,心裏頭也是一陣煩躁:你是我們的書記,是我們的大班長,難道不該幫我們撐起一片天嗎?
什麽叫有目的就好,帶著目的來查王漢林,查的是財政局局長,到時候一定會拔出蘿卜帶出泥,我看楚天省政府的日子還過不過了。
在這一刻,何進深刻體會到了李子健的難處!
“大班長,您看,是不是和紀檢組的顧寧同誌說一說,有個調查範圍也好,這樣也不至於太影響政府工作?”
餘書記聽到這裏樂了!
“我不說!劉廣林這麽說了,還搞了個‘四不準’,結果被他王漢林說是幹擾地方紀檢部門辦案。
搞得省紀委都出麵了,要他去作情況說明呢!”
饒是何進的臉皮功夫已經到了臻至化境的程度,此刻聽到餘書記的調侃也不由得微微發熱。
“好吧!那我去找一找關主任,畢竟很多事情都是他一手經曆的,希望紀檢組能給他些麵子。”
餘書記不得不承認,何進在常務副省長的崗位上表現一般,但是,鬥爭經驗極其成熟豐富,手段簡直層出不窮。
他把前省委書記、現任的省人大主任關主任拉出來,倒也確實是一盤好棋。
不過,何進一定想不到,關主任和萬長風是一起蹲過牛棚的,交情過命。
而且這裏麵的事情,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得出來,有萬家的影子在裏麵。
餘書記帶著三分考究、七分揶揄地看著何進,心裏想著,要是何進知道這個情況,會不會責怪他自己,進錯了廟門拜錯了神!
等何進走了,餘書記叫進來戴維明,問他關於省財政局到底是個什麽情況,搞得劉廣林如此大動幹戈,甚至連國家紀委都出麵了。
雖然說,餘書記不打算參與進來,但事情的發展總是會出人意料,早做打算其實不是壞事,多了解一點信息,也會讓他的回旋餘地更多一些。
戴維明根本不等餘書記相問,立刻把自己了解來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向餘書記作了一個簡單的匯報。
原來如此!
事情的起因居然是因為宜安工業園的基建工程,這讓餘書記心裏頭的膩歪就更多一些。
你王漢林要是因為其他問題和劉廣林鬧僵了,餘書記都還有出麵緩和一下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