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2年春(漢惠帝三年),匈奴使者帶來冒特單於向呂後的求婚書信。呂後大怒,召將相使者議斬匈奴使者,並發兵擊匈奴。樊噲豪言,願提十萬兵橫行匈奴中。而時為中郎將季布則反對,認為漢當時國力尚未


    恢複,不能與匈奴再開戰端,樊噲輕言開戰是動搖國本該斬。冷靜下來的呂後采納季布建議,重新與匈奴和親。公元前192年十月(漢惠帝三年),立魯元公主女張氏為皇後。孝惠登基,呂後即以魯元公主之女為皇後,以親上加親。但張氏年幼,無法成婚。此婚有悖人倫,令孝惠相當尷尬,始終無法接受。直至亡故,未近張皇後。


    晉人著《漢宮春色》稱張皇後去世,宮人為之盛斂時,發現張皇後仍為處女之身。皇後張氏不得惠帝臨幸,故一直未有身孕,呂後便又自作主張,叫張氏對外說自己已經懷孕,然後將一個宮中美人生的兒子據為己有,並立為太子,其生母卻被呂後殺死了。辟陽侯審食其是呂後心腹,依靠太後勢力,為非作歹。劉盈捕審食其入獄。食其求告平原君朱建,朱建於是遊說惠帝男寵閎孺,閎孺告於惠帝,審食其方得免罪。折疊逝世劉盈個性仁柔,常常受到母親極大的壓力。


    在茅廁見到戚夫人被自己的母親殘害成\"人彘\"的慘狀之後,藉酒澆愁而致成宿疾,最後抑鬱而終。公元前188年,即漢惠帝七年,年僅二十三的惠帝去世。惠帝做了7年有名無實的皇帝,在24歲的時候就過早地死去。惠帝死後,呂後又執政八年。這前後15年,是大漢王朝從建國到文景之治的過渡時期、奠基時期,在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劉盈諡號為\"孝惠\",\"惠\"有\"仁慈、柔順\"的意思,這個諡號概括了劉盈的一生。


    葬\"安陵\"。無廟號。\"孝\"意即孝子善於繼承父親的事業。此後,漢朝皇帝的諡號中都有一個\"孝\"字,隻有西漢開國之君高祖劉邦和東漢的光武帝劉秀因為是中興之主而例外。


    劉盈的為政舉措,政治政治上由於手呂後的幹擾,劉盈隻能聽之任之,繼續奉行清靜無為而治,任用曹參為相國,繼續執行劉邦、蕭何時期製定的休養生息的政策。折疊經濟劉盈繼續推行劉邦時的與民修生養息政策。剛即位時,便下詔書恢複了原來實行過的十五稅一的政策。因為劉邦在位時,為了對內平定叛亂,對外迎擊匈奴,所以增加了一些賦稅,等劉盈時,內亂已經平定,匈奴也因為和親政策不再騷擾邊境,所以,惠帝便取消了增加的賦稅,重新恢複了十五稅一。


    後來,劉盈又鼓勵農民努力耕作,對於有成績的農民還免除其徭役。為了促使人口增加,劉盈還下令督促民間女子及早出嫁。如果女子到了十五歲還不出嫁,就要征收五倍的算賦。(算賦是一種成人的人頭稅,每人交一百二十錢,即為一算。)對於原來限製商人的政策,惠帝也大大放鬆,以促進商業的發展,增加國家收入。惠帝的這些措施使西漢初年的經濟繼續健康地向前發展。在文化上劉盈也進行了有益的文化改革。


    他在公元前191年,將\"挾書律\"廢除。\"挾書律\"是在秦始皇在進行焚書時實行的一項法令,除了允許官府有關部門可以藏書外,民間一律禁止私自藏書。西漢王朝初期,製度基本上是繼承秦朝,\"挾書律\"也不例外。劉盈很有魄力地廢除了這一法令,這使得長期受到壓抑的儒家思想和其他思想都開始活躍起來,為儒家被漢武帝確定為國家的統治思想提供了前提條件。


    對建設上劉盈在很短的皇帝生涯中,還完成了長安城的全麵整修城門遺址發掘。劉邦?在位時僅修了長樂宮和未央宮,城牆沒有修成。長安隻有幾條街道,沒有城牆,布麵也不夠繁華,缺乏帝都的氣。當時西漢和外界的交往日益增多,長安城的國都形象急需完善。於是劉盈決定整修長安城,在公元前194年正式開工,劉盈下令拓寬修建了所有街進後,又集中人力物力修建城牆,到公元前190年完工。椐說城牆周圍有65裏,長安城共十二座城門,每麵城牆有三座,每個城門又分成了三個門道,右邊的為入城道,左邊的是出城道,中間的則是專門供皇帝用的。根據史家考證,那時,長安已是世界上可與羅馬媲美的都城了。


    後成為經濟、文化的中心,很快在各方麵繁榮起來,劉盈的皇後張嫣:劉盈的外甥女,劉盈的姐姐魯元公主的女兒,即呂雉的外孫女。12歲結婚,15歲守寡。由於她和劉盈是近親結婚,故而惠帝駕崩後仍為處女。妃子暫無記載。


    子女上劉盈有六個兒子:前少帝劉恭、淮陽王劉疆、常山王劉不疑、襄城侯劉弘(原名劉山,曾用名劉義,後改封常山王)、軹侯劉朝、壺關侯劉武(後改封淮陽王)由於劉盈的六個兒子中,先後有兩個在呂後稱製時被立為皇帝,前少帝劉恭後來被廢,處死;後少帝劉弘在位一直到呂後去逝後,被朝臣罷黜、處死。群臣宣稱,\"劉盈的這幾個兒子並非親生,乃是呂氏的血脈(呂後)立呂氏子孫為太子及諸侯王,將來的天下實際上姓呂。\"


    在平定諸呂後,功臣派和皇族派迎立代王劉恒為帝(漢文帝),兩派害怕將來呂家還會壯大,在劉恒入主未央宮的當夜,將這幾個(群臣宣稱)非劉氏的子孫處死在他們的官邸。因此,以後便有惠帝無子這個說法。


    安陵。


    劉盈死後葬在安陵,位於鹹陽城東18公裏處渭城區韓家灣鄉白廟村。漢惠帝劉盈墓。安陵為覆鬥形,底部周長725米,高25.22米。陵西北150米處為張嫣皇後墓,因呂後死後張嫣被廢,封丘很小。陵北白廟村一帶有邑城遺址,陵東還有12座陪葬墓。人物評價班固評價:孝惠內修親親,外禮宰相,優寵齊悼、趙隱,恩敬篤矣。聞叔孫通之諫則懼然,納曹相國之對而心說,可謂寬仁之主。曹呂太後虧損至德,悲夫!


    由於大權掌握在其母呂太後之手,劉盈本人既無從伸展,也無過失,因此後世大多評價漢惠帝劉盈懦弱無能甚至昏庸。但是從性格上看,劉盈確實不強悍,從他保護弟弟劉如意個哥哥劉肥中可以看到劉盈不像他的父親或母親,其天性相當純善,友愛他人而無害意,因而他甚苦於自己母親的陰毒殘忍。所以當劉盈見到呂太後殘害戚夫人的慘狀時,悲痛大哭,後對呂太後說:\"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後子,終不能治天下。\"劉盈在孝順與仁愛極端衝突時的無力與無奈。


    漢文帝劉恒(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年),漢高祖劉邦第四子,母薄姬,漢惠帝劉盈之弟。公元前196年,漢高祖鎮壓了陳豨叛亂後,封劉恒為代王,其為人寬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調。漢高祖死後,呂後專權,諸呂掌握朝廷軍政大權。公元前180年,呂後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大臣把諸呂一網打盡,迎立代王劉恒入京為帝,是為漢文帝。漢文帝即位後,勵精圖治,興修水利,衣著樸素,廢除肉刑,使漢朝進入強盛安定的時期。當時百姓富裕,天下小康。劉恒為代王時有位王後,生有四個嫡子,在劉恒稱皇帝後不久,這四個嫡子相繼去世,其餘諸子中寵姬竇漪房之子劉啟最長。劉恒登基後三月後(景帝前元元年正月)立劉啟為皇太子,元年三月立竇漪房為皇後。


    漢文帝與其子漢景帝統治時期被合稱為文景之治 。漢文帝在位時,存在諸侯王國勢力過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問題。漢文帝對待諸侯王,采取以德服人的態度。道德方麵,漢文帝亦曾經親自為母親薄氏嚐藥,深具孝心。後元七年六月己亥,漢文帝崩於長安未央宮,後葬於霸陵。在古代,有奪取天下之功的稱為祖,有治理天下之德的稱為宗。所以,其廟號太宗,諡曰孝文皇帝。也是《二十四孝》中親嚐湯藥的主角。


    初封代王薄姬是吳(今江蘇)人,秦末,魏豹自立為魏王,納薄姬為妾。楚漢戰爭初期,魏王豹被韓信、曹參打敗,她也成了俘虜,後被送入織室織布,而魏豹被劉邦派去守滎陽,後被劉邦手下周苛為除後患殺之。劉邦見薄姬有些姿色,就納入後宮。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她生下劉恒。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劉邦帶兵平定了代地陳豨的叛亂,就立8歲的劉恒為代王,都於晉陽(今山西太原)。[


    代王即位。


    漢文帝的名字在中國曆史上是很有名的,“文景之治”就是對他政績的充分肯定。文帝名劉恒,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母親是薄姬。劉恒在劉邦的眾多兒子中是很幸運的。劉邦共有八個兒子,呂後僅生了一個,即惠帝劉盈。在惠帝去世後,呂後為了使自己長期掌握政權,對劉邦其他的兒子們大開殺戒,呂後共害死了四個。劉邦的大兒子劉肥最後未被陷害,得以善終。


    呂後最後死時,劉邦的八個兒子隻剩下了劉恒和劉長。在劉邦的眾子中,劉恒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一個,這和他的母親有關。母親薄姬原是項羽所封魏國王宮的宮女,在劉邦打敗魏國後,將許多宮女選進自己的後宮,後來便和薄姬生了文帝劉恒。但劉恒出生後,薄姬卻遭到劉邦的冷落,地位一直是“姬”,沒有升到“夫人”,所以,文帝劉恒從小就做事小心,從不惹是生非,給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劉恒八歲時,三十多位大臣共同保舉他做了代王。雖然地位沒其他王子那樣顯赫,但這恰好幫文帝躲過了呂後的迫害,幸運地活下來,後來又幸運地登上了皇位。


    劉邦的舊臣陳平和周勃在呂後死後,攜手誅滅了呂氏勢力,然後商議由誰來繼承皇位,代替當時呂後立的小皇帝劉弘,他們覺得劉弘不是惠帝的後代,不符合皇位繼承的法統。最後,他們相中了寬厚仁慈名聲較好的代王劉恒。於是派出使者去接劉恒赴長安繼承皇位。劉恒見到使者,開始並不是很高興,相反,這使他起了疑心,他的屬臣們也意見不同,有的認為是一個陰謀,有的則分析說不會有假。劉恒決定用占卜來決定吉凶。


    結果達到一個“大橫”的占卜結果,這個結果的意思是:大橫所裂的紋路很是正當,我不久要即位天王,將父親的偉業光大發揚,就像啟延續禹的那樣。占卜的人向他解釋天王即是做天子,比現在一般的王要高一級。 為了以防萬一,劉恒在向長安進發的過程中一步步小心從事,深怕又中了計,喪命黃泉路。一是派舅舅薄昭先到長安探聽虛實,二是離長安城五十裏的時候,又派屬下宋昌先進城探路。最後,小心的劉恒終於在陳平等眾大臣的擁戴下平安地繼承了皇位,住進了未央宮。


    軟硬兼施,鞏固權勢因為得到皇位不易,文帝即位後首先任命自己的心腹負責守衛皇宮、京城,從根本上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然後,對於擁立他做皇帝的功臣們一一賞賜、封官晉爵,對於被呂後貶斥的劉姓王也恢複了稱號和封地,同時,對於跟隨父親劉邦開國的功臣們也分別賞賜、分封。這些措施使文帝的帝位得到鞏固。除了用拉攏的手段鞏固權勢外,打擊重臣也是一項很有效的措施。這方麵主要是對大功臣周勃的處理。周勃因為擁立文帝有功,所以每次上朝結束後,出來時總是很驕橫的樣子,似乎也不把文帝放在眼裏。而文帝對他更加有禮,經常目送他離去。


    有大臣勸說文帝,不該對周勃這樣重禮,有失君主的身份。從此,文帝的神色變得越來越嚴肅,而周勃則越來越敬畏。周勃的屬下及時提醒他:小心功高蓋主,引火燒身。周勃如醍醐灌頂,猛然醒悟了。於是辭去了右丞相(漢時以右為上,陳平當時是左丞相,相當於副職)的職務,文帝很快也答應了。一年後,因為陳平謝世,文帝又任命他做丞相,但僅十個月後,文帝又以列侯歸封國為借口免除了他的相職。


    當時,很多的列侯都住在長安,這給京城的糧食供應增加了負擔,所以,文帝就下詔命列侯到自己的封國去生活,即使朝廷恩準留在京城,也要將自己的兒子派到封國去。但很多人找各種各樣的借口留在京城,這使文帝很生氣,便讓丞相周勃帶頭做表率,免了他的丞相職務。


    在後來有人舉報周勃在家常身披盔甲,有謀反之心時,文帝馬上把他抓捕。周勃趕忙通過文帝的舅舅薄昭向文帝說明實情:被罷免丞相職務後害怕被抓,所以家中有些防備,但卻沒有反叛之心。文帝在重新調查後,沒有發現周勃謀反的事實,便釋放了他。這和封建時代很多皇帝相比,文帝做得確實很寬容。[


    為政舉措。


    西漢王朝建立後,漢高祖、惠帝、呂後都著力於發展農業生產,穩定統治秩序,收到了顯著的成效。然而文帝即位之時,不僅國家財力嚴重不足,人民生活還相當困頓。造成這種貧困的狀況,是由於“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農民遭受殘酷剝削,淫侈之風日益嚴重,以及社會背本趨末的結果。


    這表明漢初一度緩和的社會矛盾,到文景時期又逐漸趨於表麵化。怎樣才能解決這個矛盾?怎樣才能求得經濟的恢複和發展?


    安民為本


    年輕的賈誼作《過秦論》為文帝提出治國的根本方針為“牧民之道,務在安之”。這股要求安民的社會思潮,是惠帝以來朝野共同的要求,也是鞏固西漢統治的需要。在“安民”方針指導下,歸納起來,文帝采取的措施有:減省租賦。


    為了吸引農民歸農力本,文帝以減輕田租稅率的辦法,改變背本趨末的社會風氣,用來激發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和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曾兩次“除田租稅之半”,即租率由十五稅一減為三十稅一,即納1∕30的土地稅,十三年還全部免去田租。自此以後,三十稅一成為漢代定製。此外,算賦也由每人每年120錢減至每人每年40錢。


    減輕徭役文帝“偃武興文”,“丁男三年而一事”,即成年男子的徭役減為每三年服役一次。這樣的減免,在中國封建社會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令列侯歸國


    文帝即位之初,列侯多居長安,遠離所屬食邑,造成“吏卒給輸費苦”,給人民增加了一項新的轉輸負擔。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即詔令列侯回歸封邑,做官吏的及有詔令特許的,要將太子送歸封邑,其他任何人不許留居長安,以減輕人民的負擔。折疊弛山澤之禁文帝後六年(公元前158年),文帝下令,開放原來歸屬國家的所有山林川澤,準許私人開采礦產,利用和開發漁鹽資源,從而促進了農民的副業生產和與國計民生有重大關係的鹽鐵生產事業的發展。弛禁的結果,“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廢除過關用傳製度。


    漢代在軍事重鎮或邊地要塞,都設關卡以控製人口流動,檢查行旅往來。出入關隘時,要持有“傳”,即通過關卡的符信(憑證),方可放行。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三月,文帝取消出入關的“傳”,從而有利用於商品的流通和各地區間的經濟聯係,對於農業生產的發展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入粟拜爵


    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號稱“智囊”的太子家令晁錯向文帝建議:“募天下之人入粟於邊,以受爵免罪,不過三歲,塞下之粟必多矣。”文帝采納了這個建議,采取公開招標價賣爵的辦法來充實邊防軍糧。晁錯又建議,入粟拜爵辦法實行後,邊境積粟足以支5年,可令入粟者輸於郡縣,是郡縣也積粟;邊境和郡縣都已充實,就可以免除天下田租。入粟拜爵辦法的實行,使農民的處境暫時有所改善。


    躬修節儉


    文帝在位23年,車騎服禦之物都沒有增添;屢次下詔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寶;平時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絲綢做的衣服;文帝為自己預修的陵墓,也要求從簡。在中國曆代帝王中,文帝是一生都注重簡樸為世人稱道的皇帝。


    第一個治世


    由於文帝采取了上述的方針和措施,就使當時社會經濟獲得了顯著的發展,統治秩序也日臻鞏固。西漢初年,大侯封國不過萬家,小的五六百戶;到了文帝和景帝時期,流民還歸田園,戶口迅速繁息。列侯封國大者至三四萬戶,小的也戶口倍增,而且比過去富實多了。中國古代社會開始進入治世。源於文帝時期的文景之治之所以成為封建社會的盛世,原因是多方麵的:1、統治者認識的改變:漢初統治者從秦亡的教訓中,第一次看到了“民”的力量,認識到這個力量雖在平時不顯現,然而絕不能忽視它。如果過分侵犯了“民”維持生存的起碼權利,“民”就不是原來的被動狀態,而要以暴力的行動顯示出它不僅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強大力量。所以統治者就要對“民”讓步,就要順“民”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波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波靜並收藏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