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萬斯年先生在修訂的《明史》,再想到皇阿瑪在修訂的《大清律》,還有明天的拜師儀式,小太子靈機一動,刷刷的,把後世二十世紀到四十世紀的人們,通用的標點符號給具體詳細的寫了下來。


    古華夏在漢代以前,是沒有標點符號的,那時候的人們對於文獻資料的理解出現了很多的偏差,甚至對於一個句子都有了相反的解釋,讀書寫字都非常的不方便。於是到了漢朝時期,就出現了簡單的符號,比如用於斷句的豎線,橫線,下勾線,頓號這些。


    到了宋明時期,讀書著書中需要用到的符號基本完備,出現了密圈,密點,大小圈圈等等。隻是不夠係統完善,在實際使用中也不是很方便簡潔。而且因為每個讀書人寫字看書的習慣不同,對於標點符號的使用習慣也不同,因此這些符號的具體意思並不統一。


    尤其是遇到好的文章的時候,滿篇的密圈,密點,大圈圈,小圈圈等,極為妨礙看書人的心情。胤礽自己寫文章的時候,也都是先在開頭寫下幾句說明,大圈圈什麽意思,小圈圈什麽意思,等等,非常的麻煩。


    簡化和統一標點符號,是有必要在大清境內廣泛推廣的。小太子把寫好的紙張吹幹,放在一個匣子裏,打算明天送給皇阿瑪和兩位師傅,作為附加的拜師禮。也是讓他們幫忙參詳參詳,根據目前在使用中的標點符號情況,看看有什麽需要修改或者補充的地方。


    考慮到四位先生就算肯答應派學生來京城也是遠水不解近渴,而且,就算他們來京城估計也是和萬斯年先生一樣,堅持不領官職不拿俸祿。


    所以小太子急需一位能認可大清女子的才華能力,同情他們的不平等遭遇,還能認識到程朱理學不合理之處的文官,來協助蘇茉兒姑姑處理女子學院的各項事宜。


    哎,本來這個事情應該是皇阿瑪和滿朝文武要煩惱的,可是小太子真怕他們又選了一個“湯斌大人” ,到女子學院教授那些女孩子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嘟嘟,搜索康熙朝初期的所有文人資料,我挨個的看看。”


    “好的,主人。” 隨著小太子的身體變好,嘟嘟的體型也變的明顯了很多,魚尾上的鱗片一片片的分明,閃閃發亮。聽到小太子呼喚它,開心的甩了甩自己的魚尾巴。


    在程朱理學風行天下,遵循明朝體質“八股取士”的大清朝,要找到想要的人,真的是很難。小太子看過一個又一個文豪大家的資料,終於找到了兩個符合心意的。


    戴廷栻,在康熙十九年,也就是去年“被迫”赴京參加了“博學儒”科考試,目前在山西聞喜縣做訓導大人。而且他還與顧炎武先生交好,擅長書法,尤其在散文方麵的造詣,廣受讚譽。看資料就覺得戴先生真的挺合適,如果他願意來京城做事,應該是一位很好的書法和散文講師。


    施閏章,不光是同情被父母拋棄的女嬰,積極營救,還籌措資金在他管轄的地區辦學做教育事業。在康熙十八年,也就是兩年前,參加了“博學儒”科考試,名列二等第四名,被授於翰林院侍講的官職,負責纂修《明史》。施大人居然在京城,太好了,就是他了!


    胤礽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人,心裏高興的同時,也對這個“博學儒”科考試產生了興趣。


    “博學儒”科考試就是“博學宏詞科”簡稱詞科,在唐朝開元年間首創,也稱宏詞或者宏博,主要是用於考察天下文人的真實才華。它也是屬於科舉考試選拔人才的方式之一,是在科舉製度之外,發掘和籠絡全天下飽學之士的另一種手段。


    參加考試的資格要求很低,非常的空泛,不管是秀才還是舉人,也不管是已經出仕做官的官員,還是聞名鄉裏的大儒,隻要有各地督撫大人的推薦,就可以直接到京城參加考試。


    而且考試題材也廣泛,不要求必須做八股文章,詩、賦、論、經、史、製、策等,都可以。考試合格後,便可以直接被朝廷授予官職。


    因為詞科考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的方式,每次開設都能為朝廷選拔出來很多優質良才,對社會影響巨大,也因此曆朝曆代一般都很少開設詞科考試。


    而這兩年因為“平定三藩”的戰爭結局已定,康熙皇帝有時間和能力去集中人力物力,正式動手修纂《明史》,於是便開設詞科考試。下詔書誠招或者是“強迫”天下有識之士,甚至“明朝遺民”赴京參加考試。考試合格後,一般都是送進翰林院,參加《明史》的編修。


    當然,滿清政府從入關開始就著手纂修《明史》這個事兒,不過是為了告訴天下人,明朝已經滅亡,新的朝廷已經確立。另一方麵就是籠絡那些自稱“明朝遺民”的文豪大家,給他們一個心理的慰藉。


    其實就是給他們找點兒事情做,不要天天閑著沒事兒,就去參加什麽“詩社”,討論如何“反清複明”。


    小太子覺得自己很有必要去翰林院編修《明史》的地方看看,能遇到史學大家萬斯年先生就更好了。看資料裏記載的,那裏真的是人才濟濟,讓小太子很是心動不已。他覺得讓那些人天天纂修《明史》,太浪費人才了,簡直是暴殄天物。


    對於今晚的思考結果還算滿意的胤礽,估摸著這個時候小李子應該已經把那個故事講完了,雖然不舍,還是決定放棄了再研究研究直流發電機的計劃。難得陪一次弟弟們,小太子不想讓他們失望。


    他最近的時間太緊張了,小太子決定明天早上,就派魏忠把那兩張便攜式手搖直流發電機的圖紙,先送給黃先生折騰。


    把今天想到的這些先生們的資料都重新整理一下,也放到那個小匣子裏。出了書房,就來到了四阿哥和五阿哥兩位小哥倆的寢室。


    “小李子公公,為什麽小女孩沒有衣服穿?”


    “四阿哥,因為她的家裏很窮。”


    “窮就是沒有衣服穿,沒有飯吃嗎?小李子公公?為什麽她家裏窮?”


    ...


    小太子一進去,五阿哥胤祺就撲到了他的懷裏,嗚啦哇啦的說了一通。小李子公公不會說蒙語,四哥把童話給他簡單的翻譯完,就一個勁的追著小李子公公問個不停,根本不理會他。他也有很多問題要問。


    胤礽讓小李子出去領了賞銀直接回去休息,自己逐個的回答他們的問題。“他家裏窮是因為土地被大官人吞並了,沒有土地耕種,沒有地方做工,家裏沒有糧食,也沒有銀子買糧食。”


    “他父親之所以打她,逼著她出來賣火柴,是因為他父親知道,賣了火柴,或者遇到一個好心人能給她一口飯吃,就有可能活下去。不出門賣火柴就會被凍死在家裏。”


    “他父親是疼愛小女孩的嗎?當然,作為父親,哪有不愛自己的女兒的?”


    “京城有很多吃不上飯的小女孩。這天下啊,還有好多好多的人吃不上飯。”


    “行,四弟的點心,和五弟的奶-子茶,明天都省下來一份,給京城裏的小女孩們吃。”


    “到了熄燈時間了,有問題明天再問。”摸摸兩個弟弟毛茸茸的大腦袋,胤礽阻止了弟弟們繼續追問“為什麽”。  現在不睡,明天早上估計都爬不起來了,而且他自己也困了。


    “太子二哥,胤禛陪你睡。”“恩恩,太子二哥,一起,床大大。”


    “行,你們先進被窩躺好,孤進去快速的梳洗,十五分鍾就回來。”


    四阿哥和五阿哥小哥倆聽話的進被窩裏躺好,頭挨頭,一起盯著個小孩拳頭大小的木頭小鬧鍾,開始給他們的太子二哥計時。


    第62章 電


    小太子迅速的梳洗完畢出來, 發現兩位弟弟擠在一個被窩裏頭,正嘀嘀咕咕的, 看到他回來,四阿哥胤禛舉著原本放在床頭的小鬧鍾, “太子二哥,十三分鍾.”  五阿哥胤祺跟著附和自家四哥,學著小太子平常的認真模樣兒點著他的小腦袋。


    “四弟和五弟都會看鬧鍾了,真是聰明。這床和被子都夠大,擠一擠也好。” 胤礽於是就拉開被子,躺在了床的最外麵。哪知小四阿哥眼見自己和太子二哥之間隔著一個五阿哥胤祺,不樂意了, 拍了拍五阿哥的胳膊,“太子二哥,你睡在中間好不好?胤禛睡在最外麵。”


    這段日子四阿哥和五阿哥小哥倆“焦不離孟, 孟不離焦”的,天天湊在一塊兒玩耍, 性子本來就厚道無爭的小五阿哥更是習慣了對自家四哥言聽計從, 因此四阿哥的話音一落, 他就撐起肉乎乎的小胖身子,準備挪到最裏麵去睡。


    ···胤礽趕緊的把五阿哥給一把抱住了,“你們都不要動彈, 太子二哥來調整。”說這話又把四阿哥也給抱起來,把兩個弟弟調換了位置,自己則是躺在了床的中間。


    再檢查一次確認兩位弟弟的兩側邊被子都蓋嚴實了, 小太子繼續囑咐:“明兒你們起床後,孤可能已經去上早課了。春蘭姑姑會照顧你們起床梳洗,用早膳,然後再送你們去慈寧宮陪伴烏庫瑪嬤。四弟和五弟記得要乖乖的,不要太鬧烏庫瑪嬤。”


    “太子二哥,放心。胤禛是巴圖魯,胤禛會照顧好烏庫瑪嬤和五弟的。”


    “胤祺很乖,太子二哥,四哥。”


    “好,都是乖寶貝。現在閉上眼睛,開始睡覺。”


    一夜無話。第二天早上還不到五點的時候,外麵一片烏漆嘛黑的,小太子就因為自己的生物鍾,習慣性的醒來了。


    怕今兒早上他起床影響到睡的正香的弟弟們,小太子昨晚上就吩咐春蘭姑姑他們,不要弄出什麽動靜兒出來。因此胤礽就借著門口小宮女手上的燈籠散發出來的朦朧亮光,悄悄兒的,把小四阿哥伸到他肚子上的胖大腿給挪下來。再慢慢兒的,把自己的另一隻胳膊從趴著睡的小五阿哥身子低下抽出來。


    悄無聲息的下床,套上棉拖鞋,胤礽來到自己平時住的這間寢室,在春蘭姑姑的伺候下,開始梳洗穿衣。


    此時小太子不由的輕輕呼出一口氣,暗自慶幸他現在的身體素質很好,還養成了在睡覺的時候運轉內功心法的本能習慣。否則這樣一晚上下來,不光是手腳僵硬酸痛難免的,嚴重的話可能還會影響到今天拜師的動作儀態。


    不管具體的文化差異,對於尊師重道這一方麵,各個民族都是一樣的。康熙皇帝對於小太子的這次拜師進學,更是極為重視。這不光是胤礽首次正式的進入文武群臣的視線,更是滿清統治者借此宣告天下,他們的繼承人長大了,不光身體素質特別棒,尤其還非常的聰明好學。


    天下的各行各業都特別重視老師對於學生的教導和幫助。有沒有老師,有個什麽樣的老師,對於一個孩子而言簡直是太重要了。每一個孩子到了開蒙的年齡,都必須拜師進學,才算是正式開始自己的人生。


    而皇家子弟隆重拜師這一久遠的傳統,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的周朝時期,雖然那時候還沒有正式的師生關係。被評價為“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的周公,可以算是華夏曆史記載中最早的皇子老師,雖然他是成王的親叔叔,成王也沒有拜師。


    周公的哥哥武王去世的早,他輔助尚在繈褓中的成王登基為帝,培養教導成王,七年後成王長大,又毫不留戀的把政權還給成王。“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製禮樂,七年致政成王。”說的周公的功績和功德。


    春秋時期孔聖人曾經有言:“自行束修以上者,吾未嚐無誨焉。”講究的就是心意第一,束修為輔的一種樸素簡單的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


    這種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一直延續到唐朝貞觀年間,才發生變化,隻因為唐太宗這位千古一帝他特別的重視,他的兒子們和皇家老師們的關係。


    唐太宗認為隻有自己以身作則的表示出皇家老師們的尊重和重視,老師們才會沒有拘束的,盡心盡力的輔佐,教導他的兒子們。而他的兒子們,隻有在對自己的老師有了足夠的尊敬和敬畏後,才能打心眼裏感受到老師的人品貴重和學識淵博,才會跟著老師們認真努力的學習。


    為此他不光經常訓誡皇家子弟“對待老師要如同對他這個皇父一樣”,給皇家老師們正式的“太師,太傅,太保”三師官位,還親自下詔提高皇家老師們的“王師”地位,並且在詔書裏麵詳細具體的規定了,皇家子弟尊師重道的執行方式。


    尤其是對當時的東宮太子,即那位和“漢武帝的劉據太子”,“康熙朝的胤礽太子”並稱史上三大淒慘太子的“唐太宗的承乾太子”李承乾的要求,最高最細,嚴禁太子在任何小細節上對東宮的老師們有所怠慢。


    老師來到東宮時,太子必須親自出殿門迎接;在外麵見到老師時,太子先鞠躬作揖,老師還禮時,太子要給老師行答謝禮;和老師一起進出時,始終讓老師先行一步;老師站著的時候,太子要先請老師落座,然後自己才能坐。各種禮節禮儀不一而足。


    後來的各朝各代統治者都發現了,這個方法對於皇家籠絡天下文豪大儒的方便之處,因此基本上都延續了唐太宗親自設定的這些尊師禮節。


    隻是隨著君權的不斷集中,官場上開始越發的講究起“天地君親師”這一套規矩,“君”在“天地”後,“師”在“君親”後。所謂的尊師重道對於皇家而言,基本上就是流於表麵了。


    到滿人入關後,雖然大多數都沿襲了前朝製度,大力推廣和學習儒家文化,尤其在前朝興盛的程朱理學。但是滿人統治者跟著漢人大儒學習是一方麵,教導皇家阿哥如何治理天下,當差辦事甚至防備,領導漢臣又是另一方麵。  於是皇家的老師們就變成了類似於輔佐阿哥們的“臣子”,“幕僚”這一類。


    比如康熙皇帝對於小太子的教育,因為不放心漢臣大儒對小太子的教導,怕小太子“移了性情”,儒家文化最重要的四書五經這一塊,都是他在這幾年裏,每天擠出一點時間,親自給小太子講解授課的。


    現在他覺得太子性情已定,該學的地方也都學的差不多了,才給小太子安排了兩個忠於滿清朝廷的漢臣做老師,向天下人尤其是漢人們表示一下,滿清統治者對於尊師重道這方麵的重視。


    小太子來到無逸齋的時候,大阿哥和三阿哥還沒到,打開書本,先把昨天皇阿瑪講解的經義複習一遍,再把後麵要學的內容背背,一早上的時間就匆匆的過去了。


    小太子再次感激自己“一目十行,過目不忘” 的能力,否則這麽多書,不說都背出來,光是每篇的一百二十遍熟讀,都要花好多好多時間。


    怪不得各類曆史記載中對於康熙朝“胤礽太子”的描述都是非常同情,唏噓不已的語氣。


    打五歲起,每天4點不到就起床,晚上6點才結束學習,中午的休息時間也是非常短。就這樣,長大成人後在代理監國,處理大小繁瑣的政事,主持各種的祭祀封賞儀式的同時,還是要不斷的學習。


    從小到大這麽拚命的去做個合格的大清太子,最後卻是不光被自己尊敬崇拜的皇阿瑪猜忌防備,更是被兄弟們合著夥拉下了太子的位子,落得個圈禁到死的下場。


    雖然這其中也有“胤礽太子”自己的性格原因,尤其後期在各種壓力下變得愈加暴躁偏激,結黨營私的時候,確實有點兒像後世醫學中,精神病症中的“人格分裂症”。但是總體上,康熙朝“胤礽太子”的整個人生,還是讓無數後人們每每提到這些明君們的太子們的時候,都為之歎息不已。


    小太子把昨天晚上準備的那個小匣子交給康熙皇帝,沒去關注康熙皇帝看到《標點符號使用說明》的驚喜表情,鄭重的提出他要麵見施閏章大人,商談讓他出任女子學院協理的事情。


    還有就是要提醒這次去拜訪四位先生送手表禮的官員們,最好能說服幾位先生們的學生或者思想學說的追隨者們,進京做館講說,尤其是女子學院。


    小太子覺得這些事兒很重要,康熙皇帝卻是覺得無可無不可,自是滿口答應下來。


    此刻他已經沒有了,因為昨天和阿茹娜格格的談話一夜噩夢連連,萎靡不振,強打精神的模樣。捧著那兩張紙雙眼發亮,如獲至寶,在心裏不停的琢磨著,怎麽利用這個標點符號去打擊一下漢人們,在曆史文化傳承上的優越心理,樹立滿人不再是“蠻夷”,更是博學多才的形象。


    畢竟小太子目前折騰出來的這些,包括蒸汽機和除塵機,哪怕這些東西對於各個階層的人們都是方便實用,於國於民都著有大大的好處,也都隻是“奇術巧技”。屬於“士農工商”的中第三位的“工”,暫時還看不出來對於社會的統治階層士大夫們有什麽實際的影響。


    可是他現在手裏的這個標點符號,卻是實實在在的關係到天下士大夫們讀書寫作的大事,康熙皇帝當然不能以等閑視之。


    至於剛剛小太子和他解釋的,這是後來無數東西方文豪大家的智慧結晶等等,康熙皇帝才不理會。他隻知道這是太子孝敬給他這個皇阿瑪的就好。反正太子這個天賜的小金童是他兒子,是個滿人,這是不會改變的事實。


    ···隻能慶幸小太子不知道他尊敬愛戴的皇阿瑪這無比賴皮的想法兒。當然,以小太子對康熙皇帝“帝王性格”的了解和他那寡淡無波的性子,即使知道了也或許隻是皺了皺眉,就丟過手不做理會。


    早膳過去,康熙皇帝去上朝,小太子則是回毓慶宮做拜師儀式開始之前的各項準備事宜。


    剛進毓慶宮,春蘭姑姑就來向胤礽稟告,她親自伺候著四阿哥和五阿哥梳洗收拾妥當,用完早膳,兩位阿哥爺都很懂事,吃的也挺舒坦。膳後又親自帶人把他們送到慈寧宮交給蘇沫兒姑姑。


    胤礽點了點頭,春蘭姑姑做事他是放心的。隨後就在宮女太監們的伺候下,開始換上內務府特地為了他這次的拜師儀式準備的學生服“大清太子青衿”。


    說實話,內務府織造處的各位裁縫,這次真的是煞費苦心,超長發揮。


    這件學生服不光有讓康熙皇帝和滿清大臣滿意的一些特色明顯的滿族服飾元素,又有小太子《冬裝》一書中的新式服裝味道。關鍵它還能讓那些天天嘰嘰歪歪的漢臣們也喜歡,一看就知道太子殿下這是要拜師進學了。


    瞧瞧這件我們儒家讀書人的“青衿”,在太子殿下的身上多儒雅俊秀,比我家那小子穿著好看多了。


    九點整,太陽又大又圓的掛在大清東方藍藍的天空上,幾朵零散的白雲在一陣陣西南風輕輕的吹動下,聚了又散,散了又聚,玩的是不亦樂乎。小太子這邊的拜師儀式也正式開始了。


    文華殿院內兩旁,宮廷樂隊敲起了編鍾,建鼓,奏起了塤、簫、笛、琴,莊重雅致的《中和韶樂》徐徐響起,玉振金聲,天地同和。


    胤礽在康熙皇帝的鼓勵下,在文武大臣,宗室勳貴們沉默的注視中,神色平靜,步伐勻稱的跟隨著禮儀官走在去傳心殿的青磚路上,那裏是明清兩代皇帝每次舉行“經筵”前祭祀孔聖人的地方,也是今天小太子行拜師儀式的地方。


    張英和李光地兩位老師分別候在孔子塑像的兩側,看到胤礽麵色鎮定的款款邁步而來,都在心裏點了點頭。在胤礽動作迅速的避開他們的君臣之禮的時候,更是十分滿意。


    小太子整理一下自己絲毫無亂的衣冠,又在禮儀官端到他麵前的水盆裏洗了洗手,最後才到儒家聖人孔子的香案前,認真肅穆的上香,動作標準的鞠躬行禮。


    三炷香完畢,接著就是三獻禮。初獻是一段黃色的絲綢和一尊春秋時期的酒杯,禮儀官將這兩樣供奉到香案上後,開始宣讀並供奉祭文,小太子和殿內眾人緊跟其後,對著孔聖人的塑像五鞠躬,開始一起唱誦《孔子讚》。


    後麵的亞獻和終獻都是獻香獻酒,分別由禮儀官將香和酒供奉在香案上,再來兩次和初獻相同的程序。


    因為此前在小太子的要求下,取消了時下讀書人拜師的時候,由禮儀官唱誦《朱子訓學》那一段兒,因此給他們節省了不少時間。禮儀官直接奉上康熙皇帝給小太子準備的兩份束脩,讓小太子分別敬送給張英,李光地兩位老師。


    這也就是天下讀書人拜師,不管是皇太子還是州縣地方上的學子們的通禮,“帛五匹、酒二鬥、修(肉幹)五脡;州縣學生僅須奉帛一匹,酒與修則相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之技術宅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癢癢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癢癢鼠並收藏清穿之技術宅太子最新章節