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景侯(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前400年),姬姓,韓氏,名虔,晉卿韓武子之子,戰國時期韓國國君,公元前408年—公元前400年在位。


    公元前408年,攻打鄭國(韓滅鄭之戰),奪取雍丘。公元前407年,韓軍在負黍遭鄭軍擊敗。公元前403年,與趙氏、魏氏一同受封諸侯,正式建立韓國。公元前400年,聯合趙、魏二國攻打楚國,攻至桑丘(一作乘丘)。


    不久,都城陽翟遭鄭軍包圍。同年,韓景侯去世,其子韓烈侯繼位。韓景侯,姬姓,韓氏,名虔,是晉國大夫韓武子之子。韓武子十六年(公元前409年),韓武子去世,韓虔繼任其父的大夫之位。[


    1]韓景侯元年(公元前408年),韓虔派兵攻打鄭國,奪取鄭國的雍丘(今河南杞縣)。[]韓景侯二年(公元前407年),鄭國出兵攻打韓氏,在負黍(今河南登封西南)打敗韓氏的軍隊。[]韓景侯六年(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冊封韓虔與趙烈侯趙籍、魏文侯魏斯為諸侯[,韓虔正式建立韓國,是為韓景侯。[


    韓景侯九年(公元前400年),韓虔聯合魏國、趙國進攻楚國,打到楚國桑丘(一作乘丘)而回。[]不久,鄭國出兵包圍韓國都城陽翟(今河南禹州市)。[]同年,韓景侯去世,其子韓取繼位,是為韓烈侯(一作韓武侯)。政治韓景侯在位時期,周威烈王冊封韓、趙、魏三氏為諸侯,韓景侯正式建立韓國[],並且遷都陽翟(今河南禹縣)。[]


    農業韓景侯在位時期,鐵製農具已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鐵耕已是很平常的事情。建國後考古發現的鐵製農具主要有:鐵鏵、钁、鋤、鐮等。鐵農具的推廣和使用,有利於大量荒地的開墾和耕作效率的提高。韓景侯時期,牛耕在戰國時期更加普遍。鐵農具和蓄力的結合,為深耕細作提供條件。


    如果沒有畜力和鐵農具,深耕細作是不可能的。農民在長期的耕作實踐中,生產經驗更加豐富,他們已經能從土壤的色澤,性質和肥沃程度去認識和區別土壤,因地製宜地進行耕作,農民已很重視對土地的施肥,“掩地表畝,刺草殖穀,多糞肥田,是農夫眾庶之事也。”


    韓景侯時期,通過施肥改良土壤,是提高農業產量的重要因素。隨著農具的改進和耕作技術的進步,糧食的單位麵積產量大大提高,有的地方還推廣一歲兩熟製。總之,戰國時期的農業生產發展十分迅速,生產水平有了根本性的提高。軍事韓景侯在位時期,曾多次與鄭國等發生戰爭,雙方各有勝負。[


    經濟商業


    韓景侯在位時期,韓國商業也很發達,主要表現在商人的活躍,城市的繁榮和貨幣的流通等方麵。1、韓國商人們販運於列國之間,擴大商品交換的範圍,各地的特產如北方的馬匹,南方的魚,東方的鹽,西方的皮革在中原市場上都能買到。


    大商人更加活躍,如東周大商人白圭,他采取“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方法[],大搞投機交易,賺取大量財富;河東鹽商猗頓和邯鄲冶鐵商郭縱,富甲天下,交結諸侯,幹預政治;[]陽翟大商人呂不韋,通過販賤賣貴,家至千金,參與政治,官至相國。[


    ]2、韓景侯時期,城市的繁榮是商業發展的重要表現,戰國時期出現許多工商業發達的大城市,比如韓國的都城陽翟(今河南禹州市)。3、韓景侯時期,隨著商業的發展和城市的繁榮,金屬貨幣的流通更加廣泛。


    當時金屬貨幣有銅幣和金幣兩大類,銅幣主要有四種:燕、齊兩國使用刀幣,周、秦一帶使用圓錢,三晉使用布幣,楚國使用蟻鼻錢,金幣一般以斤(十六兩)、鎰(二十兩)為計量單位,還有餅金和郢爰(餅金為餅狀金塊,郢爰為方形金塊)。


    金屬貨幣進入商品流通領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重要表現。手工業韓景侯時期,手工業發展迅速。1、與農業相結合的家庭手工業。隨著井田製的瓦解,小農經濟成為封建生產方式的基礎,小農經濟的特點是男耕女織,其產品主要是滿足家庭的需要,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2、個體手工業。指民間具有一定專門技能的工匠,依靠自己的“技藝”從事的小商品生產,他們分布於各個行業中,如木工、皮革工、鞋工、陶工、漆工等,其產品多是自產自銷。


    3、私營手工業。指“豪民”經營的規模較大的手工業。如魯國猗頓經營的煮鹽業,趙國卓氏和魏國孔氏經營的冶鐵業等,其勞動者主要是依附農民、雇工和奴隸,私營手工業要向國家交納賦稅,個別大手工業主積累大量財富,富比王室。


    4、官營手工業,一般規模較大,由官府設立專門官吏掌管,其生產者由奴隸、罪犯和雇工,其產品主要是兵器、禮器及生活奢侈品,主要用來滿足統治者的需要。司馬貞《史記索隱》:“景趙俱侯,惠又僭主。”


    韓烈侯(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前387年),姬姓,韓氏,名取,韓景侯之子,戰國時期韓國國君,公元前399年—公元前387年在位。[


    韓烈侯在位初期,叔父俠累任相國,大臣嚴遂(字仲子)與俠累爭權結怨。公元前397年,嚴遂以巨金收買聶政將其刺殺。公元前387年,韓烈侯去世,其子韓文侯繼位。韓烈侯在位初期,叔父韓俠累任相國,大臣嚴遂(字仲子)與俠累爭權結怨。


    烈侯三年(公元前397年)嚴遂以巨金收買聶政刺殺之。韓烈侯時期,韓傀相韓,嚴遂重於君,二人相害也。嚴遂政議直指,舉韓傀之過。韓傀以之叱之於朝。嚴遂拔劍趨之,以救解。於是嚴遂懼誅,亡去遊,求人可以報韓傀者。


    至齊,齊人或言:“軹深井裏聶政,勇敢士也,避仇隱於屠者之間。”嚴遂陰交於聶政,以意厚之。聶政問曰:“子欲安用我乎?”嚴遂曰:“吾得為役之日淺,事今薄,奚敢有請?”於是嚴遂乃具酒,觴聶政母前。仲子奉黃金百鎰,前為聶政母壽。


    嚴仲子辟人,因為聶政語曰:“臣有仇,而行遊諸侯眾矣。然至齊,聞足下義甚高,故直進百金者,特以為夫人粗糲之費,以交足下之歡,豈敢以有求邪?”聶政竟不肯受。然仲子卒備賓主之禮而去。


    韓烈侯時期,聶政母死。既葬,除服。遂西至濮陽,見嚴仲子曰:“前所以不許仲子者,徒以親在。今親不幸,仲子所欲報仇者為誰?韓與衛,中間不遠,今殺人之相,相又國君之親,此其勢不可以多人。


    多人不能無生得失,生得失則語泄,語泄則韓舉國而與仲子為讎也,豈不殆哉!”遂謝車騎人徒,辭,獨行仗劍至韓。韓適有東孟之會,韓王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衛者甚眾。聶政直入,上階刺韓傀。韓傀走而抱哀侯,聶政刺之,兼中哀侯,左右大亂。


    聶政大呼,所殺者數十人。因自皮麵抉眼,自屠出腸,遂以死。韓取聶政屍於市,縣購之千金。久之莫知誰子。政姊聞之,曰:“弟至賢,不可愛妾之軀,滅吾弟之名,非弟意也。”


    乃之韓。視之曰:“勇哉!氣矜之隆。是其軼賁、育而高成荊矣。今死而無名,父母既歿矣,兄弟無有,此為我故也。夫愛身不揚弟之名,吾不忍也。”乃抱屍而哭之曰:“此吾弟軹深井裏聶政也。”


    亦自殺於屍下。晉、楚、齊、衛聞之,曰:“非獨政之能,乃其姊者,亦列女也。”聶政之所以名施於後世者,其姊不避菹醢之誅,以揚其名也。(卷二十七《韓二》)。0


    韓文侯名猷(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前377年)韓烈侯之子。韓文侯二年(公元前385年),進攻鄭國,占領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又進攻宋國,打到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俘虜宋國國君。七年,進攻齊國,打到桑丘(山東濟南)。


    十年,韓文侯去世,子哀侯即位。公元前386年,韓烈侯去世,其子韓文侯即位。韓文侯二年(公元前385年),韓國勢力逐漸強盛,開始向外擴張。此年,韓國舉兵侵略鄭國,攻取其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鄭國由於受到楚、魏、韓等國入侵,國土大多喪失。


    韓文侯二年(公元前385年),韓國再次向宋國發起進攻,一直打到宋國都城彭城(今江蘇徐州),俘虜宋君。韓文侯七年(公元前380年),進攻齊國,打到桑丘(山東濟南)。韓文侯十年(公元前377年),韓文侯去世,其子韓哀侯即位。


    韓哀侯(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前374年),韓國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戰國時期韓國第4任君主(公元前376年 - 公元前374年在位),韓文侯的兒子,韓共侯的父親。


    韓哀侯元年(公元前376年),繼承君位,與趙敬侯、魏武侯廢晉靖公為庶民,瓜分其食邑,令晉國絕祀。韓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滅亡鄭國(參見詞條韓滅鄭之戰),遷都新鄭。[


    ]韓哀侯三年(公元前374年),韓哀侯被韓嚴弑殺,其子韓懿侯繼位。


    韓懿侯,姬姓,韓氏,名若山,是韓哀侯的兒子,韓國第五位國君(公元前374年—公元前363年在位)。早年被立為韓國世子。公元前374年,韓哀侯被韓嚴(又作韓山堅)所殺,若山被立為國君,是為韓懿侯。


    公元前369年,公孫頎建議韓懿侯趁魏國內亂之際,聯合趙國伐魏。二軍在黃河以北集結,進攻魏國城邑葵(今河南焦作西北),一舉攻克,士氣大振,再揮兵西進,攻打魏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聯軍內部意見不合,韓懿侯乘夜率軍隊離去,不戰自破,安邑之圍遂解。


    按《史記》,懿侯元年是公元前370年,在位12年。按《竹書紀年》,周烈王二年(公元前374年)“韓山堅賊其君哀侯”,這年為懿侯元年,公元前374年。《史記索隱》按:年表懿侯作“莊侯”。


    又紀年雲“晉桓公邑哀侯於鄭,韓山堅賊其君哀侯而立韓若山”。若山即懿侯也,則韓嚴為韓山堅也。而戰國策又有韓仲子,名遂,又恐是韓嚴也。


    《史記·卷四十五·韓世家第十五》:六年,韓嚴弑其君哀侯。而子懿侯立。懿侯二年,魏敗我馬陵。五年,與魏惠王會宅陽。九年,魏敗我澮。十二年,懿侯卒,子昭侯立。


    韓武(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前333年),姬姓韓氏,韓懿侯之子,戰國時期韓國第6位國君。韓國國勢最強,便要數韓昭侯在位之時。韓昭侯前期,韓國政治混亂,法律、政令前後不一,群臣吏民無所適從。


    公元前355年,韓昭侯實行改革。他用法家的申不害為相(申不害變法),內政修明,國成小康之治,推行中央集權的君主專製體製,主張以“術”治國。申不害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史稱“申不害相韓,修術行道,國內以治,諸侯不來侵伐”;“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韓昭侯,亦稱韓厘侯、韓昭厘侯、韓昭僖侯,姬姓,韓氏,名武,是韓懿侯(一作韓共侯、韓莊侯)之子。韓懿侯十二年(公元前363年),韓懿侯去世,韓武即位,是為韓昭侯。韓昭侯元年(公元前362年),秦軍在西山打敗韓軍。


    韓昭侯二年(公元前361年),宋國攻占韓國的黃池。同年,魏國攻占韓國的朱邑。韓昭侯六年(公元前357年),韓昭侯派兵攻打東周,占領東周的陵觀、邢丘。韓昭侯八年(公元前355年),韓昭侯任用申不害擔任韓國相國。


    申不害運用法家的權術,實行法家的主張,使韓國國內得到治理,諸侯不來侵伐。韓昭侯十一年(公元前352年),韓昭侯前往秦國與秦孝公會見。韓昭侯二十二年(公元前341年),申不害去世。韓昭侯二十四年(公元前339年),秦軍攻占韓國的宜陽。


    韓昭侯二十六年(公元前337年,一作公元前333年去世),韓昭侯就去世,其子韓宣惠王繼位。重用申不害韓昭厘侯六年(公元前355年),派軍隊攻擊周朝,占領了陵觀、廩丘等兩個村落。二年後,一位小官申不害自行向昭厘侯推薦,昭厘侯任命申不害為丞相。


    自從申不害任相的前後十五年間(公元前351年─公元前337年),內政進行改革,外交覓取和平,也讓韓國躍升為一等強國。有一次,申不害推薦他的堂兄任官,韓昭厘侯拒絕,申不害很不高興。


    昭厘侯說:“我在你這裏學到了治國的法則,我是要接受你的請托,去破壞你所定的法則,還是遵守你所定的法則,而去拒絕你的請求呢?你曾教我,嚴格的執行賞罰,用人一定要依照順序。而你卻私相授受。你說,你要我聽你哪一種話?”


    申不害汗流浹背,請罪說:“你才是我所盼望的真正君主。”申不害所主張的任人原則,是“因任授官,循名責實”,而韓昭侯不因申不害有功於國,反而牢記申不害所傳授的治國之“術”,因此韓國得以富強。


    政治


    戰國時期的韓國在現河南一帶,《史記》上有這樣的記載:“韓之先與周同姓,姓姬氏。其後苗裔事晉,得封於韓原,曰韓武子。”也就是說,韓國祖先最初是被封於“韓原”這個地方的。致韓厥之時,列為晉國六卿之一,即“晉作六卿,而韓厥在一卿之位,號為獻子”。


    獻子之子宣子徙居州。宣子子貞子徙居平陽。至於“鄭”這個地方,最初不是韓的領土,而是另外一個諸侯國——鄭國。《史記》記載“哀侯元年,與趙、魏分晉國。二年,滅鄭,因徙都鄭。”我們知道,春秋與戰國分野的標誌就是韓、魏、趙的三家分晉。


    所以,說戰國時期的韓國都城應該是鄭。《史記》記載秦吞並韓國時韓的疆域範圍:“九年,秦虜王安(韓最後一個王),盡入其地,為穎州郡。”以上資料說明,韓的領土範圍大致應是黃河以南,故不包括河北,在穎水之濱,故在河南界內,鄭州、洛陽之間,西北與山西接壤,南不過淮河一線(當時是楚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波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波靜並收藏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